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吉奥胶囊联合紫杉醇治疗术后复发或转移性胃癌的疗效分析

杜丽坤;唐嘉艺;王霄鹏

关键词:替吉奥胶囊, 紫杉醇, 复发或转移性胃癌
摘要:目的:探究在术后复发或转移性胃癌治疗中采用替吉奥胶囊与紫杉醇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复发或转移性胃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替吉奥胶囊与紫杉醇联合治疗,对其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过联合治疗,患者完全缓解率为10.00%;部分缓解率为43.33%;稳定率为23.33%,病情进展率为23.33%,治疗总有效率为53.33%,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结论在复发或转移性胃癌治疗中给予替吉奥胶囊与紫杉醇联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不良反应较轻,具有耐受性,此治疗方案值得应用推广。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心肌炎的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重症心肌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综合治疗,实验组3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及心肌损伤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LVEF指标低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0.0%)低于实验组(93.3%),LV指标及各项心肌损伤指标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心肌炎患者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肌损伤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延召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重症肺炎集束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评价大剂量氨溴索在集束化治疗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3月期间接收入院的重症肺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氨溴索治疗,实验组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抗感染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住ICU时间(12.2±1.6)d、使用呼吸机时间(10.8±1.4)d、PaO2(95.3±0.3)mmHg、SPO2(96.7±1.2)%、PaO2/FiO2(314.7±5.3)mmHg、降钙素(0.51±0.36)、C反应蛋白(30.87±0.74)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大剂量氨溴索集束化治疗,可以明显患者的抗感染能力,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李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替吉奥胶囊联合紫杉醇治疗术后复发或转移性胃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在术后复发或转移性胃癌治疗中采用替吉奥胶囊与紫杉醇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复发或转移性胃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替吉奥胶囊与紫杉醇联合治疗,对其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过联合治疗,患者完全缓解率为10.00%;部分缓解率为43.33%;稳定率为23.33%,病情进展率为23.33%,治疗总有效率为53.33%,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结论在复发或转移性胃癌治疗中给予替吉奥胶囊与紫杉醇联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不良反应较轻,具有耐受性,此治疗方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杜丽坤;唐嘉艺;王霄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针对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其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49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分析其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观察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49例患者中没有一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对术后患者进行出院后随访一年,观察患者疾病复发率,出现真菌球型-鼻窦炎复发率为1例(2.04%);所有复发患者在经历二次手术治疗后痊愈。患者在治疗前生存质量情况较差,经过术后护理生存质量较好。结论针对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对其实施全方位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措施,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出现并发症情况较少且生存质量较高。

    作者:王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66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均33例。对研究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94%,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费用、下床活动时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结石手术期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优质护理服务ICU护理风险规避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ICU护理风险规避中的应用。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ICU接诊的228例患者,按照接诊顺序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4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ICU常规临床护理,主要包括:ICU病情监护、健康宣教、遵医嘱护理、心理干预及并发症防护。观察组结合既往临床工作经验,分析ICU的护理风险,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并实施优质护理,尽可能规避护理风险,排除安全隐患,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63%显著低于对照组14.9%,较对照组,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95.61%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在ICU病房护理风险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规避护理风险,促进友好互换关系的培养,提高护理满意度,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许金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2010-2015年珠海地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明确珠海地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痰标本分离到的837株SP,采用K-B法及E-test法检测菌株对13种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837株SP对青霉素G、阿莫西林、头孢噻肟钠的不敏感率分别为21.1%、33.3%、66.7%,其中耐药率分别为7.6%、11.1%、28.6%;对红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达96.8%、96.6%、93.0%、72.5%、83.8%;而对利福平、氯霉素、左旋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分别为97.4%、98.4%、100%、100%、100%。当SP耐青霉素G时,对阿莫西林、头孢噻肟钠、红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的耐药率也明显增加;5年间,SP对青霉素G、阿莫西林、头孢噻肟钠的耐药率分别从2010年的6.9%、7.2%、19.2%增加到2015年的8.7%、13.7%、34.9%,对其它10种药物的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珠海地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SP对常用抗菌素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且与广州、深圳、武汉等地存在差异,应加强SP耐药性监测,保护性、合理使用抗菌素。

    作者:徐进;蒋艳平;周玉球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10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愈后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方便选取并回顾性分析该科从2009年5月—2015年5收治的10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100例患者行钻孔冲洗引流术,或者小骨窗开颅清除术。结果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9例患者出现血肿残留,残留量为10~30 mL,2例钻孔引流术后出现硬膜下血肿,再次行钻孔冲洗引流术后血肿消失,硬膜下血肿出现机化及分隔的14例,钻孔引流后效果不佳,改为小骨窗开颅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术后效果良好。随访半年到两年,复发8例。结论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李自坤;宋香孔;张伟;康健;赵兴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不孕合并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不孕合并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方案。方法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在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40例不孕合并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依据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观察组患者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卵泡穿刺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后妊娠率、流产率,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方面,观察组(85.71%、28.57%、1.43%)和对照组(57.41%、11.43%、4.29%)具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孕合并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卵泡穿刺治疗,不仅能促进卵泡排出、提高妊娠率,而且手术具有安全简单、无副作用、无创伤等特点,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云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骨化三醇冲击治疗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钙磷代谢紊乱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患者早期钙磷代谢紊乱给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并回顾分析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该科治疗的95例出现早期钙磷代谢紊乱的慢性肾衰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n=48)与对照组(n=47),两组均予腹膜透析,对照组晚睡前予0.5μg骨化三醇口服,1次/d,实验组晚睡前予2.0μg骨化三醇口服,2次/周,两组治疗均持续3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FGF23(细胞成纤维生长因子)、iPTH(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磷、矫正钙浓度、钙磷乘积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前FGF23、iPTH、血磷、矫正钙浓度、钙磷乘积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GF23水平为(83.75±7.72)RU/mL、iPTH水平为(353.83±85.39)ng/L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7.58±1.01)RU/mL、矫正钙浓度(8.52±1.64)ng/L、钙磷乘积水平(48.25±5.78)ng/L,均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早期钙磷紊乱者应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通过降低FGF23、iPTH水平,能够改善钙、磷代谢,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作者:方岳军;李传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HMGBl在AECOPD、肺炎、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分析HMGBl在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炎、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变化。方法该文研究对象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AECOPD患者40例、肺炎患者40例、肺癌患者40例,同时选取来该院自愿接受检查的30例研究者为对照组,抽取4组研究对象全血,检测其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HMGB1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及肺癌标志物等。结果 AECOPD患者血清HMGB1、WBC、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肺炎组患者的血清HMGB1、WBC、CRP水平均较高,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肺癌患者血清HMGB1和C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MGBl在AECOPD、肺炎、肺癌患者中的显著升高,说明该指标可能参与呼吸系统炎症性病、肺癌疾病发病机制,同时可能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

