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彭雪冰;夏恩兰;段华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
摘要:为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的临床效果和手术的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至2002年8月,在北京复兴医院宫腔镜中心门诊宫腔镜检查可疑EP并入院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polyp,TCRP)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手术均1次完成,无手术并发症,病理报告EP符合者98例,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90.7%.术后随访90例,EP所致月经增多者84%症状改善,子宫不规则出血者100%症状改善,原发不孕者26%术后妊娠成功.提示:TCRP是治疗由于EP致月经紊乱,子宫不规则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TCRP术可发现非典型增生的EP及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给予早期干预及治疗,积极预防子宫内膜癌.无症状的息肉患者,尤其是不孕症患者也应首选TCRP.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Cocktail探针药物评价姜黄对肝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

    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研究姜黄对大鼠肝细胞P450(CYP450)的影响.将SD雄性大鼠分组,给予姜黄的水提物,以生理盐水组为空白对照,以苯巴比妥组为阳性对照,通过HPLC检测Cocktail探针药物的代谢率来评价各组的CYP450.结果:给予姜黄组的大鼠CYP1A2和CYP2E1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YP3A4的水平没有显著变化.表明:姜黄对大鼠CYP1A2和CYP2E1有抑制作用,但对大鼠CYP3A4的影响不显著.

    作者:扈金萍;闫淑莲;唐静成;张锦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李氏5号方对Aβ导致神经元毒性的保护作用

    观察李氏5号方对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的细胞生长情况和对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导致神经毒性的影响,从而在细胞水平上证实该中药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用固相法合成Aβ25-35,高效液相纯化,李氏5号方水提液0.5 g/mL.将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细胞接种后分为正常对照组、Aβ25-35 25 μmol/L损伤组和Aβ25-35 25 μmol/L加李氏5号方水提液保护组.以噻唑蓝(MTT)代谢率、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细胞轴突长度、胞体面积为观察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β25-35组SY5Y细胞的轴突长度和胞体面积均较小,MTT代谢率降低,LDH漏出率升高,而加入李氏5号方保护后,可使上述指标恢复或接近正常.提示:李氏5号方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减轻Aβ导致的神经毒性.

    作者:张景艳;王蓉;李子中;姬志娟;程浩然;李生海;盛树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为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的临床效果和手术的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至2002年8月,在北京复兴医院宫腔镜中心门诊宫腔镜检查可疑EP并入院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polyp,TCRP)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手术均1次完成,无手术并发症,病理报告EP符合者98例,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90.7%.术后随访90例,EP所致月经增多者84%症状改善,子宫不规则出血者100%症状改善,原发不孕者26%术后妊娠成功.提示:TCRP是治疗由于EP致月经紊乱,子宫不规则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TCRP术可发现非典型增生的EP及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给予早期干预及治疗,积极预防子宫内膜癌.无症状的息肉患者,尤其是不孕症患者也应首选TCRP.

    作者:彭雪冰;夏恩兰;段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

    为探讨年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特点,对40岁以下男性27例和绝经前女性24例,共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病史、动脉硬化相关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及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女性组危险因素平均2.3个,按发生率高低分别为:阳性家族史19例(79.2%),高胆固醇血症12例(50.0%),高血压10例(41.7%),糖尿病8例(33.3%),吸烟史1例(4.2%).男性组危险因素平均3.1个,按发生率高低分别为:吸烟史26例(96.3%),高胆固醇血症19例(70.4%),阳性家族史17例(63.0%),高血压14例(51.9%),糖尿病7例(25.9%).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男性以单支病变为主,共14例,占51.9%,女性以多支病变为主,共14例,占58.3%.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仍然是年轻男性和绝经前女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多个危险因素是年轻患者共同的特点,危险因素中女性以阳性家族史为首,男性则以吸烟史为首.

    作者:马淑;郝恒剑;秦明照;许毓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一种抑制蛋白激酶CK2活性的新多肽的分离和鉴别

    从猪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分泌颗粒裂解物中纯化出3种新多肽,经N-末端降解分析和质谱测定,它们分别位于猪嗜铬颗粒蛋白A(CgA) 308-324、308-328及308-329肽段,具有相同N-端区,而C-端长度不同.合成的CgA 308-324肽段,即GN-17在浓度低于6 μmol/L时即可竞争性抑制CK2活性,IC50为50 μmol/L.

