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建立筋膜间室综合征模型的新方法

王志刚;张伯勋;刘郑生

关键词:筋膜间隔综合征, 疾病模型, 动物, 压力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更符合临床的筋膜间室综合征动物模型,以便于基础及临床研究.方法:用宽度和犬小腿肌腹长度相当的袖带包绕小腿,然后充气使实验肢体全长受压、缺血.12只犬随机分为两组,I组:袖带充气至40 kPa,压迫8 h;Ⅱ组:袖带充气至80 kPa,压迫8 h.结果:动态监测组织压并对神经、肌肉行组织学检查,发现实验动物肢体胫前筋膜间室内组织压远远超过4.0 kPa,神经、肌肉发生不可逆变性、坏死.结论:用充气袖带压迫法建立的动物模型是成功的,各项指标均达到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建立筋膜间室综合征模型的新方法

    目的:建立一种更符合临床的筋膜间室综合征动物模型,以便于基础及临床研究.方法:用宽度和犬小腿肌腹长度相当的袖带包绕小腿,然后充气使实验肢体全长受压、缺血.12只犬随机分为两组,I组:袖带充气至40 kPa,压迫8 h;Ⅱ组:袖带充气至80 kPa,压迫8 h.结果:动态监测组织压并对神经、肌肉行组织学检查,发现实验动物肢体胫前筋膜间室内组织压远远超过4.0 kPa,神经、肌肉发生不可逆变性、坏死.结论:用充气袖带压迫法建立的动物模型是成功的,各项指标均达到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作者:王志刚;张伯勋;刘郑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分析丙肝患者血清中抗HCV抗体的表位

    目的:分析患者血清中抗HCV抗体的抗原表位.方法: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柱从患者血清中纯化、制备抗HCV多克隆抗体;以此对噬菌体表面展示的随机6肽库进行亲和筛选.结果:经具有良好富集效果的三轮筛选后,从第三轮挑选出的12个克隆进行结合试验,发现8个克隆只与HCV抗体有较强的结合力而不与正常人血清反应;测序表明阳性克隆的外源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用阳性噬菌体克隆检测20例患者血清,有程度不等的阳性反应.结论:用多克隆抗体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得到了有一定功能的模拟表位.

    作者:柯屾;戚中田;温新宇;施明;胡美茹;沈倍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抑颤汤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抑颤汤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PD大鼠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抑颤汤组,观察抑颤汤治疗前后PD大鼠行为特征、脑黑质神经细胞变化;采用脑组织液微透析技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外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放免法测定M、DA受体数量及亲和力的变化.结果:抑颤汤能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同时提高了损毁侧脑组织DA和M受体大结合量(Bmax)和亲和常数(KD),尾状核和壳状核部位的细胞外液中DOPAC、HVA、DA、5-HT水平明显低于未损毁侧,与生理盐水组对照差异显著(P<0.01).与生理盐水组对照,脑黑质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神经元体积较饱满,结构较清晰,细胞内高尔基体、线粒体等趋于正常.结论:抑颤汤能刺激PD模型大鼠受体系统,使DA、M受体的亲和力和敏感性提高;促进其损毁侧黑质纹状体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提高脑组织中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含量;促进受损脑黑质神经细胞的修复,为临床应用抑颤汤治疗PD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杨明会;窦永起;刘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慢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分析

    目的:提高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0年8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有关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和意义.结果:84%(42/50)尿N-苯甲酰L-酪氨酰-对氨苯甲酸(N benzoyl-L-tyrosyl p-aminobenzoic acid,BT-PABA)试验阳性.73.3%(22/30)粪便苏丹Ⅲ染色阳性.83.3%(5/6)24 h粪便脂肪定量阳性.80%(8/10)粪便弹力蛋白酶试验阳性.26.5%(18/68)血淀粉酶升高.24.3%(7/29)血CA19-9升高.结论:慢性胰腺炎患者尿BT-PABA试验的阳性率较其他检查略高.对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结合多种检查,综合分析,尽早诊断.

    作者:王纯巍;张津丽;徐先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早期梅毒9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近年梅毒发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药物对愈后的影响.方法:对近5年门诊资料完整的98例早期梅毒病例进行临床及实验室追踪随访调查.结果:①一期梅毒21例,二期梅毒72例,早期潜伏梅毒5例.血清RPR及FTA-ABS全部阳性.治疗1年血清转阴率:RPR及FTA-ABS分别为100%,20.41%;②临床特点:1例73岁男性高龄发病,2例多种皮损共存,3例阴囊湿疹样皮损,门诊误诊率7.14%;③3组药物(A.苄星青霉素;B.头孢三嗪;C.红霉素)治疗:AB组P>0.05;BC组P<0.05;CA组P<0.05;结论:近年早期梅毒发病年龄增大,皮损的多样性使误诊率增高;目前苄星青霉素仍不失为治疗早期梅毒的首选药,头孢三嗪亦有较好疗效;RPR检测仍是临床判愈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红;史飞;刘玮;赵庆利;宋晶;王洪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LRP16编码蛋白的信息学分析及亚细胞定位研究

