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钗明
目的:探究在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治疗中埃索美拉唑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消化科治疗的胃食管反流患者98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临床治疗检测指标主要包括患者的烧心、泛酸以及胃食管反流导致的炎症病症以及相应的炎症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相关病症,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1.8%)明显高于对照组(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食管反流病症的临床治疗中结合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并且具有安全、高效的特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瑜;钟德金;吴国荣;王力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孕期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该院自2012年5月-2014年7月门诊收治的彩超检查孕妇共169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比不同孕周之间的差异。结果共检出64例畸形胎儿,检出率为3.77%,其中孕期12~19周12例(3.6%),孕期20~27周25例(5.08%),孕期28~36周15例(3.04%),孕期37~40周12例(3.17%),没有出现漏诊的病例,孕期20~27周的畸形周检出率高(5.08%),明显高于其他孕期组,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64例胎儿畸形孕妇全部及时终止了妊娠,手术后的检查同产前的彩超诊断全部吻合。结论彩超作为诊断孕妇体内胎儿畸形情况的一种方式,具有准确率较高、操作相当简单以及可以重复检查无创伤等优点,可以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刘淑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分析与研究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并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器质性心脏病伴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观察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6.67%)相比,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后的治疗效果(96.67%)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显著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延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分析ICU危重患者持续镇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ICU收治的30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咪唑地西泮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及咪唑地西泮联合芬太尼进行镇静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镇静前后血糖、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胃液pH值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丙泊酚组评分为3~5分的患者有137例,占91.33%;咪唑地西泮组评分为3~5分的患者有135例,占9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或咪唑地西泮对ICU危重患者给予镇静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额的应激反应,有利于危急情况的预防,可帮助患者轻松、安全度过危险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迪力木拉提.阿不来提;买尔哈巴;薛克栋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潘托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40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潘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与观察组97.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明显高于观察组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潘托拉唑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龚珍民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评价补肾降压方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6例,选用中药补肾降压方进行治疗,对照组75例,选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各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4.7%,对照组为82.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降压方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好,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余永林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研究七叶亭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离体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Bcl-2、Bax和caspases-9的mRNA含量。结果①细胞凋亡:七叶亭处理后MTT值均低于对照组,且药物剂量越高、MTT值越低;②基因mRNA含量:七叶亭处理后,Bcl-2的mRNA含量低于对照组,Bax和caspases-9的mRNA含量高于对照组;且药物剂量越高,Bcl-2的mRNA含量越低,Bax和caspases-9的mRNA含量越高。结论七叶亭处理能够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凋亡,且抑制Bcl-2表达和促进Bax、caspases-9表达可能是药物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
作者:李俐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方法主要是借助于诱导已分化的一种成熟体细胞异位,对某一个或者某一些基因进行表达,进而重新整编得到的一种多功能干细胞。结果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有着一定的相似度,不仅仅存在高度增值性,同时也存在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成为神经元。结论IPSCs具有无道德伦理障碍,无免疫排斥,取材方式简单、无创等优点,为脑卒中的细胞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现就近年来与iPSCs治疗脑卒中相关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翁南川;詹仁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对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用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该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93例患者随机分为I组(对照组)、II组(超前镇痛用药)及III组(术后用药镇痛),每组31例患者,对比3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血浆P物质(substance P)、白细胞介素6(IL-6)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术后12 h及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后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I组患者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率明显少于I组及III组(P<0.05)。手术结束后及术后24 h,II组患者的IL-6水平明显低于I组及III组(P<0.05)。3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浆P物质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进行超前镇痛能有效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抑制患者体内的IL-6的释放,缓解患者疼痛,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兴彩;赵怀金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将患者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分别为(3±0.13)d、(45.3±7.29)min、(3.12±1.11)mL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9±1.24)d、(43.2±6.65)min、(6.72±3.1)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不良反应,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优于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同时,观察组在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切口的感染率为5%,而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后切口的感染率为25%,因此,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上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雪峰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活动义齿种植术对于口腔疾病患者在进行口腔修复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该院收治的需要使用口腔修复的10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活动义齿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使用固定义齿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都有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要高。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指数(0.98±0.21)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出血指数(1.89±0.52),所有的差异均为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于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使用活动义齿种植术的方法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较好的降低患者的出血指数,在临床实施口腔修复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传凯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消化道出血行埃索美拉唑与木糖醇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13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行埃索美拉唑与木糖醇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92%显著比对照组70.77%高,且平均止血时间(1.50±0.02)d比对照组(3.65±2.36)d少,平均治疗时间(10.02±8.10)d比对照组(25.15±12.50)d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埃索美拉唑与木糖醇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止血。
作者:张慧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通气前和通气后体征、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指标等的变化。结果经过1~4 h的无创通气治疗,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与通气前相比明显减缓(P<0.001),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P<0.001),动脉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得到显著的改善(P<0.01),相关的临床症状也明显缓解,且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可以迅速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和心功能,有效缓解相关症状,心力衰竭病程缩短,是临床上治疗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于冰;林盛翠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7月-2014年7月间在娄底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行西医常规治疗)和观察组(50例,加用中医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1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贲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电生理表现及分型。方法整群收集2012年1月-2014年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78例GBS患者,分析其电生理表现,并根据临床及电生理表现分型。结果 AIDP型117例(65.7%),AMAN型30例(16.9%),纯感觉性神经病型12例(6.7%),CNV型8例(4.5%),Fisher型6例(3.4%),AMSAN型1例(0.6%)。还有一些亚型重叠者,CNV合并纯感觉性神经病1例,Fisher合并AMAN型1例,Fisher合并纯感觉性神经病型2例。损伤以运动神经为主。20例出现神经传导阻滞。两人仅有F波异常。16例电生理表现无异常。结论该院178例吉兰巴雷综合症患者以AIDP型为常见,各亚型有相互重叠。 AIDP、AMAN型可出现神经传导阻滞。
作者:陈宏宇;申东方;宋荣蓉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创伤关节镜下手术用于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整群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行创伤关节镜下手术,对照组行传统直视下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Rasmussen关节功能及骨折复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功能恢复优良率及骨折复位优良率分别为96.43%、92.8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71.43%(P<0.05)。结论创伤关节镜下手术用于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复位准确及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荣辉;曹银吉;乔冠儒;崔光友;邹本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提高艾滋病合并结核病(TB/HIV)患者治疗依从性干预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TB/HIV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8例每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治疗依从性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1.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诊及用药依从性分别为100.00%、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24%、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坦然面对率及主动告知率为89.47%、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53%、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抵触与紧张恐惧发生率为2.63%、21.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16%、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够提高TB/HIV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治疗检查依从性,从而提高疗程完成率,改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省晓琴;张正娟;张琳 刊期: 2015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