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智
目的 比较研究输尿管镜钬激光与电切治疗,对于输尿管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输尿管息肉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输尿管镜钬激光切除息肉,对照组使用输尿管镜电切术切除息肉.比较两组一次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输尿管息肉残留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实验组一次手术成功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输尿管息肉残留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切除术治疗输尿管息肉,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刘天冬;赵培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以60例支气管舒张试验呈现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试验的结果和他们临床病例的综合研究分析,探索会影响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的因素.方法 选取6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肺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通过患者临床资料和试验结果分析.结果 患者病程、抽烟时间越长,患者所占比例越高;哮喘患者病程、抽烟时间长短和试验中FEV1改善率存在线性回归关系;患者肺功能和用药情况和FEV1之间不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且不同病程的患者对FEV1改善率影响不一致,其中中病程度影响明显,短病程组次之,长病程组影响小.结论 支气管舒张性试验是测定患者气道可逆性的有效、科学的方法,其中患者病程、抽烟、肺功能和用药情况等因素会对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造成影响,其中患者病程情况对试验结果影响作用大,有效的支气管舒张药物的服用可以改善病症发作时气道痉挛和肺功能指标情况,使得患者病情得以控制.
作者:刘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该研究主要就喉咽返流疾病的临床诊断情况展开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110例疑为喉咽返流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返流检查积分量表(RFS)以及返流症状指数量表(RSI)来对其进行评估,其中有72例患者的评估结果为阳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咽喉反流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时,RFS以及RSI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评估,采用短期质子泵来进行试验性抑制治疗,在对此类患者可以对此类治疗方式可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刘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疾病发病率有所改变,严重影响生命和健康的创伤、肿瘤和一些慢病等疾病成为主要的威胁.各种疾病中的危重患者由于发病急、病情重、危险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从而得到医学界的更多关注.对此,该研究先从营养支持治疗危重患者现状说起,重点找出目前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对策;并结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病症的危重患者,采取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以此满足危重患者的营养需要,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9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患者,其中1例应用血管内电解脱弹簧圈(EDC)结合支架进行治疗,3例应用ECD保护球囊,15例应用EDC栓塞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Hunt-Hess分级中良好为16例,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5例成功随访患者中1例出现复发现象,其余患者无复发.结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给予血管内栓塞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间进行预防出血处理可有效的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张志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国内人均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但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率却一直持续不下,因此,必须提高对该病的重视程度.该综述针对该病的内科治疗进行了分析,首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致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进行分析,然后就其诊断标准进行研究,进而详细对其内科治疗进行阐述,包括一般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131I治疗,以此探究出甲亢的内科治疗方式.通过该次研究,以期为相关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作者:陈琼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中毒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126例急性中毒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67例患者,对照组59例患者,实验组采取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取洗胃、导泻等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显效39例,有效23例,无效5例;对照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25例,无效11例.结论 对急性中毒的患者采用血液净化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生存率高.
作者:吴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研究针对癌症癌痛问题进行了阐述.通过对癌症患者资料的分析,总结了造成癌痛的主要因素、癌痛的临床特点、癌痛程度的临床评估等问题,并对如何减轻癌症患者癌痛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讨论,总结了癌痛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手段,为减轻癌症患者疼痛,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作者:刘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脂素、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具体变化情况.方法 从2010年3月-2013年3月该院接受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94例作为研究组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具体的尿清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其中正常蛋白尿组70例,微量蛋白尿组60例,大量蛋白尿组64例;并选择70例经体检健康状况良好的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检者体内的内脂素、脂联素具体水平,并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另外对所有受检者的空腹血糖值,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等先关指标进行具体检测,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体内的血清内脂素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蛋白尿组的具体血清脂联素含量低于对照组,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极有可能参与到了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联合对参者的具体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可能会对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作者:潘苗;张黎;张晓虹;梁蕴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患者输血反应的一些相关因素与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400例输血患者的护理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强化临床用血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结果 400例进行输血的患者里有2例出现过敏症状及发热症状,1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存在输血性血色病,1例有免疫性溶血症状,1例在输血后出现紫癜,2例输注红细胞之后有出血症状,1例有抗宿主症状.结论 400例输血患者输血反应出现率为2%,要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临床上要严格把握输血适应症,遵循输血规章制度.
