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误诊的分析

张星虎;黄秋杰;马惠姿

关键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易误诊, 脱髓鞘疾病, 特异性感染, 疫苗接种, 研究报告, 延误治疗, 文献分析, 天坛医院, 免疫反应,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 多样性, 病例, 北京
摘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是一组广泛累及脑和脊髓的急性脱髓鞘疾病.发病机制与病毒感染、疫苗接种及非特异性感染导致的免疫反应有关[1].由于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临床上容易误诊,延误治疗,影响预后.本研究报告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5例误诊的ADEM病例,结合文献分析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Cocktail探针药物评价姜黄对肝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

    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研究姜黄对大鼠肝细胞P450(CYP450)的影响.将SD雄性大鼠分组,给予姜黄的水提物,以生理盐水组为空白对照,以苯巴比妥组为阳性对照,通过HPLC检测Cocktail探针药物的代谢率来评价各组的CYP450.结果:给予姜黄组的大鼠CYP1A2和CYP2E1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YP3A4的水平没有显著变化.表明:姜黄对大鼠CYP1A2和CYP2E1有抑制作用,但对大鼠CYP3A4的影响不显著.

    作者:扈金萍;闫淑莲;唐静成;张锦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宫腔镜处理难取宫内节育器55例分析

    为探讨宫腔镜处理难以取出的宫内节育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术中B超和(或)腹腔镜监护的必要性,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3年6月在外院取器失败而转入我中心诊治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手术均行B超监护,有4例术中同时腹腔镜监护.结果:宫腔镜下取出53例,1例异位至腹腔者在腹腔镜下取出,另1例术前B超发现双侧卵巢囊实性肿物改行全子宫和双附件切除术,有2例合并宫腔粘连者术中发生子宫穿孔.提示:宫腔镜处理难以取出的宫内节育器是安全和有效的,术中B超和(或)腹腔镜监护是必须的.

    作者:成九梅;夏恩兰;段华;黄晓武;郑杰;于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体位纠正持续性枕横位的临床观察

    持续性枕横位(POTP)是常见的胎位异常,常因骨盆倾斜度异常或骨盆形态异常等而发生,终导致手术产.北京妇产医院于2002年对分娩中发生的持续性枕横位进行前瞻性研究,指导产妇固定体位,以利于胎儿娩出.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莉;李扬;司徒夏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误诊的分析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是一组广泛累及脑和脊髓的急性脱髓鞘疾病.发病机制与病毒感染、疫苗接种及非特异性感染导致的免疫反应有关[1].由于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临床上容易误诊,延误治疗,影响预后.本研究报告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5例误诊的ADEM病例,结合文献分析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张星虎;黄秋杰;马惠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鼠脊椎蛛网膜下腔内插管手术的研究

    在研究药物对脊髓的镇痛作用和疼痛机制的实验中,国内外均采用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置管的动物模型.本实验参照Yaksh等[1]的方法,从枕骨大孔插管制备了该动物模型,经中枢神经药理实验应用证明效果良好.

