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中毒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

吴洁

关键词:急性重度, 血液净化,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中毒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126例急性中毒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67例患者,对照组59例患者,实验组采取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取洗胃、导泻等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显效39例,有效23例,无效5例;对照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25例,无效11例.结论 对急性中毒的患者采用血液净化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生存率高.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百康过敏原检测机生物共振治疗过敏性疾病

    目的 探讨百康过敏原检测机生物共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皮肤门诊收治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930例,所有患者均首先使用百康过敏原检测机进行过敏原的检测,并使用百康过敏原检测机进行生物共振脱敏治疗.结果 930例患者中,痊愈701例(75.38%),显效129例(13.87%),有效73例(7.85%),无效27例(2.90%),总有效率为89.25%,复发率为22.37%.其中荨麻疹患者680例的总有效率为88.53%,复发率为22.69%;神经性皮炎患者130例的总有效率为91.54%,复发率为18.40%;湿疹患者70例的总有效率为95.71%,复发率为25.71%;接触性皮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00%,复发率为23.40%.不同类型过敏性皮肤病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康过敏原检测机生物共振治疗过敏性疾病无需药物治疗,患者无创伤,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米菲司酮与氨甲喋呤联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为宫外孕的保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1月一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98例宫外孕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98例患者分成三组,米非司酮组66例,氨甲喋呤组66组,联合组66组.米非司酮组单独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氨甲喋呤组单独应用氨甲喋呤进行治疗,联合组应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米非司酮组的治愈率为57.14%,氨甲喋呤组的治愈率为62.12%,联合组的治愈率为92.42%,联合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米非司酮组及氨甲喋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为(14.9±2.2)d,氨甲喋呤组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为(15.2±2.8)d,联合组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为(10.3±1.3)d,联合组时间明显短于单独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米非司酮组及氨甲喋呤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氨甲喋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明显,不增加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婷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抗结核疗法对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肝功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抗结核疗法对肺结核合并乙肝的肝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将入院的69例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分为A、B、C3组,每组23例都给予2HRZE/4HR的常规用药方案;A组为对照组,在抗结核的基础上进行抗炎保肝治疗,B、C两组为实验组,分别在A的基础上加拉米定抗病毒、抗纤维化治疗治疗,经过6个月治疗后观察反映患者肝功能损害状况AST、ALT、TBil的值.结果 在6个月治疗后的检查中,B组肝功指标[AST:(45.2±3.4)U/L、ALT:(49.4±5.4) U/L、TBil:(27.6±4.3)pmol/L]、C组肝功指标[AST:(48.4±2.1)U/L、ALT:(54.3±5.7)U/L、TBiL:(28.1±4.2)pmol/L]显著低于A组[AST:(70.3±8.4)U/L、ALT:(78.6±8.9)U/L、TBiL:(33.4±6.4)pmol/L],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停药率分别是13.40%、4.34%、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治疗加入抗病毒治疗和抗纤维化治疗对结核合并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有保护作用,可以应用在临床.

    作者:凌均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51例乳腺肿物粗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的对照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乳腺肿物粗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进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乳腺肿块疾病患者551例,对其采取乳腺肿物粗针吸细胞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而后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良性病变者461例,确诊为恶性病例者69例,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良性病变472例,恶性病例79例.显然细胞学诊断乳腺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97.67%,诊断恶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7.34%.结论 在对乳腺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合理展开针吸细胞学检查可使诊断率得以提高,该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相对较高,值得关注.

    作者:王乃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情况,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当日住院患者1614人次,医院感染率为2.35%,例次感染率2.6%.感染科室以ICU、脑外科高发,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首.结论 对感染高科室重点监控,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的清洁、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降低医院感染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欧阳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胃粘膜出血62例内镜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胃粘膜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内镜诊断,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接收的急性胃粘膜出血病人62例,经内镜检查,诊断为急性胃炎,并观察其临床表现以及出血量,采取保守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治愈率.结果 该研究62例急性胃粘膜出血患者中,治愈56例,死亡4例,均失血过多,死亡原因系胃粘膜糜烂性出血性胃炎.结论 急性胃粘膜出血为非器质性疾患所致,胃黏膜出血主要依靠早期内镜检查,采取保守疗法对于控制胃内pH值外和静脉止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海波;张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间质性肺疾病8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男、女患者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表现的差异,探讨性别对间质性肺疾病诊断的影响.方法 分析该院呼吸内科住院确诊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男女两组,比较其吸烟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肺功能,HRCT等.结果 82例患者中,男53例,女29例,男∶女约1.8∶1.0,年龄在42~85岁,平均(69.36±5.48)岁;男、女两组患者吸烟、桶状胸、FEV1/FVC预计值百分比、血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肺功能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表现因性别而异,临床医师诊断间质性肺疾病应予以考虑.

    作者:沈钦龙;关键;李默;钟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胺碘酮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期间入住该院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病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4例患者.对对照组的研究对象进行常规化治疗,实验组的病患在常规化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同时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和研究.结果 对照组治疗效果显示为有效病患占70.58%,实验组治疗效果显示为有效的占85.29%,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P<0.05.结论 患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病患临床上除常规化治疗基础上伴随使用胺碘酮,能够有效地提高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房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儿童家居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儿童家居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3年2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42例家居腹膜透析患儿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在未进行健康教育前,患儿的依从性普遍较低.进行健康教育后,患儿的各项依从性普遍提高,和教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明显影响儿童家居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减少、原发病复发率减少、儿童及家属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伟平;朱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动态心电图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1年7月-2012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实施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主要记录ST段压低阵数及心绞痛情况.结果 98例冠心病患者中,24h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87例(88.78%),其中13例(14.94%)为有症状的心肌缺血,74例(85.06%)为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高峰时间段是上午的6~12点间,低为0~6点间,2个时段的SM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缺血型的ST段压低为240阵次,有症状的心肌缺血47阵次占19.33%,SMI的193阵次占80.67%.经统计学比较,有症状与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在ST段压低变化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降低幅度是1~3 mm,SMI发作时心率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比例大,实施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可有效检出无症状的心肌缺血病例,且能够明确发病时间段,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有效依据.

