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钼钯X线与彩色多普勒联合应用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杨红波;杜志泉

关键词:钼钯X线, 彩色多普勒, 联合应用, 非肿块型乳腺癌
摘要:目的 探讨钼钯X线与彩色多普勒联合应用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2月-2011年11月经术后病理证实41例的非肿块型乳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阅片,同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钼钯X线检查诊断率63.4%(26/41),彩色多普勒诊断率68.3%(28/41),两者联合应用诊断率80..5%(33/41).结论 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非肿块型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80.5%(33/41).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64排螺旋CT脑灌注和CT血管成像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CTP)以及进行CT血管成像(CTA)在对病患大脑中动脑(MCA)狭窄或闭塞应用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3年间前来该院所属神经内科132例病患为研究组(均为MCA狭窄或闭塞的确诊病患),以37例正常成人作为本文的对照组,以上两组均行CTP、CT以及相应的CTA检查.随后则通过对两组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VBV)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其达峰时间(TP)等诸项参数,进行判定病患脑动脉狭窄所引起的缺血情况.结果 通过对132例病患资料检查,70例病患呈现单侧MCA狭窄或闭塞,此70例病患中,56例存有不同程度CTP灌注延迟,14例CTP正常.62例病患,双侧MCA狭窄,甚至出现闭塞现象,并呈双侧脑缺血.结论 患脑CTP检查后,MTT及TP图可以准确、清晰地显示出病患MCA狭窄或闭塞后,所引发的脑灌注损伤,是对病患脑缺血诊治的极为有效的依据.

    作者:李鸿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门诊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因素管理的临床效果以及该方法在临床护理的应用价值,以便改善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2年6月内门诊诊疗的1 20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门诊诊疗时间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0例患者进行的普通常规的护理,实验组的600例患者为该院加强实施风险因素管理后进行的临床护理,统计分析患者在门诊实施风险因素管理之后的护理满意率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便研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实行风险因素管理的具体应用价值.结果 经过临床的护理后,不难发现在未实行风险因素管理前,医院门诊进行的普通常规护理,并不能使多数的患者满意,并且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风险因素的存在,大多数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护理表示不满意,因此不利于患者的就诊与康复,阻碍医院的发展;相比之下,在门诊强化风险因素管理后,绝大多数的患者对于临床中医护人员的护理表示十分满意,并且在护理过程中能够积极有效的避免临床中的意外事故发生,使患者能够更好更快的恢复健康,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的护理中实行分先因素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满意率,而且还能避免大多数医院门诊的风险事件,因此该方法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杨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探讨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工作进行探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意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对手术成功与否意义重大,医务人员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护理环节.

    作者:金道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碟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院治疗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患者18例,给予肌注甲氨蝶呤15 mg,1次/d,共使用4d,同时口服米非司酮25 mg/次,2次/d,共服6d.用药后追踪复查血β-HCG值.结果 18例患者中,16例行保守治疗而治愈,保守治疗成功率88.89%,1例因出现阴道大出血,行超声下行清宫术成功.1例用药后血HCG无下降,包块无缩小,在B超下行清宫术.1例患者出现阴道大出血,行开腹探查术,见子宫瘢痕局部外凸,肌层菲薄,血管丰富,遂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过程中,11例发生恶心、呕吐,3例出现腹痛,1例出现肝功损害,1例发生血白细胞下降.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碟呤治疗CSP,治疗效果好,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淑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钼钯X线与彩色多普勒联合应用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钼钯X线与彩色多普勒联合应用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2月-2011年11月经术后病理证实41例的非肿块型乳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阅片,同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钼钯X线检查诊断率63.4%(26/41),彩色多普勒诊断率68.3%(28/41),两者联合应用诊断率80..5%(33/41).结论 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非肿块型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80.5%(33/41).

