学术投稿

限量饮酒及服用解酒液对血液化学成分的影响

田亚平;董振南;郭广宏;贾兴旺;邓心新

关键词:酒精性饮料, 血清学试验, 葛根
摘要:目的:探讨限量饮酒所致血液化学成分的改变及中草药的防护功效. 方法:选用 14 名健康志愿者,观察口服 56°白酒(1 ml/kg 体重)前后不同时间血液中酒精浓度及TP、Alb、Ua、Glu、CO2、Urea、Cr、TC、TG、ApoAI、ApoB、Ca和P的变化;并与口服中草药解酒液进行预防的自身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饮酒前后血清TP、Alb、Ua、Cr、TC、Ca及Mg基本保持恒定,P、TG、ApoAI和ApoB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 <0.05或P<0.01),而Glu、Urea和CO2则呈降低趋势(P<0.05或 P<0.01).服用中草药解酒液预防后,对TP、Alb、ApoB、Ua及Mg基本无影响,但可使血清Ca、P、Urea、Cr、TC、TG、ApoAI明显降低,同时使Glu和CO2恢复正常.结论:即使少量饮酒也会造成部分血液化学成分明显改变,解酒液可一定程度抑制酒精代谢、促进排泄并能纠正酒精所致血液化学成分的改变.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性脑脊液耳漏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持续性脑脊液耳漏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分析 1987 年 6 月~2000 年 12 月收治 26 例持续性脑脊液耳漏的临床资料,男 16 例,女 10 例.成人 18 例,儿童 8 例.结果:26 例中自发性脑脊液耳漏 14 例,因乳突及侧颅底手术引起的 12 例.15 例伴有复发性脑膜炎.26 例中 25 例在我院 1 次手术修补成功,1 例听神经瘤术后脑脊液鼻漏行 2 次手术修补成功.结论: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中应注意颅底的修复,尤其对内听道、鼓室、咽鼓管、乳突尖等重要部位的处理,以预防术后脑脊液耳漏的发生.

    作者:雷磊;张云高;武文明;韩东一;黄德亮;杨伟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纵隔镜检查在胸部疑难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临床观察纵隔镜检查在胸部疑难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纵隔镜,对17 例临床不能确诊的影像学检查发现的纵隔肿物或淋巴结施行标准的经颈纵隔镜检查术.结果:本组均获得了明确的病理诊断,其中良性病变 88.2% (15/17),包括结节病 9 例,淋巴结结核 5 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1 例,而 2 例恶性肿物均为肺小细胞未分化癌.结论:纵隔镜对原因不明的纵隔肿物或结节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可使一些结节病或淋巴结结核的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使这部分患者避免了盲目的试验性放、化疗或开胸探查所带来的痛苦.

    作者:戴为民;初向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先天性髋脱位骨刀模型的研究

    目的:在建立先天性髋脱位(CDH)的计算机三维交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三维骨刀模型,模拟截骨.方法:利用螺旋体积CT获得患儿髋关节扫描数据,用B+树组织按marching cubes方法完成骨刀模型的重建.通过对B+树的不完全遍历和回溯,定位表面模型间的交点并分割髋关节模型.结果:重建的骨刀模型与CDH三维模型之间,可进行实时交互.初步实现了对骨性三维交互模型任意位置的平面切割、球面切割、拾取和拼合.结论:此建模、切割方法可行有效,可用于计算机模拟骨性手术的研究.

    作者:李浩宇;刘贵麟;许中信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兔角膜植入改性HEMA人工角膜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兔角膜层间植入改性聚羟乙基丙烯酸甲酯[poly(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PHEMA]孔隙性材料的生物学反应.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将材料植入角膜板层口袋内,定期观察.结果:植入后材料全部稳定存留于角膜内,现长达 6 个月以上.未见材料排出、白内障、视网膜脱离、角膜后膜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包括睑缘红肿,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均于术后1周内消失;组织学提示材料孔隙内有多量的成纤维细胞并有胶原等细胞外基质沉积.电镜检查材料周围角膜细胞数量增多,排列规则,功能活跃;材料内见有纤维细胞,类似正常的组织愈合过程.结论:结果提示此新型孔隙材料是人工角膜支架的理想材料;由于该材料还可以制作成光学性能良好的光学部,故可望制成一体式人工角膜.

    作者:蒙艳春;高峰;黄一飞;胡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老年人牙根纵裂病因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人牙根纵裂的病因,为临床诊断、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 35 颗老年人牙根纵裂的牙齿临床表现进行研究.结果:患牙均有中重度磨损,NFDD9面中心凹陷,患牙根的牙周组织破坏明显,根分歧均受累,患牙存在着明显NFDD9创伤因素.结论:NFDD9创伤是造成老年人牙根纵裂的重要因素.及时消除NFDD9创伤可以减少根裂牙的发生.