    作者:尹力;李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Wnt2、dvl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和评价

    目的:探究Wnt2、dvl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整群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确诊的食道鳞癌手术切除标本131例和131例健康食管组织标本,检测Wnt2、Dvl,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在食管鳞癌组织中Wnt2及Dvl阳性率分别为89.3%和78.2%,正常食管组织中Wnt2及Dvl的阳性率分别为11.9%、8.6%,P<0.05。且有淋巴结转移组织阳性率较高。结论 Wnt2、Dvl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常慧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个性化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军事训练伤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神经根性痛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XM)个性化治疗军事训练伤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神经根性痛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5年6月,随机选取军事训练伤致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均为男患,平均分为A组(开放式椎板间小开窗)和B组(后路间盘镜)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和术后第1、4、7、14天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法)进行神经根性痛评分,根据评分结果个性化应用DXM进行治疗,观察术后早期神经根性痛恢复情况和DXM应用情况。结果 B组在术后第1、4、7天在疼痛缓解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时两组间神经根性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VAS评分,A组术后5例应用DXM 3 d;B组4例应用DXM 3 d。两组间DXM应用在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间盘镜技术能显著降低术后早期神经根性痛整体严重程度,应用VAS评分法能有效评估和指导个性化治疗术后早期神经根性痛,同时降低术后DXM使用率和药物副作用风险。

    作者:屈金良;陈庆贺;王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针对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15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与血压变化。结果高剂量组的并发症发病率为6.41%,低剂量组的并发症发病率为7.69%,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患者体温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干预作用及价值评述

    目的:研究患者体温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干预作用及价值。方法试验对象: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行全麻手术患者。患者分组方法:抽签法。68例患者分为常规处理组和保温处理组两个组别。常规处理组仅进行常规干预;保温处理组术中给予保温措施。观察指标:①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②患者术后苏醒和拔管时间的差异。结果①保温处理组相比于常规处理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分别为5.88%(2/34)和23.53%(8/34),χ2检验结果P<0.05;②保温处理组相比于常规处理组术后苏醒和拔管时间更短,t检验结果P<0.05。结论患者体温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具有一定的影响,术中进行保温处理,可有效减少术中寒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作者:李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关节镜下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的重建与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的重建与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68例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患者作为该组研究的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采取关节镜下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重建术治疗,进一步对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进行比较,同时对患者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评估。结果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8例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后,显效61例、有效7例,不存在无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随访6个月~1年,所有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均改善显著,无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患者,采取关节镜下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重建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同时扩张膝关节活动范围,进一步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依据。

    作者:魏书俊;钟坚娥;张凯三;冯雯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0—2015年该院收治的220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检查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110,利用经腹部彩超进行诊断)和观察组(n=110,利用经阴道彩超进行诊断),对两组子宫肌瘤检出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子宫肌瘤病例检出率99.1%与对照组88.2%进行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瘤总数检出率经统计比较,观察组97.8%明显高于参照组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显著提高检出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推广意义。

    作者:金丽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脑梗死的诊断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评价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脑梗死的诊断作用与意义。方法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住院部在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心血管内科疑似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0例。分别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以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以头颅CT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应用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脑梗死病变的灵敏度为97.62%(41/42),特异度为87.50%(7/8);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脑梗死病变的灵敏度为93.02%(40/43),特异度为74.13%(5/7);两种检查方法下对脑梗死的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脑梗死诊断有确切价值,可有效掌握检查对象病变血管血流动力学以及斑块形成情况,对脑梗死发病因素判断有参考意义,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姬冬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TIPS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2014年收治的肝硬化行TIPS术患者90例,选取穿刺门静脉左、右支各45例,比较术后肝性脑病和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随访期间,穿刺门静脉左支发生肝性脑病4例,穿刺门静脉右支发生肝性脑病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门静脉左支发生支架内狭窄3例,穿刺门静脉右支发生支架内狭窄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门静脉左支建立分流道可以降低术后肝性脑病及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

    作者:杨广祥;穆永旭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吞咽功能筛查在脑卒中后减少患者误吸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吞咽功能筛查对脑卒中后减少患者误吸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方便收集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患脑卒中的1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90例患者,按照患者主诉评估有无吞咽障碍,且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研究组包含90例患者,均行吞咽功能筛查,且按照结果给予针对性的饮食护理。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吸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筛查率为5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44%;对照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筛查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检出率,减少患者误吸,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林铃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