    作者:黄俊伟;崔秀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阴道细胞学检查发现输卵管癌1例

    患者72岁,因绝经20年,阴道流血水2周于1998年7月3日来我院首诊.患者以往月经规律3/27 d,孕4产3,52岁绝经,绝经后未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近2周阴道点滴出血与流黄水交替,无臭味,无下腹痛.有高血压病史.术前查外阴经产型;阴道有少量黄色水样物,无臭味,阴道黏膜光滑;宫颈光滑,未萎缩,子宫中位,经产大,质中,无压痛,活动好;双侧附件未及增厚,压痛.三合诊各韧带无增粗.7月6日行宫颈管毛刷及宫腔吸片细胞学检查.分别用宫颈管毛刷取宫颈管细胞,宫腔吸管吸取子宫内膜细胞涂于玻片,用95%乙醇固定后送细胞学检查.同时行分段诊刮术宫颈管无组织物刮出,宫腔仅刮出极少量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宫腔病理回报为破碎的子宫内膜腺上皮及增生的再生上皮.宫颈管细胞学涂片发现腺癌细胞,考虑宫颈管来源可能性大.宫腔细胞学涂片亦发现腺癌细胞,还可见正常萎缩的子宫内膜细胞.入院后盆腔B超未发现异常,结合妇科检查初步诊断为早期宫颈腺癌.1998年8月13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术中见子宫9 cm×5 cm×3 cm大小,宫底后壁突出一直径0.8 cm的肌瘤结节,宫颈管粗(直径4 cm),右侧输卵管伞部见一2 cm×2 cm×2 cm大小,菜花样肿物,与同侧圆韧带近端1/3处轻度粘连,左侧输卵管及双侧卵巢未见异常,大网膜与右上腹壁粘连.腹腔冲洗液200 mL送细胞学检查.将右侧输卵管切除送冰冻病理检查,报告为输卵管恶性肿瘤.因患者年龄大,遂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术.术中腹腔放氮芥20 mg,干扰素200万U.术后病理报告:右侧输卵管低分化腺泡髓样型癌,浸润管壁全层及输卵管系膜,左慢性输卵管炎,萎缩性子宫内膜,宫颈、双卵巢及大网膜均未见癌转移.腹腔冲洗液见恶性细胞.术后诊断:右侧输卵管低分化腺泡髓样型癌Ⅰc期.术后患者出现脑血栓致偏瘫,经内科溶栓、扩血管治疗后病情稳定,未行放化疗出院,术后半年仍存活.

    作者:徐小红;潘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MAR与IBT 2种方法检测抗精子抗体的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国产MAR-AsAb试剂盒与进口IBT-AsAb试剂盒,验证国产MAR-AsAb试剂盒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进口IBT-AsAb试剂盒为对照,对420例不育症患者精液标本进行检测,比较抗精子抗体检出情况.发现:国产MAR-AsAb试剂盒与进口IBT-AsAb试剂盒,阳性率分别为8.8%和8.3%,经配对χ2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国产MAR-AsAb试剂盒灵敏度为94.6%,特异度为100%.同一份精液标本重复检测10次,变异系数CV=2.59%.提示:国产MAR-AsAb试剂盒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重复性高,符合临床诊断的要求.

    作者:马乐;赵丽红;李坚;吴建淮;任爱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伽玛刀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瑞典的Leksell教授首先提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概念并于1967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伽玛(Gamma)刀.它是一种采用立体定向技术确定头部靶点的坐标位置,然后用高能射线单次集中照射,使靶点组织破坏而达到治疗目的的脑外科技术.由于能精确定位照射部位,剂量高度集中,边缘剂量陡然降低,一次性毁损病灶或靶点,使治疗达到如同刀割样的效果,故称伽玛(Gamma)刀.

    作者:单永治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 67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感染幽门螺杆菌情况分析

    为进一步阐明慢性浅表性胃炎(CSG)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及CSG患者HP感染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对1 670例经临床、胃镜及病理均诊断为CSG的活检标本的HE及Giemsa染色切片进行回顾性观察,观察HE染色切片确定CSG的程度及是否伴有活动性炎症,观察Giemsa染色切片确定有无HP感染.结果:非活动性轻、中、重度CSG的HP检出率分别为7.35%、31.02%和52.03%,两两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活动性轻、中、重度CSG的HP检出率分别为66.67%,71.81%和89.43%,与相对应的非活动性轻、中、重度CSG的HP检出率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HP检出率男性为36.92%,女性为33.01%,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0岁以下组、31~60岁组、61岁以上组HP检出率分别为33.92%、37.90%和28.74%,经检验31~60岁组与61岁以上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果提示:HP是使CSG产生活动性并且使CSG程度加重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因素.CSG病人HP感染率无性别差异,感染多发生在31~60岁人群.

