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波
目的 探讨微针定点松解结合盐酸青藤碱介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11月因KOA于本院就诊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用小针刀松解法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50例则用微针定点松解结合盐酸青藤碱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关节肿胀、晨僵、疼痛等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P<0.05).结论 微针定点松解结合盐酸青藤碱介入治疗KOA效果显著,可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朱满华;熊伟;林星镇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结肠切除手术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87例腹腔镜结肠切除手术患者,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试验组(n=44)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纳快速康复理念.比较术后恢复情况、血清蛋白相关含量以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术前Hb、ALB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较短,与对照组术后Hb、ALB指标比较,试验组较高,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可有效缩短腹腔镜结肠切除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方思敏;周爱梅;陈华珍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与母婴妊娠结局的相关性,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随机抽取120例本院自2016年11月~2017年12月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与研究组(n=60),对照组为孕期血糖水平控制不良者;研究组为孕期血糖水平控制较好者,分析对比两组产妇结局、围产儿结局,并分析血糖与母婴妊娠结局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与母婴妊娠结局关系密切,当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不佳时,母婴并发症较多;如将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从而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作者:李凤侠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高位胆管切开取石术与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4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肝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手术情况和结石复发率、残留率及胆瘘、膈下感染、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73.19±15.48)ml,手术时间为(119.60±18.71)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结石残留率1.43%,无结石复发,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残留率和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位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效果更佳,术后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潘井岗;沈波;朱胜昌;黎堃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2017年1月,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将两组患者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敏感度与特异性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检出率94.00%高于对照组患者检出率80.00%(P<0.05),观察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漏诊率2.00%和误诊率4.00%低于对照组患者漏诊率8.00%和误诊率10.00%(P<0.05).结论 通过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实施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取得显著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周倩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不同方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存活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300例AMI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B组与C组,均是100例.A组给予药物治疗,B组给予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C组给予择期PCI治疗.对比患者病死率、发病3个月后心功能情况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A组病死率高于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死率接近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发病3个月后的心功能指标低于B组与C组,且B组低于C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C组;且B组高于C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AMI患者行PCI手术的存活率高于药物治疗,但早期手术可能会引发房颤与室颤等并发症,且心功能恢复欠佳.临床中应尽早确诊AMI病情,并给予科学治疗,以保证患者存活率.
作者:高嫄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12月,将72例到本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实验组,将72例同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给予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受检者的肺功能,6个月、1年、2年后的身高、体质量、骨矿含量、身高、体质量增长速率.结果 6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高、体质量、骨矿含量、身高、体质量增长速率无差异,1年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高、体质量、骨矿含量、身高、体质量增长速率无差异,2年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高、体质量、骨矿含量、身高、体质量增长速率无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肺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患儿,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身高、体质量、骨矿含量于正常儿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温丽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急性肾梗塞是指肾动脉主干或分支因栓子栓塞或血栓形成导致肾组织缺血坏死而致肾功能急性受损的一种疾病.急性肾梗塞是引起急腹症的原因之一,临床上极为少见,诊断通常被忽略或延迟,这常常导致不可逆转的肾实质损害.本院近期收治1例以急腹症为临床表现的急性肾梗塞患者,现结合文献报道进行回顾分析,以期提高门急诊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作者:周永兰;朱强;卓果然;慎兴首;臧颖;翟国栋;曾强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结合TNF-α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判断价值及其在预后作用.方法 2018年3月~2018年8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40例,两组均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且使用免疫速率比浊法、化学发光法、ELI-SA法分别测定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PCT、TNF-α,比较两组不同结果.结果 观察组第1天、第7天、第14天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时观察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TNF-α,为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指导依据,可在实践当中推广使用.
