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冬氨酸阿奇霉素静滴辅助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何青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 门冬氨酸阿奇霉素静滴, 痰热清雾化吸入
摘要: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静滴辅助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治疗对象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则给予红霉素服用,并将同等剂量红霉素加入5%葡萄糖200 mL内静脉点滴。两组均7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整体疗效,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比较(χ2=9.101、7.245、10.010、8.979,均P<0.01),观察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的纳差、腹部疼痛不适、皮疹、呕吐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χ2=7.102、5.324、4.076、5.558,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冬氨酸阿奇霉素静滴辅助痰热清雾化吸入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尚佳,不良反应发生少。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麦默通行乳腺微创旋切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麦默通行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将整群选取的2014年1要12月该院收治的118例于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进行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舒适度、两组患者对乳腺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乳腺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有大幅度提高,焦虑、抑郁程度得到明显缓解(P<0.05)。结论麦默通行乳腺微创旋切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可以确保手术的效果,减轻病人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乳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和病人术后康复。

    作者:骆国英;莫潘艳;谭卫秀;余文洁;丁俊理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特点,分析非手术治疗可行性、适应证。方法对2008年2月-2014年8月收治非手术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患者264例,成功者纳入成功组(n=214)、失败者纳入失败组(n=50),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年龄≥60岁、恶性疾病、2周内无改善、腹痛加剧、胃肠减压积气无变化成为保守治疗失败独立风险因素(P<0.05);6个月,复发率8.15%(15/184)。结论高龄、恶性疾病、早期无疗效者失败风险较高,成功者应做好随访。

    作者:毕海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二维超声盆底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等疾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对压力性尿失禁(SUI)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SUI患者和无盆底功能障碍女性各70例,经二维超声盆底检查,观察静息及Valaslva状态下膀胱、膀胱颈及尿道的形态、位置及运动,将所得二维超声系列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盆底二维超声动态观察发现在静息至Valaslva状态的转变过程中,膀胱颈及尿道向后下方移动距离SUI组(2.99±0.24)cm,对照组(0.97±0.11)cm,膀胱到耻骨联合下缘的水平和垂直距离,膀胱颈移动度,以及膀胱残余尿量等指标,SUI组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盆底检查能够清晰显示两组受试者在静息、Valaslva状态下的膀胱、膀胱颈及尿道的形态、位置的动态改变,对于诊断SUI等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晓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10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观察每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和治疗有效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PT值为(13.05±2.54)s,PH值为(7.05±1.54),T值为(34.01±0.24)c,APTT值为(34.51±0.57)s,除T值外,与该组术前和对照组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为36例,占比70.5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治疗方式针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有较好的治愈率,临床中已经逐渐推广使用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控制。

    作者:潘添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论文写作技巧--摘要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文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前列腺增生280例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评述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280例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该院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0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经过不同治疗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1.87±0.9)分,大尿流率(24.6±8.3)mL/s;国际前列腺评分(6.4±1.7)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1.80±0.6)分,大尿流率(20.3±8.8)mL/s;国际前列腺评分(6.1±1.6)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而言,选择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取代传统单极电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万辉;杜华军;吴之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应用人生回顾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应用人生回顾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1年4月-2013年5月,该院接收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10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基础性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实施人生回顾护理干预措施,比对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94.0%)、护理满意率(98.0%)和常规组(依从性72.0%、满意率8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临床生活质量评分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实施人生回顾护理干预措施,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现状,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作者:时庆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成人重型麻疹患者的护理思路构建和实践分析

    目的:对成人重型麻疹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与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成人重型麻疹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5例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7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8.18%,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人重型麻疹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密切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海霞;隋雨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妊娠晚期凝血功能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妊娠晚期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方法以该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为研究组,选择同期6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均为妊娠晚期(孕期30~40周),测定并比较两组孕妇凝血相关指标(APTT、TT、PT及FIB)及血小板参数(PLT、MPV及PDW)。结果两组妊娠晚期孕妇APTT(27.84±0.66)s VS(31.13±1.23) s、PT(8.56±0.50)sVS(10.25±0.52) s、TT(10.35±0.72) sVS(12.27±0.86) s及FIB(4.97±0.71) g/LVS(3.82±0.48) 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两组血小板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晚期孕妇处于明显高凝状态,加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凝血功能检测,对疾病评估、治疗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惠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对喘息性肺炎患儿应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整群选取88例喘息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44例)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的方法,对照组(44例)则使用布地奈德氧气雾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总有效率、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等。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喘息性肺炎采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的方式,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凤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肠内营养治疗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76例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治疗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空肠造瘘管滴注瑞素,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减压量、胃排空障碍恢复时间、体质量减轻数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胃肠减压量、胃排空障碍恢复时间、体质量减轻数及术后住院时间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治疗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可有效恢复患者胃肠道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程伟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药促进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配合中药直肠滴入促进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0例于2008年10月-2014年10月经该院临床确诊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120例宫腔粘连的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必要时腹腔镜监护),对照组患者术后辅助临床常规治疗3个月,而实验组患者术后辅助中药外敷配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3个月。术后1、3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观察其宫腔粘连情况,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其术后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效果。结果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宫颈形态恢复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月经改善情况的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由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平均宫体大小为(41.4±3.6)mL,其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为(6.63±1.31)mm;而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平均宫体大小为(37.2±2.7)mL,其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为(5.64±0.81)mm;实验组患者的宫体大小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中药直肠滴入能有效促进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