    作者:余彤;李颖超;刘洪臣;宫琦玮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我国老年男性高血压病合并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老年男性高血压病合并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的相关因素.方法:自住院的患者中顺次入选 60 岁以上男性高血压病患者 100 名,其中经超声多普勒证实的PAOD患者(超声多普勒检查证实下肢动脉一处以上≥50% 的动脉硬化斑块凸起及管腔狭窄)及无PAOD患者各 50 名进行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统一的体格检查、超声多普勒及化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PAOD与血LDL-ch、Hcy、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我国老年高血压人群中PAOD可能的相关因素有:血清LDL-ch、血浆Hcy及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

    作者:樊瑾;李小鹰;朱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结节病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结节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 25 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及疗效进行了分析.结果:年龄 >50 岁的结节病患者占 60%.结节病主要累及器官以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为常见 (88%),皮肤损害 (36%)、浅表淋巴结肿大 (16%)、肝脾肿大 (12%)、关节痛 (8%)、眼部病变 (4%).结节病影像学异常率为 100%,肺功能检查异常率 70%,血清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SACE)升高率为 64%,PPD试验阴性率为 74%.病理组织学检查中,皮肤结节活检阳性率 83%,浅表淋巴结活检阳性率 75%,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阳性率 64%,支气管粘膜活检(BMB)阳性率 38%.误诊率为 28%.结论:结节病中老年发病率较高.本病多器官受累,临床表现非特异性.TBLB和BMB简便易行、阳性率高、创伤性小,对结节病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Ⅱ期以上患者,尤其有全身症状、有肺功能损伤的患者的治疗首选口服激素.复发患者再次激素治疗仍有效.正确评价受累器官、判断疾病的活动性是严格治疗指征的关键.

    作者:王晓光;胡红;赵会泽;刘又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紫外线照射氧合血在28℃保存条件下降低输血反应的作用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氧合血疗法(UBIO)降低非 4 ℃条件下输血反应发生率的可能性.方法:把全血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UBIO处理,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两组全血均在 28 ℃条件下保存,在不同保存时间检测 4 种细胞因子.结果:随着保存时间延长全血中 3 种细胞因子的浓度不断增高.而经UBIO处理后的全血,保存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无显著的变化,白介素 8(IL-8)的含量也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高,但始终低于对照组全血中的含量,白介素 2(IL-2)水平和对照组全血无显著差异.结论:对照组全血在保存中细胞因子不断产生和积累,而使用UBIO能够有效地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积累,对预防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s)有一定作用,达到降低输血反应的目的.

    作者:刘景汉;韩玮;骆群;石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保留NAC的改良乳癌根治术肿瘤学危险性研究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r complex ,NAC)的改良乳癌根治术的肿瘤学危险性.方法:对 40 例乳腺癌标本的NAC采用横断多层面取材方法进行病理检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肿瘤大小、分期、位置、NAC及皮肤临床表现等与NAC受累的关系.结果:全部 40 例中,NAC受累 7 例,占 17.5%.肿瘤大小、分期、NAC及皮肤临床表现与NAC受累明显相关(P<0.002).结论:对早期乳腺癌,只要无NAC及皮肤异常临床表现,可考虑行保留NAC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

    作者:黄晓辉;陈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汽车驾驶员腰痛的防护措施疗效观察

    目的: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来防治高原汽车驾驶员的腰痛,并观察其疗效.方法:用佩带汽车驾驶员专用腰带和驾驶员间相互进行腰背部按摩这两种方法作为防治腰痛的措施.随机选取 204 名高原汽车驾驶员,分为三组.腰带组 112 名,腰带加按摩组 35 名,对照组 57 名.在长时间连续长途驾驶前后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腰痛程度,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前后各组疼痛程度差值表明,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而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显示佩带腰带和腰带加按摩措施均可减轻驾驶员的腰痛.结论:汽车驾驶员高发腰痛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佩带腰带并进行相互间按摩是便于装备和普及的防治驾驶员腰痛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红;侯树勋;吴闻文;商卫林;张轶超;梁红英;孙菲;何丽华;王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老年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绿脓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比较

    目的:比较老年人气管插管和切开患者绿脓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方法:45 例气管插管期间痰培养的 99 株绿脓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与 40 例气管切开期间痰培养的 264 株绿脓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进行比较.结果:气管切开患者绿脓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比气管插管患者绿脓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有所增加,其中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磺苯咪唑青霉素、羧噻吩青霉素、妥布霉素耐药增加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01) ;其他抗生素如氨曲南、羧苄青霉素、替门汀、头孢哌酮钠耐药也有所增加,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绿脓杆菌对头孢他啶及亚胺培南耐药变化不大.结论:老年人气管切开患者绿脓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磺苯咪唑青霉素、羧噻吩青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比气管插管患者的耐药率增加,对头孢他啶及亚胺培南耐药变化不大.

