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的常见并发症处理

陈文晓;陈子峰;潘丽华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 超声引导, 并发症
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UG-PTCD)的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7—12月在该院接受UG-PTCD治疗的56例胆道梗阻病例资料.结果 56例患者行UG-PTCD首穿成功52例(92.9%),二次穿刺成功4例(7.1%),术后1周总胆红素下降(69.8±15.3)μmol/L,直接胆红素(42.6±23.4)μmol/L;胆道出血4例(7.1%),胆管周围血管损伤出血1例(1.8%),胆汁性腹膜炎2例(3.6%),PTCD管堵塞6例(10.7%),引流管脱管1例(1.8%).未见胸膜、肠管损伤.结论 UG-PTCD是阻塞性黄疸病例行外引流的有效手段,但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及并发症,其并发症可以预防及处理.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方式将7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应用CAG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在CAG方案基础上添加地西他滨进行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生存率.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在治疗效果方面数据差异突出,实验组数据优势明显(97.14%)(χ2=12.200,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数据差异突出,实验组数据优势明显(8.57%)(χ2=11.589,P<0.05).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突出.

    作者:顾骋圆;杨海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血红蛋白电泳及地中海贫血基因联合检测对地中海贫血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分析采用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基因检测对于地中海贫血的诊断价值,旨在指导临床高效精准地诊断地中海贫血症.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于该院进行体检的疑似地中海贫血的1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检测手段的差别分成单纯检测组(n=92)和联合检测组(n=92),对比两组对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组相比,α型患者的HbA和HbA2水平较低(P<0.05),HbF水平较高(P<0.05);β型患者的HbA水平较低(P<0.05),HbA2和HbF水平较高(P<0.05).单纯检测对α型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为9.78%,联合检测组为21.74%,则联合检测组对α型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检测组(χ2=4.9531,P<0.05);两组检测方法对于β型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17,P>0.05);单纯检测对地中海贫血的总体检出率为21.74%,联合检测组为35.87%,则联合检测组对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检测组(χ2=4.4788,P<0.05).结论 对于地中海贫血的诊断而言,采用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基因检查的诊断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高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药足浴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中药足浴预防对小儿高热惊厥睡眠质量及其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所收治的6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定为该次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例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儿以对照组为基础给予中药足浴以及综合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家属护理满意度、血清指标水平以及相关指标.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较高,其中对照组治疗效果80.00%,观察组治疗效果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31;P=0.0443<0.05);护理30 min后体温低于对照组,惊厥消失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同时血清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较好,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强化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深究.

    作者:高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8年6月于该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方便选取7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用药剂量为20 mg/次,观察组用药剂量为40 mg/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血脂指标变化情况、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Hcy、CRP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DL水平高于对照组,LDL、TG、TC水平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与对照组的2.78%对比,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78,P=0.5553).结论 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更加理想,能将Hcy水平与CRP水平降低,促使血脂代谢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朱芳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两种药物在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齐拉西酮)53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结果 与药物治疗前相比,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精神症状得到良好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提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22.05±3.62)分﹥(29.84±3.94)分,t=5.361]和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66%﹤15.38%,χ2=14.292)相对更低(P<0.05),而生活质量评分[(78.23±4.16)分﹥(65.49±5.08)分,t=5.192]相对更高(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中,与利培酮相比,齐拉西酮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均有着显著的优势,是治疗药物中的更好选择.

    作者:罗文泉;赵学庆;刘淑艳;张洪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脑炎继发癫痫经不同药物(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疗效分析

    目的 联合应用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等药物治疗脑炎继发癫痫,并分析其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90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将患者分为3组.卡马西平组(n=30)使用卡马西平治疗,托吡酯组(n=30)使用托吡酯治疗,丙戊酸钠组(n=30)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结果 卡马西平组、托吡酯组、丙戊酸钠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0.00%、76.67%、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分别为43.33%、13.33%、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P<0.05).结论 卡马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其中,托吡酯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治疗首选.

