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妙勤
目的:对胸乳入路腔镜与开放手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进行比较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采用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筛选,整群选取16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86例,采用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82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术后就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创口长度,安全性及美观度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对照组研究对象的疗效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创口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低于对照组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6个月的瘢痕美观度评分分别为(4.6±1.2)分和(8.5±1.2)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对应评分(P<0.05),即观察组的瘢痕美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胸乳入路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性高、美观度高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对鼻内镜手术应用于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临床疗效展开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时间段入该院接受治疗的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100例,将其划分成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临床传统手段治疗,研究组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96.0%相较于对照组80.0%显著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0%相较于对照组40.0%显著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使用于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具备临床推广借鉴价值。
作者:杨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可行性。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5年5月收治97例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腔引流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8±1.0) d,短于对照组(6.2±0.8)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次全胆囊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与补液量少等优点,住院时间更短,有较大可行性与推广价值。
作者:闫君义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对结肠癌患者手术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结肠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采用新辅助化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治疗前后对照组CD44v6、p27蛋白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D44v6蛋白指标发生显著下降, p27蛋白指标明显上升。两组预后对比,试验组治疗及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则多出现呕吐、恶心、食欲不振、抵抗力差等情况。结论新辅助化疗对于结肠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徐建国;曹洪涛;王政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合并高血压(High Blood Pressure, HBP)、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前列腺电切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该院经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且合并有HBP、DM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及循证护理模式经行护理,后将两组患者的满意率、住院时间、恢复自主排尿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HBP、DM的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发现虽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恢复自主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QOL、IPSS评分及HBP、DM的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合并HBP、DM患者前列腺电切围手术期的效果更明显,可大幅度改善患者对HBP、DM的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惠洪;詹陈菊;林立姮;林争艳;郑燕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应用蜂针疗法联合中成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蜂针疗法联合中成药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针疗法联合中成药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英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在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中临床疗效。方法将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4年5月儿科住院治疗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常规治疗+氯雷他定治疗),详细将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WBC、IL-2、4、5水平进行记录;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发热、咳嗽、咯痰、咽痛、胸片阳性缓解时间进行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比较进行记录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血WBC、IL-2、4、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的血WBC、IL-2、4、5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发热、咳嗽、咯痰、咽痛、胸片阳性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8%,显著高于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雷他定可有效干预患儿WBC、嗜酸性粒细胞、IL-2、IL-4、IL-5水平,有效缩短患儿治疗时间,氯雷他定治疗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作者:米青;季存栋;陈丽萍;李霞;戚丽娜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该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接受动脉栓塞化疗术的3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发生急性肾损伤为观察终点,将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和非肾损伤组,对急性肾损伤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18例入组患者中,发生TACE后AKI共29例,发生率为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表明年龄>55岁(OR=3.34,95%CI:1.21~9.79)、谷草转氨酶>55 U/L(OR=4.53,95%CI:1.78~10.91)、糖尿病(OR=5.12,95%CI:1.58~11.90)是经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年龄>55岁)、谷草转氨酶>55 U/L、糖尿病是经动脉栓塞化疗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宝锋;曾宪强;孟春香;刘冬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分析VSD负压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四肢创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VSD负压引流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住院时间、植皮所需时间、住院花费、感染发生率、创面愈合率及植皮成活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植皮所需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和住院花费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创面愈合率和植皮成活率分别为97.67%、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VSD负压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清除创面,改善创面局部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兴华;王剑;石金柱;李健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湿疹患者使用观察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进行辅助治疗,观察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治疗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就诊于该院皮肤科的204例湿疹患者作为该次观察研究的对象,经患者允许后,将20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4例,对照组100例,对治疗组中的患者使用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和丙酸氟替卡松软膏进行治疗,2次/d;对对照组中的100例患者单独使用丙酸氟替卡松软膏软膏,2次/d。两组使用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8%,由此可见,治疗组患者的疗效要比对照组患者的疗效要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1,P<0.05)。结论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对湿疹患者使用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进行治疗,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还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治疗推广的价值。
作者:杨越楠;商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MRI的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5年2月该院经病理证实的58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CT、MR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结果23例CT检查患者中,实性肿瘤占73.9%;平扫密度均匀者占87.0%,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35例MRI检查患者中,实性肿瘤占74.3%;实性为主肿块T1WI和T2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为主;增强扫描轻度强化。结论CT和MRI对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特征性,可结合临床相关检查,以明确该病的诊断。
作者:陈妙勤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对大鼠胸腺指数和血清糖皮质激素(CORT)和胸腺肽浓度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应激组大鼠给予复合应激,即禁水12 h、禁食12 h、束缚6 h、昼夜颠倒、强迫游泳15 min、潮湿垫料24 h和45°浸水5 min7种应激刺激,每天随机一次,7 d为一个周期,每种刺激应用一次,共14 d。应激结束后取材,计算胸腺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CORT和胸腺肽的含量。结果应激组大鼠胸腺指数为(1.08±0.13)mg/g,与对照组[(1.45±0.11)mg/g]比较显著性减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组大鼠血清CORT浓度为(87.91±2.45) pg/mL,与对照组[(77.28±1.56)pg/mL]比较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应激组大鼠血清胸腺肽的含量为(0.93±0.03)×103 pg/mL,与对照组[(1.40±0.06)×103 pg/mL]比较显著性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应激会降低大鼠胸腺指数,抑制胸腺肽的分泌功能。
作者:崔春红;孙兆霞;李伟;姜鹤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中重度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3例中重度异位症患者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4%,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中重度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夏雨露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潘托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40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潘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与观察组97.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明显高于观察组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潘托拉唑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龚珍民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不同甲状腺激素水平及131I剂量对甲状腺癌患者一次清甲成功率的影响研究,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新的资料和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在外科手术治疗后再行碘治疗,根据不同甲状腺激素水平及131I剂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分组间的一次清甲成功率。结果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30③IU/mL和131I剂量高于3.7 GBq的甲状腺癌患者一次清甲成功率明显高(P<0.05),其中年龄、性别、碘摄取量病理分型等对一次清甲成功与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碘具有治疗难度低、副作用小、有效率较高等特点,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对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30③IU/mL临床效果更佳,131I剂量高于3.7 GBq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山长平;杨娅;夏重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整群选取了2013年9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9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比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变异型哮喘患者实施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射干麻黄汤进行治疗可促进患者及时康复,将治疗周期有效缩短,应临床-推广。
作者:陆佳燕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将患者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分别为(3±0.13)d、(45.3±7.29)min、(3.12±1.11)mL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9±1.24)d、(43.2±6.65)min、(6.72±3.1)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不良反应,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优于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同时,观察组在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切口的感染率为5%,而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后切口的感染率为25%,因此,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上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雪峰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与腹膜透析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2年6月-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3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平分为A组、B组、C组各31例,分别给予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腹膜透析3种方式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接受相应治疗后,C组治疗后瘙痒程度显著低于A组和B组,B组治疗后瘙痒程度显著低于A组(P<0.05),A组变化程度不大(P>0.05);C组患者β2-MC、iPTH、P3-均显著低于A、B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程度也显著优于A、B两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为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有效方式之一,其安全性高,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泽归;唐小玲 刊期: 2015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