    作者:刘长庭;秦荧;王德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白介素10对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白介素 10(IL-10)对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气道内滴注内毒素(LPS,10 mg/kg)建立大鼠A L I模型.54 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内毒素加IL-10 组,每组 18 只(2 h、6 h、24 h 各 6 只).按时相处死并采集标本,观察大鼠体重、动脉血气分析、肺系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总蛋白水平、BALF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血清及BALF 中 TNF-α水平、肺病理.结果:内毒素组大鼠体重、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性降低,肺系数、BALF总蛋白水平、BALF细胞总数均明显增加,分类以中性粒细胞(PMN)为主,血清及BALF 中 TNF-α水平明显升高,肺病理示肺内PMN大量浸润伴出血、透明膜形成.IL-10 组的各项指标均较内毒素组减轻.结论:①气道内滴注内毒素可成功复制ALI模型.②BALF的TNF-α水平比血中TNF-α水平与肺损伤具有更好的相关性.③IL-10 可减轻L P S诱导的ALI.

    作者:李洪霞;张进川;刘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母胎界面免疫特征研究进展

    母胎界面的特征保证了正常的妊娠维持,蜕膜中的LGL细胞经历了一系列形态和功能的改变,显示出与外周血液NK细胞的不同性质;巨噬细胞在子宫蜕膜大量存在,并作为主要效应细胞发挥重要功能.蜕膜细胞表达的抗原系统,如HLA-G及TLX抗原系统,都起到保护胎儿,维持妊娠的作用,而具体的功能各不相同.母胎界面的细胞因子,可以影响多种细胞,发挥独特生物效力.三者相互关联,共同作用.

    作者:徐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维库溴铵对大鼠膈肌神经肌肉接头微终板电位及终板电位的影响

    目的:利用成年大鼠膈肌膈神经不均匀牵拉标本,研究维库溴铵对神经肌肉接头部位的电生理学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体重 160~220 g,雌雄皆用.快速处死制备离体大鼠不均匀牵张膈肌膈神经标本;记录到正常微终板电位 (MEPP)和终板电位(EPP)后,观察相当大鼠4×ED95、2×ED95、1×ED95和0.5×ED95剂量时的血药浓度药物维库溴铵对MEPP频率和幅度的影响.结果:维库溴铵在 0.5 μg/ml 浓度时对正常INSMP上的MEPP的频率、幅度及EPP的幅度无明显影响;在 1 μg/ml 剂量时,在 5 min 时点始对MEPP频率、幅度及EPP幅度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在 2~4 μg/ml 剂量时维库溴铵在 3 min 时点始产生对MEPP频率、幅度及EPP幅度的抑制作用,在 10 min 时点,维库溴铵 4 μg/ml 抑制MEPP的产生及EPP幅度的作用达大.结论:维库溴铵能减少突触前递质的释放,推测维库溴铵可能具有一定强度的突触前作用.

    作者:王爱国;李军;张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壳聚糖膜在青光眼非穿透滤过手术中应用的动物实验

    目的:观察壳聚糖膜在动物非穿透性滤过手术中应用的组织反应以及降眼压效果等.方法:壳聚糖膜来源于雪蟹壳.新西兰大白兔 18 只 36 眼,随机分为三组;A、B组各 15 只眼,C组 6 只眼;A组行NPFS联合壳聚糖膜巩膜瓣下植入,B组单纯行NPFS,作为手术对照,C组 6 只眼不做手术,为正常对照.术后观察眼压、炎症反应、结膜滤泡等.并分别于 1,2,4,10,20 周取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前各组平均眼压为(4.27±0.07) kPa,术后 20 周A组平均眼压为(1.93±0.30) kPa,B组平均眼压为(3.52±0.56)kPa,C组平均眼压为 4.40 kPa,三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B、组术后 10 周炎性反应基本消失,两组无差异.A组 20 周植入物无明显吸收,但植入材料有断裂现象,其周围有组织间隙和滤泡存在,无明显纤维组织增生,B组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稍有紊乱,未见组织间隙和滤泡.A、B两组嗜酸性粒细胞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壳聚糖作为非穿透性滤过手术的植入材料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有一定抑制纤维组织增生的作用,能够有效维持滤过,降眼压效果满意.

