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马神经细胞的无血清原代培养方法

尹艳玲;李菁锦

关键词:海马, 神经细胞, 清原, 有血清培养, 无血清培养, 营养成分, 细胞生长, 细胞活性, 实验研究, 生理特性, 培养方法, 结果影响, 增生, 文献, 合成
摘要:海马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文献报道不一,但总体可以分为有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2种,有血清培养血清可以提供细胞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以促进细胞的增生和DNA的合成,但由于血清成分复杂,对于要求较高的实验研究结果影响较大.无血清培养步骤简便,培养的细胞活性及生理特性保持良好,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为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的临床效果和手术的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至2002年8月,在北京复兴医院宫腔镜中心门诊宫腔镜检查可疑EP并入院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polyp,TCRP)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手术均1次完成,无手术并发症,病理报告EP符合者98例,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90.7%.术后随访90例,EP所致月经增多者84%症状改善,子宫不规则出血者100%症状改善,原发不孕者26%术后妊娠成功.提示:TCRP是治疗由于EP致月经紊乱,子宫不规则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TCRP术可发现非典型增生的EP及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给予早期干预及治疗,积极预防子宫内膜癌.无症状的息肉患者,尤其是不孕症患者也应首选TCRP.

    作者:彭雪冰;夏恩兰;段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糖尿病慢性大血管并发症与vWF的关系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大血管并发症与von Willebrand因子(vWF)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将106例2型糖尿病病人根据病史与是否合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分为:无并发症组53例(男26例,女27例),大血管并发症组53例(男26例,女27例),按照与糖尿病患者匹配的年龄选择正常对照组56例(男28例,女28例).3组分别进行vWF的测定, 并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IC)等指标.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浆vWF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大血管并发症组的vWF较正常对照组及无并发症组显著升高(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糖尿病患者vWF改变的主要因素按其作用大小依次为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的对数、收缩压.提示:糖尿病人vWF水平的上升提示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血浆vWF升高,表明合并大血管并发症时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作者:张雪莲;傅汉菁;潘素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一种小鼠离体海马脑片细胞外记录技术

    离体脑片是用特制的组织切片机切制而成的脑组织切片.利用脑片进行功能研究基本的指标是突触传递引起的电活动.细胞外记录技术是进行这种记录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室20世纪60年代发现并报道了脑低氧预适应现象[1],并建立了小鼠低氧预适应动物模型.在这一独特的低氧预适应模型上,建立海马脑片诱发电位的记录方法,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低氧预适应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高翠英;邵国;张然;吕国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槲皮素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caspase-3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为观察槲皮素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检测caspase-3基因蛋白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肌细胞caspase-3基因蛋白表达明显增强,槲皮素预保护可降低caspase-3基因蛋白的表达.提示:槲皮素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caspase-3基因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季凤清;李宝红;孙海梅;曾晓蓓;唐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二室模型在血浆置换中的应用

    为了探索血浆置换时人体血浆胆红素浓度随血浆置换量的变化规律,实验上采用定时方法测量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时体内血浆中的胆红素浓度,理论上根据血浆置换原理,建立了血浆置换的二室模型,导出了血浆置换过程中胆红素浓度与血浆置换量的关系式.结果:血浆置换的二室模型理论预测值与实验测量值差别很小,说明胆红素浓度的理论模拟值与实验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提示:该模型的解析表达式较好地反映了血浆置换过程中胆红素浓度的变化规律,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红;刘学宗;段钟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蝶骨嵴脑膜瘤的眼部改变及其预后

    为探讨确定蝶骨嵴脑膜瘤的眼部改变特征、术前定位诊断及视功能的保护,对天坛医院1995年1月至2001年6月共45例资料完整、经手术证实的蝶骨嵴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9例(占 87%)出现眼征,前床突型脑膜瘤全部有眼部改变,而且大部分以首发症状出现.结果提示:头痛伴有单侧视力减退及视神经萎缩、单侧眼球突出合并眼睑水肿、单侧视野缺损、多条眼外肌麻痹等症状,应考虑到蝶骨嵴脑膜病的可能.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视功能的恢复,术后进行眼科治疗是必要的.

