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校医院门诊高血压诊治进展分析及心理护理方法

龙彩英

关键词:校医院门诊, 高血压, 诊治进展, 心理护理
摘要: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心身疾病.该文主要研究校医院门诊高血压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并探讨如何通过心理护理方法来促进高血压的治疗.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不同植骨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自体骨环形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46例患者依植骨方式的不同分为椎间融合器融合组(A组,26例)与环形植骨融合组(B组,20例),比较两组术后的椎间隙高度、滑脱复位率、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的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优良率采用Nakai评分标准:A组优16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达88.5%;B组优14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9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明显增加,但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都有不同程度丢失,A组少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和自体骨环形植骨融合分别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短期内都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两者临床疗效相似.

    作者:徐林军;许永涛;汪勇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方法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方法、技巧及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6月,对28例肩袖损伤患者,术前均拍摄肩关节正位、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及MRI检查.所有患者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与肩峰下滑囊切除后,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锚钉缝合修复肩袖,使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功能评分标准进行术前和术后功能评估.结果 28例患者获得6~14个月的随访,平均9.8个月.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标准评估:术前平均为12.7分,术后为34.5分;其中优24例,良4例.术后疼痛完全消失有23例,偶感轻微疼痛或不适者有3例,剧烈运动或特殊动作疼痛者有2例,所有患者终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双排缝合锚钉固定是修复肩袖损伤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固定牢靠,有效增大腱骨接触面,促进肩袖-骨的愈合.

    作者:陈孙裕;李坚;肖展豪;潘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质量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脊膜外腔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质量浓度下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脊膜外腔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该院分娩的足月妊娠产妇共90例,依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A、B、C3组,予以0.1%罗哌卡因的同时分别联合0.2 μg/mL、0.4 μg/mL、0.6 μg/mL舒芬太尼镇痛,对比镇痛效果、产程、出血量、胎儿状况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镇痛10 min、20 min,B、C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且镇痛20 min,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B两组第一产程明显短于C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C组,B组出血量少于C组(P<0.05).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质量浓度相对越高镇痛效果越好,第一产程时间也越长、术中出血量越多,质量浓度达到0.6 μg/mL后,不良反应率也随之上升.

    作者:张运宏;贾俊香;姚向国;梁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节置换及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关节置换及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 该次选取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高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该院骨科收治的,随机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A组)和内固定(B组)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A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假体松动下沉1例,并发症率为5%;B组异位骨化1例,髋内翻5例,肺部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并发症率为2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行1~3年随访,A组死亡率为5%,B组为7.5%,均为>90岁患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随访时段内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关节置换术治疗,有较为显著的近期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呈较低水平,明显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吴学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BiPAP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目的 对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该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在治疗方法上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实验组在常规的治疗方法上增加BiPAP呼吸机的应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pH、PaO2、PaCO2以及SaO2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经过治疗后,pH、PaCO2以及SaO2明显升高,而PaCO2则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指标变化存在统计学意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指标数值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BiPAP呼吸机能够有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温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8例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9例,两组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在围术期给予观察组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围术期内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降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效果显著.

    作者:段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CT影像分析

    目的 探讨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CT影像表现特点及患者的CT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3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析患者CT影像所呈现出来的病态分布和形态特征,并与普通肺结核病患者做对比,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39.8%病灶位置在双肺的上叶的尖、后段或者下叶的背段;34.9%病灶在左肺上叶舌段或者是右肺中叶;25%病灶位于一侧或者双肺上中前段、双下肺叶基底段.大面积发生病变62.6%;病灶点状分布、部分融合37.3%;合并出现空洞51.8%,而对照组的患者资料显示,患者病灶面积和孔洞等均比观察组轻很多.结论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具有一定的特征,与普通肺结核患者相比,病情较为严重,表现为多个肺叶肺段病灶呈现片状、多面积布局;合并出现空洞、支气管播散的几率很大.

    作者:李占峰;向述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刍议癌症疼痛的特点评估方法及具体护理措施

    研究针对癌症癌痛问题进行了阐述.通过对癌症患者资料的分析,总结了造成癌痛的主要因素、癌痛的临床特点、癌痛程度的临床评估等问题,并对如何减轻癌症患者癌痛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讨论,总结了癌痛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手段,为减轻癌症患者疼痛,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作者:刘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刍议通过急诊腹部CT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

    目的 探讨急诊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多起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实际病例,根据其在实际诊断中的CT表现,总结诊断方法,分析CT诊断的可行性,提高对该病在影像学上的表现的认识,希望对日后的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在腹部CT的急诊诊断中有所借鉴意义.结果 在25例病例中,有22例的病变部位是小肠的管壁增厚,其中17例的肠系膜静脉栓塞的平扫可以看见肠系膜的血管增粗,向里可以看到密度稍高的影像,CT的值大约是47Hu,病变的部位的血管边缘处于欠清析,增强扫描中,有14例可以看到肠系膜的血管内是完全或不完全缺损的.结论 急诊CT是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一种快速、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周坤生;邓启付;林承露;郭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聚焦解决模式在提高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依从性的护理措施观察

