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个性化方案

张春梅

关键词:危重患者, 营养支持, 个性化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疾病发病率有所改变,严重影响生命和健康的创伤、肿瘤和一些慢病等疾病成为主要的威胁.各种疾病中的危重患者由于发病急、病情重、危险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从而得到医学界的更多关注.对此,该研究先从营养支持治疗危重患者现状说起,重点找出目前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对策;并结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病症的危重患者,采取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以此满足危重患者的营养需要,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间质性肺疾病8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男、女患者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表现的差异,探讨性别对间质性肺疾病诊断的影响.方法 分析该院呼吸内科住院确诊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男女两组,比较其吸烟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肺功能,HRCT等.结果 82例患者中,男53例,女29例,男∶女约1.8∶1.0,年龄在42~85岁,平均(69.36±5.48)岁;男、女两组患者吸烟、桶状胸、FEV1/FVC预计值百分比、血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肺功能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表现因性别而异,临床医师诊断间质性肺疾病应予以考虑.

    作者:沈钦龙;关键;李默;钟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4例心肺复苏抢救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抢救失败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 结合在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于该院接受心肺复苏的31例患者的护理过程,将心肺复苏失败的病例与心肺复苏成功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该研究的样本中,有24例心肺复苏抢救失败,有7例成功,对比分析后发现,影响心肺复苏抢救失败的因素有:心肺复苏抢救的时间,有效肺通气,除颤设备的应用以及药物的使用.结论 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术、建立有效肺通气通道以及应用必要的辅助设备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余柏来;李成叶;姚美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于冠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96例病例随机分组,研究组患者行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对照组患者行CT冠脉成像后,再行冠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斑块及狭窄程度显示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在显示斑块和狭窄程度方面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安全性更高,且其对于冠脉血管的显示、软硬斑块和狭窄程度的显示更具有优势,更有利于评价冠状动脉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明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中毒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中毒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126例急性中毒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67例患者,对照组59例患者,实验组采取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取洗胃、导泻等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显效39例,有效23例,无效5例;对照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25例,无效11例.结论 对急性中毒的患者采用血液净化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生存率高.

    作者:吴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索呼吸内科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及在实际中的效果显示.方法 对该院呼吸内科病房管理中发生的各种风险事件的一些客观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从建立健全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机制开始,然后加强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风险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结果 通过对呼吸内科实施风险管理措施以后,呼吸内科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上升11.5%,医患纠纷的情况也大幅的减少.结论 呼吸内科的风险管理的实施有利的提高了护理的质量与患者的满意程度,使得患者在安心与科学的环境下早日康复.

    作者:安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聚焦解决模式在提高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依从性的护理措施观察

    目的 研究聚焦解决模式在提高膀胱癌术后改善和提高膀胱灌注患者对医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回顾2009年3月-2013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2例膀胱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6例,对比患者的按时、配合灌注及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术后无复发情况,而对照组手术后出现了肿瘤复发,发病率为23.1%.患者按时及配合灌注,并进行定期复查可有效减少肿瘤的复发率.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的使用展现出了合理的护理方式,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很好地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周青榆;吴金珍;梁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并发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并发脑卒中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呼吸科进行治疗的100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根据Essen评分对实验对象进行分组,评价不同危险程度的患者并发脑卒中相关因素.结果 低危、中危、高危患者是否发生脑卒中与男女性别比例不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BMI、吸烟系数具有相关性(P<0.05);与低危患者比较,中危及高危患者的SaO2、PaCO2、多导睡眠监测检查(PSG)检查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中危、高危患者的PaO2、FEV1预计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OSAHS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与患者BMI增高、体重增加,以及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性疾病有关,与患者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高有直接相关性.

    作者:彭丽慈;刘琰;周燕宁;唐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60例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以60例支气管舒张试验呈现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试验的结果和他们临床病例的综合研究分析,探索会影响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的因素.方法 选取6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肺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通过患者临床资料和试验结果分析.结果 患者病程、抽烟时间越长,患者所占比例越高;哮喘患者病程、抽烟时间长短和试验中FEV1改善率存在线性回归关系;患者肺功能和用药情况和FEV1之间不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且不同病程的患者对FEV1改善率影响不一致,其中中病程度影响明显,短病程组次之,长病程组影响小.结论 支气管舒张性试验是测定患者气道可逆性的有效、科学的方法,其中患者病程、抽烟、肺功能和用药情况等因素会对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造成影响,其中患者病程情况对试验结果影响作用大,有效的支气管舒张药物的服用可以改善病症发作时气道痉挛和肺功能指标情况,使得患者病情得以控制.

    作者:刘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病理学指标与内镜表现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CAG的病理检测结果与内镜检测结果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CAG患者50例资料,分别按照文中检测方法进行胃窦粘膜的病理学检测、胃镜检测与幽门螺旋杆菌检测(Hp),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与统计学比较.结果 50例患者中病理与内镜均诊断萎缩者11例(符合率22.0%),两者血管透见诊断符合者7例(符合率14.0%),胃镜下花斑样变化诊断符合病理者27例(54.0%);Hp阳性者(共35例)中肠上皮化生者为24例(68.6%),活动性炎性者为8例(22.9%),显著高于Hp阴性者检查结果(P<0.05).结论 对CAG患者的胃镜诊断价值较低,终通过病理性诊断才能进行确诊.

