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治疗湿疹的疗效探讨

杨越楠;商进

关键词: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 湿疹, 辅助治疗
摘要:目的:通过对湿疹患者使用观察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进行辅助治疗,观察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治疗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就诊于该院皮肤科的204例湿疹患者作为该次观察研究的对象,经患者允许后,将20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4例,对照组100例,对治疗组中的患者使用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和丙酸氟替卡松软膏进行治疗,2次/d;对对照组中的100例患者单独使用丙酸氟替卡松软膏软膏,2次/d。两组使用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8%,由此可见,治疗组患者的疗效要比对照组患者的疗效要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1,P<0.05)。结论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对湿疹患者使用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进行治疗,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还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治疗推广的价值。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ICU危重患者持续镇静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ICU危重患者持续镇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ICU收治的30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咪唑地西泮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及咪唑地西泮联合芬太尼进行镇静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镇静前后血糖、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胃液pH值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丙泊酚组评分为3~5分的患者有137例,占91.33%;咪唑地西泮组评分为3~5分的患者有135例,占9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或咪唑地西泮对ICU危重患者给予镇静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额的应激反应,有利于危急情况的预防,可帮助患者轻松、安全度过危险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迪力木拉提.阿不来提;买尔哈巴;薛克栋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文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木糖醇注射液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消化道出血行埃索美拉唑与木糖醇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13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行埃索美拉唑与木糖醇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92%显著比对照组70.77%高,且平均止血时间(1.50±0.02)d比对照组(3.65±2.36)d少,平均治疗时间(10.02±8.10)d比对照组(25.15±12.50)d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埃索美拉唑与木糖醇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止血。

    作者:张慧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江苏省金湖县食管癌高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江苏省金湖县食管癌高发区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食管癌发病率较高的吕良镇、陈桥镇、金北镇、戴楼镇、塔集镇、银集镇为筛查现场,用统一的调查表对20542例40~69岁人群进行普查,其中男性8350例,女性12192例。筛选现场的食管癌患者数据来自金湖县疾病控制中心。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分别采用Epidata和SPSS 17.0软件进行。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抽烟、每日抽烟量、烟龄、腌晒食品、食管癌肿瘤家族史、消化道症状如吞咽困难、胸骨疼痛、背部疼痛、颈部疼痛均增加食管癌的危险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食管癌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吸烟(OR=1.929)、腌晒食品(OR=1.673)、肿瘤家族史(OR=2.152)、颈部疼痛(OR=3.293)。结论积极改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对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定期体检,做到食管癌有效的一级预防。对出现临床可以症状如颈部疼痛等患者,积极尽早检查,做到早诊早治。

    作者:孙荣;姚建;杨志;王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胃食管反流病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在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治疗中埃索美拉唑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消化科治疗的胃食管反流患者98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临床治疗检测指标主要包括患者的烧心、泛酸以及胃食管反流导致的炎症病症以及相应的炎症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相关病症,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1.8%)明显高于对照组(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食管反流病症的临床治疗中结合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并且具有安全、高效的特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瑜;钟德金;吴国荣;王力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脑卒中细胞治疗中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应用潜力

    目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方法主要是借助于诱导已分化的一种成熟体细胞异位,对某一个或者某一些基因进行表达,进而重新整编得到的一种多功能干细胞。结果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有着一定的相似度,不仅仅存在高度增值性,同时也存在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成为神经元。结论IPSCs具有无道德伦理障碍,无免疫排斥,取材方式简单、无创等优点,为脑卒中的细胞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现就近年来与iPSCs治疗脑卒中相关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翁南川;詹仁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调查分析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幽门螺杆菌感染

    目的:调查和分析该院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病因,并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该院收取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242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上消化道疾病但非出血者242例为对照组,分析上消化出血的相关病因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上消化道出血中,主要的病因是十二指肠溃疡(35.1%)、胃溃疡(21.9%)、急性胃黏膜病变(10.7%)、胃癌(7.9%)、十二指肠炎(7.4%)。非上消化道出血患者Hp阳性率为59.5%,明显高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Hp阳性率31.8%(P<0.01)。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为主,Hp感染不会显著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