    作者:梁树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CT影像分析

    目的 探讨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CT影像表现特点及患者的CT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3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析患者CT影像所呈现出来的病态分布和形态特征,并与普通肺结核病患者做对比,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39.8%病灶位置在双肺的上叶的尖、后段或者下叶的背段;34.9%病灶在左肺上叶舌段或者是右肺中叶;25%病灶位于一侧或者双肺上中前段、双下肺叶基底段.大面积发生病变62.6%;病灶点状分布、部分融合37.3%;合并出现空洞51.8%,而对照组的患者资料显示,患者病灶面积和孔洞等均比观察组轻很多.结论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具有一定的特征,与普通肺结核患者相比,病情较为严重,表现为多个肺叶肺段病灶呈现片状、多面积布局;合并出现空洞、支气管播散的几率很大.

    作者:李占峰;向述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药剂科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研究分析

    目的 研究药剂科在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中的作用.方法 经过对该院药剂科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在2012年之前药剂科并未进行合理的干预措施,而在2012年后对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干预措施,以2011-2012年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从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指标比对,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2012年后,药剂科的干预,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明显得到了改善,严格控制了用药种类、用药剂量以及适应证的范围,也因此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 药剂科的干预措施对临床药物应用改善效果十分有效,既改善了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同时又符合了患者的利益.

    作者:黄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0年5月-2012年2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全部脑卒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脑卒患者采取一般疗法,并辅以基础性护理,而治疗组,除了要进行基础护理以外,还要实行康复护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的评价方法,对5个月时间之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很好地恢复其神经功能,从而降低肢体残疾率,保证患者生活正常进行.

    作者:倪忠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8例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9例,两组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在围术期给予观察组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围术期内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降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效果显著.

    作者:段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氟桂利嗪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将氟桂利嗪、养血清脑颗粒联合使用,提高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方法 抽取该院治疗的150例偏头痛患者,对所有的偏头痛患者都进行3d的停药处理之后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在治疗之前为患者检测头颅CT、颈CT、神经系统,经检查脑内无肿瘤、血管无畸形,切非颈椎压迫所致头痛.抽取该院15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即治疗组、减药量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氟桂利嗪5~10 mg,每晚睡前服,养血清脑颗粒4 g/次,3次/d要求口服;减药量组给予氟桂利嗪5~10 mg,每晚睡前服,养血清脑颗粒的剂量由4g/次,3次/d下降到2 g/次,1次/d,要求口服;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5~10 mg每晚睡前服.结果 经过4个星期的疗程,治疗组患者治愈21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92%;减药量组患者治愈16例,显效11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82%,患者偏头痛症状下降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服药期间未见头颅CT、颈CT、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变化.结论 氟桂利嗪联合养血清脑颗粒能明显治疗偏头痛病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钢;高晓艳;刘爽;周萍萍;谷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西北五省区3575名招飞中学生血液5项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西北五省区3575名招飞中学生血液5项传染指标检测结果,进一步了解西北地区中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更好地做好招飞工作和指导学生卫生保健工作.方法 清晨空腹采静脉血,对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Ⅵ/2)、梅毒抗体)5项传染指标进行常规检测.结果 3 575名招飞体验学生血液中发现5项传染指标异常者519名,占受检总数的14.52%.结论 招飞中学生血液5项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基本稳定,健康状况良好,但也存在问题,应加强健康宣传和教育,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

    作者:彭兰英;邹宏;王建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60例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以60例支气管舒张试验呈现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试验的结果和他们临床病例的综合研究分析,探索会影响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的因素.方法 选取6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肺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通过患者临床资料和试验结果分析.结果 患者病程、抽烟时间越长,患者所占比例越高;哮喘患者病程、抽烟时间长短和试验中FEV1改善率存在线性回归关系;患者肺功能和用药情况和FEV1之间不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且不同病程的患者对FEV1改善率影响不一致,其中中病程度影响明显,短病程组次之,长病程组影响小.结论 支气管舒张性试验是测定患者气道可逆性的有效、科学的方法,其中患者病程、抽烟、肺功能和用药情况等因素会对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造成影响,其中患者病程情况对试验结果影响作用大,有效的支气管舒张药物的服用可以改善病症发作时气道痉挛和肺功能指标情况,使得患者病情得以控制.

    作者:刘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成组责任制护理对提高ICU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成组责任制护理对ICU病房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自2011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在该院ICU病房接受治疗的72例危重症患者随即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成组责任制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后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病房中实施成组责任制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玉华;王丽娟;靖素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48例抑郁症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6例抑郁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6周,观察组TE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疗效佳,起效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代凤琴;舒代明;李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更昔洛韦联合加强龙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观察更昔洛韦滴眼液联合加强龙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60眼)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分为对照组(30眼)和观察组(30眼),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球旁注射加强龙20 mg,观察视力、角膜恢复情况、病程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视力、角膜恢复情况及治愈率无明显区别,但治疗组病程缩短,复发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抗病毒的同时局部加用糖皮质激素,疗程缩短,复发率明显降低,是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