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牵抖复位法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 骨折临床分析

辜志昌;彭利平;余宏福;叶伟

关键词:胸腰椎, 爆裂骨折, 手法复位, 内固定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俯卧位牵抖复位后联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便利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8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前用俯卧位牵抖按压等手法复位后再联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跨伤椎椎弓根复位规定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该组获平均随访2.8年.观察组患者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得以矫正.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由术前(43.25±7.32)%恢复至术后1周的(93.76±6.18)%,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为(93.02±6.32)%;矢状面后凸矫正的Cobb角为术前的(36.73±6.56)°矫正至术后1周的(4.62±2.38)°,末次随访时Cobb角为(4.85±2.18)°,伤椎前缘压缩率、Cobb角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随访、末次随访的椎体高度恢复至(96.3±3.8)%,(94.7±2.5)%,对照组(90.2±1.5)%,(85.3±0.8)%,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俯卧位牵抖手法复位联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防止椎体高度丢失,减少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刍议心理护理对顺产产妇产程的影响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顺产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 随机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来该院实行顺产的产妇中抽取出90名作为该文研究的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参照组,每组产妇45名,参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程时间、疼痛情况以及产后心理情况.结果 除了在第三产程时间上两组间[(0.3±0.1)h、(0.3±0.1)h]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外(P>0.05),在第一产程[(2.3±0.4)h、(3.5±0.8)h]、第二产程[(0.6±0.1)h、(1.3±0.2)h]以及总产程[(8.5±1.2)h、(11.3±1.6)h]时间上,实验组产妇都要比参照组产妇短(P<0.05),且实验组产妇疼痛评分(4.6±0.7)分明显的要低于参照组(7.9±1.1)分(P<0.05),另外,实验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2.2%要比参照组产后抑郁发生率15.6%低(P<0.05).结论 对顺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对其产程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能有效缩短产程,降低产妇疼痛程度,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小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与锌制剂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探讨

    目的 研究分析思密达保留灌肠与锌制剂合用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共收治的14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临床治疗,而给予实验组患儿以思密达保留灌肠与锌制剂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及平均止泻时间等指标.结果 经统计分析,实验组患儿中明显好转36例,好转2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中明显好转21例,好转3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4.29%;实验组患儿的平均止泻时间为(45.9±7.2)h,显著少于对照组患儿的(99.1±6.1)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小儿腹泻中联合应用思密达保留灌肠与锌制剂较一般常规治疗显著提高了临床有效率,患儿的平均止泻时间短,大大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 糖尿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门诊收治的135例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采取单纯门冬胰岛素,观察组68例,采取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6.18±0.85)mmol/L、餐后2 h血糖(8.24±0.93)mmol/L、糖化血红蛋白浓度(6.96±1.24)%,血糖控制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总有效率82.0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1%,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在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机体糖代谢能力,降低血糖水平,联合用药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作者:吴祥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儿脾醒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探讨儿脾醒颗粒对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小儿消化不良患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与治疗组8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锌口服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儿脾醒颗粒治疗,收集并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消化不良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0%(76/80)显著高于对照组87.5%(70/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80,P=0.003).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4/80)低于对照组3.75%(3/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4,P=0.659).结论 儿脾醒颗粒能有效缓解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食欲,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运动疗法联合饮食控制治疗95例糖尿病患者的 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运动疗法联合饮食控制治疗95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9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联合组(n=95)与对照组(n=95),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及饮食控制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S)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FBG、2 hPB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63±0.55)mmol/Lvs(6.72±0.69)mmol/L]、[(8.24±0.83)mmol/Lvs(9.54±0.93)mmol/L]、[(6.37±0.64)%vs(6.97±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ISI大于对照组[(-3.92±0.43)vs(-4.41±0.46)],IRS小于对照组[(0.52±0.17)vs(0.95±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7.89%)高于对照组(7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疗法联合饮食控制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