    作者:王泽生;杨晓梅;油红捷;杜毅峰;Etienne J.Nouwen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胎盘绒毛病理形态研究

    通过分析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的胎盘绒毛及血管的病理变化,探讨其与胎儿预后的关系.1)对20例妊娠期HBV表面抗原(HBsAg)、HBV e抗原(HBeAg)、HBV核心抗体(HBcAb)和HBV DNA均阳性、肝功能正常的孕妇及其新生儿(研究组),18例无肝炎病毒感染、肝功能正常的孕妇及新生儿(对照组),取胎盘进行病理检查,并利用图像分析仪对胎盘绒毛横截面总面积和总周长,单个绒毛的横截面面积、周长和等圆直径,单个绒毛内血管数目及血管占绒毛的面积比值进行形态定量分析.2)计算2组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发现:1)研究组胎盘绒毛横截面总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绒毛总周长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胎盘单个绒毛横截面面积、周长和等圆直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胎盘单个绒毛内血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血管占绒毛的面积比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4)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55.0%,对照组为11.1%.结果提示:妊娠合并HBV感染,可引起胎盘绒毛膜血管病,这可能是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海燕;陈瑞芬;王小平;周光德;杨虹;赵艳;崔丹;李珊;韩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槲皮素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caspase-3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为观察槲皮素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检测caspase-3基因蛋白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肌细胞caspase-3基因蛋白表达明显增强,槲皮素预保护可降低caspase-3基因蛋白的表达.提示:槲皮素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caspase-3基因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季凤清;李宝红;孙海梅;曾晓蓓;唐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昆虫细胞sf9中的表达

    将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基因 cDNA克隆到pFastBacI转移载体中,重组质粒转化到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使目的基因转座入Bacmid DNA中,纯化DNA后,利用病毒噬斑实验筛选重组的杆状病毒.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在Sf9细胞中进行表达.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表达产物为相对分子质量约17 000的蛋白,与预计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并具有较好的免疫学活性.MTT检测证实表达产物能明显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分裂增生,具有hbFGF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王雅梅;孙丽翠;祁雅慧;司杨;闫豫东;殷红;张静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李氏5号方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NGF信号转导的影响

    通过检测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NGF(神经生长因子)、PI3K(磷脂酰肌醇酯3激酶)、Akt/PKB(蛋白激酶B)、CREB(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的表达,观察李氏5号方对海马神经元NGF信号转导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D-半乳糖模型组(D组)、李氏5号方大剂量药物治疗组(L组)、中剂量药物治疗组(M组)、小剂量药物治疗组(S组).D、L、M、S 4组每日皮下注射半乳糖65 mg/kg.L、M、S 3个治疗组分别灌胃李氏5号方0.6、0.3、0.15 g/kg,连续3个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神经元NGF、PI3K、Akt/PKB、CREB的表达.结果:4种抗体C组深染的阳性细胞在海马广泛分布,细胞计数与D组有显著性差异;D组海马阳性反应细胞着色浅,少有突起,细胞数目少.3个剂量李氏5号方治疗组染色结果与C组相似,与半乳糖老化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李氏5号方水提取液能明显上调NGF的PI3K通路中的一些信号转导蛋白,提示:李氏5号方水提取液中可能含有能激活PI3K的活性物质,为深入研究李氏5号方的有效成分打下基础.

    作者:赵志炜;李子中;王蓉;姬志娟;程浩然;刘梦霞;李生海;盛树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海马神经细胞的无血清原代培养方法

    海马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文献报道不一,但总体可以分为有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2种,有血清培养血清可以提供细胞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以促进细胞的增生和DNA的合成,但由于血清成分复杂,对于要求较高的实验研究结果影响较大.无血清培养步骤简便,培养的细胞活性及生理特性保持良好,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作者:尹艳玲;李菁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鼠脊椎蛛网膜下腔内插管手术的研究

    在研究药物对脊髓的镇痛作用和疼痛机制的实验中,国内外均采用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置管的动物模型.本实验参照Yaksh等[1]的方法,从枕骨大孔插管制备了该动物模型,经中枢神经药理实验应用证明效果良好.

    作者:黄俊伟;崔秀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二价锰对不同月龄大鼠线粒体膜电位影响的体外研究

    研究二价锰离子对不同月龄大鼠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将不同月龄(4个月和18个月)Wistar大鼠,提取脑线粒体后分为5组(50、100、200、400 μmol/L和空白对照)体外染毒,用荧光光度法连续观察3 min内样品荧光值的变化.结果显示,各染毒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龄大鼠各染毒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随着大鼠年龄和染毒剂量的增加,线粒体膜功能衰退,耐受性降低.

    作者:张淑华;褚金花;宣登峰;吴萍;李国君;耿荣;郭文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6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为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及佳的治疗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3年3月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收治的68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及石膏外固定的方法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所有患者随访10~72个月,平均23个月.结果:按Merchant评分标准,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9.7%.提示:对移位及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应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以恢复关节面的吻合关系和力线.同时对骨质缺损患者给予植骨.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恢复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是治疗的一种较好方法.

    作者:李旗;沈惠良;雍宜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肝脏是哺乳类动物和人类重要的消化器官,参与体内蛋白质、糖类、脂类等重要生物大分子的代谢,胚胎肝和某些病理状态下可以重新造血.很早发现各种生物、理化因素引起肝细胞损伤的同时,伴随着新生肝细胞的再生、分化和成熟,以维持肝脏功能的正常发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研究者发现大鼠实验性肝癌组织中存在一种卵圆细胞,以后在人肝脏中也找到这种卵圆细胞,目前认为,它是肝脏专能干细胞,在肝脏的微环境调控下,可以分化为成熟的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1,2].

