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降压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

余永林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血浆醛固酮, 血浆肾素活性
摘要:目的:评价补肾降压方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6例,选用中药补肾降压方进行治疗,对照组75例,选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各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4.7%,对照组为82.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降压方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好,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胃食管反流病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在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治疗中埃索美拉唑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消化科治疗的胃食管反流患者98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临床治疗检测指标主要包括患者的烧心、泛酸以及胃食管反流导致的炎症病症以及相应的炎症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相关病症,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1.8%)明显高于对照组(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食管反流病症的临床治疗中结合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并且具有安全、高效的特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瑜;钟德金;吴国荣;王力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论文写作技巧--摘要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不同甲状腺激素水平及131I剂量对甲状腺癌患者一次清甲成功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甲状腺激素水平及131I剂量对甲状腺癌患者一次清甲成功率的影响研究,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新的资料和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在外科手术治疗后再行碘治疗,根据不同甲状腺激素水平及131I剂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分组间的一次清甲成功率。结果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30③IU/mL和131I剂量高于3.7 GBq的甲状腺癌患者一次清甲成功率明显高(P<0.05),其中年龄、性别、碘摄取量病理分型等对一次清甲成功与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碘具有治疗难度低、副作用小、有效率较高等特点,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对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30③IU/mL临床效果更佳,131I剂量高于3.7 GBq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山长平;杨娅;夏重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与研究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并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器质性心脏病伴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观察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6.67%)相比,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后的治疗效果(96.67%)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显著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延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关键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调查分析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幽门螺杆菌感染

    目的:调查和分析该院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病因,并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该院收取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242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上消化道疾病但非出血者242例为对照组,分析上消化出血的相关病因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上消化道出血中,主要的病因是十二指肠溃疡(35.1%)、胃溃疡(21.9%)、急性胃黏膜病变(10.7%)、胃癌(7.9%)、十二指肠炎(7.4%)。非上消化道出血患者Hp阳性率为59.5%,明显高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Hp阳性率31.8%(P<0.01)。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为主,Hp感染不会显著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

    作者:曾钗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胆囊切除术麻醉的影响

    目的:对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用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该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93例患者随机分为I组(对照组)、II组(超前镇痛用药)及III组(术后用药镇痛),每组31例患者,对比3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血浆P物质(substance P)、白细胞介素6(IL-6)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术后12 h及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后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I组患者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率明显少于I组及III组(P<0.05)。手术结束后及术后24 h,II组患者的IL-6水平明显低于I组及III组(P<0.05)。3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浆P物质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进行超前镇痛能有效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抑制患者体内的IL-6的释放,缓解患者疼痛,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兴彩;赵怀金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脑卒中细胞治疗中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应用潜力

    目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方法主要是借助于诱导已分化的一种成熟体细胞异位,对某一个或者某一些基因进行表达,进而重新整编得到的一种多功能干细胞。结果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有着一定的相似度,不仅仅存在高度增值性,同时也存在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成为神经元。结论IPSCs具有无道德伦理障碍,无免疫排斥,取材方式简单、无创等优点,为脑卒中的细胞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现就近年来与iPSCs治疗脑卒中相关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翁南川;詹仁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替吉奥单药与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比较

    目的:比较替吉奥单药与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该院肿瘤科收治的83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单药组予替吉奥化疗,联合组予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化疗,一周期均为21 d。化疗4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单药组及联合组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不良反应总体上比联合组低,其中恶性呕吐、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获益率单药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单药与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胃癌对比,疗效相当,患者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减轻减少,生存质量提高。

    作者:毕兰青;朱凡;张勤英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析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可行性。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5年5月收治97例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腔引流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8±1.0) d,短于对照组(6.2±0.8)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次全胆囊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与补液量少等优点,住院时间更短,有较大可行性与推广价值。

