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青;唐金草
目的:探究肝硬化失代偿期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BIL、ALT、PLA、HA、LN、PCII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BIL、ALT、PLA、HA、LN、PCIII、IV-C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较保守的保肝治疗更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智慧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初步了解云南省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1094例西部肿瘤系统中2004年1月-2013年12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确诊并治疗的全部乳腺癌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患者发病年龄为21~82岁,平均年龄(48.52±9.90)岁,中位年龄48岁,发病高峰在41~50岁。肿块位置以外上象限为主,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临床分期以II期为主,占66.0%。手术方式以改良根治术为主,ER阳性率64.9%,PR阳性率62.9%,HER-2阳性率为10.7%。按≤50岁和跃50岁分成两个组,分析不同年龄组之间各因素的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之间怀孕生产史(P=0.001)、哺育史(P=0.001)、ER(P=0.001)、PR(P=0.007)、Ki-67(P=0.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按汉族和少数民族分成两个组,分析不同民族之间各因素的情况,结果显示不同民族之间除ER(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分析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各因素的情况,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之间除生产次数(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云南省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其发病高峰、肿块位置、病理类型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相符。未发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程度会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早期乳腺癌诊断比率低,手术方式以改良根治术为主,需加大偏远山区普查力度,加强“自查”宣教,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苏亚梅;杨鑫;彭伟伟;郭冰;邹天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肾脏透明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分析。方法整群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该病理科进行肾脏透明细胞癌的病理诊断的1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3例患者中,肾透明细胞癌玉级56例,占34.4%,肾透明细胞癌Ⅱ级43例,占26.4%,肾透明细胞芋级35例,占21.5%,肾透明细胞癌Ⅳ级29例,占17.7%。镜下可见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透明状,间质富有毛细血管和血窦。结论病理诊断是在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病变特征而做出的疾病诊断,肾脏透明细胞癌是肾癌中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好,及早进行病理诊断分析,可以大大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杜晓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n=41)和观察组(盐酸氟桂利嗪+养血清脑颗粒,n=41),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0.7%,对比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46,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在临床上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显著,比单独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效果要好。
作者:张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中细菌分布及抗生素敏感率的变化情况,为经验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查找、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外科干预后发生颅内感染且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患者的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敏感率,逐年对比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率变化,以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脑脊液分离菌株75株,包括革兰阳性菌51株(68%),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全部敏感;革兰阴性菌21株(32%),三年间构成比依次为13%、32%、48.1%,明显呈逐年增多趋势(P<0.05),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14株,鲍曼不动杆菌4株,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抗生素敏感率低,鲍曼不动杆菌呈泛耐药状态。结论外科干预后发生颅内感染中革兰氏阳性菌仍占主要部分,但革兰氏阴性菌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经验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联合用药,防止患者耐药性的增加以及自身菌群失调,降低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
作者:刘广生;范益民;苗旺;王宏勤;胡晓瑾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评价缩宫素鼻喷雾剂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入院20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缩宫素鼻喷雾剂,对照组使用肌肉注射缩宫素。观察产后出血量、额外干预、血常规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子宫收缩良好状态、子宫按摩者、产后2h出血量及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产后24 h出血量、不良反应(290.7±42.6)mL、2%明显少于与对照组(345.1±46.2)mL、10%(P<0.05)。结论缩宫素鼻喷雾剂可有效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使用方便,不良反应较少、持续收缩子宫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莉;李卉;梁俊;尹淑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对策。方法整群选取该院呼吸内科2014年3-12月期间收治的16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探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分析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0%,分析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4%,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67.2%,分析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7%,分析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显著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孟青;唐金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检测尿中巯基筛诊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在该院2014年1-12月间就诊及体检的90例宫颈疾病患者均分为3组,对观察组30例患者进行尿中巯基检测,对对照一组30例患者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或者对照二组30例患者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查(HPV),对比观察3组的筛查意义。结果与终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检出率基本一致,且检出灵敏度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对照一组与对照二组的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检出率均差异较大,且检出灵敏度均显著低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为96.67%,对照一组患者为83.33%,对照二组患者为80.00%,观察组明显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查,采用尿中巯基筛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较大,其可以明显提高检出率与检出灵敏度,改善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各40例,联合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单药组只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7 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 d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2.50%(37/40)明显高于单药组75.00%(3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为7.50%(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胺碘酮,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春美;王会玲;魏亿慧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中超急性期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233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静脉彩色多普勒筛查。82例阳性,诊断超急性期深静脉血栓,予以针对性治疗。151例阴性患者常规治疗。治疗7 d后复查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深静脉情况。