    目的:探讨LRP16基因编码蛋白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方法:以Internet为操作平台、以国际公共生物数据库为实验材料、应用生物学软件为研究工具对LRP16编码蛋白进行了全方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将该基因的编码序列重组到pEGFP-N1真核表达中,融合在绿色荧光蛋白(GFP)的N端转染HeLa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分布.结果:LRP16编码产物主要与一些RNA病毒产生的与核酸结合的非结构蛋白有较高相似性,含有与功能未知的Motif:Hismacro、DUF27、A1pp相似的结构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发现GFP分布于细胞核内.结论:LRP16基因编码一种起源古老、进化缓慢的核蛋白因子,在细胞多种生命活动过程中应有重要作用.

    作者:韩为东;楼方定;于力;韩小平;王全顺;李楠;周春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加强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笔者从学科建设角度,在总结学位点学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我院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强化学科管理,推动学位授权点的建设;建立学科评估体系,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等建议.

    作者:夏蕾;蔡金华;姚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妊娠晚期浆膜下血管破裂1例

    1 临床病例女性,28岁,G1P0,主因腹痛2 h于2001年7月29日2时30分入院.

    作者:张泽松;孙桂省;卢彦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信号反馈调控细胞发育

    大多数动物细胞的生长发育依赖于信号的反馈调节.发育中的细胞将多个空间性和时间性的限制信号整合后,对信号作用时间及定位进行准确、高效和多样性的调控,以保证动物发育的正常进行.错误的信号反馈调节将导致不良的发育反应.

    作者:余雪松;李晓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尾悬吊模拟失重大鼠的肺功能变化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对健康大鼠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尾悬吊模拟失重,分为悬吊7 d和21 d及相应对照4组,每组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共40只大鼠,悬吊结束时,用小动物呼吸功能测定仪测量了肺功能的各项指标,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用力肺活量(FVC)、0.3秒率(FEV0.3%)、峰值呼气流速(PEF)、大通气量(MVV)均大体呈下降趋势,但FVC在悬吊7 d时增大,且只有悬吊7 d FEVo 3%和悬吊21 d MVV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阻力呈增大趋势,但吸气阻力(Ri)在悬吊21 d却有所降低,且只有悬吊7d Ri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顺应性变化不大.结论: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肺功能在7 d时FEVo3%和21 d时MVV降低,7 d时Ri增高.

    作者:王俊锋;刘长庭;王德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型听神经瘤术中监测电刺激强度与面神经预后关系分析

    目的:了解面神经监测的方法学以及术中监测时的电刺激强度和面神经预后的关系,在实现解剖保留面神经的基础上,分析影响面神经预后的因素.方法:报告了130例听神经瘤,129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例采用经迷路入路.术中使用Viking-IV型多导术中监测仪,监测自发和诱发面肌肌电图.结果:通过术中监测自发EMG结合单极恒压电刺激诱发EMG可以精确判断面神经的位置,面神经解剖率为94.61%.刺激量由大到小,距离由远及近,可以准确定位面神经.结论:长期随访发现诱发面肌肌电图的刺激强度与面神经功能呈负相关,阈刺激或接近阈刺激可诱发出肌电图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理想.

    作者:卜博;周定标;许百男;张远征;余新光;魏少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鼠窒息心脏骤停期间心脏和肺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变化

    目的:研究心脏停搏期间机体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方法,检测大鼠在窒息心脏停搏期间心、肺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受体)的变化.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手术对照(B)、窒息10 min(C)、20 min(D)和30 min(E)5组.结果:心、肺C组β受体分别为(34.51±3.25)fmol/mg pr和(289.46±19.96)fmol/mg pr.心、肺D、E组β受体分别为(40.96±2.91)和(64.44±3.20)fmol/mg pr及(426.33±12.08)和(455.67±28.77)fmol/mg pr,与C组比较,差异极其显著(P<0.01).心、肺各窒息组间受体亲和力无明显变化.结论:在窒息心停早期,心、肺β受体数量无明显变化,随着心脏停搏时间延长,其数量明显增加.

    作者:武建军;沈洪;郝秀华;颜光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鼠不同组织器官线粒体DNA缺失定量分析及其与老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缺失的组织器官间差异及其与老化和老年性耳聋的关系.方法:依月龄将大鼠分为青年、中年和老年组;测试ABR阈值后从其不同器官组织和外周血中提取DNA;PCR检测线粒体DNA4834缺失,定量分析;克隆、测序.结果:①随年龄增加,大鼠的ABR平均阈值明显升高;②所有老年大鼠的耳蜗、蜗核、大脑、心肌(1例除外)、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均存在mtDNA4834缺失,外周血仅少数缺失;③中青年组线粒体DNA4834缺失的发生率和缺失占总mtDNA的百分比均低于老年组(P<o.01);④mtDNA4834缺失存在明显的器官组织间差异,肝脏组织中缺失占总mtDNA的百分比高.结论:大鼠多种器官组织中mtDNA4834缺失随增龄而增加,而且存在器官组织间差异,检测外周血白细胞的mtDNA缺失并不能反映体内各器官组织中mtDNA缺失的发生情况,与听觉有关的耳蜗、蜗核组织中mtDNA缺失与老年聋的发生有关.

