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娜
目的 建立藏药珍龙醒脑胶囊中西红花的西红花苷Ⅰ、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Water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比1%冰醋酸水溶液(25:7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44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 西红花苷Ⅰ在6.03~60.30 μg/mL,西红花苷Ⅱ在3.01~30.10 μg/mL浓度范围内均与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7、0.9999;西红花苷Ⅰ、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0%、97.44%,RSD分别为0.66%(n=6)、1.71%(n=6).结论 该方法可同时测定制剂中的西红花苷Ⅰ、Ⅱ,可用于珍龙醒脑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任松鹏;孙绪丁;赵延霞;魏永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不同因素引起的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异同,找出特定的防护手段和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该院200名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出现的利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利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整理分析相应防护手段与护理措施.结果 ①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事件的发生率基本达到100%;②利器损伤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器材质量不过关以及护士心理承受能力不达标等,其中器材问题主要是指安瓿、缝针、针头等产品质量不过关;③经对比,经过相关利器损伤防护对策教育的护士,能够更好的应对手术中出现的利器损伤问题,并尽可能的降低利器损伤发生率及对护士的损害程度.结论 应对手术室护士进行相关的利器损伤常识进行教育,并提高器材的质量改善客观因素,以达到降低利器损伤发生的概率及减少对护士自身损害的目的.
作者:商丽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1594例患肾脏病者的肾活检资料.方法 选取2010年9月5日-2013年8月26日该院接诊1 594例患肾脏病者,通过免疫荧光予以检查.结果 601例病理为继发性肾小球病症,病理分别有:肾小管及间质型肾脏病症、肥胖相关型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乙肝病毒型肾炎、狼疮性肾炎.893例病症为原发性肾小球病症,病理分别有:硬化性肾炎、新月体肾炎、膜增殖性、系膜增殖性、局灶节段硬化、IgM硬化、膜性肾病、微小病变以及IgA肾病.在剩余100例患肾脏病者中,具体病症分别:肾小管-间质病症、感染性疾病以及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系统性疾病.结论 通过对病理的分析,可使诊断得以明确化,可使肾脏病者得到对症医治,进而使诊治效果得以强化.
作者:刘大刚;张明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采用持续小剂量未分馏肝素来治疗严重的脓毒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从2012年6月-2013年5月期间在ICU的住院患者共有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于对照组患者使用标准的抗感染与综合治疗,肝素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增加使用小剂量的肝素在稀释以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时间为1周.该两组患者在治疗以前和治疗以后都进行APACHEⅡ指标评分,并统计全部患者28 d的病死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33.6%;高于肝素组患者(23.8%).但该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患者治疗以后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和治疗以前对比,评分值显著下降(P<0.01).结论 通过静脉持续注射小剂量的未分馏肝素也具有少出血、效果显著和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在医学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古丽巴哈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肥胖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和肥胖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并筛选出肥胖性高血压大鼠,根据实验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连续12周50 mg/(kg·d)的川芎嗪灌胃处理,对照组仅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12周后分析两组的收缩压、体重、肥胖相关指标(Lee氏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脂肪系数)及不同部位(腹股沟、腹膜后、附睾、肠系膜和全身)的脂肪水平.结果 实验组的收缩压、体重、肥胖相关指标及不同部位的脂肪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灌胃对肥胖性高血压大鼠的高血压和肥胖症状有改善作用,效果突出.
作者:马俊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治疗中硫酸镁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来该院进行治疗的11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硫酸镁实施治疗,后对患者的尿酸、血尿素氮、动脉压以及肌酐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总结出硫酸镁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血尿素氮、尿酸以及肌酐指标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治疗中,采用硫酸镁可以对其临床各项指标进行有效的改善,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硫酸镁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秀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建议.方法 通过对目前相关案例的分析找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建立监控机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进行防控,避免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和传播,维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结果 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范力度是减少感染的有效措施.结论 从多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防控体系,明确职责,改变观念,是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的必要条件.
作者:史翱翔;孙利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尿液干化学隐血与沉渣镜检红细胞检测结果,为临床提高尿液检查准确率提供可靠依据,使患者病情得到及时确诊并给予积极治疗,保障患者预后及生命安全.方法 该次100份尿液样本干化学隐血及沉渣镜检红细胞均由同一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检验医师完成,记录检测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尿液干化学隐血与沉渣镜检红细胞检测结果中,阴性符合率高,为96.49%;微量符合率次之,为76.32%;阳性符合率差,为31.25%.结论 临床应对尿液干化学隐血及沉渣镜检红细胞检测结果为阳性患者进行多种实验室检测,从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尽快确诊患者病情,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
作者:李云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结果不达标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方法 分析该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采集的4 500份血液标本质量进行分析、统计,寻找血液标本不合格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全部4 500份血液标本中发现,有230份血液标本不合格,比例为5.1%.并且统计发现标本不达标的常见类型有:样本量少、抗凝不全、溶血问题、凝血问题,其他不合格原因还有输液同侧采集、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以及盛放血液的容器不当等.结论 临床检验工作中发现主要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的因素有样本量少、凝血问题、溶血问题以及抗凝不全等.因此,为了提高检验准确性医院检验科应不断完善检验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采血规范及专业技能,从而确保临床检验质量.
