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键词

关键词:英文关键词, 中医药主题词表, 选取, 医学主题词, 科学院, 中医药信息, 专业术语, 主题概念, 中文译名, 中国, 英文摘要, 医学信息, 文献索引, 副主题词, 自由词, 字顺表, 数据库, 阅读, 应标, 收录
摘要:关键词是为了便于编制文献索引、检索和阅读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本刊所刊发的每篇论文须选取4~8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从美国NLM的M耘SH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 fcgidb=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应特别注意首标关键词的选用,该词应反映全文主要的内容。应注意勿将副主题词当作关键词列出。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课题

    论文若系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课题(作者应附证书或文件复印件,并按期编号保存),或者曾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可在题名页标注脚注(左下角)。曾在国内学术会议上报告的论文一般不必注明。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42例眼眶骨折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眼眶骨折的病因,诊治及术后处理。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42例(42眼)眼眶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单纯眶内侧壁骨折保守治疗,28(90%)例治愈,3(10%)例好转;11例手术适应症患者以眶下壁骨折或合并眶内侧壁骨折为主,手术者后3个月后9例(90%)治愈,2例(10%)好转。2例眶下区麻木,2例鼻部异味。结论把握手术时机,术前精确估算,术中仔细操作,可有效矫正眼球内陷及复视。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本刊作者署名和单位的写作要求

    1.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署名及排序由作者在投稿时确定,投稿后一般不得改动。通讯作者非第一作者时,须注明通讯作者;不注明者,默认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编制文献索引、检索和阅读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本刊所刊发的每篇论文须选取4~8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从美国NLM的M耘SH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 fcgidb=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应特别注意首标关键词的选用,该词应反映全文主要的内容。应注意勿将副主题词当作关键词列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早期纠正慢性肾脏病患者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早期纠正慢性肾脏病患者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慢性肾脏病2、3期且TCO2跃22 mmol/L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NaHCO3片1.0~1.5 g/d,分次口服,同时给予产碱的水果蔬菜。主要观察指标为血尿素氮、血肌酐、血pH值、血TCO2、电解质及血压。结果治疗组血pH值、血TCO2有所提高,血尿素氮、血肌酐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pH值、血TCO2进一步下降,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电解质、血压均无明显变化。结论NaHCO3片和产碱的水果蔬菜饮食疗法能纠正血浆TCO2跃22 mmol/L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代谢性酸中毒,并延缓肾功能进展,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且不引起电解质紊乱及血压升高。

    作者:田秋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析与对策

    目的:对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析与对策进行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该院实验室验收不合格血液标本276份,对其临床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不合格标本出现的原因与对策。结果该组276份不合格标本中来自5359份血液标本,不合格发生率为5.15%,276份不合格标本中包含有样本量少75份,抗凝不全标本56份,溶血标本32份,凝血标本27份,送检不及时导致样品不合格26份,容器不当标本13份受检者准备不足导致标本不合格16例,标签不合理样品16份,标本污染15份。结论导致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较多,相关医务工作者应做好预防对策,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出现率,提高临床检验工作质量,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明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比较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和七氟醚用于麻醉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比七氟醚与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用于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9月入诊该院的100例需实施麻醉的患者按照50例为一组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照组使用七氟醚,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总体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其总体用药量较少、起效时间较短,完全阻滞时间同样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9例出现恶心症状(P<0.01)。结论临床使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七氟醚,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症状发生,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洪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问题之一,是由于胆红素生产过多,排泄较差,而导致的体内胆红素积聚。为防止胆红素过高所导致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现高胆红素血症需及时治疗。该研究对近几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法及新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作者:许文波;周丽;陈玲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在输尿管结石患者中,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30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方案,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石直径在1 cm以上,观察组的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直径在1 cm以下,两组结石排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两组在结石排净率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位于输尿管中下段,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输尿管结石患者而言,两种治疗方案各有利弊,应该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如果结石位于上段且直径在1 cm以下,可以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如果结石位于中下段且直径在1 cm以上,优先推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作者:白红庆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巨幼细胞贫血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巨幼细胞贫血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伴发巨幼细胞贫血,将其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53)。实验室检查患者叶酸(FA)和维生素B12的水平,胃镜检查时取胃黏膜组织作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查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结果经胃镜+病理检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感染率为67.16%,对照组Hp感染率为69.81%;Hp阳性患者的维生素B12水平及叶酸水平均显著低于Hp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阳性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显著低于Hp阴性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巨幼细胞贫血有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诱发巨幼细胞贫血,巨幼细胞贫血能加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情。