    作者:谷兴军;薛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和肢体 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干预组50例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肢体功能的差异,并分析其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FMA评分升高,相比于同期对照组均显著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要高,分别为94.0%、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效果佳,其可提高生活质量及肢体功能,护理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尤智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与回肠膀胱术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与回肠膀胱术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130例进行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手术的患者,116例进行回肠膀胱手术的患者病例均选自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根据不同的尿道改流方式分为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组以及回肠膀胱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并发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后排尿次数等情况.结果 选取的患者均进行全膀胱切除术,手术均成功.在住院期间,进行直肠代膀胱手术的患者有14例发生并发症,进行回肠膀胱手术的患者有19例发生并发症.回肠膀胱术尿道改道的方法在手术时间(5.3±1.3)h,手术出血量(195.74±15.26)mL,住院时间(26.5±5.4)d,手术后排尿次数(5.5±1.7),并发症的发生(16.38%)中与直肠代膀胱(3.5±1.2)h,(153.54±14.26)mL,(21.5±5.3)d,(9.4±1.5),(10.76%)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发生浸润性的膀胱肿瘤的患者实行全膀胱切除手术效果良好,尿道改流中直肠代膀胱优于回肠膀胱术.

    作者:胡玉强;王娟;王少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类型心绞痛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讨论

    目的 针对临床当中不同类型的心绞痛患者各自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护理对策予以讨论.方法 结合临床治疗经验,随机择取180例在2015年8月—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当中就诊的心绞痛患者,并对其心理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不同类型的心绞痛患者需要接受的护理对策.结果 180例心绞痛患者当中,劳力型心绞痛症状的发生概率高(概率约为41.11%),变异型心绞痛症状的患病平均年龄大.结论 临床当中,对于患不同症状心绞痛的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特征,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行以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令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康怀兰;甘海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颈息肉患者102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1例患者,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行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88.7±9.4)mL多于治疗组(24.3±5.7)mL,其手术时间(84.4±2.8)min、排气时间(29.8±8.4)h、下床活动时间(25.1±8.1)h及住院时间(7.8±3.4)d均长于治疗组(17.8±3.7)min、(8.5±3.7)h、(11.8±6.3)h、(5.2±3.0)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2.4%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的临床效果更为确切,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志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的 近期效果对比

    目的 观察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2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05例,分为冠状动脉介入组(A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105例,分为静脉溶栓组(B组).比较两组的血管再通率、住院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和90 d病死率.结果 A组血管再通率和LVEF均高于B组;A组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和90 d病死率均低于B组;A组住院时间少于B组;A组的LVEDd小于B组,且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有效迅速地疏通相应阻塞血管,降低患者病死率,有助于其快速康复.

    作者:申明伟;崔雪林;白杨;史冬梅;陈倩;杨超;尹秋香;巩博文;陈新娟;郭艳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 疗效分析

    目的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诊治9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情况96.00%优于对照组74.00%(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有着极高的治疗作用.

    作者:牛抒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 植入的诊断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患者采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诊断的临床表现.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12月治疗的80例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给予二维超声诊断,而实验组的40例患者给予彩色多普勒诊断,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经诊断,对照组的临床诊断有效率为80.0%,而实验组的临床诊断有效率为97.5%,两组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诊断,可以显著提高诊断有效率,有利于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臧晓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急性肺栓塞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与CT肺动脉 造影的比较

    目的 探讨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DEPI)与CT肺动脉造影(CTPA)这两种方法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和实际应用性.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3例,应用双源CT先行CT肺动脉造影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再行双能扫描模式,行肺灌注影像扫描,将CT肺动脉造影上所示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形态及类型与CT肺灌注图像的肺灌注缺损形态与类型相对比研究.结果 该研究共计28个肺叶,62个段肺内栓子存在.在左右肺动脉栓塞中,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在部分栓塞和完全栓塞中检出率100.00%;在叶肺动脉栓塞中,检出率分别为90.00%和100.00%;在段肺动脉栓塞中,检出率分别为90.24%和95.24%;亚段肺栓塞中,检出率分别为69.23%和81.82%.可见当部分充盈缺损时,肺灌注图像以不均匀灌注缺损为主,相反CT肺动脉造影未见异常,而4个肺段区显示灌注缺损.结论 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与CT肺动脉造影上部位、肺动脉栓塞程度有关,两者相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立宗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浆miRNAs水平与房颤 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浆miRNAs水平和房颤发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神经内科在2016年10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95例为分析对象,依据其是否合并有房颤又划成持续性房颤组(65例)和阵发性房颤组(65例)以及非房颤组(65例),并以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5名作为健康组,用2-Ct法来对miRNAs具有的相对表达量实施测试.结果 持续性房颤组患者的miR-328为(5.51±0.76),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的miR-150为(0.63±0.52),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和非房颤组的miR-29b分别为(1.00±0.39)、(0.91±0.27),均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组;以上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阵发性房颤组的miR-29b分别为(0.50±0.39)、(0.49±0.41),该两组的miR-29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血浆miRNAs水平中的miR-328、miR-29b和miR-150指标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的发生呈显著相关.因此,这些分子可能有望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是否合并房颤的有效预测指标.在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是否具有阵发性房颤时,有望将miR-29b的实际水平作为有效的参考依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张宇;周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研究整群选取2015年1—12月将该院收治的56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在经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后,其疾病知识的知晓率(96.43%)、护理服务满意度(92.86%)及健康行为合格率(96.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53.57%、71.43%)(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96.43%)明显优于对照组(82.14%),住院时间[(15.69±3.53)d]明显缩短(P<0.05).结论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对川崎病患儿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丹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 发作的疗效及2年随访结果调查