    作者:曾钗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诊断孕期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和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孕期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该院自2012年5月-2014年7月门诊收治的彩超检查孕妇共169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比不同孕周之间的差异。结果共检出64例畸形胎儿,检出率为3.77%,其中孕期12~19周12例(3.6%),孕期20~27周25例(5.08%),孕期28~36周15例(3.04%),孕期37~40周12例(3.17%),没有出现漏诊的病例,孕期20~27周的畸形周检出率高(5.08%),明显高于其他孕期组,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64例胎儿畸形孕妇全部及时终止了妊娠,手术后的检查同产前的彩超诊断全部吻合。结论彩超作为诊断孕妇体内胎儿畸形情况的一种方式,具有准确率较高、操作相当简单以及可以重复检查无创伤等优点,可以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刘淑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胆囊切除术麻醉的影响

    目的:对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用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该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93例患者随机分为I组(对照组)、II组(超前镇痛用药)及III组(术后用药镇痛),每组31例患者,对比3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血浆P物质(substance P)、白细胞介素6(IL-6)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术后12 h及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后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I组患者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率明显少于I组及III组(P<0.05)。手术结束后及术后24 h,II组患者的IL-6水平明显低于I组及III组(P<0.05)。3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浆P物质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进行超前镇痛能有效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抑制患者体内的IL-6的释放,缓解患者疼痛,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兴彩;赵怀金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析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可行性。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5年5月收治97例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腔引流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8±1.0) d,短于对照组(6.2±0.8)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次全胆囊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与补液量少等优点,住院时间更短,有较大可行性与推广价值。

    作者:闫君义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替吉奥单药与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比较

    目的:比较替吉奥单药与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该院肿瘤科收治的83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单药组予替吉奥化疗,联合组予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化疗,一周期均为21 d。化疗4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单药组及联合组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不良反应总体上比联合组低,其中恶性呕吐、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获益率单药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单药与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胃癌对比,疗效相当,患者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减轻减少,生存质量提高。

    作者:毕兰青;朱凡;张勤英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吲达帕胺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与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吲达帕胺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非洛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吲达帕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及动态血压负荷值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动态血压和动态血压负荷值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非洛地平治疗,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病情,且不良反应较少,更为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曾辉;黄亮;颜彪华;朝艳玲;王宏川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课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循证护理在合并HBP、DM患者前列腺电切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的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合并高血压(High Blood Pressure, HBP)、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前列腺电切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该院经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且合并有HBP、DM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及循证护理模式经行护理,后将两组患者的满意率、住院时间、恢复自主排尿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HBP、DM的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发现虽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恢复自主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QOL、IPSS评分及HBP、DM的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合并HBP、DM患者前列腺电切围手术期的效果更明显,可大幅度改善患者对HBP、DM的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惠洪;詹陈菊;林立姮;林争艳;郑燕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腹部彩超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运用腹部彩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择自2014年2月-2015年1月1年间,确诊并在该院实施医治的190例该病症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性的临床诊断,而对于观察组,则采用单纯性临床联合彩超诊断,然后记录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有71例症状表现为WBC计数指标升高以及下腹压痛与反跳痛的典型体征的共71例,符合率为74.73%;观察组患者中,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相符合有89例,诊断符合率为93.68%。从结果看,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98,P<0.05)。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运用腹部彩超结合临床诊断检查,可明显提升诊断的准确率,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丽云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探究

    目的:探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08年9月-2014年10月住院部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该次医学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保肾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24 h尿量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疗效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24 h尿量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出现1例静脉炎,1例头痛,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1例恶心,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血肌酐、血尿酸及24 h尿量等各项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朱珏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微切口白内障手术平台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微切口白内障手术平台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将该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眼科所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共计80例纳入该次临床研究,数字随机表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做标准切口手术,观察组40例患者做微切口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眼压以及角膜散光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d、术后7d眼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 d、术后7 d角膜散光度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应用微切口手术方案治疗具有确切的干预效果,对降低眼压,减少角膜散光影响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宪卿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脑卒中后丘脑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6月-2015年3月住院及门诊的脑卒中后丘脑痛患者,共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三组:普瑞巴林组、加巴喷丁组、卡马西平缓释片组,每组32例,三组患者分别口服普瑞巴林胶囊、加巴喷丁胶囊、卡马西平缓释片治疗,期间停用其他镇痛药物。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周进行NRS评分及睡眠障碍评分,观察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普瑞巴林组在治疗后1周NRS评分下降,且在此后各个时点下降明显(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在各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普瑞巴林组在治疗后1、2、4、8周的睡眠障碍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其他两组同期(P<0.01)。结论普瑞巴林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改善患者疼痛及睡眠障碍,不良反应少,药物耐受性良好。

    作者:刘聪;杨玉峰;李建波;李国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潘托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40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潘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与观察组97.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明显高于观察组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潘托拉唑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龚珍民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