    作者:刘凤军;方民;金崇华;姜忠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海马神经细胞的无血清原代培养方法

    海马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文献报道不一,但总体可以分为有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2种,有血清培养血清可以提供细胞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以促进细胞的增生和DNA的合成,但由于血清成分复杂,对于要求较高的实验研究结果影响较大.无血清培养步骤简便,培养的细胞活性及生理特性保持良好,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作者:尹艳玲;李菁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血压相关基因HSG上游调控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发现及其与高血压的关联

    通过研究不同人群中新发现的高血压相关基因HSG基因多态性,以揭示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选取74例正常对照,其中男性38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4.15±7.77)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人,其中男性27人,女性24人,平均年龄(57.25±7.97)岁;高血压家族患者20例,其中女性11人,男性9人,平均(49.97±6.93)岁.取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进行PCR扩增法获得相应的产物,应用DNA测序法直接得到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后比较不同人群的该片段的碱基组成及其特征.结果:肌酐(Cr)和尿素氮(BUN)在高血压组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而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家族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P<0.05);高血压组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利钠多肽(心钠素,AN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质量浓度均高于正常血压组,且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1);HSG基因12位内含子的140位点在3种人群中存在G点删除变异.且其基因频率在高血压家族组、高血压组、正常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0.80、0.41、0,P<0.001).提示:肾功能的指标(Cr和BUN)可能可以较早地反映高血压的进展和靶器官损害状况.血浆AngⅡ、ET、ANP及CGRP质量浓度在不同血压的人群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收缩压与年龄明显正相关(R=0.387,P<0.001);舒张压与AngⅡ、Cr、BUN明显正相关(R=0.328、0.289、0.165,P<0.001),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R=-0.149,P<0.01).HSG基因12位内含子的140位点的基因频率在不同的人群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该基因的多态性可能是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佐广;温绍君;陈光慧;张维君;文杰;吴兆苏;罗毅;汤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6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为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及佳的治疗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3年3月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收治的68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及石膏外固定的方法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所有患者随访10~72个月,平均23个月.结果:按Merchant评分标准,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9.7%.提示:对移位及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应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以恢复关节面的吻合关系和力线.同时对骨质缺损患者给予植骨.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恢复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是治疗的一种较好方法.

    作者:李旗;沈惠良;雍宜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硒对不同价态锰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为研究硒对不同价态锰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把SH-SY5Y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二价锰损伤组、硒二价锰保护组、三价锰损伤组、硒三价锰保护组.空白组为对照,硒保护组用硒预处理4 h,然后与锰损伤各组分别加入相应二价锰和三价锰,使二价锰和三价锰的终浓度为0.5 mmol/L,共同培养24 h.测定细胞中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的活性及计算抗氧化指数(GSH-Px/MDA).结果显示,硒二价锰保护组、硒三价锰保护组的SOD、GSH-Px酶的活性及抗氧化指数与相应的二价锰损伤组、三价锰损伤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而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则均有所下降.提示:硒对不同价态锰诱导神经细胞产生的脂质过氧化有抑制作用.

    作者:张杰;吴萍;李洁;宣登峰;李国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二价锰对不同月龄大鼠线粒体膜电位影响的体外研究

    研究二价锰离子对不同月龄大鼠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将不同月龄(4个月和18个月)Wistar大鼠,提取脑线粒体后分为5组(50、100、200、400 μmol/L和空白对照)体外染毒,用荧光光度法连续观察3 min内样品荧光值的变化.结果显示,各染毒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龄大鼠各染毒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随着大鼠年龄和染毒剂量的增加,线粒体膜功能衰退,耐受性降低.

    作者:张淑华;褚金花;宣登峰;吴萍;李国君;耿荣;郭文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李氏5号方对Aβ导致神经元毒性的保护作用

    观察李氏5号方对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的细胞生长情况和对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导致神经毒性的影响,从而在细胞水平上证实该中药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用固相法合成Aβ25-35,高效液相纯化,李氏5号方水提液0.5 g/mL.将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细胞接种后分为正常对照组、Aβ25-35 25 μmol/L损伤组和Aβ25-35 25 μmol/L加李氏5号方水提液保护组.以噻唑蓝(MTT)代谢率、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细胞轴突长度、胞体面积为观察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β25-35组SY5Y细胞的轴突长度和胞体面积均较小,MTT代谢率降低,LDH漏出率升高,而加入李氏5号方保护后,可使上述指标恢复或接近正常.提示:李氏5号方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减轻Aβ导致的神经毒性.

    作者:张景艳;王蓉;李子中;姬志娟;程浩然;李生海;盛树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MAR与IBT 2种方法检测抗精子抗体的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国产MAR-AsAb试剂盒与进口IBT-AsAb试剂盒,验证国产MAR-AsAb试剂盒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进口IBT-AsAb试剂盒为对照,对420例不育症患者精液标本进行检测,比较抗精子抗体检出情况.发现:国产MAR-AsAb试剂盒与进口IBT-AsAb试剂盒,阳性率分别为8.8%和8.3%,经配对χ2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国产MAR-AsAb试剂盒灵敏度为94.6%,特异度为100%.同一份精液标本重复检测10次,变异系数CV=2.59%.提示:国产MAR-AsAb试剂盒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重复性高,符合临床诊断的要求.