    目的 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缺血发作的疗效,并随访调查2年复发情况.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1例,均接受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原发病对症处理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2年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2年复发率分别为96.1%、4%,与9对照组的68.6%、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治疗后PT[(14.6±1.9)s VS(11.0±2.1)s]、PLT[(162.1±31.9)×109/L VS(221.2±39.2)×109/L]、APTT[(40.6±2.9)s VS(35.1±2.1)s]及FIB[(3.3±1.0)g/L VS(3.8±1.2)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TIA近远期疗效良好,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崔晓;刘启兵;张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CT征像及病理对照

    目的 采用多层螺旋CT手段对卵巢囊腺瘤以及囊腺瘤进行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从而评判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4月进入该院进行治疗的通过手术以及病理学诊断确诊为卵巢囊腺瘤以及囊腺癌的患者共10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疾病的CT图像特点以及与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00例患者中,卵巢囊腺瘤患者67例,囊腺癌患者33例,卵巢囊腺瘤中浆液性有45例(67.16%),囊腺癌中浆液性有27例(81.82%),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CT图像上的差异发现在CT值、肿瘤直径、瘤体形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具有各自的组织特点,在临床可以通过CT诊断的方法对于疾病做初步的诊断,对临床上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雪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雷替曲塞结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用于晚期大肠癌 肝转移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雷替曲塞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治疗晚期大肠癌肝转移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晚期大肠癌肝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试验组给予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RR为45.0%,DCR为70.0%,显著优于对照组RR22.5%,DCR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转氨酶、CA19-9、胆红素以及CEA水平的缓解患者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晚期大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雷替曲塞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水平,疗效显著.

    作者:张孔志;余文昌;陈示光;陈奕贵;王小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糖尿病患者外踝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对比研究

    目的 糖尿病患者外踝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对比研究.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6例糖尿病外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各63例,A组及B组患者均采用外侧切口,对照组患者钢板常规放置外踝外侧,实验组患者钢板放置外踝后侧,对比两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早期功能锻炼时间为(3.54±0.35)周,B组为(6.17±1.43)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7,P=0.009<0.05);A组骨折愈合时间及踝关节功能恢复评分(3个月)分别为(12.51±3.36)周、(89.73±2.35)分,B组分别为(13.18±2.94)周、(87.96±3.7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8、1.643,P=0.149、0.096).A组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3/63),B组为23.81%(15/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32,P=0.002<0.05).结论 采用外踝后侧钢板固定治疗糖尿病患者外踝骨折,固定效果显著,能使患者尽早恢复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京新;梁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哮喘患者采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重症哮喘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实施综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和呼出气体峰流速.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3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72 h后血气分析和呼出气体峰流速均有明显的好转,观察组治疗后pH为(7.46±0.09)、PaO2为(81.17±9.45)mmHg、PaCO2为(44.72±6.37)mmHg、PEF为(5.27±0.90)L/s;对照组治疗后pH为(7.35±0.07)、PaO2为(74.32±6.18)mmHg、PaCO2为(52.53±6.04)mmHg、PEF为(4.15±0.57)L/s;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对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有重大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