    目的 研究聚焦解决模式在提高膀胱癌术后改善和提高膀胱灌注患者对医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回顾2009年3月-2013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2例膀胱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6例,对比患者的按时、配合灌注及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术后无复发情况,而对照组手术后出现了肿瘤复发,发病率为23.1%.患者按时及配合灌注,并进行定期复查可有效减少肿瘤的复发率.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的使用展现出了合理的护理方式,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很好地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周青榆;吴金珍;梁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西北五省区3575名招飞中学生血液5项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西北五省区3575名招飞中学生血液5项传染指标检测结果,进一步了解西北地区中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更好地做好招飞工作和指导学生卫生保健工作.方法 清晨空腹采静脉血,对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Ⅵ/2)、梅毒抗体)5项传染指标进行常规检测.结果 3 575名招飞体验学生血液中发现5项传染指标异常者519名,占受检总数的14.52%.结论 招飞中学生血液5项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基本稳定,健康状况良好,但也存在问题,应加强健康宣传和教育,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

    作者:彭兰英;邹宏;王建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低剂量对比剂在64排CT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方法 将76例行64排CT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依据对比剂的用量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38例,比较重建图像上主动脉弓、大脑中动脉及舌骨层面的CT值及图像重建质量.结果 两组大脑中动脉、舌骨层面动脉CT及图像重建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主动脉弓CT值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 低剂量对比剂行64排CT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可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同时可降低对比剂的毒副作用.

    作者:叶达林;温平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位硬膜外麻醉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高位硬膜外麻醉(HEA)的麻醉方案应用于微型腹腔镜介入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麻醉的价值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78例病患,择期行微型腹腔镜介入下切除甲状腺手术治疗,随机分组,在CO2低充气压力下,为Ⅰ组39例患者行HEA,Ⅱ组39例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观察两组患者实际麻醉效果及麻醉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充气后60min,PETCO2(呼吸末CO2分压)比麻醉之前,均显著增高,P<0.05,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Ⅱ组中55例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嘶哑、咽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0.51%,于术后7d内自动消除,Ⅰ组0例患者出现此症状,发生率为0.00%,Ⅰ组小于Ⅱ组,P<0.05,Ⅰ组患者麻醉更为安全.结论 麻醉师在CO2低充气压力下,采用HEA术为患者实施麻醉,辅助开展微型腹腔镜下的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少,有推广价值.

    作者:邓立强;吴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消化道溃疡出血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对消化道溃疡出血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 选择于该院进行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10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分别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胃镜下止血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现象更少、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大便潜血转阴效果更佳、肠鸣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更短,两组之间以上数据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镜下止血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应该在临床上得到大力地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鉴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个性化方案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疾病发病率有所改变,严重影响生命和健康的创伤、肿瘤和一些慢病等疾病成为主要的威胁.各种疾病中的危重患者由于发病急、病情重、危险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从而得到医学界的更多关注.对此,该研究先从营养支持治疗危重患者现状说起,重点找出目前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对策;并结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病症的危重患者,采取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以此满足危重患者的营养需要,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于冠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96例病例随机分组,研究组患者行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对照组患者行CT冠脉成像后,再行冠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斑块及狭窄程度显示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在显示斑块和狭窄程度方面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安全性更高,且其对于冠脉血管的显示、软硬斑块和狭窄程度的显示更具有优势,更有利于评价冠状动脉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明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病理学指标与内镜表现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CAG的病理检测结果与内镜检测结果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CAG患者50例资料,分别按照文中检测方法进行胃窦粘膜的病理学检测、胃镜检测与幽门螺旋杆菌检测(Hp),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与统计学比较.结果 50例患者中病理与内镜均诊断萎缩者11例(符合率22.0%),两者血管透见诊断符合者7例(符合率14.0%),胃镜下花斑样变化诊断符合病理者27例(54.0%);Hp阳性者(共35例)中肠上皮化生者为24例(68.6%),活动性炎性者为8例(22.9%),显著高于Hp阴性者检查结果(P<0.05).结论 对CAG患者的胃镜诊断价值较低,终通过病理性诊断才能进行确诊.

    作者:冯燕;杨畅;胡东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轻中度持续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中轻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来该院进行治疗的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儿给与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片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肺功能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嗜酸粒细胞和血清Ig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轻中度持续性哮喘具有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清勇;潘开国;蒋卡丽;马秋红;刘宏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 对该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的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肠溶性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之下,再同步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的实验组治愈率与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血小板的活化功能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高新;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儿童家居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儿童家居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3年2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42例家居腹膜透析患儿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在未进行健康教育前,患儿的依从性普遍较低.进行健康教育后,患儿的各项依从性普遍提高,和教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明显影响儿童家居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减少、原发病复发率减少、儿童及家属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伟平;朱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