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化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陈登峰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 肿瘤PICC置管患者,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对个体化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福建省漳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普通外科肿瘤PICC置管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A组采用常规化护理方案,B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护理满意度;肿瘤知识知晓评分、PICC置管知识掌握情况、PICC置管依从性;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差异;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和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PICC置管护理满意度95.83%高于A组75%(P<0.05);B组肿瘤知识知晓评分、PICC置管知识掌握情况、PICC置管依从性(94.18±2.13)分、(95.36±4.13)分、(92.56±8.13)分高于A组(81.71±1.02)分、(82.01±1.21)分和(80.31±7.82)分(P<0.05);护理前两组情绪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组情绪状态改善幅度更大(P<0.05).B组患者穿刺点感染、 导管堵塞和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A组50.00%(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对疾病和PICC置管的认知,提高PICC置管依从性,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值得借鉴.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个体化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对个体化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福建省漳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普通外科肿瘤PICC置管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A组采用常规化护理方案,B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护理满意度;肿瘤知识知晓评分、PICC置管知识掌握情况、PICC置管依从性;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差异;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和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PICC置管护理满意度95.83%高于A组75%(P<0.05);B组肿瘤知识知晓评分、PICC置管知识掌握情况、PICC置管依从性(94.18±2.13)分、(95.36±4.13)分、(92.56±8.13)分高于A组(81.71±1.02)分、(82.01±1.21)分和(80.31±7.82)分(P<0.05);护理前两组情绪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组情绪状态改善幅度更大(P<0.05).B组患者穿刺点感染、 导管堵塞和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A组50.00%(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对疾病和PICC置管的认知,提高PICC置管依从性,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值得借鉴.

    作者:陈登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50例.所有牙周袋内或是龈沟内涂上碘甘油,接受双氧水清洗.实验组患者接受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硝唑药物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都产生显著的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6%(43/50);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0%(40/50),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分别为4%和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病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在提升患者药物安全性的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和推广.

    作者:魏亚红;张成文;李宝杰;王凯;裴延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后血清TPOAb及TGAb水平与肿瘤转移情况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后血清TPOAb及TGAb水平与术后肿瘤转移情况的关系.方法 方便选取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3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行甲状腺全切术后1个月以上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76例,进行血清TPOAb及TGAb水平与术后肿瘤转移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发生肿瘤转移的患者血清TPOAb阳性率为33.33%,而未转移的患者阳性率为29.73%;发生肿瘤转移的患者血清TGAb的阳性率为87.50%,显著高于未转移患者(5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阳性且TGAb阳性的患者中有55.00%发生了肿瘤转移,TPOAb阴性且TGAb阴性的患者中则只有16.67%发生了肿瘤转移,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和TGAb联合作为转移诊断标志物时,AUC为0.688.结论 血清TPOAb和TGAb可作为判断甲状腺癌术后转移情况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刘健翔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结直肠癌肝转移新辅助化疗的相关问题探究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高发病率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每年约有130万的新发病例,69万死亡病例,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第3位,是世界男性第3位,女性第2位高发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已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病死率位居恶性肿瘤第5位.近年来因为饮食习惯的改变、老年人口的增加致使结直肠癌的患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结直肠癌已经成为我国多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临床研究发现,肝脏又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常见位置.结直肠癌肝转移是临床上治疗的重点及难点,为了更好的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现就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新辅助化疗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新辅助化疗的功能及临床应用、新辅助化疗相关的肝损伤及对手术的影响以及新辅助化疗周期数和药物选择)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何翠瑛;苏贞栋;陈燕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防治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防治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内科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同期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9.65±1.26)分、ADL评分(88.67±12.43)分、FMA评分(31.49±2.9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NIHSS(14.97±2.74)分、ADL(72.35±11.66)分、FMA(26.32±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防治脑卒中后遗症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促进偏瘫肢体运动能力的提高,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崔文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麻疹病毒PCR检验的措施和效果探讨

