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对肱骨髁上骨折后采用护理干预对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肘关节功能评分均与护理前有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提高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肱骨髁上骨折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更佳,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瑞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胰腺癌是于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发病率占所有癌症患者的比例为1.7%~2.5%,虽然诊断和治疗技术有大幅大提高,但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低于6%,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为提高确诊率,该院主要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蛋白表达检测来进行筛选.该文详细阐述两类肿瘤标志物即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CEA、Span-1)和糖类标志物(CA199、CA242、CA50)来探讨血清检查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和发展.
作者:陈廷玉;付文广;雷正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胰腺肿物穿刺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17例经影像学检查发现胰腺肿物的患者行B超引导下胰腺肿物穿刺活检术,术后送检病理检查,部分患者再次穿刺.结果 17例患者中,14例取得阳性病理结果(阳性率82.35%),其中胰腺癌8例,淋巴瘤3例,慢性胰腺炎2例,恶性间质瘤1例.结论 B超引导下胰腺肿物经皮穿刺活检术是一种重要、微创的影像及病理学诊断技术.只要术前评估准备充分、方法得当,该操作的安全性较好,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匡冬冬;韩灵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观察咳喘三伏贴防治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该院门诊接收和住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斯奇康肌注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夏季头伏、二伏、三伏的第1天进行咳喘三伏贴穴位敷贴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后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比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之间的血IL-4、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咳喘三伏贴防治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使Th1/Th2的平衡得到调节,使血清体液免疫水平得到调节和上升,使抵抗力得到加强,降低哮喘患儿外感和哮喘的发作次数,同时也使哮喘发作的程度降低,对哮喘的发生进行控制.
作者:陈汶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瑞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下用于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需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以2%利多卡因进行局麻,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微量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相应指标变化、麻醉效果及镇定深度.结果 观察组腹肌松弛和麻醉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T3时间段心率、血压较T2显著上升(P<0.01),而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较T2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镇静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下用于腹部手术,麻醉效果较好,能保持术中的清醒,且能维持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心率、血压平稳.
作者:李爱民;郭利华;安美叶;张庆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该院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10例患者.结果 该组患者均顺利行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重大并发症.结论 及时有效地护理措施能规避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各种风险,能够保证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成向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舌癌的同步放化疗治疗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40例舌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26~83岁,平均年龄为51岁,根据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2例实施单纯的手术治疗,观察组18例实施手术治疗.术后34周进行放化疗同步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两组患者病历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及2年内不定期随访,记录患者并发症以及统计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患者2年生存率为:对照组2年内生存率为72.72%,观察组2年内生存率为8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出现轻度并发症3例(16.67%).经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结论 实施放化疗同步治疗舌癌可以提高患者2年内生存率,虽然出现并发症,但经过治疗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
作者:张耀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救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2008年7月-2013年7月间医院开通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后救治的11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过程和效果为观察组,以2003年7月-2008年6月间医院未开通绿色通道急救模式期间救治的15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过程和效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各项应急措施准备时间、抢救成功率的差异,探索绿色通道急救模式是否能切实提高抢救工作效率并降低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在急诊室滞留时间、检查所需时间、从入院到手术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病死率也较低,所有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绿色通道急救模式显著提高了整个急救体系的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静;李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序贯机械通气在抢救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将7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重新插管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序贯机械通气明显使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并且能减少其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再插管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技术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院前急救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和静脉输液针的患者各20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针刺伤的发生率、针头脱出、渗漏等情况.结果 两组穿刺成功率(P=0.759 7,P>0.05)、针刺伤的发生率(P=0.652 6,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针头脱出(P=0.001 2,P<o.05)、渗漏(P=0.032 3,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院前急救中使用静脉留置针能减少针头的脱出和渗漏,有效保证静脉通路的畅通和急救药物的应用,比使用静脉输液针有显著的优越性,静脉留置针技术可以在院前急救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ACA)反复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抗心磷脂抗体反复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黄体酮、HCG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配合黄体酮、HCG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21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其活产率达到85.7%,流产率为14.3%,转阴率为38.1%;对照组活产率达到23.8%,流产率为76.2%,转阴率为9.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反复流产患者,能够有效提高孕妇分娩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对泌尿外科感染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护理特点.方法 选取在该院行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对象的泌尿系感染情况及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12.59%(17/135),共分离病原菌679株,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8.41%)和大肠埃希菌(14.73%)为主.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患者皮下组织采样病原菌检出率高于手术部位未发生感染的患者;手术切口病原菌耐药率高于未发生感染的病原菌耐药率;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术前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高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在这些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患者中,有10例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其中8例患者分离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属.结论 患者术前泌尿系感染是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一项重要原因,因此应术前对泌尿系感染患者进行相应护理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举措.
作者:朱凤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观察中药肾衰宁片联合应用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3年3月门诊及住院的慢性肾衰竭病例64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低脂低盐低蛋白优质饮食、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降压等常规治疗,A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肾衰宁片及百令胶囊,60d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0d化验患者的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的数值及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60d后,肾衰宁片与百令胶囊联合应用治疗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肌酐、血清尿素氮明显降低(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观.结论 使用肾衰宁与百令胶囊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有效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改善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和临床症状,推迟CRF进展.
作者:唐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探讨体外肺膜对重症肺炎的治疗疗效和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3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体外肺膜治疗,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病情评估,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加强对管道护理、呼吸道护理、病区环境的管理,还需密切关注出血等并发症状.结果 1例患者因原发性疾病不能治愈死亡,其余2例患者治愈康复.结论 对应用体外肺膜重症肺炎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和有效护理是成功治愈的有效保证.
作者:蔡坤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饮食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该院食道癌放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的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饮食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1个月,观察两组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及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及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向凤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总结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 对2010-2012年4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指导.结果 术后1年进行回访,置换关节功能满意度为85%~90%,疼痛满意度为95%.结论 正确的康复指导是重建髋关节功能的重要保证.
作者:韩兴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对急性中毒救治及护理情况,有利于更好指导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开展.方法 分析该院血液净化中心自1994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中毒86例患儿临床资料,结合患儿治疗经过和结果论述护理经验和体会.结果 86例患儿男47例,女39例,平均6.2岁.前3位中毒原因分别是毒鼠强(15例)、卡马西平(15例)、百草枯(12例).患儿均在内科治疗同时接受血液灌流治疗(1~10次),大部分病例经治疗好转出院.结论 血液灌流可以有效治疗儿童急性中毒,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内科治疗护理及心理护理可以有效辅助血液净化治疗,使治疗效果及预后更佳理想.
作者:张克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在妇产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该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门诊手术患者600例,纳入该研究当中.据统计学分配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患者,对照组麻醉选用丙泊酚、芬太尼,实验组则选用丙泊酚、芬太尼联合小剂量咪唑安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麻醉药用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情况,比较所有研究对象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种麻醉方式在妇产科门诊手术中均展现出了良好的麻醉疗效,但是实验组患者展现出更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疗效(P<0.05),麻醉不良反应两组均有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在妇产科门诊手术麻醉中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重症手足口病中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9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与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神经系统受理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手足口病中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显著,且能有效缩短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神经系统受理持续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李正然;莫庆仪;梁展图;马力忠;梁桂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小儿慢性气管炎患儿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60例,对照组常规予以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汤剂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58/60),对照组为81.7%(49/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慢性气管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值得广应用.
作者:段讲用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