    作者:王岸柳;李洪利;赵同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管活性肠肽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为明确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清醒及不同睡眠期血中血管活性肠肽(VIP)质量浓度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以12例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桡动脉内留置导管监测血压,同步进行夜间多导睡眠仪连续记录,并分别于睡前清醒时、非快动眼(NREM)睡眠期、快动眼(REM)睡眠期及清晨从桡动脉留置的导管内抽取血标本,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VIP.结果:1)睡前清醒时及清晨血VIP质量浓度与总睡眠时间和记录时间之比(TST/TRT,睡眠效率)成正相关(r=0.591,P<0.05),与醒觉时间和记录时间之比(Arousal/TRT)成负相关(r=-0.586,P<0.05);以睡前清醒时作基础值,NREM期血VIP质量浓度的变化与快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之比(Ⅰ+Ⅱ/TST)成负相关(r=-0.656,P<0.05),与快动眼睡眠时间和总睡眠时间之比(REM/TST)成正相关(r=0.705,P<0.01),REM期血VIP质量浓度的变化与REM/TST成正相关(r=0.609,P<0.05);2)OSAHS患者清醒与不同睡眠期血中VIP质量浓度与长呼吸暂停时间和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成正相关,与血氧的有关指标无相关性.提示:VIP可能参与OSAHS患者睡眠的调节.

    作者:肖丹;康健;胡雪君;王秋月;侯显明;于润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海马神经细胞的无血清原代培养方法

    海马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文献报道不一,但总体可以分为有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2种,有血清培养血清可以提供细胞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以促进细胞的增生和DNA的合成,但由于血清成分复杂,对于要求较高的实验研究结果影响较大.无血清培养步骤简便,培养的细胞活性及生理特性保持良好,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作者:尹艳玲;李菁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胎盘绒毛病理形态研究

    通过分析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的胎盘绒毛及血管的病理变化,探讨其与胎儿预后的关系.1)对20例妊娠期HBV表面抗原(HBsAg)、HBV e抗原(HBeAg)、HBV核心抗体(HBcAb)和HBV DNA均阳性、肝功能正常的孕妇及其新生儿(研究组),18例无肝炎病毒感染、肝功能正常的孕妇及新生儿(对照组),取胎盘进行病理检查,并利用图像分析仪对胎盘绒毛横截面总面积和总周长,单个绒毛的横截面面积、周长和等圆直径,单个绒毛内血管数目及血管占绒毛的面积比值进行形态定量分析.2)计算2组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发现:1)研究组胎盘绒毛横截面总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绒毛总周长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胎盘单个绒毛横截面面积、周长和等圆直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胎盘单个绒毛内血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血管占绒毛的面积比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4)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55.0%,对照组为11.1%.结果提示:妊娠合并HBV感染,可引起胎盘绒毛膜血管病,这可能是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海燕;陈瑞芬;王小平;周光德;杨虹;赵艳;崔丹;李珊;韩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手术病人局部脑血流的影响

    为观察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中局部脑血流(rCBF)的影响,将20例病人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异氟醚组(A组,n=10)和尼莫地平组(B组,n=10).A组用异氟醚吸入降压;B组用尼莫地平静脉注射,继以持续泵入降压,2组均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8.0~8.7 kPa(60~65 mmHg).动脉瘤夹闭后,2组均停止降压,并用罂粟碱浸泡术野;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局部rCBF的变化.结果:2组在降压前后rCBF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动脉瘤夹闭前相比,夹闭后A组rCBF明显减少(P<0.05),B组rCBF变化不大(P>0.05);应用罂粟碱后,2组rCBF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A组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B组(P<0.05).结果提示: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中,用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rCBF的变化比较平稳.

    作者:梅弘勋;何悦;孙峰丽;王恩真;王保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生姜对急性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

    通过比较缺氧小鼠与不缺氧小鼠心脏、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脑、肝脏中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探讨生姜乙醇提取物(ZGB)对急性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ZGB可以有效地提高缺氧小鼠肝组织及心肌细胞CAT活性,降低脑及肝组织细胞中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提示:ZGB提取物对急性缺氧小鼠的心、脑及肝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宋学英;王桥;朱莹;田晓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一种抑制蛋白激酶CK2活性的新多肽的分离和鉴别

    从猪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分泌颗粒裂解物中纯化出3种新多肽,经N-末端降解分析和质谱测定,它们分别位于猪嗜铬颗粒蛋白A(CgA) 308-324、308-328及308-329肽段,具有相同N-端区,而C-端长度不同.合成的CgA 308-324肽段,即GN-17在浓度低于6 μmol/L时即可竞争性抑制CK2活性,IC50为50 μmol/L.

