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玲
目的 探讨在重症手足口病中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9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与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神经系统受理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手足口病中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显著,且能有效缩短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神经系统受理持续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李正然;莫庆仪;梁展图;马力忠;梁桂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38例,患者均采用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舒适型护理,参考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5%,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4%(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在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时采用优质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素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小儿普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住院治疗的小儿普外科开腹手术患儿60例,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观察组采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Ⅰ组采取单纯静脉全麻,对照Ⅱ组采取气管插管全凭静脉全麻,比较3组术中、术后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术中和苏醒时生命体征较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更平稳,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肌松效果满意度优于对照Ⅰ组,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Ⅰ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对照Ⅱ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0%,明显低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临床运用中效果确切,安全性高,麻醉药物用量少,适宜于小儿普外科手术麻醉中应用.
作者:唐雄心;朱存宇;周文胜;王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方法 笔者通过在CNKI上检索相关信息、查阅国内外新文献、对全国血液学检验项目室间质量评价实验室反馈信息、近3年通过ISO15189认可实验室的不符合项分布情况、2009年对福建市大中型医院的调查数据进行汇总与统计,依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现状有了较大改善,但仍尚存不足,具体问题详见下文.结论 加强血液学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实现质量控制目标的重要前提,避免因检验人员的个人因素或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配套仪器、校准品、质控品等配套实施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可能提高我国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
作者:傅吉春;邱付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从痰湿瘀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接收的、确诊为代谢综合征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减轻体重等予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250 mg欣,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二陈汤合大柴胡汤,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指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和体重指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血压指标和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7.41±0.1)mmol/L,餐后2h血糖为(10.23±1.1)mmol/L、三酰甘油为(2.03±0.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56±0.4)mmo1/L,收缩压为(100.9±2.5)mmHg,舒张压为(69.1±2.3)mmHg和体重指数为(25.1:±0.5)kg/m2,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痰湿淤论组方的二陈汤合大柴胡汤能够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和肥胖等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晗;刘金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气腹压腹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压力对小儿生命体征的影响,并寻求有效护理措施,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2012年7月-2013年1月期间小儿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按照气腹压的高低将其分成A(高压)、B(中压)、C(低压)3组,3种患儿气腹压分别为8 mmHg(0.1333kPa=1 mmHg)、6 mmHg、4 mmHg.观察各组患儿在不同时间段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以及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气腹压越高的患儿,对其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的影响越明显.结论 为保证顺利完成小儿腹腔镜手术,减少对其生命体征的影响,应采用低CO2气腹压.
作者:肖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ACA)反复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抗心磷脂抗体反复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黄体酮、HCG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配合黄体酮、HCG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21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其活产率达到85.7%,流产率为14.3%,转阴率为38.1%;对照组活产率达到23.8%,流产率为76.2%,转阴率为9.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反复流产患者,能够有效提高孕妇分娩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具有的诊断价值,并与WBC,ESR指标在检测感染阳性率,治疗效果以及疾病预后等方面进行对比,讨论其优势所在及优势机制.方法 选择60例确诊为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入院后测定WBC,ESR,CRP,使用抗生素抗感染7d后,选取COPD缓解期的住院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检测WBC,ESR,CRP等指标.结果 3种检测指标中CRP的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WBS,ESR治疗后组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CRP对于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具有检测阳性率高,不受药物影响并且能够预测预后的临床意义.
作者:靳核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在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甲硝唑与唯阴康的疗效.方法 从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中选取16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为80例观察组与80例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应用甲硝唑与唯阴康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甲硝唑进行治疗,经过1周的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1周的治疗后,观察组在停药1个月后的有效率显然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中联合甲硝唑以及唯阴康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性效果,有利于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洪少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观察咳喘三伏贴防治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该院门诊接收和住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斯奇康肌注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夏季头伏、二伏、三伏的第1天进行咳喘三伏贴穴位敷贴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后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比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之间的血IL-4、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咳喘三伏贴防治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使Th1/Th2的平衡得到调节,使血清体液免疫水平得到调节和上升,使抵抗力得到加强,降低哮喘患儿外感和哮喘的发作次数,同时也使哮喘发作的程度降低,对哮喘的发生进行控制.
作者:陈汶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呼吸减痛法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该院接收的足月妊娠自然分娩产妇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呼吸减痛法,比较两组产中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产程时间、产中疼痛程度、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减痛法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可以控制的分娩镇痛方法,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婵;肖琪;魏丽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对46例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经过及时采用双水平正压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在该模式下使用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策略,分别比较观察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模式、BiPAP模式治疗后2h、BiPAP模式治疗后24h的血氧饱和度(SP02)、酸碱度值(pH)、动脉氧分压(PaQ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Q2).结果 机械通气由SIMV模式调整为BiPAP模式后,46例患者的血气分析SpQ2和PaQ2明显改善(P<0.05),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BiPAP联合PEEP支持通气是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快速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佟贵锋;王新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危险有两个评分系统,即传统的CHADS2评分和2010年欧洲指南推荐的CHA2DS2-VASC评分,此两评分到底孰优孰劣一直存在争论,该文结合我国非瓣膜病房颤的抗凝现状、两评分提出的历背景、理念及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加以比较后认为CHADS2评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作者:刘骅;刘启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观察中药肾衰宁片联合应用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3年3月门诊及住院的慢性肾衰竭病例64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低脂低盐低蛋白优质饮食、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降压等常规治疗,A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肾衰宁片及百令胶囊,60d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0d化验患者的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的数值及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60d后,肾衰宁片与百令胶囊联合应用治疗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肌酐、血清尿素氮明显降低(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观.结论 使用肾衰宁与百令胶囊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有效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改善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和临床症状,推迟CRF进展.
作者:唐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房颤的治疗要点.方法 选择该院2011-2013年收治的高血压并房颤患者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培哚普利,另以同期仅接受常规治疗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房颤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1.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并房颤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云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对于距骨颈骨折的患者,运用经内踝截骨入路加压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此疾病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 选取近2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距骨颈骨折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平均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方式,实验组采取经内踝截骨入路加压空心螺钉固定的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2.00%),实验组患者经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后,患者的手术时间(75.47±3.56)min、伤口愈合时间(8.94±3.07)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05.46±4.38)min、伤口愈合时间(15.35±5.3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距骨颈骨折的患者来说,运用经内踝截骨入路加压空心螺钉固定的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明显,创伤小,且固定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锦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采用无痛分娩方法对初产妇的分娩结局和泌乳功能影响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3年5-12月之间在该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6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自然待产,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行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行无痛分娩.观察两组初产妇分娩结局和泌乳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总出血量、泌乳始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 PR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4h哺乳率和哺乳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初产妇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行无痛分娩,对分娩结局及泌乳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的运用与推广.
作者:韦毅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92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普拉克索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泰舒达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6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4、8周,UP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UPD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帕金森病患者给予普拉克索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卢健军;钟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应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准备剖宫产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应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B组应用布比卡因进行麻醉,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并且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感觉阻滞时间明显长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觉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效果相当,但是罗哌卡因对母体循环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洪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胰腺肿物穿刺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17例经影像学检查发现胰腺肿物的患者行B超引导下胰腺肿物穿刺活检术,术后送检病理检查,部分患者再次穿刺.结果 17例患者中,14例取得阳性病理结果(阳性率82.35%),其中胰腺癌8例,淋巴瘤3例,慢性胰腺炎2例,恶性间质瘤1例.结论 B超引导下胰腺肿物经皮穿刺活检术是一种重要、微创的影像及病理学诊断技术.只要术前评估准备充分、方法得当,该操作的安全性较好,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匡冬冬;韩灵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