作者:邓小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抢救失败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 结合在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于该院接受心肺复苏的31例患者的护理过程,将心肺复苏失败的病例与心肺复苏成功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该研究的样本中,有24例心肺复苏抢救失败,有7例成功,对比分析后发现,影响心肺复苏抢救失败的因素有:心肺复苏抢救的时间,有效肺通气,除颤设备的应用以及药物的使用.结论 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术、建立有效肺通气通道以及应用必要的辅助设备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余柏来;李成叶;姚美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麻醉是消除病人疼痛、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和保障.但是,由于病人自身因素、麻醉因素、环境、设备因素和一系列不可预见的其他因素所致,使得麻醉难免会发生一些风险.为此,要加强对麻醉风险的防范,不仅要提高麻醉医生的整体素质,做好术前充分准备、选择合理麻醉方法,还要改善硬件设备,加强麻醉后的访视.该研究试图对临床麻醉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杜燕燕;刘志群;张晓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呼吸内科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及在实际中的效果显示.方法 对该院呼吸内科病房管理中发生的各种风险事件的一些客观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从建立健全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机制开始,然后加强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风险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结果 通过对呼吸内科实施风险管理措施以后,呼吸内科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上升11.5%,医患纠纷的情况也大幅的减少.结论 呼吸内科的风险管理的实施有利的提高了护理的质量与患者的满意程度,使得患者在安心与科学的环境下早日康复.
作者:安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阑尾基部坏疽穿孔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坏疽穿孔性的阑尾炎患者44例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为44例患者进行相应手术和处理后,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腹腔脓肿、切口感染、肠瘘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对坏疽穿孔的阑尾炎实施相应切除手术能够有效治疗阑尾炎,并且要加强对腹腔脓肿、切口感染、肠瘘等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乐金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采用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配合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该院接待的105例(总计110侧耳)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其中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有55侧耳.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基础上给予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平均每天进行1次,以10次作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应间隔1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及对比.结果 研究组53例患者55侧耳听力和(或)耳鸣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27%(48/55),对照组52例患者55侧耳听力和(或)耳鸣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9.09%(38/55),两组总有效率采用统计学分析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治疗病程短疗效好,且成功率较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很低.结论 对于神经性耳鸣耳聋患者而言,采用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配合中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着可靠、安全及有效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永福;阮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并发脑卒中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呼吸科进行治疗的100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根据Essen评分对实验对象进行分组,评价不同危险程度的患者并发脑卒中相关因素.结果 低危、中危、高危患者是否发生脑卒中与男女性别比例不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BMI、吸烟系数具有相关性(P<0.05);与低危患者比较,中危及高危患者的SaO2、PaCO2、多导睡眠监测检查(PSG)检查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中危、高危患者的PaO2、FEV1预计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OSAHS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与患者BMI增高、体重增加,以及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性疾病有关,与患者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高有直接相关性.
作者:彭丽慈;刘琰;周燕宁;唐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西北五省区3575名招飞中学生血液5项传染指标检测结果,进一步了解西北地区中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更好地做好招飞工作和指导学生卫生保健工作.方法 清晨空腹采静脉血,对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Ⅵ/2)、梅毒抗体)5项传染指标进行常规检测.结果 3 575名招飞体验学生血液中发现5项传染指标异常者519名,占受检总数的14.52%.结论 招飞中学生血液5项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基本稳定,健康状况良好,但也存在问题,应加强健康宣传和教育,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
作者:彭兰英;邹宏;王建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聚焦解决模式在提高膀胱癌术后改善和提高膀胱灌注患者对医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回顾2009年3月-2013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2例膀胱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6例,对比患者的按时、配合灌注及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术后无复发情况,而对照组手术后出现了肿瘤复发,发病率为23.1%.患者按时及配合灌注,并进行定期复查可有效减少肿瘤的复发率.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的使用展现出了合理的护理方式,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很好地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周青榆;吴金珍;梁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观察更昔洛韦滴眼液联合加强龙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60眼)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分为对照组(30眼)和观察组(30眼),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球旁注射加强龙20 mg,观察视力、角膜恢复情况、病程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视力、角膜恢复情况及治愈率无明显区别,但治疗组病程缩短,复发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抗病毒的同时局部加用糖皮质激素,疗程缩短,复发率明显降低,是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于冠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96例病例随机分组,研究组患者行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对照组患者行CT冠脉成像后,再行冠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斑块及狭窄程度显示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在显示斑块和狭窄程度方面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安全性更高,且其对于冠脉血管的显示、软硬斑块和狭窄程度的显示更具有优势,更有利于评价冠状动脉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明智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