    作者:韩维举;韩东一;杨伟炎;姜泗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羊蛛网膜下植入APA微囊化牛嗜铬细胞脑脊液亮氨酸脑啡肽和儿茶酚胺含量的变化

    目的:了解APA微囊化牛嗜铬细胞(APA-BCCs)蛛网膜下植入引起正常羊脑脊液中儿茶酚胺(cate cholamine,CA)和亮氨酸脑啡肽(leucine-enkephlin,I-EK)含量的变化,分析APA-BCCs移植镇痛的可能机制及APA微囊的免疫保护效应.方法:以手术方法分别将APA-BCCs、BCCs或空微囊植入正常羊脊髓蛛网膜下,测定移植前后不同时间羊脑脊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肾上腺素(epmephrine,E)和L-EK的含量.结果:与移植前羊脑脊液中NE、E和L-EK的水平相比,空微囊植入未能升高;BCCs植入可在7 d内升高;APA-BCCs植入可明显升高超过28d(P<0.05).结论:蛛网膜下植入BCCs能显著升高宿主羊脑脊液中CA和L-EK的水平,这可能与BCCs蛛网膜下移植的镇痛效应有关;APA微囊包裹有利于BCCs在异种动物体内较长期地分泌镇痛物质.

    作者:郭水龙;薛毅珑;崔忻;李新建;罗芸;何立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和谐波技术在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与彩色、能量Doppler对比,探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和对比二次谐波(SHCI)技术在定量诊断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用HP-5500型超声仪检测55例老年男性患者,其中肾功能正常者32例(取40个肾脏),慢性肾功能不全23例(取40个肾脏),进行Doppler(彩色和能量)、IBS、SHCI、能量SHCI(PSHCI)和声学密度定量(AD)等检查比较.结果:①肾功不全组较正常者:AD峰值和曲线下面积显著增高(P<0.05),IBS、SHCI回声明显增强;PSHCI视觉判断肾皮、髓质血流灌注显著减少;②IBS、SHCI对肾皮、髓质识别更加清楚,PSHCI使流速较低的皮质外层边缘区灌注显像.结论:IBS、SHCI、PSHCI和AD技术提高了超声分辨率、改善了成像质量、降低了人为因素差异,使超声组织定征在无创诊断老年肾功能改变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新明;牟善初;周桂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儿童巨大面神经纤维瘤1例

    患儿,男性,9岁.因自幼右侧面瘫就诊.现病史:患儿出生后3个月起,家长发现其右眼闭合不全,哭闹时嘴角向左侧歪斜,进奶时沿右口角外流.

    作者:黄冬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两种子宫内膜脱落细胞取材方法在筛查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瑞典欧立宫内膜吸管及宫内膜毛刷行官腔细胞学取材在筛查子宫内膜癌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先分别采用上述两种器具获取宫内膜细胞学标本,然后做诊断性刮宫行组织学病理检查,与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观察对象共1093例,其中应用宫内膜吸管895例,宫内膜毛刷1 98例,宫腔细胞学检查施行率100%,同时行诊刮术;②官腔细胞学取材满意率:宫内膜吸管为81.1%(726/895),宫内膜毛刷为82.8%(164/198),两者间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63),诊刮取材满意率93.2%;③以诊刮子宫内膜组织的病理学诊断结果为标准,宫腔取材细胞学诊断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3.3%,宫腔细胞学采用以癌为指标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假阳性率0.8%,假阴性率18.6%.结论:应用欧立宫内膜吸管及宫内膜毛刷进行官腔细胞学检查,两种器具在取材满意率上无差异,均具有痛苦小、出血少、器具一次性使用无交叉感染,诊断符合率较高的优点.用于人群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可减少不必要的刮宫.

    作者:刘悦;徐小红;潘静;邓小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一过性急性前壁心肌损伤

    1临床病例男,49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4个月,加重1 d就诊.

    作者:帅莉;卢喜烈;丁振凯;许桂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Brugada综合征4例临床和心电图分析

    1 临床病例例1,男性,65岁.主因发作性胸痛5年,间断性头晕9 d,加重6 h于2001年6月9日入院.

    作者:卢喜烈;石亚君;帅莉;易军;孙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国产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国产胰岛素泵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采用国产圣唐型和进口MiniMed 507型胰岛素泵进行应用前后比较.结果:两种泵其降血糖效果及低血糖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国产及进口胰岛素泵具有相同的降血糖效果,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作者:吕肖锋;武晋晓;彭雁;王仑;贺颖;李艳玲;王素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