作者:连金泉;舒宏春;刘凡;夏小明;杨峰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样本容量35例.对照组采纳常规血液透析,试验组采纳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治疗效果、肾功能、血脂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CRP、TG、BUN、Scr、mALB指标以及LDL、HDL、CHOL、TG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较高,治疗后试验组的CRP、TG、BUN、Scr、mALB显著较对照组的低,与对照组治疗后的LDL、CHOL、TG比较,试验组较低,HDL试验组显著较高,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肾功能,避免血脂代谢紊乱,并发症明显减少,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蔡斌;彭琦;陈爱琴;余婷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8月,选择本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入院序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单药治疗,观察组行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6个月后血清白蛋白(ALB)较高、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较低,凝血酶原活动度(PAT)较大(P<0.05),但治疗前后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11.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均能达到良好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但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存在乳酸酸中毒可能性,治疗过程中需加强检测.
作者:王晶;张玮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92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压氧方案治疗(n=46),观察组采用高压氧方案治疗(n=46),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所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总有效率经评定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DA指标、SOD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收治患者并发症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17.4%,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用高压氧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微循环,降低脑组织损伤程度,且具较高安全性,具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作者:于娌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68例患者共106个甲状腺结节超声弹性图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弹性硬度分为5个等级,0~Ⅱ级为良性结节,Ⅲ~Ⅳ级为恶性结节,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良性结节91(85.85%)个,恶性结节15(14.15%)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其中恶性结节均确诊,良性结节67例确诊.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灵敏度100.00%,特异度73.63%,准确率77.36%.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疾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应用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解莹莹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伴出血转化的患者与血脂及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以便指导临床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就诊本院的10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HT组,26例)和非出血转化组(非HT组,7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第二日采空腹血,并测定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纤维蛋白原(FIB)、空腹血糖(Glu)水平.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结果 HT组TG、CHO、LDL-C水平明显低于非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FIB水平明显低于非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低水平血脂及FIB与出血转化的发生有关.因此,对于出血转化的高危人群,需慎用降脂及降纤治疗.
作者:李晶;周仁华;黄晶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内心力衰竭合并高钠血证患者降低血钠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7例患者的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 心脏监护室患者合并高钠血症时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经低渗液体治疗后血钠降低明显,症状改善显著.结论 低渗液体纠正高纳血症效果明显,应加以推广.
作者:韩静;梁磊;苑雯雯;董玉梅;宋莉莉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对腹股沟疝患者行以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100例患者行以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研究组100例患者行以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复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概率、疾病复发概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对照组早,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4.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8.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概率为1.00%,对照组疾病复发概率为7.00%,研究组疾病复发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患者行以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患者提早下床活动,进而缩短住院时间,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疾病复发概率,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罗文斌;黄晖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降阶梯方案治疗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重症获得性肺炎患者36例,按照随机分派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ICU停留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痰培养细菌清除情况以及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ICU停滞时间、总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痰培养细菌清除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CT、CRP、血氧指数、血乳酸、ApacheⅡ得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降阶梯方案治疗ICU获得性肺炎可快速控制感染,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改善各项生化指标,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群;许丹;李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对在心脏性猝死抢救中应用多次体外电除颤复苏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心脏性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抢救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徒手心肺复苏术进行抢救,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次体外电除颤复苏进行抢救,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复苏5 min和30 min的动脉血气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发现,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复苏5 min的动脉血气指标发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复苏30 min的动脉血气指标发现,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次体外电除颤复苏在心脏性猝死抢救中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方景云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RCA)在心脏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AKI)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中的抗凝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47例心脏术后早期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患者接受CRRT治疗,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枸橼酸局部抗凝技术,对照组23例采用无抗凝技术,监测两组滤器及管路的使用寿命,比较治疗后血小板计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H值、HCO3-、离子钙(iCa2+)及血乳酸(Lac)水平等指标,比较两组预后.结果 治疗组滤器及管路的使用寿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 h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较之前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小(P<0.05).治疗48 h后两组的APTT、pH、iCa2+、La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对于心脏术后早期AKI的CRRT抗凝效果良好,有效的延长了滤器及管路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血小板的损耗,保证CRRT的顺利进行.
作者:周恒杰;刘国梁;刘思伯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高危结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高危结肠癌患者30例为实验组,时间选取为2015年1月~2018年1月,同时选取非高危结肠癌患者3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结肠癌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结肠癌患者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术后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危结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治疗,不仅能保证手术疗效,且应用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中宁;伍家发;杨鸿;刘滨洋;姚松良 刊期: 2018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