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目的 分析研究依帕司他与胰激肽原酶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于该院就诊时DPN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口服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疗程均为4周.采用总症状评分(TSS)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用药前后TSS评分均改善[(5.58±2.83)vs(2.35±1.88)分,(5.60±2.19)vs(4.06±2.10)分,P<0.01].两组治疗后T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5±1.88)vs(4.06±2.10),P<0.01].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要优于胰激肽原酶单药治疗.
作者:翟清;张文;夏礼斌;陈月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38例骨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70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在服务态度和主动性、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病区管理以及健康教育各方面上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是外科常见的病理变化,是发生于肠道组织的再灌注损伤,经专家证实其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的致死性疾病发生与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创伤休克、严重感染等致死性疾病主要直接致死原因.该研究者从事肠胃工作多年,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体机有一定的研究,该文针对性提出了疾病防治策略,有助于逆转疾病进程,降低死亡风险,希望能够与同行业的相关技术人员一同分享.
作者:杜斌;郭建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普外科病人术后疼痛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收集80例普外科术后疼痛明显的病人.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记录护理干预前后各患者的临床状况,并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疼痛VAS评分、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改善普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殷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Supreme喉罩全麻在小儿斜视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拟择期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76例,年龄2~6岁,体重10~20 kg,随机分为两组.ETT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n=38例),LMA组采用Supreme喉罩全身麻醉(n=38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LMA组麻醉时T2心率为(113.8±9.1)次/min、T3心率为(110.7±7.8)次/min、T4心率为(112.8±8.3)次/min,均低于同一时点ETT组心率(P<0.05);LMA组平均动脉压T2为(79.8±5.0)mmHg、T3为(78.2±5.6)mmHg、T4为(80.2±5.5)mmHg,和同一时点ET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前后SpO2和Pmax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Supreme喉罩操作简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中通气效果良好,可安全应用于小儿斜视手术.
作者:姚伟瑜;谢钱灵;连建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用药分析,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处方共36 000张,按处方点评指标进行点评及分析.结果 合理处方占比由93.89%上升到97.80%,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由3.12种降为2.27种,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较好为17.91%和14.29%,注射剂使用率由24.5%降至20.31%,国家基本药物品种使用率由9.14%上升到10.32%,不合理用药比例由6.11%降至2.20%.不合理处方主要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2013年未发现超常用药处方.结论 门诊处方合格率较高,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大多控制较好.通过处方点评,可及时发现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从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李少玉;陈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胱抑素C作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中的主要的一员,参与了机体诸多生理、病理过程,一直以来,对胱抑素C的研究多集中在其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性标志物上;近些年来有研究发现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存在密切相关,该研究即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胱抑素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文章进行了整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资料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耀荣;孟昭彦;陈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对CT和超声诊断甲状腺多发结节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50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诊断方式的符合率、敏感率以及特异性等方面对比分析其CT、超声以及两者联合检查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的结果,探讨CT和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结果 CT和超声两者的诊断结果在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以及准确率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T联合超声检查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应作为甲状腺多发结节临床检查的首选方法,CT作为评价甲状腺恶性结节边界与邻近组织关系的方法,CT联合超声检查能明显提高对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的诊断率.
作者:洪春天;陈德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双路化疗于胃肠道恶性肿瘤临床治疗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180例,其中应用双路化疗91例为联合组,应用静脉滴注化疗89例为静脉组,对比两组3年内生存率变化以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评价双路化疗应用价值与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1年内、2年内、3年内生存率分别为91.21%、54.95%、37.36%,优于静脉组68.54%、31.46%、2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发生不良反应共计130例次,其中Ⅲ度10例(骨髓抑制6例、消化道反应4例)、Ⅳ度4例(骨髓抑制1例、消化道反应3例),静脉组发生不良反应共计129例,其中Ⅲ度12例(骨髓抑制6例、消化道反应5例、肝肾功能异常1例)、Ⅳ度5例(骨髓抑制2例、消化道反应3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路化疗可有效延长患者长远期生存率,且相较于单纯静脉滴注化疗并无更强的不良作用.
作者:陈方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Ⅰ (cTn Ⅰ)联合血气分析对急性肺栓塞(AAPE)诊断与危险分层.方法 资料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91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根据cTn Ⅰ水平及血气分析阳性结果分为3组,A组(18例),B组(40例),C组(33例),分析各组cTn Ⅰ和血气分析阳性结果与APE患者诊断与危险分层关系.结果 C组D-Dimer阳性率、右心室扩大等项目发生率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病死率18.18%,显著高于A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死率0.00%比B组10.00%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PaO2、PaCO2指标均低于A、B组,且P(A-a)O2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 Ⅰ阳性与阴性者呼吸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大面积APE发生率45.45%,显著高于A、B组11.11%、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Ⅰ联合血气分析对肺栓塞的诊断与危险分层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肺栓塞的预后指标,ScT-nT水平越高,血气水平越低,表明心肌受损程度则越严重,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越大,故患者预后差,应及时予以积极的治疗.
