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合并HBP、DM患者前列腺电切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的观察研究

陈惠洪;詹陈菊;林立姮;林争艳;郑燕华

关键词:循证护理, 高血压, 糖尿病, 前列腺电切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合并高血压(High Blood Pressure, HBP)、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前列腺电切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该院经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且合并有HBP、DM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及循证护理模式经行护理,后将两组患者的满意率、住院时间、恢复自主排尿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HBP、DM的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发现虽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恢复自主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QOL、IPSS评分及HBP、DM的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合并HBP、DM患者前列腺电切围手术期的效果更明显,可大幅度改善患者对HBP、DM的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提高艾滋病合并结核病(TB/HIV)患者治疗依从性干预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TB/HIV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8例每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治疗依从性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1.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诊及用药依从性分别为100.00%、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24%、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坦然面对率及主动告知率为89.47%、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53%、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抵触与紧张恐惧发生率为2.63%、21.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16%、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够提高TB/HIV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治疗检查依从性,从而提高疗程完成率,改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省晓琴;张正娟;张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与研究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并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器质性心脏病伴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观察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6.67%)相比,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后的治疗效果(96.67%)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显著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延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探析

    目的:对鼻内镜手术应用于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临床疗效展开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时间段入该院接受治疗的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100例,将其划分成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临床传统手段治疗,研究组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96.0%相较于对照组80.0%显著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0%相较于对照组40.0%显著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使用于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具备临床推广借鉴价值。

    作者:杨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178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电生理表现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电生理表现及分型。方法整群收集2012年1月-2014年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78例GBS患者,分析其电生理表现,并根据临床及电生理表现分型。结果 AIDP型117例(65.7%),AMAN型30例(16.9%),纯感觉性神经病型12例(6.7%),CNV型8例(4.5%),Fisher型6例(3.4%),AMSAN型1例(0.6%)。还有一些亚型重叠者,CNV合并纯感觉性神经病1例,Fisher合并AMAN型1例,Fisher合并纯感觉性神经病型2例。损伤以运动神经为主。20例出现神经传导阻滞。两人仅有F波异常。16例电生理表现无异常。结论该院178例吉兰巴雷综合症患者以AIDP型为常见,各亚型有相互重叠。 AIDP、AMAN型可出现神经传导阻滞。

    作者:陈宏宇;申东方;宋荣蓉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综述的写作格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课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脑电图在癫痫诊治中的作用

    目的:对脑电图在癫痫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以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收的55例癫痫和45例可疑癫痫患者为对象,对其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通过脑电图检查后显示,55例癫痫患者中脑电图异常45例(81.1%),痫样活动40例(72.7%);45例可疑癫痫病例中,脑电图异常24例(53.3%),痫样活动15例(33.3%);指导确诊患者按时用药治疗,进行3~18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中有26例患者痛样活动明显减少,12例患者脑电图恢复正常。结论在癫痫诊断中,脑电图检测这一辅助诊断工作十分有效;能够指导患者实施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法,对癫痫诊治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李羚;刘志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关节镜下手术用于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整群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行创伤关节镜下手术,对照组行传统直视下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Rasmussen关节功能及骨折复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功能恢复优良率及骨折复位优良率分别为96.43%、92.8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71.43%(P<0.05)。结论创伤关节镜下手术用于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复位准确及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荣辉;曹银吉;乔冠儒;崔光友;邹本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青年脑出血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病因。方法回顾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间青年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脑出血779例,占11.52%,男性占64.70%,女性占36.30%;发病年龄(35.45±8.35)岁。病因:高血压病495例(63.53%),血管畸形56例(7.18%),瘤卒中19例(2.44%),血液系统疾病18例(2.31%),妊娠/产褥期27例(3.47%),烟雾病15例(1.92%),不明原因147例(18.87%),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0.26%)。危险因素:高血压541例(69.44%),吸烟141例(18.10%),饮酒213例(27.34%),糖尿病42例(5.39%),心脑血管病家族史186例(23.88%),血脂异常119例(15.28%)。结论近年来青年脑出血发病率逐年增多,男性多见;高血压是主要病因,其次是脑血管畸形,部分患者病因不明;高血压病史、吸烟、饮酒、卒中家族史、血脂异常可能与青年脑出血的发病有关。