    作者:汤传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论文写作技巧--计量单位和符号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两种检测方法在HbsAg低浓度标本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对于化学发光磁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低浓度标本结果对比分析。方法先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测并确定HbsAg低浓度标本(0.5~1.0 ng/mL)236份和HbsAg阴性标本(约0.5 ng/mL)100份。分别使用CMIA和ELISA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LISA法检测出阳性标本为195例,阳性率为82.6%。CMIA法检测出阳性标本为232例,阳性率为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2,P<0.05)。ELISA法敏感度为84.1%,CMIA法敏感度为9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21,P<0.05)ELISA法特异性为95%,CMIA特异性为97%。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53,P>0.05)。结论CMIA法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ELISA法,建议在HbsAg的检测尤其是低浓度标本的检测中使用高敏感度与高特异性的方法。

    作者:刘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在脑外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术后3~6个月再行颅骨修复术,观察组采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GCS评分与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外伤患者,采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及MRI诊断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神经细胞瘤(Adrenal Ganglioneuroma,AGN)的CT及MRI表现。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9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GN患者,回顾性分析AGN患者的CT及MRI表现,分析肿瘤的位置、形态、密度或信号及其强化方式。结果32例AGN中18例位于右侧(占56.3%),14例位于左侧(占43.7%);CT显示平扫后,24例呈均匀低密度(占75%),8例呈不均匀低密度(占25%),其中17例瘤内可见散在的斑点状、小条状钙化(占53.1%),增强扫描后6例未见明显强化(占18.7%),26例瘤内可见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占81.3%);其中1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 MRI显示瘤体呈T1WI等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其中4例(占33.3%)可见条状、片状或漩涡状低信号,D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渐进性不均匀轻中度强化。结论AGN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将二者结合可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许立功;吴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外燥对小鼠气道免疫及分泌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外燥对昆明种小鼠呼吸道的局部免疫及分泌功能的影响,研究外燥致病的病机。方法该实验自2009年10月-2010年5月完成。将120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温燥组,常温燥组,常温常湿组,凉燥组等4组,每组30只。在第六、十二、十八天处理后,对各组气道灌洗液中黏多糖,SIgA和IgG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黏多糖含量在温燥组第十二、十八天降低;凉燥组则第十二天低(P<0.05)。温燥组第六到十八天,SIgA含量持续下降。 IgG含量第六到十八天温燥组和常温燥组持续下降,且温燥组下降更显著。结论外燥可导致肺卫失衡、肺津液生成减少、呼吸道的“纤毛-黏液毯”的免疫屏障功能减弱,为研究外燥伤肺提供实验基础资料。

    作者:胡利群;丁建中;刘国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3岁以下季节性腹泻患儿护理中对其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用于3岁以下季节性腹泻患儿护理中对其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为护理方式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指导。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诊疗的3岁以下季节性腹泻患儿12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为单数就诊者,按常规护理方式予以护理。观察组64例为双数就诊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对护理后疗效,安全性,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率等进行组间比较及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研和对照组究对象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82.3%,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依从率为96.9%高于对照组85.5%的总治疗依从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3.8%和80.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3岁以下季节性腹泻患儿护理中能够改善临床疗效,提升治疗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率,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

    作者:杜凤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目的:应用阿托伐他汀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出现左室肥厚心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p21表达及其改善机制。方法随机将同批次16只具有8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为阿托伐他汀ATV组与自发性高血压SHR组(各8只);另选取8只同周龄大鼠作为正常血压WKY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对ATV组进行灌胃,50 mg/(kg·d);对SHR组与WKY组进行等容量蒸馏水灌胃,测量3组大鼠血压,5周/次;持续干预10周后,对其血压及血脂水平进行观察与测量,同时计算其心肌肥厚指标,并使用RT-PCR、免疫组化观察PPARγ和p21的表达。结果血脂及血压观测结果显示,SHR组与ATV组无显著差异,ATV组心肌肥厚指标明显低于S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TV组PPARγ和p21的表达明显高于S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组织PPARγ和p21 mRNA的表达表现出负相关性。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自行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中PPARγ、p21上调以对细胞周期进行调节,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蒲丽君;赵珂;罗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