    目的 研究并探讨麻疹病毒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验措施及其检验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疾控中心接到各辖区内上报的160例疑似麻疹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集咽拭子、血液标本送检,咽拭子采取PCR检验,血液标本采取ELISA法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麻疹病毒的检测结果 .结果160例疑似麻疹病例中,经两种方法检测后排除23例风疹病毒阳性病例,剩余137例病例中,发病后4 d内,PCR检验对麻疹病毒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法检验(80.28%vs 60.56%,P<0.05),而在发病4天后,PCR检验对麻疹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与ELISA法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82%vs 78.79%,P>0.05).ELISA法检验结果为阴性而PCR检验为阳性的病例中,其检测时间多分布于发病后1~4 d内.结论 在麻疹病毒的病原学检测中,PCR检验可对早期麻疹患者进行诊断,还可对早期ELISA法诊断为阴性的患者进一步诊断,可有效减少漏诊,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程玲;韦肖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宫腔填塞纱条在剖宫产术中止血84例分析

    目的 探析宫腔填塞纱条在剖宫产术中止血中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在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剖宫产术产妇,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治疗,主要是缩宫素10 U宫体注射,缩宫素10 U静脉滴注,卞前列甲酯栓1 mg舌下含服,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针250μg宫体注射,按摩子宮,宫腔内出血点缝扎,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比较两组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结果 入选的84例无1例发生感染;研究组术后2 h出血量(550.2±30.2)mL、术后24 h出血量(116.5±22.6)mL显著少于对照组(780.7±45.2)、(350.7±39.6)mL,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产妇,在常规止血的基础上加宫腔填塞纱条止血,其效果确切,能有效减少出血量,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巧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综合性护理方法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评价综合性护理方法 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2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对两组心理状态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48.22±7.82)分、(49.53±5.10)分与常规组(54.61±6.94)分、(56.31±4.66)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干预组12.5%明显低于常规组3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综合性护理方法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采纳和积极推广.

    作者:苏灵芝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胫骨交锁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钢板对比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评价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09年2月—2016年5月该院11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采用胫骨髓内钉手术治疗及标准微创加压钢板法治疗.于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统计两种术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肿胀消退时间等并进行对比.结果 A组优35(63.63%)例,良13(23.63%)例,中7(12.73%)例,差0(0.00%)例,优良率为87.27%,有效率为100.00%.B组优23(41.82%)例,良14(25.45%)例,中12(21.82%)例,差6(10.91%)例,优良率为67.27%,有效率为89.09%.A组有效率及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肿胀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应值得推广.

    作者:周智勋;滕立初;陈拓;陈涤新;黄屾;温科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急救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研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急救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80例患儿分成两组,其中40例患儿应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40例患者应用急救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有效率、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治疗依从性100.0%,对照组治疗依从性85.0%,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2.6±0.2)d,头痛消失时间(3.3±0.5)d,恶心、肢体抖动消失时间(4.5±0.4)d;对照组发热消失时间(3.4±0.6)d,头痛消失时间(4.1±0.6)d,恶心、肢体抖动消失时间(5.3±0.9)d;观察组发热、头痛、恶心及肢本抖动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8.6±1.2)d,对照组住院时间(12.0±1.6)d,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3.5±0.1)d,对照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5.6±1.8)d;观察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97.5%;对照组满意度8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5%,观察组继发皮肤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及早康复出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新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利奈唑胺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血液病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山西大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7例血液病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随机分为A(n=53)、B(n=54)两组,分别接受利奈唑胺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酸万古霉素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A、B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5%和72.2%(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7%和16.67%(P<0.05),A组有效病例退热时间为(1.8±0.3)d,与B组(3.5±0.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0,P<0.05).结论 与盐酸万古霉素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静脉滴注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比较,利奈唑胺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其临床疗效相似,但退热起效时间快,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朱秋娟;王丽娜;卫芬;边思成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肝血管瘤治疗中不同介入栓塞方法的应用及效果对照分析

