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友;徐永中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的X 线影像特点。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确诊的10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R摄取胸部正侧位,必要时加照双斜位。结果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85例。斑点、片状阴影的55例。下肺野内、中带出现片状淡薄阴影27例。局限性肺野透亮度增强10例。大片密度较淡阴影8例。空气支气管征7例。双侧病变40例(占38%),单侧病变65例(占62%)。发病部位:以两肺中、下肺野内带多见,上肺野偶见。结论 X 线检查对小儿肺炎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徐敬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耳聋耳鸣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3月—2014年4月该门诊接收耳聋耳鸣患者600例,按接诊时间平均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医治组患者给予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临床针对性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改善,医治组患者治疗好转率(96.7%)和对照组患者好转率(9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耳聋耳鸣患者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临床症状,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该文主要是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诊疗情况作一综述。处方选穴以手足阳明经和面部穴位为主;治疗方法为以针刺为主和针刺结合其它疗法两大类;针灸治疗面瘫方法众多,经验丰富,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面瘫公认的较有效的疗法之一。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各种有效治疗方法,以更好地为临床患者服务。
作者:田健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在儿科哮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在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76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除采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外,还给予孟鲁司特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的使用可以改善患儿肺功能指标,同时可提升治疗有效率,减轻患儿痛苦,尽早缓解其疾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德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髓外固定与髓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价。方法将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6例,A组患者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髓外系统内固定(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 B组患者行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髓内系统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并发症率(8.33%)明显低于A组(19.44%),组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髓外固定与髓内固定系统均有较好疗效,但髓内固定系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偏低,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以获得佳疗效。
作者:蒙向铖;覃小武;韦东;李林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血管疾病各病症类型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单纯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诊治的120例急性心血管病患,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20例急性心血管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病症类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同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不同病症类型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2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29例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8%;32例急性心绞痛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11例急性肺栓塞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24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结论早期发现并针对不同病症类型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积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对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增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两种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在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3.7963,P=0.000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3.5082,P=0.0007)。对照组患者血脂浓度达标率为64%,观察组患者血脂浓度达标率为82%,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浓度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196, P=0.043)。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的疗效更为显著,能够起到有效降低血脂的作用,同时还不会使患者的肝功能受到损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淑玲;杨定宪;张妍慧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讨脑梗死患者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患者60例脑梗死呼吸衰竭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即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中,不采取任何防治干预措施,给予研究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评定临床患者的疗效,分析脑梗死呼吸衰竭发生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预防措施。结果两组中,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可发现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咳嗽无力、侵入性操作,均是导致患者形成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研究组经干预防治后,患者症状得到改善,与对照组对比临床疗效显著(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呼吸衰竭发生,其发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对其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临床脑梗死患者呼吸衰竭的发生。
作者:尉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6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重症感染病例的感染特点以及治疗经验。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3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68例,统计和分析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该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科室主要分布在脑外科、肿瘤科、ICU、儿科,分别占29.4%、20.6%、17.6%、14.7%;感染部位主要是肺部、伤口、血液、皮肤软组织、泌尿系,分别占47.1%、17.6%、14.7%、8.8%%、5.9%;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高的四种抗生素为: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率高的四种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利福平、替考拉宁和呋喃妥因;根据该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30例感染患者采取万古霉素治疗,均痊愈出院;12例感染患者采取利福平、呋喃妥因治疗,均痊愈出院;8例感染患者采取利福平、替考拉宁治疗,均痊愈出院;18例感染患者采取替考拉宁、呋喃妥因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分布于各个科室,侵染途径多样,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患者合适抗生素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痊愈。
作者:张丰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比研究常氧(21%)、低氧(5%)和高氧(40%)条件下不同浓度吉非替尼(gefitinib)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A549、HCC827、SK-MES-1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在常氧、低氧和高氧条件下以0、10、20、40、60μmol/L gefitinib处理A549、HCC827、SK-MES-1细胞,培养24 h 后收集细胞,以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mRNA、VEGF-C mRNA、EGFR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常氧、低氧及高氧条件下,细胞增殖抑制率随吉非替尼浓度的增加、氧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均P<0.001)。高氧条件下,与乏氧相关的HIF-1α、VEGF-C、EGFR mRNA在A549细胞、HCC827细胞均明显减弱(P<0.05),而SK-MES-1细胞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吉非替尼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且随着氧浓度增加作用增强,可能机制是提高氧浓度可以进一步下调活化的HIF-1α、VEGF-C、EGFR mRNA的表达。