作者:熊春燕;周美秀;邓玉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舒利迭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单纯吸入舒利迭,B组吸入舒利迭联合噻托溴胺.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行肺功能及CAT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用药的收益明显优于单独用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利菊;张萍;姚秀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2年2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如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达到了95.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满意的有30例、一般满意14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满意的有19例、一般满意12例、不满意1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田寿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广西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肺结核的流行与传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务工新发肺结核为观察组,40例防城港常住人员新发肺结核为对照组,分析病历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年龄(27.65±3.2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例,初中12例,高中25例,大学及以上1例)、失访率30.00%、治愈率为71.43%,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4.36±6.1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例,初中15例,高中16例,大学及以上6例),失访率12.5%,治愈率为88.5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Ⅲ型38例,痰菌阳性率为62.5%,复治病例8例,双侧肺受累25例,中下肺野病变30例,病变累及肺野数目2个及以上32例,对照组Ⅲ型32例,痰菌阳性率35.00%,复治病例2例,双侧肺受累17例,中下肺野病变22例,病变累及肺野数目2个及以上25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出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多发于30岁以下、文化程度较低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为Ⅲ型肺结核且复始病例多、治疗效果差等,影像学表现为病变分布广泛、病变累及数目多等特征.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以预防和控制务工人员肺结核病的流行.
作者:林栋;石罗君;冼秀玲;徐奎;黄永光;赵权;黄家杰;包家福;马自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塞TOAST分型不同亚型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内科在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90例脑梗塞患者,按照SSS-TOAST分型标准,将90脑梗塞患者分为3组,即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小动脉闭塞型(SAO)、心主动脉栓塞型(CAE),每组30例脑梗塞患者,并同时选取该院神经内科同期收治的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测定4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对4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测定4组患者的血清Hcy,对照组的血清Hcy水平为(9.5±1.3)μmol/L,LAA组为(19.6±2.8) μmol/L,SAO组为(15.3±0.7) μmol/L,CAE组为(14.7±1.4) μmol/L.相比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不同脑埂塞亚型组的脑埂塞患者均具有较高水平的血清Hcy,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3组脑梗死亚型组的患者中,LAA组患者的血清Hcy的水平高,与SAO、CAE组患者的血清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O、CAE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塞亚型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患者的Hcy水平高,其他脑梗死亚型的Hcy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说明Hcy主要使大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形成脑梗塞.
作者:李春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三联疗法联合荆花胃康胶丸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接受胃溃疡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为79.59%;试验组Hp根除率为89.80%,对照组为79.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疗法联合荆花胃康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有效率高,优于对照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咳嗽症状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不止的患儿186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给予镇咳祛痰药物,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服孟鲁司特钠,动态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6d、9d两组咳嗽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咳嗽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4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咳嗽缓解时间、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9d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镇咳祛痰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可明显缩短咳嗽时间和疗程,症状改善明显,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海娟;梁中信;曹素芬;陈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功能(障碍)治疗仪对脑梗死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运用头部CT或MRI检查符合脑梗死的住院患者80例,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安眠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脑功能(障碍)治疗仪进行治疗,且两组病人之间的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无较大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治疗2周后,实验组PSQI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脑功能(障碍)治疗仪对脑梗死后失眠的治疗有明显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鑫;阴育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抗抑郁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理资料,随机的分为研究Ⅰ组和研究Ⅱ组,研究Ⅰ组和研究Ⅱ组各50例,研究Ⅰ组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Ⅱ组中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Ⅰ组中的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之后,治疗总效率为70%,研究Ⅱ组中的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之后的治疗总效率为98%,研究Ⅱ组患者治疗总效率明显高于研究Ⅰ组,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对于患者的心境有着稳定的作用,治疗过程中,更要合理的选择抗抑郁药物,进而保证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着较快的恢复.
作者:张晓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中药灌肠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5% (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57.5% (23/40)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cr、BUN、血钠、血钙、血钾、血氯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人均透析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5%(3/40)、5.0%(2/40)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灌肠联合血液透析较单纯血压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秦文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CT与超声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 搜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接收的原发性肝癌66例患者,按照不同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研究组33例进行CT检查,对对照组33例进行超声检查.分析对照组、研究组的检查结果,并比较.结果 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是93.94%,对照组诊断准确率是84.85%.研究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CT检查,诊断效果较好,能清晰显示癌灶类型、大小等,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温琳峰;贾月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