    目的 分析肝血管瘤治疗中不同介入栓塞方法 的应用及效果对照.方法方便收集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介入科2015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肝血管瘤患者并随机分组.单纯栓塞组用平阳霉素碘化乳剂栓塞,联合栓塞组在单纯栓塞组基础上进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比较两组患者肝血管瘤疗效;介入栓塞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总胆汁酸情况的差异.结果 联合栓塞组患者肝血管瘤疗效95.56%高于单纯栓塞组82.22%(P<0.05).联合栓塞组介入栓塞并发症发生率33.33%低于单纯栓塞组40.00%,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汁酸情况比较数据接近(P>0.05);治疗后联合栓塞组总胆汁酸降低显著优于单纯栓塞组(P<0.05).结论 肝血管瘤治疗中在平阳霉素碘化乳剂栓塞基础上进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的应用及效果优于单纯采用平阳霉素碘化乳剂栓塞,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总胆汁酸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刘一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13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通过手术操作确诊,术前使用B超检查,将B超结果 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分析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B超确诊113例,确诊率为86.92%,不符17例,漏诊率为13.08%;其中,实质性脏器损伤99例,确诊89例,确诊率为89.90%;非实质性脏器损伤31例,确诊24例,确诊率为77.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病例中,实质性脏器损伤10例(10.10%),分别为脾脏损伤7例,肝脏损伤2例,胰脏损伤1例;非实质性脏器损伤7例(22.58%),分别为肠穿孔2例,卵巢囊肿破裂4例,肠系膜血管撕裂伤1例.结论 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准确性较高,尤其是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非实质性脏器损伤需结合CT检查加以明确.

    作者:吴华雯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喉显微手术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予以盐酸右旋美托咪啶预注,之后予以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并观察2组患者的T0、T1、T2、T3点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T0、T1、T2、T3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拔管时间为(33.82±10.02)min,术后苏醒时间为(18.32±10.12)min,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于喉显微手术麻醉前予以右旋美托咪啶预注,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缓解其应激反应,促使患者术后恢复,且不良反应较少,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余露;盛良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对5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有效性探讨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54例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有效率与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有效率为7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为88.89%,对照组达标率为62.9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攀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来该院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172例,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各86例.对照组患者行磁共振扫描,实验组患者行CT扫描,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诊断与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情况与早期病变情况.对照组检测正常率为4.65%,异常率为95.35%,实验组检测正常率为11.63%,异常率为88.37%.对照组早期病变例数比例稍高于实验组.经过比较发现,对照组检测正常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检验异常率高于实验组患者检验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的诊断价值稍高于CT,检出率更高.结论 在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进行诊断时,CT诊断与磁共振诊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实际诊断中,需结合患者结合以及医院结合进行合理选择,必要的情况下,可对患者采用CT诊断与磁共振诊断联合的方式,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照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对肛门功能影响的临床评估

    目的 探讨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整群选取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高位肛瘘病人13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挂线疗法)与中医组(中医挂线疗法)各69例,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肛门功能、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前肛门功能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RRP、ARP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其余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创面面积、创口愈合时间、weXner评分、半年后复发率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中医挂线疗法可有效改善高位肛瘘病人肛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袁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密度梯度离心法和红细胞裂解法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比较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全血红细胞裂解法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全血红细胞裂解法获得的小鼠外周血存活淋巴细胞比例以及表型分子(CD3、CD4、CD8、CD19和CXCR5)的频数.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小鼠外周血存活淋巴细胞比例较全血红细胞裂解法获得的存活淋巴细胞显著升高(92.70%vs 85.90%,P<0.05).与密度梯度离心法相比,全血红细胞裂解法可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4和CD8表达显著下降(60.10%vs 35.90%,P<0.05;42.90%vs 20.30%,P<0.05;24.60%vs 14.80%,P<0.05),而CD19和CXCR5表达则显著升高(12.80%vs 35.30%,P<0.05;15.00%vs 35.10%,P<0.05).结论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力强且表型稳定,可作为分离此类细胞的优选方法.

    作者:周扬;钟锐华;唐利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该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疾病者中,方便抽取90例患者纳入到讨论中,9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分45例对照组(思密达药物治疗)和45例研究组(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药物治疗),对比讨论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状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88.89%比对照组73.33%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肺炎治疗时间、腹泻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4.2±1.7)d、(2.2±1.1)d、(4.5±2.0)d比对照组(6.9±2.2)d、(4.5±1.5)d、(7.2±2.3)d短,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疾病可考虑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药物进行治疗,疗效突出,患儿肠黏膜屏障得到修复,其腹泻症状得到快速缓解,肺炎疗程得到缩短,临床可大力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杜长波;裴玉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药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中药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的临床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过相应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为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门昂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