作者:武玲;张雷;梁娟;薛利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辅助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64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P<0.05);治疗后两组的MMSE、HDS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辅助治疗老年痴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智力状态及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月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探讨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该院共接收呼吸衰竭的新生儿52例,选择此52例患儿作为此次试验的临床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平均分配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对照组26例患儿接受常频机械通气呼吸机治疗,试验组患儿则接受高频振荡通气呼吸机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PH、PCO、PO、FiO四项指标水平以及两组患者在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上机花费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儿经过合理的治疗以及悉心护理后,全部存活出院,但在上机治疗1 d后PCO、PO、FiO三项指标水平上对照组患儿明显不及试验组;且对照组患儿上机治疗时间为(127.5±32.10) h,试验组患儿上机治疗时间为(89.3±13.34) h;另外,在住院时间以及上机花费上,对照组也明显高于试验组,以上各项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的呼吸衰竭,可以使患儿呼吸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节省治疗、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
作者:姬静璐;李少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小儿输尿管镜在输尿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09年2月—2013年2月于该院接受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560例输尿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0例,对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应用成人输尿管镜,对观察组患者则选用成人输尿管镜与小儿输尿管镜配合使用的方式,若应用成人输尿管镜的患者出现进境困难则改用小儿输尿管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34.7±4.6)min,手术成功率为85.71%,术后3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1.43%);观察组患者中应用成人输尿管镜患者共160例,手术时间为(35.7±3.6)min,手术成功率为83.1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120例无法应用成人输尿管镜实施手术的患者则改用小儿输尿管镜,共计120例,手术时间为(23.2±5.7)min,手术成功率高达99.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83%。结论将小儿输尿管镜应用于输尿管疾患的治疗中,能够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且有其显著的微创优势,治疗依从性较高,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少,值得推广。
作者:刘志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菌群分布进行探讨,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监护病房在2011年1月—2014年12月接收治疗的10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析、检测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菌群,以掌握其分布规律,进行对症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0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共收集353份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分离出病原菌273株,阳性率占77.3%,均不来自于同一患者,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2.5%,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13.9%)、真菌(13.6%)。革兰阴性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31.6%。在临床治疗中,由于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曲松钠、氨苄西林、青霉素、头孢唑林、新青Ⅱ等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因此需避免此类药物的使用,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菌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给予抗生素干预,且需避免滥用,以降低患者菌群的耐药性。
作者:孙卫和;冒秀宏;崔广清;李旭忠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肺栓塞患者使用华法林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方法将该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纳的36例创伤性肺栓塞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接受体检的36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不同时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值。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前MAP、CI、SV、SI、PAWP明显更低,HR、SVR、TFC、PVR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治疗创伤性肺栓塞会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可根据该监测指标对患者对患者病情与治疗紧张进行准确评估。
作者:郭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早期循证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护理经验。方法整群选取将2010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采用宫颈癌放疗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理念,放疗结束后4周返院,通过放射性反应评价及阴道清洁度来评估放射性阴道炎程度。结果循证组放射性反应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阴道清洁度发生率为19.16%,对照组为63.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循证护理干预策略可明显降低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发生率,减轻其发生程度,可作为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古立丽;宋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对做了脑出血脑室引流手术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2—8月期间在该医院治疗的46例病例,均采用脑室引流手术的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专项护理,治疗结束,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死亡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26.1%(6/23)、13.0%(3/23),死亡率分别为4.3%(1/23)、17.4%(4/23),该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死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护理以后,观察组患者对于护士所做的护理满意率为86.95%(20/2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60.87%(14/2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亦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脑室钻孔引流术以后的患者进行有效的科学护理,可以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司凤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不同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自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 A组患者接受甲氨蝶呤持续肌注联合米非司酮治疗。 B组接受单次肌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0%,与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时间为(15.86±6.58) d,同样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整体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血细胞计数下降20例,占50.00%,明显高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甲氨蝶呤单次肌注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药物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侯爱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与地高辛联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致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40例扩张型心肌病致心衰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患者接受卡托普利与地高辛联用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地高辛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显效8例(40%),有效10例(5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4例(20%),有效10例(50%),总有效率为70%,实验组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用药一个疗程后,临床观察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射血分数实验组(112±10.2)mmHg、(76±8.6)mmHg、(84±12.3)次/min、(51.±4.6)%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致心衰患者使用卡托普利与地高辛联合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地高辛。
作者:万俊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在该院产妇科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选择同期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经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该组病例均顺利手术,术均无大出血、阴道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34±1.23)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8.12±2.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3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33%(59/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198,P<0.05)。结论对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娜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