    作者:赵凤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低频脉冲治疗仪预防产妇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低频脉冲治疗仪预防产妇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产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经阴道自然分娩的19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产妇.对照组产妇分娩结束后以传统方式诱导排尿,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产妇的基础上以低频脉冲治疗仪进行低频脉冲治,对比两组产妇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96例产妇,仅1例发生尿潴留,对照组96例产妇,8例发生尿潴留;研究组尿潴留发生率为1.04%,对照组发生率为8.33%,研究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2,P=0.023);研究组无产妇留置导尿管,对照组6例产妇留置导尿管;研究组导尿管留置率为0.00%,对照组导尿管留置率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4,P=0.012).结论 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使用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尿潴留,降低尿潴留的发生机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淑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患者实施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16年10月—2017年12月,研究对象: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患者86例,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n=43)、对照组(n=43),实验组:常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各项症状消失时间、肾血流参数.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轻度:100.00%vs78.95%,χ2=4.249;中度:92.86%vs50.00%,χ2=5.144;重度:90.91%vs50.00%,χ2=4.296)高于对照组,实验室指标、各项症状消失时间、肾血流参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患者实施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对肾血流进行优化,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刘宏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对全麻髋部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用于全麻髋部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该院60例全麻髋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镇痛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罗哌卡因神经阻滞,30例)和对照组(地佐辛静脉镇痛,30例),对比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统计不良反应及患者阵痛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术后4 h VAS评分(1.8±0.7)分、8 h VAS评分(1.5±0.6)分,12 h VAS评分(1.1±0.5)分,24 h VAS评分(0.6±0.2)分,均低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3.47,3.22,3.09,χ2=5.81;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基本相当.结论 全麻髋部术后应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性良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栋;高静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丙肝患者中HCV-RNA与ALT、AST、TBA、抗-HCV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丙肝患者HCV-RNA载量与ALT、AST、TBA、 抗-HCV的相关性.方法 方便选取于2014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158例丙型肝炎患者,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HCV-RNA载量,ELISA法检测抗-HCV,同时联合检测血清中ALT、AST、TBA水平.结果 158例丙肝患者HCV-RNA载量与抗-HCV检测均为阳性的病例数为124例,占比为78.48%,HCV-RNA载量与抗-HCV无显著相关性(r=0.416,P>0.05);ALT、AST水平及异常率与HCV-RNA载量呈正相关(P<0.05);TBA水平及异常率与HCV-RNA载量呈正相关(r=0.712,P<0.05).结论 HCV-RNA载量与ALT、AST、TBA水平存在相关性,联合检测HCV-RNA载量、抗-HCV及ALT、AST、TBA可一定程度反映肝脏受损状况,提高丙型肝炎的检出率,为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作者:薄晋魏;张智燕;刘瑞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彩超诊断高龄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彩超对高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T2DM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231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同龄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10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对下肢血管进行彩超检查,比较两组的斑块发生率、血管狭窄或闭塞发生率、斑块发生部位、血管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结果 研究组的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62.77%,13.85%,9.52%)明显高于对照组(12.00%,3.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46,8.693,10.202,P<0.05),研究组斑块多发生在胫前动脉、 足背动脉(31.17%,χ2=36.950)和胫后动脉(25.97%,χ2=28.955),而对照组多发生在股动脉(7.00%,χ2=7.743)(P<0.05);研究组血管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血流速和血流量较对照组降低,以足背动脉为明显(P<0.01),其次是腘动脉(P<0.05).结论 彩超可有效检查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部位,及狭窄和闭塞情况,可以为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提供早期诊断、预防和诊治的临床价值.