作者:王燕;徐灵玲;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细菌耐药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该院住院患者2010年6月--2013年6月3年间尿液、血液、痰和分泌物等标本,用于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同时,根据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Dose,DDD)计算用药频度(DDDs),并统计3年间该院每年抗菌药物的消耗总量,分析该院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 抗生素的DDDs与细菌耐药率具有一定相关性,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8745~0.9807,相关系数的显著程度(P<0.05).结论 临床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张旻;卢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CT与MRI影像的特点以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2010年3月期间收治患者105例,全部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的检查手段均是CT和MRI影像,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二者之间的不同.结果 使用MRI影像检查时,有101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准确,准确率高达96.1%;使用CT检查时,有95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准确,准确率为90.48%,二者之间虽然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MRI影像检查时,表现主要是病变髓核低信号以及髓核异位,使用CT检查时,主要的表现是髓核的边缘模糊,髓核突出、异位以及锐角征等.结论 无论是使用MRI还是使用CT技术,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时,诊断价值都比较高,在临床上可以将这两种方面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陈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小儿隐匿阴茎显露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 以该院收治的隐匿阴茎患儿30例及其主要照顾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儿均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对照组在此期间行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期间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术前应激水平和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前应激水平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心理症状轻于对照组,术后患儿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于小儿隐匿阴茎显露术围手术期护理有积极意义,其可以降低患儿和家属的应激水平,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作者:王建文;吴津成;袁龙梅;张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及疗效.方法 以行肝癌介入治疗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精心护理,采用奥沙利铂和5-氟尿嘧啶的方案经肝动脉介入化疗,并随访1个月观察肝癌的瘤体变化情况、血胆红素及谷草转氨酶变化、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5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1月后肝癌瘤体变化情况: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37例,稳定8例,进展4例;血胆红素降低值(62.00±3.60) umol/L,谷草转氨酶降低值(43.30±2.10) U/L;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术前(61.30±4.00),术后为(75.00±5.00).不良反应主要是穿刺点疼痛、胃肠道反应等,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精心护理有助于手术成功,改善疗效及减少并发症,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素芬;臧淑琴;夏筠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研究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 在该院接收治疗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在此基础上,加上中药实施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76%和61.22%,其差异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T段下移幅度、缺血性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时间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历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脑出血并发症的临床方法,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临床影响.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痊愈率远高于对照组,死亡率远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而且住院时间远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作者:张秋野;王洪波;梁玉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听力筛查中的新生儿进行临床护理,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该院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21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听力筛查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性听力筛查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新生儿的筛查通过率以及重复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分别为71.00%和87.83%,重复率分别为19.00%和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降低复查率.
作者:叶爱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病例特点及临床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46例婴幼儿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合临床实际提出处置对策,指导临床婴幼儿合理正确用药.结果 婴幼儿药物不良反应是多种原因造成,涉及的药物中抗感染药占据大多数,而且药物不良反应(ADR)多在静脉给药时出现.结论 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制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为合理用药提供有效途径
作者:鱼梅;杨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医学中的大多数理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而医学院校与现在的许多高校一样,都肩负着授课、实验和科研等多重任务.目前,随着我国信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院校实验室的管理也逐渐信息化,并且这一管理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实验室进行系统而又科学的管理已成为了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员的当务之急.医学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了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实验课程管理以及实验室信息发布等.而该文主要从我国医学院校当前的实验室管理现状,再结合我院的一些实际情况,对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方式进行了综合性的论述.
作者:任银祥;方玲;杨旭光;宋焱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阴道分娩的选择.方法 选取该院妇产科2012年6月-2013年5月瘢痕子宫妊娠8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未试产剖宫产797例;阴道分娩53例.结果 未试产剖宫产797例再次剖宫产孕妇出现死亡情况2例,出现并发症36例,主要是盆腔感染以及出血;阴道分娩53例,试产过程中不完全子宫破裂改剖宫产5例,子宫破裂2例,无死亡情况.结论 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阴道分娩的选择上,不能单纯认为再次剖宫产是好的选择,在通过相关的检查和专业医师的临床指导意见下,采用阴道分娩的效果优于剖宫产,也能够避免并发症等问题.
作者:张苑华;何淑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方法 分析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然后提出提升生化检验质量的相关举措.结果 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药物及饮食因素,标本采集、处理及保存因素,试剂因素,设备因素,检测方法及检验人员素质等.根据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质控举措,以提升生化检验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结论 分析影响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质控举措,可有效提升检验质量,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精确、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谭尚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