    作者:王泽生;杨晓梅;油红捷;杜毅峰;Etienne J.Nouwen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血清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已知的引起人类疾病的小DNA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分布.传统上根据乙肝病毒外膜蛋白上的个别氨基酸的改变,将乙肝病毒分为4种主要的血清亚型:adr、adw、ayr和ayw,上述亚型可进一步细分为9种血清亚型:adw2、adw4、ayw1、ayw2、ayw3、ayw4、ayr、adrq+和adrq-.

    作者:单晶;丁惠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肝脏是哺乳类动物和人类重要的消化器官,参与体内蛋白质、糖类、脂类等重要生物大分子的代谢,胚胎肝和某些病理状态下可以重新造血.很早发现各种生物、理化因素引起肝细胞损伤的同时,伴随着新生肝细胞的再生、分化和成熟,以维持肝脏功能的正常发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研究者发现大鼠实验性肝癌组织中存在一种卵圆细胞,以后在人肝脏中也找到这种卵圆细胞,目前认为,它是肝脏专能干细胞,在肝脏的微环境调控下,可以分化为成熟的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1,2].

    作者:王小平;陈瑞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一种小鼠离体海马脑片细胞外记录技术

    离体脑片是用特制的组织切片机切制而成的脑组织切片.利用脑片进行功能研究基本的指标是突触传递引起的电活动.细胞外记录技术是进行这种记录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室20世纪60年代发现并报道了脑低氧预适应现象[1],并建立了小鼠低氧预适应动物模型.在这一独特的低氧预适应模型上,建立海马脑片诱发电位的记录方法,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低氧预适应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高翠英;邵国;张然;吕国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李氏5号方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NGF信号转导的影响

    通过检测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NGF(神经生长因子)、PI3K(磷脂酰肌醇酯3激酶)、Akt/PKB(蛋白激酶B)、CREB(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的表达,观察李氏5号方对海马神经元NGF信号转导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D-半乳糖模型组(D组)、李氏5号方大剂量药物治疗组(L组)、中剂量药物治疗组(M组)、小剂量药物治疗组(S组).D、L、M、S 4组每日皮下注射半乳糖65 mg/kg.L、M、S 3个治疗组分别灌胃李氏5号方0.6、0.3、0.15 g/kg,连续3个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神经元NGF、PI3K、Akt/PKB、CREB的表达.结果:4种抗体C组深染的阳性细胞在海马广泛分布,细胞计数与D组有显著性差异;D组海马阳性反应细胞着色浅,少有突起,细胞数目少.3个剂量李氏5号方治疗组染色结果与C组相似,与半乳糖老化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李氏5号方水提取液能明显上调NGF的PI3K通路中的一些信号转导蛋白,提示:李氏5号方水提取液中可能含有能激活PI3K的活性物质,为深入研究李氏5号方的有效成分打下基础.

    作者:赵志炜;李子中;王蓉;姬志娟;程浩然;刘梦霞;李生海;盛树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蝶骨嵴脑膜瘤的眼部改变及其预后

    为探讨确定蝶骨嵴脑膜瘤的眼部改变特征、术前定位诊断及视功能的保护,对天坛医院1995年1月至2001年6月共45例资料完整、经手术证实的蝶骨嵴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9例(占 87%)出现眼征,前床突型脑膜瘤全部有眼部改变,而且大部分以首发症状出现.结果提示:头痛伴有单侧视力减退及视神经萎缩、单侧眼球突出合并眼睑水肿、单侧视野缺损、多条眼外肌麻痹等症状,应考虑到蝶骨嵴脑膜病的可能.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视功能的恢复,术后进行眼科治疗是必要的.

    作者:刘凤军;方民;金崇华;姜忠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