    作者:黎德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在牙周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在牙周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自2017年1—12月收治的牙周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35例),对该组实施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照组(35例),对该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后的牙周健康状况和牙周病认识正确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牙龈指数[(2.11±0.35)、(2.13±3.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2,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牙龈指数(1.01±0.66)显著低于对照组(2.03±0.58)(t=8.274,P<0.05);干预前两组的牙龈出血指数[(58.49±9.66)、(58.37±9.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7,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牙龈出血指数(21.42±8.29)显著低于对照组(44.29±9.16)(t=13.622,P<0.05);干预前两组的牙周袋探诊深度[(3.18±2.09)mm、(3.21±2.14)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8,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牙周袋探诊深度[(2.02±1.88)mm]显著小于对照组[(3.03±2.04)mm](t=2.415,P<0.05);干预前两组的菌斑指数[(2.49±0.82)、(2.47±0.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8,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牙龈指数(0.90±0.65)显著低于对照组(2.05±0.49)(t=10.835,P<0.05).观察组的牙周病认识正确率(91.4%)显著高于对照组(74.3%)(χ2=14.512,P<0.05).结论 对牙周病患者实施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提高患者对牙周病的认识,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许凤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检测老年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意义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测老年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6年2月—2018年2月,随机选取80例老年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并根据Child-Pug h肝功能分级标准分为3组;再选取80例肝功能正常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分别测量门静脉内径(DPV)、血流速度(VPV)、血流量(QPV)、脾静脉内径(DSV)、血流速度(VSV)、血流量(QSV).并将观察组根据患者近两年病史,分为有出血史组和无出血史组,比较其门静脉、脾静脉内径.结果 观察组肝硬化患者DPV平均值为(1.45±0.16)cm,对照组为(1.07±0.1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2,P﹤0.05).观察组肝硬化患者DSV平均值为(1.3±0.08)cm,对照组为(0.72±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5,P﹤0.05).观察组中不同肝功能分组间存在差异,观察组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B、C的升高,DPV、DSV逐渐增宽,VPV、VSV逐渐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B、C的升高,QPV增加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出血史组患者DPV、DSV大于无出血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其肝功能分级相关,门静脉、脾静脉及肝功能分级为老年肝硬化并发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彩色多普勒检测门脉血流动力学在评估患者门脉高压有重要临床意义,具有无创、可重复及较高准确性的优点.

    作者:吴亚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浅谈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的常见并发症处理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UG-PTCD)的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7—12月在该院接受UG-PTCD治疗的56例胆道梗阻病例资料.结果 56例患者行UG-PTCD首穿成功52例(92.9%),二次穿刺成功4例(7.1%),术后1周总胆红素下降(69.8±15.3)μmol/L,直接胆红素(42.6±23.4)μmol/L;胆道出血4例(7.1%),胆管周围血管损伤出血1例(1.8%),胆汁性腹膜炎2例(3.6%),PTCD管堵塞6例(10.7%),引流管脱管1例(1.8%).未见胸膜、肠管损伤.结论 UG-PTCD是阻塞性黄疸病例行外引流的有效手段,但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及并发症,其并发症可以预防及处理.

    作者:陈文晓;陈子峰;潘丽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常州地区1~6岁健康儿童末梢血细胞分析参考范围评价

    目的 探讨常州地区学龄前健康儿童末梢血血常规参考范围.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儿保体检的3026名健康儿童进行末梢血血常规检测,并对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等8项主要参数,按照儿童性别分为男童、女童两组,按照儿童年龄分为6组(1岁组、2岁组、3岁组、4岁组、5岁组、6岁组)确定95%参考区间,并通过单因素方差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对末梢血血常规结果不同性别间各数值对比(F=1.057、1.290、0.549、0.787、0.057、0.184、2.898、0.276,P=0.313、0.264、0.464、0.381、0.831、0.671、0.098、0.603 P>0.05);按照年龄分组,6组间各数值对比(F=0.501、1.380、0.826、0.898、0.839、0.568、0.749、0.659,P=0.491、0.250、0.538、0.492、0.530、0.724、0.592、0.657 P>0.05).按照95%参考区间得出WBC(3.9~12.4)×109/L,RBC(3.50~5.19)×1012/L,HGB99~140 g/L,HCT29%~42%,MCV70~90 fL,MCH23~31 pg,MCHC315~359 g/L,PLT(127~459)×109/L.结论 末梢血血常规与静脉血血常规各参数之间存在差异,且地区、民族、年龄、生活环境等因素间存在差异,应根据不同方法建立该地区参考范围,给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用于疾病诊断及疗效观察.