    作者:闫君义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可行性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7月-2014年7月间在娄底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行西医常规治疗)和观察组(50例,加用中医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1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贲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米诺环素对急性智齿冠周炎治疗效果的探讨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2月-2014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口腔科治疗的80例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的资料作为分析材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冲洗,使用碘甘油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常规盲袋冲洗后使用米诺环素置入盲袋,观察两组用药后的疗效。结果实验组采用米诺环素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3%)。实验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中采用米诺环素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同时具有安全、可靠、高效以及操作方便的特征,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热百·卡德尔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结肠镜术前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结肠镜术前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将其随机分为50例对照组和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检查前口服25%硫酸镁,50例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清肠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且肠道处理不良反应率为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P<0.05)。结论结肠镜术前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可有效清洁患者肠道,方法安全、简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燕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提高艾滋病合并结核病(TB/HIV)患者治疗依从性干预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TB/HIV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8例每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治疗依从性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1.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诊及用药依从性分别为100.00%、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24%、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坦然面对率及主动告知率为89.47%、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53%、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抵触与紧张恐惧发生率为2.63%、21.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16%、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够提高TB/HIV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治疗检查依从性,从而提高疗程完成率,改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省晓琴;张正娟;张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与腹膜透析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与腹膜透析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2年6月-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3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平分为A组、B组、C组各31例,分别给予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腹膜透析3种方式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接受相应治疗后,C组治疗后瘙痒程度显著低于A组和B组,B组治疗后瘙痒程度显著低于A组(P<0.05),A组变化程度不大(P>0.05);C组患者β2-MC、iPTH、P3-均显著低于A、B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程度也显著优于A、B两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为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有效方式之一,其安全性高,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泽归;唐小玲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脑电图在癫痫诊治中的作用

    目的:对脑电图在癫痫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以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收的55例癫痫和45例可疑癫痫患者为对象,对其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通过脑电图检查后显示,55例癫痫患者中脑电图异常45例(81.1%),痫样活动40例(72.7%);45例可疑癫痫病例中,脑电图异常24例(53.3%),痫样活动15例(33.3%);指导确诊患者按时用药治疗,进行3~18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中有26例患者痛样活动明显减少,12例患者脑电图恢复正常。结论在癫痫诊断中,脑电图检测这一辅助诊断工作十分有效;能够指导患者实施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法,对癫痫诊治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李羚;刘志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对所选患者进行数字编号,按照数字奇偶法平均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仅仅采用氨氯地平药物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药物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24 h蛋白尿含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蛋白尿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测定24h蛋白尿含量明显比对照组少,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率均为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患者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药物治疗效果甚佳,比仅仅使用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和降低患者蛋白尿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林雪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潘托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40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潘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与观察组97.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明显高于观察组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潘托拉唑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龚珍民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98例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疗效及敏感基因研究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效果及敏感基因分析。方法该次整群选取98例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术后的患者均为该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应用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对乳腺癌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并就化疗敏感性基因进行筛选。结果该次选取的淋巴结转移乳腺癌98例,检测出PIK3CA、MLH1、TP53基因突变,PIK3CA基因突变48例,占48.9%,<50岁的40患者,基因突变率为65%,>50岁58例中,基因突变率为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趋势在年轻患者中应用较明显,经统计示Ⅱ期44例,基因突变率为44.9%;Ⅲ期54例,基因突变率为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2.184,P<0.05)。该次选取的98例患者中,CR8例,PR49例,SD22,PD19,总有效率58.2%。结论观察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疗效,并对敏感基因进行研究,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对保障患者预后的改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引起重视。 PIK3CA为术后辅助化疗应用AC-D方案的较为敏感基因。

    作者:沈晓健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肝细胞癌经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该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接受动脉栓塞化疗术的3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发生急性肾损伤为观察终点,将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和非肾损伤组,对急性肾损伤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18例入组患者中,发生TACE后AKI共29例,发生率为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表明年龄>55岁(OR=3.34,95%CI:1.21~9.79)、谷草转氨酶>55 U/L(OR=4.53,95%CI:1.78~10.91)、糖尿病(OR=5.12,95%CI:1.58~11.90)是经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年龄>55岁)、谷草转氨酶>55 U/L、糖尿病是经动脉栓塞化疗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宝锋;曾宪强;孟春香;刘冬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