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源;周淑如
目的 分析并探讨超声联合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入院诊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超声和MRI诊断图像,统计超声联合MRI诊断乳腺癌的确诊人数和检出敏感率.结果 40例乳腺癌患者共检查出病灶95个.经超声诊断检出48个病灶,检出敏感率为50.5%,经MRI诊断检出81个病灶,检出敏感率为85.3%.超声与MRI联合诊断下95个病灶全部检出.超声诊断确诊病例21例(52.5%),MRI诊断确诊病例32例(80.0%),联合诊断下40例乳腺癌患者全部确诊.联合诊断的检出敏感率和患者确诊率均高于单一超声诊断和单一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MRI诊断乳腺癌检出有效率高,可以作为常规诊疗手段协助临床初筛,指导早期对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耘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腹泻时佐以葡萄糖酸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8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急性腹泻患儿加用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腹泻病程,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特点及心血管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冠脉病变评分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有心血管事件组患者的日间动态血压和夜间动态血压中的SBP和PP均比无心血管事件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为年龄、24h动态SBP、夜间动态PP、冠脉病变积分.结论 临床应有效控制上述危险因素,以减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胃粘膜病变的临床护理办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1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96例急性胃粘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8例,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式,在该基础上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中出现3例并发症,参考组出现8例并发症,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参考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胃粘膜病变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发生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谢修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护理文书作为病案资料具有重要的作用,护理文书中既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情况作了如实反映,同时也可以作为直接证据为日后的医患纠纷提供帮助.护理文书中存在的一般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计划单和护理记录等方面的填写不规范、不连续和缺乏客观性.造成护理文书缺陷的原因是护士对法律认识不够,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护理记录书写的重视度不够、护士综合素质较低、护理工作量大人员不足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缺乏信任感.避免护理文书缺陷的有关对策是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学习和积极组织和参与护理文书书写的培训,并注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马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疾病知识测试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的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该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妊高症患者106例实施全面、细致的各项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给予精心、细致的护理治疗,阴道分娩23例,剖宫产83例;待产过程中胎儿异常2例,羊水污染3例,胎儿缺氧3例,分娩后围生儿存活102例,死亡4例.新生儿评分(8.4±1.1)分.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使患者在各方面都处于佳状态,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母婴存活率,提高围生儿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白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该研究就遗传与人类健康的研究进行简要的探析.遗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遗传导致的疾病对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威胁.遗传性疾病具有家族内遗传性、垂直传递性、先天性、终身性等特点,因此,应重视遗传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遗传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也会人类健康产生重要的意义.预防遗传性疾病可以从科学的选择配偶、开展遗传咨询,对新生儿进行筛查等方法.
作者:黄丹;杨荣;杨友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递减法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与间断给药两种方式的药效学比较,探讨其佳给药方式.方法 ASAⅠ ~Ⅱ级,拟行择期脊柱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两组,递减法持续输注组(Ⅰ组)、间断输注组(Ⅱ组).应用TOF刺激方式,监测拇指内收肌颤搐的变化.记录两组神经肌肉阻滞程度、总用药量,计算平均输注速度;记录T1恢复至25%、75%的时间以及恢复指数(RI).使用静脉麻醉诱导,七氟醚吸入麻醉维持.神经肌肉阻滞的监测直至TOF(T4/T1)≥75%,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拔去气管导管.结果 Ⅰ组平均输注速度明显慢于Ⅱ组(P<0.05),T1恢复至25%、75%的时间Ⅰ组明显快于Ⅱ组(P<0.05).两组恢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间断给药相比,递减法持续输注能够减少术中顺式阿曲库铵的用量,获得更稳定的神经肌肉阻滞效果,且停药后恢复快.
作者:马丽;马越涛;邢云飞;孙俊;李善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冰冻切片对乳腺肿瘤性质及边缘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来提高乳腺冰冻的意义.方法 用冰冻切片机对术中所送标本快速冷冻及切片,固定HE染色.结果 显示530例标本阳性切缘131例,前哨淋巴结阳性320例,良性病变76例,3例延迟诊断.结论 随着保乳手术的开展,国外乳腺冰冻切片主要目的是用于手术边缘的确定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目前,国内冰冻切片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冰冻切片在病理诊断病例中的比例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作者:李峥嵘;李沛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衰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6例心衰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组给予的系统的整体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复发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给予心衰患者系统的整体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复发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晓娜;贾亚琳;杨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和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过的宫外孕患者78例,进行回顾式临床分析.经过家属同意分为术前护理干预组为实验组,传统护理组为对照组.每组39例.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花费、创伤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经调查,实验组对治疗护理满意度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1%.结论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经济支出,提高了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推动和谐医患关系,是临床值得应用和推广的一种新型护理措施.
作者:马金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静脉输液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3年1月-2013年6月期间,住院部出现的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出现不良反应的静脉输液药物中的典型药物、以及典型不良反应表现症状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结果 静脉输入左氧氟沙星药物下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共计31例,所占比例为62.00%,明显高于其他药物输入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为主,所对应的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计20例,所占比例为40.00%,明显高于其他各类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发生率;以上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对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症状的观察与鉴定,做好静脉输液宣教以及巡回护理工作,同时需要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大限度的控制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刘惠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有效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方法 分析回顾该院所收治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并且全部康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关键是预防其并发症,这对患者的康复和生命健康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比较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杭菌药物的情况,为规范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临床药师干预前2012年9--12月,干预后2013年1-3月普外科外科手术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结果 干预后普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合理率、用药疗程合理率等方面有了比较大地改善(P<.05).结论 临床药师可以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田宝成;左美玲;段妍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在肝功能检测中的意义.选取11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均应用免疫法测定PA水平.测定结果显示: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PA浓度低于对照组.从高到低的减少幅度如下:肝硬化→慢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中度)→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轻度).分析得知:血清PA是肝功能检测的关键指标,值得在临床工作加以关注与重视.
作者:李燕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该研究主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高压氧治疗的全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进行综述.详细分析病况不同或者不同治疗阶段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接受高压氧治疗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并发症,提出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措施,以辅助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梁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24例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24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腹膜透析治疗后心力衰竭、低血压、低血糖及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7.5%、41.7%、25.0%、29.2%,对照组患者经过腹膜透析治疗后心力衰竭、低血压、低血糖及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3%、12.5%、20.8%、20.8%,两组患者比较,心力衰竭及低血压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低血糖及感染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次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及白蛋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虽然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是只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其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骆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引导下阑尾切除术在青少年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186例青少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2.4±13.5)min、(1.2±0.8)d、(4.3±1.7)d、(5.7±1.6)d,术中出血量为(15.7±6.7)mL,均少于开腹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和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3.2%和4.3%,均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引导下阑尾切除术在青少年急性阑尾治疗中效果较佳,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新义;李朝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生殖道非特异性感染性患者的精液变化情况的研究,得到男性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变化情况.方法 通过选取12例正常男性的精液作为对照组的样本,进行分析,来实现相关研究目的,通过微生物学检查模式、精液检查等,实现对精液质量的分析,并且进行精浆免疫球蛋白相关环节的检测,来满足男性生殖道感染情况的研究.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得知,受到生殖道非特异性感染情况的影响,患者的精液质量情况会有不同幅度的变化.在患者前列腺中,如果其细菌落计数达到5 000之上,就会引起精液的畸形率的变化.结论 实践证明,受到生殖道非特异性感染情况的影响,精液会产生相关的变化情况,如果精液内的菌落计数超过一定的数值,就会降低精子的平均运动速度,降低精子的存活率,不利于精子的活动力的保持.
作者:刘澄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