    作者:常岐;巢杰;杨文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围术期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PD)围术期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 从2016年12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行PD手术的老年患者中便利抽取67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33例,予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6例,在常规组基础上予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死亡率以及两组存活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0.00%、6.0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47,P=0.134);观察组存活患者胃管留置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53±2.12)d、(2.16±0.63)d、(12.57±2.65)d,常规组分别为(11.79±4.35)d、(3.89±0.92)d、(16.35±3.07)d,观察组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2,P=0.007;t=9.082,P=0.000;t=5.410,P=0.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22%)显著高于常规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2,P=0.027),并发症出现率(5.56%)显著低于常规组(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2,P=0.042).结论 老年PD围术期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术后恢复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作者:肖思瑶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5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两种方法进行检查.结合临床确诊结果 ,对比两种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检出情况.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80.0%(120/150)、82.7%(124/15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52.0%(78/150)、54.7%(82/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心肌缺血2=26.203,χ2心律失常2=27.329,P<0.05).动态心电图在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方面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36.00%vs 4.00%,38.00%vs 6.00%,40.00%vs 16.00%,44.00%vs 12.00%,32.00%vs 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房性早搏成对=48.000,χ2室性早搏成对=44.7,χ2室性早搏二、三联律=21.429,χ2房性早搏二、三联律=38.095,χ2短阵室上速=47.838,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光军;唐光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单纯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A3型和A4型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针对A3型或A4型胸腰段骨折患者以单纯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7年1—12月期间诊治的A3型或A4型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抽样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40例患者均采取单纯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方案,对照组的40患者均采取后路经肌间隙短节段联合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切口长度、手术耗时和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切口的疼痛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切口长度(9.21±1.34)cm,对照组(10.92±2.05)cm(t=4.217,P=0.000);观察组手术耗时(90.26±11.35)min,对照组(121.46±5.86)min(t=4.638,P=0.000);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50.72±14.59)mL,对照组(151.46±19.68)mL(t=5.034,P=0.000);术后切口疼痛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两组患者手术后都未出现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之后都获得了满意骨折愈合效果.术毕即刻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以及矢状面的Cobb角较术前均得以显著纠正,两组患者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同术后即刻相比都未出现明显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3型或者A4型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取单纯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案,有利于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并缓解术后疼痛,该治疗方案效果较优.

    作者:陈在飞;梁正忠;夏瑞涛;肖劲松;张志跃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服务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100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结果 在护理前,两组间QOL、HAMD、PANSS与社会功能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QOL和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HAMD[(11.87±2.39)分,(t=0.6843)]、PANSS[(45.1±14.5)分,(t=7.8674)]评分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整体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偏执型精神分裂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秦颖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诱导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诱导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文共方便选取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份在该院进行手术的13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剂量使用量的不同分成A、B、C 3组,每组患者各45例.A组给予患儿0.01μg/kg的舒芬太尼,B组给予患儿0.02μg/kg的舒芬太尼,C组给予患儿生理盐水.待30 min,给予3组患者丙泊酚.观察3组患者的丙泊酚EC50、LOC时间、BIS指标;观察3组患者的镇静效果.结果 C组患者丙泊酚EC50(2.54±0.21)μg/mL,LOC时间(9.27±0.34)min,BIS(68.45±5.23),与A组、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麻醉诱导期使用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有助于提升丙泊酚的镇静作用,麻醉治疗效果更为突出,应在小儿麻醉诱导期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萍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