    作者:王小平;陈瑞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体位纠正持续性枕横位的临床观察

    持续性枕横位(POTP)是常见的胎位异常,常因骨盆倾斜度异常或骨盆形态异常等而发生,终导致手术产.北京妇产医院于2002年对分娩中发生的持续性枕横位进行前瞻性研究,指导产妇固定体位,以利于胎儿娩出.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莉;李扬;司徒夏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使用配置荧光探测器的HPLC法分析血液中的异丙酚

    使用荧光探测HPLC法,测定了临床血样中异丙酚的质量浓度.全血样品用正己烷提取后,再用0.4 mol/L NaOH甲醇溶液反提.使用C18 ODS柱(250 mm×4.6 mm) ;乙腈-水(体积分数分别为60%、40%,每1 000 mL加1 mL三氟乙酸)为流动相;以百里酚作为内标;激发波长276 nm,发射波长310 nm荧光检测.结果:方法的低检测下限0.5 μg/L,平均相对回收率在93%~104%之间,RSD(相对标准偏差)<9.2%.

    作者:崔秀生;宋晓虹;陈怡;张炳熙;董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与单纯分段诊刮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比较

    为比较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与单纯分段诊刮术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意义,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2组: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组(A组)31例;单纯分段诊刮组(B组)39例.比较2组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及开腹手术时腹水细胞学的检查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临床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及组织学类型差异无显著性.A组诊断宫颈受累的准确率为96.77%(30/31),假阳性率为3.23%(1/31);B组分别为79.49%(31/39),15.38%(6/39).2组准确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取腹水或腹腔冲洗液行细胞学检查.A组细胞学阳性率为6.45%(2/31),B组为14.29%(3/21),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可提高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扩大手术范围,而且不增加腹腔内播散的危险.

    作者:高婉丽;冯力民;王伟娟;李晶华;刘小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血压相关基因HSG上游调控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发现及其与高血压的关联

    通过研究不同人群中新发现的高血压相关基因HSG基因多态性,以揭示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选取74例正常对照,其中男性38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4.15±7.77)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人,其中男性27人,女性24人,平均年龄(57.25±7.97)岁;高血压家族患者20例,其中女性11人,男性9人,平均(49.97±6.93)岁.取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进行PCR扩增法获得相应的产物,应用DNA测序法直接得到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后比较不同人群的该片段的碱基组成及其特征.结果:肌酐(Cr)和尿素氮(BUN)在高血压组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而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家族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P<0.05);高血压组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利钠多肽(心钠素,AN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质量浓度均高于正常血压组,且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1);HSG基因12位内含子的140位点在3种人群中存在G点删除变异.且其基因频率在高血压家族组、高血压组、正常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0.80、0.41、0,P<0.001).提示:肾功能的指标(Cr和BUN)可能可以较早地反映高血压的进展和靶器官损害状况.血浆AngⅡ、ET、ANP及CGRP质量浓度在不同血压的人群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收缩压与年龄明显正相关(R=0.387,P<0.001);舒张压与AngⅡ、Cr、BUN明显正相关(R=0.328、0.289、0.165,P<0.001),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R=-0.149,P<0.01).HSG基因12位内含子的140位点的基因频率在不同的人群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该基因的多态性可能是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佐广;温绍君;陈光慧;张维君;文杰;吴兆苏;罗毅;汤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氢氯噻嗪、氯沙坦单用或联用降压效果的观察及其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为比较氢氯噻嗪、氯沙坦、氯沙坦/氢氯噻嗪(海捷亚)3种药物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和内皮功能的影响,选择77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服用氢氯噻嗪、氯沙坦、氯沙坦/氢氯噻嗪,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测量诊室血压及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浓度.发现3种药物均有显著降低诊室血压的作用,氯沙坦/氢氯噻嗪降舒张压幅度和降平均动脉压幅度优于其他2组.氯沙坦/氢氯噻嗪明显升高血浆NO浓度和NO/ET比值.提示:氯沙坦/氢氯噻嗪是一种良好的复合降压制剂,降低血压的效果优于氯沙坦和氢氯噻嗪;氯沙坦/氢氯噻嗪能改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

    作者:华琦;罗亚伟;邢绣荣;刘荣坤;杨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二室模型在血浆置换中的应用

    为了探索血浆置换时人体血浆胆红素浓度随血浆置换量的变化规律,实验上采用定时方法测量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时体内血浆中的胆红素浓度,理论上根据血浆置换原理,建立了血浆置换的二室模型,导出了血浆置换过程中胆红素浓度与血浆置换量的关系式.结果:血浆置换的二室模型理论预测值与实验测量值差别很小,说明胆红素浓度的理论模拟值与实验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提示:该模型的解析表达式较好地反映了血浆置换过程中胆红素浓度的变化规律,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红;刘学宗;段钟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