    作者:徐辉;赵薇;方岩;王遂山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髓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的牙髓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牙体牙髓病治疗的患者的患牙380颗进行根管治疗,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牙随机分组,观察组190颗,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190颗,采用多次根管治疗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结果近期疗效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32%(183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26%(162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78,P<0.05);远期疗效显示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21%(179颗),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53%(153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19, P<0.05);因此,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多次根管治疗术。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根管治疗手段,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韫慧;郭磊;熊战胜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治疗湿疹的疗效探讨

    目的:通过对湿疹患者使用观察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进行辅助治疗,观察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治疗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就诊于该院皮肤科的204例湿疹患者作为该次观察研究的对象,经患者允许后,将20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4例,对照组100例,对治疗组中的患者使用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和丙酸氟替卡松软膏进行治疗,2次/d;对对照组中的100例患者单独使用丙酸氟替卡松软膏软膏,2次/d。两组使用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8%,由此可见,治疗组患者的疗效要比对照组患者的疗效要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1,P<0.05)。结论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对湿疹患者使用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进行治疗,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还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治疗推广的价值。

    作者:杨越楠;商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应用蜂针疗法联合中成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应用蜂针疗法联合中成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蜂针疗法联合中成药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针疗法联合中成药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英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产后子痫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产后子痫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该院接受的产后子痫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共4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共45例。观察两组效果,并对比。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有效率较高(95.56%、82.22%);病情控制时间较短,分别为(7.5±1.5)h、(10.6±2.5)h;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2.22%、17.78%);焦虑评分较低,分别为(39.36±4.45)分、(58.68±6.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子痫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应用价值较大,对快速控制病情、减少不良事件、改善焦虑情绪具有较大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杜新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与腹膜透析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与腹膜透析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2年6月-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3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平分为A组、B组、C组各31例,分别给予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腹膜透析3种方式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接受相应治疗后,C组治疗后瘙痒程度显著低于A组和B组,B组治疗后瘙痒程度显著低于A组(P<0.05),A组变化程度不大(P>0.05);C组患者β2-MC、iPTH、P3-均显著低于A、B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程度也显著优于A、B两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为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有效方式之一,其安全性高,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泽归;唐小玲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结肠镜术前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结肠镜术前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将其随机分为50例对照组和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检查前口服25%硫酸镁,50例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清肠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且肠道处理不良反应率为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P<0.05)。结论结肠镜术前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可有效清洁患者肠道,方法安全、简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燕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脑卒中细胞治疗中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应用潜力

    目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方法主要是借助于诱导已分化的一种成熟体细胞异位,对某一个或者某一些基因进行表达,进而重新整编得到的一种多功能干细胞。结果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有着一定的相似度,不仅仅存在高度增值性,同时也存在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成为神经元。结论IPSCs具有无道德伦理障碍,无免疫排斥,取材方式简单、无创等优点,为脑卒中的细胞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现就近年来与iPSCs治疗脑卒中相关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翁南川;詹仁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和开放手术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2014年6月来该院进行膀胱肿瘤手术的患者中选出62例,分为两组,对比组采用常规开放性手术方法;研究组进行腹腔镜下的膀胱根治性切除手术。分别记录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数据,并将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膀胱肿瘤的过程中应用腹腔镜下的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小珂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不同甲状腺激素水平及131I剂量对甲状腺癌患者一次清甲成功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甲状腺激素水平及131I剂量对甲状腺癌患者一次清甲成功率的影响研究,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新的资料和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在外科手术治疗后再行碘治疗,根据不同甲状腺激素水平及131I剂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分组间的一次清甲成功率。结果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30③IU/mL和131I剂量高于3.7 GBq的甲状腺癌患者一次清甲成功率明显高(P<0.05),其中年龄、性别、碘摄取量病理分型等对一次清甲成功与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碘具有治疗难度低、副作用小、有效率较高等特点,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对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30③IU/mL临床效果更佳,131I剂量高于3.7 GBq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山长平;杨娅;夏重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微切口白内障手术平台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微切口白内障手术平台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将该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眼科所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共计80例纳入该次临床研究,数字随机表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做标准切口手术,观察组40例患者做微切口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眼压以及角膜散光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d、术后7d眼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 d、术后7 d角膜散光度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应用微切口手术方案治疗具有确切的干预效果,对降低眼压,减少角膜散光影响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宪卿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木糖醇注射液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消化道出血行埃索美拉唑与木糖醇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13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行埃索美拉唑与木糖醇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92%显著比对照组70.77%高,且平均止血时间(1.50±0.02)d比对照组(3.65±2.36)d少,平均治疗时间(10.02±8.10)d比对照组(25.15±12.50)d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埃索美拉唑与木糖醇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止血。

    作者:张慧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