    作者:王义霞;黄燕;兰巧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泻痢康胶囊治疗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泻痢康胶囊治疗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使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和泻痢康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大便总量减少≥50%的例数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1周和2周后研究组的大便次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腹泻量表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泻痢康胶囊治疗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蕾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9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91%,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和减少不良反应,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樊民强;李寿勋;黄志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S组及±达拉奉组,制备SD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达拉奉组在造模后即刻和12h分别给予±达拉奉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NS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比较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SOD、M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NS组与±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74±0.56)、(1.38±0.22)分均明显升高(P<0.05),而与NS组比较,±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则明显下降(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NS组与±达拉奉组SOD活性分别为(113.29±7.61)、(144.93±10.48)U/mL明显下降(P<0.05),而与NS组相比较,±达拉奉组SOD活性明显增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NS组与±达拉奉组MDA水平分别为(3.71±1.24)、(2.25±0.98)nmol/mL明显升高(P<0.05),而与NS组相比较,±达拉奉组MDA水平明显下降。结论±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韩春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该研究主要对比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项研究对于年龄≥65岁,PANSS≥70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进入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和利培酮口服液组,并分别用两种药物进行治疗,人际和社会功能量表(PSP)来评价在急性期治疗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其平行轮廓检验F=0.523,P=0.451,说明两组患者PANSS总评分的总体轮廓平行。结论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彭新贤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初产妇产后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具体措施,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69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对两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高达100%,对照组281例喂养成功,成功率为81.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入院待产时,做好宣教工作,向产妇及家属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在分娩前,帮助产妇做好乳房准备;分娩后,协助产妇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做好母婴同室及出院护理等措施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隐性骨折的螺旋CT和MRI早期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I在隐性骨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整群选取103例可疑隐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X线片,MRI,螺旋CT检查,经多名医师综合判定患者是否为隐性骨折,并分析MRI、CT对不同类型隐性骨折早期诊断的价值,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MRI对疲劳骨折、隐性创伤骨折和隐性骨内骨折早期诊断的敏感度要明显高于CT,而CT则对衰竭骨折的诊断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就特异度而言,CT对疲劳骨折、衰竭骨折以及隐性创伤骨折的早期诊断均有较高的特异度。结论MRI、CT对不同类型的隐性骨折诊断中各有独特的优势,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在临床上应将二者联合应用对隐性骨折的早期诊断。

    作者:张富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围生期心肌病治疗前后的超声观察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观察围生期心肌病治疗转归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了35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6个月后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测定了左心室舒张末期经(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经(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收缩率(FS)、二尖瓣峰值速度比率(E/A)、心室等容舒张期和等容收缩期之和与心室射血时间比值(Tei指数)、综合病程、病史、临床表现综合分析。结果围生期心肌病患者治疗前左心室扩大、Tei指数增高者检出率均为100%,明显高于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后;治疗前LVEF、LVFS测值减低者检出率均为100%,明显低于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后。治疗前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膜口反流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4.3%,57.1%,51.4%,明显高于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后。结论心脏彩超能够观察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转归,对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后随访观察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在小儿热性惊厥护理中的实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热性惊厥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小儿热性惊厥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方式,通过确定护理诊断,查阅相关文献,选择佳护理证据,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再次发生惊厥频率为8.9%,实验组无再次惊厥的发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98%VS87%,P=0.003)。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热性惊厥护理中可协助护理人员制定高效准确的护理措施,减少再次出现惊厥的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明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病理科进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的1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可分为八个亚型,137例患者中,弥漫硬化型乳头状癌49例,占35.8%,弥漫滤泡型乳头状癌41例,占29.9%,高柱状细胞乳头状癌17例,占12.4%,小梁状乳头状癌7例,占5.1%,去分化型乳头状癌5例,占3.6%?,嗜酸细胞型乳头状癌8例,占5.8%,包膜型乳头状癌7例,占5.1%,微小型乳头状癌3例,占2.2%。镜下可见乳头分枝多,癌细胞分化程度不一,核染色质少,无核仁。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常见的类型,预后较好,及早进行病理诊断分析,可以大大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杜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重症肺炎患者脑钠肽、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脑钠肽、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为重症肺炎患者的救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重症肺炎患者116例,根据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n=48)和存活组(n=68)。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治疗后第3、5、7 d时血脑钠肽、乳酸水平变化和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并对血脑钠肽、乳酸水平与APACHEⅡ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存活组入院后第3、5、7 d APACHE II评分、血乳酸、BNP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死亡组入院后第3、5、7天 APACHE II评分、血乳酸、BNP水平明显高于入院时。存活组入院后不同时间点的APACHE II评分、血乳酸、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 BNP与A-PACHE II评分呈明显的相关性(r=0.846,P=0.00),乳酸水平与APACHE II评分呈弱的相关性(r=0.364,P=0.00)。结论动态检测BNP水平能更好的预测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而血乳酸动态监测可作为辅助指标,以指导治疗,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钱军;姜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