    作者:程进学;胡平;李晓陵;高峰;黄一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培养建立血脑屏障模型

    目的:建立能够模拟在体血脑屏障的体外模型.方法: 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鉴定细胞,分别接种两种细胞于多聚酯多孔膜的两面,相差显微镜及HE染色观察细胞在多聚酯膜上的生长情况.结果:培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多数为梭形铺路石样外观,而星形胶质细胞呈具有多个突起的典型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的纯度分别在 90% 和 95% 以上,两种细胞能够以单层细胞的形式生长于多聚酯多孔膜的两面.结论:通过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培养能够形成与在体血脑屏障类似的结构,是一种建立血脑屏障模型的可行方法.

    作者:田成林;蒲传强;刘洁晓;张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Ki67表达在判断星形细胞瘤恶性度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 Ki67 表达在判断星形细胞瘤恶性度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 1987~1996 年间归档的经手术切除、术后放疗且资料齐全的 120 例星形细胞瘤,按WHO(1993)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标准分级;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标本中 Ki-67 的阳性表达率.结果:Ki67 在肿瘤不同级别之间表达率差异显著;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该指标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生存统计分析显示以 8.5% 为分界点两条生存曲线间时序分析差异显著.结论:Ki67 阳性率和病理分级显著相关,是评估星形细胞瘤增殖状态的有用指标,对判断星形细胞瘤的恶性度有重要价值,可以作为病理分级之外新的客观预后参数.

    作者:钟定荣;李向红;桂秋萍;段国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烧伤病区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1 方法和结果分别计算1995年至1999年烧伤病区常用抗感染药物每年的累计费用和累积每日约定剂量,包括青霉素(PEN)、西利欣(CXM)、环丙氟哌酸(CIP)、头孢唑啉(CFZ)、庆大霉素(GEN)、舒普深(CSL)、丁胺卡那霉素(AMK)、氧哌嗪青霉素(PIP)、头孢他啶(CAZ)和头孢三嗪(CRO).同时计算同期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对常用抗感染药物的耐药率.

    作者:于勇;杨晓强;常东;蒋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L-NMMA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家兔肠系膜微血管运动的影响

    目的:用活体家兔肠系膜微血管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A)对微血管运动的作用及内源性NO合酶(NOS)抑制剂L-NMMA对其的影响,以探讨NA诱导的血管运动产生的机制与内皮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健康雄性大耳白家兔 20 只,以乌拉坦腹腔注射行基础麻醉,a氯醛酮耳缘静脉注射维持麻醉,气管插管置家兔于自发呼吸状态,同步记录呼吸、血压.将家兔肠系膜置于微循环观察盒内.先静注NA 0.01 mg 观察其对血压及微循环的影响.用血管运动诱导法,在肠系膜观察局部滴加NA 0.8 μg 诱导出自发性血管运动,并于血管运动明显期静注L-NMMA10mg,观察其对血压及微循环的影响.将微循环实验结果反录到监视器上,用暂停功能测量.结果:静注NOS抑制剂L-NMMA后,由NA诱导出的血管运动的频率和振幅逐渐降低,后被抑制,微血管持续处于收缩状态.结论: 内皮源性NO参与到了NA诱导的血管运动的产生机制中.

    作者:狄柯坪;常立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限量饮酒及服用解酒液对血液化学成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限量饮酒所致血液化学成分的改变及中草药的防护功效. 方法:选用 14 名健康志愿者,观察口服 56°白酒(1 ml/kg 体重)前后不同时间血液中酒精浓度及TP、Alb、Ua、Glu、CO2、Urea、Cr、TC、TG、ApoAI、ApoB、Ca和P的变化;并与口服中草药解酒液进行预防的自身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饮酒前后血清TP、Alb、Ua、Cr、TC、Ca及Mg基本保持恒定,P、TG、ApoAI和ApoB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 <0.05或P<0.01),而Glu、Urea和CO2则呈降低趋势(P<0.05或 P<0.01).服用中草药解酒液预防后,对TP、Alb、ApoB、Ua及Mg基本无影响,但可使血清Ca、P、Urea、Cr、TC、TG、ApoAI明显降低,同时使Glu和CO2恢复正常.结论:即使少量饮酒也会造成部分血液化学成分明显改变,解酒液可一定程度抑制酒精代谢、促进排泄并能纠正酒精所致血液化学成分的改变.

    作者:田亚平;董振南;郭广宏;贾兴旺;邓心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