    作者:马乐;赵丽红;李坚;吴建淮;任爱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鼠脊椎蛛网膜下腔内插管手术的研究

    在研究药物对脊髓的镇痛作用和疼痛机制的实验中,国内外均采用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置管的动物模型.本实验参照Yaksh等[1]的方法,从枕骨大孔插管制备了该动物模型,经中枢神经药理实验应用证明效果良好.

    作者:黄俊伟;崔秀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胎盘绒毛病理形态研究

    通过分析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的胎盘绒毛及血管的病理变化,探讨其与胎儿预后的关系.1)对20例妊娠期HBV表面抗原(HBsAg)、HBV e抗原(HBeAg)、HBV核心抗体(HBcAb)和HBV DNA均阳性、肝功能正常的孕妇及其新生儿(研究组),18例无肝炎病毒感染、肝功能正常的孕妇及新生儿(对照组),取胎盘进行病理检查,并利用图像分析仪对胎盘绒毛横截面总面积和总周长,单个绒毛的横截面面积、周长和等圆直径,单个绒毛内血管数目及血管占绒毛的面积比值进行形态定量分析.2)计算2组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发现:1)研究组胎盘绒毛横截面总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绒毛总周长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胎盘单个绒毛横截面面积、周长和等圆直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胎盘单个绒毛内血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血管占绒毛的面积比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4)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55.0%,对照组为11.1%.结果提示:妊娠合并HBV感染,可引起胎盘绒毛膜血管病,这可能是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海燕;陈瑞芬;王小平;周光德;杨虹;赵艳;崔丹;李珊;韩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与单纯分段诊刮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比较

    为比较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与单纯分段诊刮术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意义,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2组: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组(A组)31例;单纯分段诊刮组(B组)39例.比较2组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及开腹手术时腹水细胞学的检查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临床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及组织学类型差异无显著性.A组诊断宫颈受累的准确率为96.77%(30/31),假阳性率为3.23%(1/31);B组分别为79.49%(31/39),15.38%(6/39).2组准确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取腹水或腹腔冲洗液行细胞学检查.A组细胞学阳性率为6.45%(2/31),B组为14.29%(3/21),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可提高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扩大手术范围,而且不增加腹腔内播散的危险.

    作者:高婉丽;冯力民;王伟娟;李晶华;刘小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氢氯噻嗪、氯沙坦单用或联用降压效果的观察及其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为比较氢氯噻嗪、氯沙坦、氯沙坦/氢氯噻嗪(海捷亚)3种药物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和内皮功能的影响,选择77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服用氢氯噻嗪、氯沙坦、氯沙坦/氢氯噻嗪,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测量诊室血压及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浓度.发现3种药物均有显著降低诊室血压的作用,氯沙坦/氢氯噻嗪降舒张压幅度和降平均动脉压幅度优于其他2组.氯沙坦/氢氯噻嗪明显升高血浆NO浓度和NO/ET比值.提示:氯沙坦/氢氯噻嗪是一种良好的复合降压制剂,降低血压的效果优于氯沙坦和氢氯噻嗪;氯沙坦/氢氯噻嗪能改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

    作者:华琦;罗亚伟;邢绣荣;刘荣坤;杨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伽玛刀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瑞典的Leksell教授首先提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概念并于1967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伽玛(Gamma)刀.它是一种采用立体定向技术确定头部靶点的坐标位置,然后用高能射线单次集中照射,使靶点组织破坏而达到治疗目的的脑外科技术.由于能精确定位照射部位,剂量高度集中,边缘剂量陡然降低,一次性毁损病灶或靶点,使治疗达到如同刀割样的效果,故称伽玛(Gamma)刀.

    作者:单永治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生姜对急性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

    通过比较缺氧小鼠与不缺氧小鼠心脏、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脑、肝脏中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探讨生姜乙醇提取物(ZGB)对急性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ZGB可以有效地提高缺氧小鼠肝组织及心肌细胞CAT活性,降低脑及肝组织细胞中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提示:ZGB提取物对急性缺氧小鼠的心、脑及肝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宋学英;王桥;朱莹;田晓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误诊的分析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是一组广泛累及脑和脊髓的急性脱髓鞘疾病.发病机制与病毒感染、疫苗接种及非特异性感染导致的免疫反应有关[1].由于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临床上容易误诊,延误治疗,影响预后.本研究报告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5例误诊的ADEM病例,结合文献分析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张星虎;黄秋杰;马惠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