结果阳性组有1例(1.22%)出现深静脉血栓,阴性组7例(8.61%)出现深静脉血栓。所有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01%)明显低于文献报道(11.08%)。结论下肢骨折患者中超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早期发现后,予以规范化治疗后,可明显降低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肖世尧;吴硕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局部pH值和氧分压(pO2)的变化可影响成骨细胞功能。成骨细胞对pH值直接影响极其敏感院酸中毒抑制成骨细胞的矿物沉积。成骨细胞对小范围pH变化反应机制较复杂,涉及对细胞膜离子通道、受体以及细胞内的直接影响。研究表明缺氧严重抑制成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促进成骨细胞凋亡。在体内,由于血管灌注的减少和糖酵解代谢的增加,组织缺氧通常伴有酸中毒。血液供应的中断,使成骨细胞pO2减少和pH值降低,而对成骨细胞活动产生负面影响。该文就缺氧和酸中毒对成骨细胞的功能影响及近年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任原;王茜;李琪佳;王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不同血钾水平的库欣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发生趋势。方法筛选2013年12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库欣综合症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钾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组与低血钾组,正常组62例,低血钾组9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特点。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低血钾组患者男性构成比高于女性,同时低血钾组男性患者病程、血压、血脂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钾组紫纹、瘀斑、碱中毒和下肢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低血钾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并且以心律失常为常见。结论库欣综合症合并低血钾者常见于男性患者,患者表现为病程短、代谢异常加重、体征突出等,库欣综合症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低血钾患者发生率更高。
作者:王旭红;张之农;刘元志;杨伟光;林杨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临床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以来,在该院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88例。将他们根据抽签法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和统计。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总有效率(93.18%)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36%,组间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明显,治疗时间短。因此,它是一种科学、理想、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冒秀宏;孙卫和;崔广清;李旭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3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给予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后PT、INR、APTT、Fb、PLT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且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然而,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治疗手段,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以及法舒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效果明显,治疗痊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晓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并快速性心律失常行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220例高血压病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10例行美托洛尔治疗患者设对照组,110例行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患者设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血压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研究组平均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并快速性心律失常行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优于美托洛尔单一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心率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穆克代思·窑哈木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两组相同基础治疗与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健康教育。调查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用药、生活方式、门诊随访依从性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所升高,且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脑血管疾病患者基础治疗与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其系统性健康教育课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脾脏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总结术后护理经验。方法整群选取该院自2012年1-12月间行脾脏切除术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精心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恢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护理前VAS评分为(4.12±0.76),护理后为(2.53±0.52);试验组分别为(4.08±0.78)和(1.10±0.31)。试验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1±0.7)d和(10.2±2.9)d,对照组分别为(10.6±0.9)d和(15.3±4.6)d。结论给予脾脏切除术患者精心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恢复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可推广使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有创血压(IBP)检测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分A、B两组,各75例患者,均进行CBP治疗,其中A组采用有创血压监测,B组采用无创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CBP治疗过程中心律失常、意识改变、血压下降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及CBP被迫中断次数、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和预计治疗时间完成率的情况。结果A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创血压监测可以有效地减少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意识改变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治疗的连续性和抢救成功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提供资料。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519例病例资料较完整的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并发症及伴随疾病(包括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大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形成、狭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脂肪肝)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与病程、体重、血糖及血脂的相关性。结果住院T2DM并发症以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高,达88.25%,在病程>10年、血糖控制不良及血脂异常高于病程≤10年、血糖良好及血脂达标组,在病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在病程>10年和血糖控制不良情况下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病程≤10年和血糖控制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2DM患者体重、血糖、血压、血脂等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可有效防治T2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白玉晓;吴静;王贵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1.本刊所发表的论文一般情况下必须有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查阅和借鉴过的公开文献为限。参考文献除定义、法规、标准外,尽量引用近五年的文献。2.文献的作者3人以下一并列出;3人以上,写出3人后,加“,等”。正文引用文献的中国人名应使用全名,不得出现“许氏”、“王氏”等非规范写法;中医古籍人名应写出朝代和人名,如可写成“明代李时珍”。出版项中的出版地有多个时,只著录第一出版地。3.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正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个位对齐,并用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正文指明原始文献作者姓名时,序号标注于作者姓名右上角;正文未指明作者或非原始文献作者时,序号标注于句末;正文直接述及文献序号将之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时,不用角码标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