    作者:冯燕;杨畅;胡东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轻中度持续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中轻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来该院进行治疗的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儿给与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片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肺功能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嗜酸粒细胞和血清Ig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轻中度持续性哮喘具有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清勇;潘开国;蒋卡丽;马秋红;刘宏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后假性囊肿形成早期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SAP(急性重症胰腺炎)以后并发假性囊肿的初期危险原因.方法 使用前瞻性队列的研究方法抽取在该院入院治疗的120例SAP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假性囊肿)40例和对照组(无假性囊肿)80例,分析研究病因、人院24 h临床以及实验室的检查、入院3d以内增强CT、胸片以及超声检查等相关55个变量及住院天数、死亡率,并进行研究分析(Logistic).结果 SAP产生的并发胰腺的假性囊肿40例,发生率为30%.实验组的血清白蛋白的浓度为(33.2 1±4.82)g/L,CT的严重指数为3~6分,住院时间为(26.82±19.77)d,对照组的血清白蛋白的浓度为(36.08±4.93)g/L,CT的严重指数为2~5分,住院时间为(14.52±7.72)d,分析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岁数、性别、入院时的心率、24h尿量和是否通便、呼吸频率、C反应蛋白、胸腔积液、PT、肝功能、APTT以及初期有无肝腹水等相关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结果分析表明,CT的严重指数以及血清白蛋白的浓度时SAP以后的假性囊肿形成的单独危险原因.结论 SAP以后的假性囊肿的形成单独的危险原因是CT的严重指数以及血清白蛋白.

    作者:白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质量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脊膜外腔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质量浓度下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脊膜外腔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该院分娩的足月妊娠产妇共90例,依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A、B、C3组,予以0.1%罗哌卡因的同时分别联合0.2 μg/mL、0.4 μg/mL、0.6 μg/mL舒芬太尼镇痛,对比镇痛效果、产程、出血量、胎儿状况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镇痛10 min、20 min,B、C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且镇痛20 min,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B两组第一产程明显短于C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C组,B组出血量少于C组(P<0.05).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质量浓度相对越高镇痛效果越好,第一产程时间也越长、术中出血量越多,质量浓度达到0.6 μg/mL后,不良反应率也随之上升.

    作者:张运宏;贾俊香;姚向国;梁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采用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传统开放手术(对照组)与微创手术(观察组)预后加以对比,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褥疮形成等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结核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与开放手术比较,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加快术后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高军胜;张陆;高松明;刘志昂;张保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该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对其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总结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50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对其进行术前、术后等围手术期护理之后,术后出现假体脱位者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者1例,护理效果非常显著.结论 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大规模临床推广.

    作者:刘彦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胃粘膜出血62例内镜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胃粘膜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内镜诊断,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接收的急性胃粘膜出血病人62例,经内镜检查,诊断为急性胃炎,并观察其临床表现以及出血量,采取保守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治愈率.结果 该研究62例急性胃粘膜出血患者中,治愈56例,死亡4例,均失血过多,死亡原因系胃粘膜糜烂性出血性胃炎.结论 急性胃粘膜出血为非器质性疾患所致,胃黏膜出血主要依靠早期内镜检查,采取保守疗法对于控制胃内pH值外和静脉止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海波;张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牙周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松动脱位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牙周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松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外伤性牙松脱位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患者进行方丝弓正畸法固定,B组患者进行牙弓夹板固定,C组患者进行金属丝结扎法固定,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显效25例,有效13例,有效率为95%;B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17例,有效率为82.5%;患者显效15例,有效15例,有效率为75%,3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方丝弓正畸法固定的A组治疗效果好.结论 方丝弓正畸治疗外伤性牙松脱位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操作简单、固定稳定,外形美观,可以作为外伤性牙松脱位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张文玲;黄永丽;李新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滴阿奇霉素治疗哮喘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哮喘治疗中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该院2010年7月-2012年1月收治的150例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采用静滴青霉素治疗,对研究组患者采用静滴阿奇霉素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3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改善,其中研究组治疗后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4例有药物反应,研究组2例患者有药物反应,自行缓解,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滴阿奇霉素治疗哮喘的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丛闻超;陈淑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8例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9例,两组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在围术期给予观察组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围术期内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降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效果显著.

    作者:段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百康过敏原检测机生物共振治疗过敏性疾病

    目的 探讨百康过敏原检测机生物共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皮肤门诊收治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930例,所有患者均首先使用百康过敏原检测机进行过敏原的检测,并使用百康过敏原检测机进行生物共振脱敏治疗.结果 930例患者中,痊愈701例(75.38%),显效129例(13.87%),有效73例(7.85%),无效27例(2.90%),总有效率为89.25%,复发率为22.37%.其中荨麻疹患者680例的总有效率为88.53%,复发率为22.69%;神经性皮炎患者130例的总有效率为91.54%,复发率为18.40%;湿疹患者70例的总有效率为95.71%,复发率为25.71%;接触性皮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00%,复发率为23.40%.不同类型过敏性皮肤病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康过敏原检测机生物共振治疗过敏性疾病无需药物治疗,患者无创伤,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两种不同植骨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自体骨环形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46例患者依植骨方式的不同分为椎间融合器融合组(A组,26例)与环形植骨融合组(B组,20例),比较两组术后的椎间隙高度、滑脱复位率、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的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优良率采用Nakai评分标准:A组优16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达88.5%;B组优14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9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明显增加,但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都有不同程度丢失,A组少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和自体骨环形植骨融合分别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短期内都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两者临床疗效相似.

    作者:徐林军;许永涛;汪勇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