    作者:杨红波;杜志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老年人子宫肌瘤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和护理

    目的 分析老年人子宫肌瘤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探讨护理方法和策略,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老年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子宫全切术以及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后,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包括下腹疼痛、发热、尿路感染、阴道流血、胃肠道反应、便秘、尿潴留、白细胞增高等,并且根据具体并发症进行护理.结果 该组32例老年子宫肌瘤切除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经过对并发症的分析和护理,有效29例,效果不佳3例,总有效率90.63%.结论 子宫肌瘤老年患者一般肌瘤体积大、大多数呈多发性,手术多实施子宫全切术以及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及时分析和处理切除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可使患者康复加快,对于达到良好治疗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韩艳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应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影响的探索

    目的 探讨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志愿参加实验的118名大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实验前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水平进行评估.研究组的实验对象进行为期2个月的积极心理学式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的实验对象不参加任何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结果 干预实施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SCL-90阳性因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干预实施前后SCL-90阳性因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水平的影响有意义.

    作者:李光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骨海绵状血管瘤的X线平片与CT诊断表现

    目的 探讨骨海绵状血管瘤的X线平片与CT诊断表现,以增进高对骨海绵状血管瘤的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7例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X线平片与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线平片首诊确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57.14%,分别为脊椎骨海绵状血管瘤2例,颅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右髋部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CT首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57.14%,分别为脊椎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颅骨海绵状血管瘤2例,右髋部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X线平片与CT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误诊3例,诊断为骨肉瘤.骨海绵状血管瘤的X线平片表现为病灶部位较大的囊状膨胀性破坏,骨质边缘光滑平整,部分硬化.内可见粗骨嵴影与斑点状致密影或斑点状钙化影.CT表现为边界清晰,边缘有硬化,病变部位表现为从轻度到中度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并突破皮抽向前上方生长,可见明显日光放射状结构,呈片状低密度区及点状密度增高影肿块,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加呈不均匀性化.结论 骨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例临床较为少见,对该病X线平片与CT两种常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作者:李文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境胆囊切除术后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63例腹腔境胆囊切除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8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82例患者采用整体围术期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07.5±19.2)min、术中出血量(112.3±25.6) mL、术后排气时间(31.9±11.4)h、平均住院时间(6.2±1.3)d、镇痛药物的使用率59.8%、并发症发生率7.3%,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143.6±21.4) min、术中出血量(169.7±38.1)mL、术后排气时间(68.2±20.5)h、平均住院时间(8.3±2.4)d、镇痛药物的使用率82.7%、并发症发生率23.5%,而观察组患者满意度78(96.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65(80.2%),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境胆囊切除术后对患者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痛苦,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李爱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缓解及黏膜愈合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缓解及黏膜愈合的效果.方法 该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随机抽取200例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患者,在服用埃索美拉唑治疗8周以后,仔细研究药物服用前后病人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变化以及黏膜愈合效果.结果 在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之后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黏膜愈合率高达94.1%,其中1.9%没有得到改善,也没有恶化情况发生.结论 使用埃索美拉唑8周之后,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而且黏膜有着很高的愈合率.

    作者:程立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鼻胃镜临床应用1491例分析

    目的 评估经鼻胃镜的临床应用诊断价值及其可行性.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1491例行经鼻胃镜检查结果分析,并判断患者的痛苦程度及观察不良反应,随机抽取其中200例患者(超细经鼻胃镜组)和同期48例行普通胃镜检查者(普通胃镜组)用心电监护仪动态监测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率、心律、血压及血氧饱合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均略有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胃镜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在功能上完全保持了普通胃镜的水平,鼻胃镜经鼻腔插入不接触舌根,其耐受性更好,安全性更高,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束长存;刘曙明;刘秀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辅助用药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13例采用硬膜外麻醉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1.0 μg/kg辅助硬膜外麻醉;B组为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辅助用药.观察术中镇静效果、遗忘程度、术中牵拉反应情况以及术中不良事件等异同.结果 与B组相比,A组术中镇静效果好、遗忘程度高、牵拉反应不明显;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有良好镇静遗忘作用,能够减弱牵拉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孟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先兆流产妊娠黄体的形态和血流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先兆流产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黄体的形态和血流的变化.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8月-2012年3月产科门诊就诊的先兆流产且有生育要求者79例,其中不能维持妊娠者41例作为观察Ⅰ组,能维持妊娠者38例作为观察Ⅱ组,另选取该院在此期间的正常早孕要求人流者79例作为对照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观察比较三组妊娠黄体的内部回声情况、黄体平均直径及其血流动力学参数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值.结果 三组妊娠黄体均以不均质性低回声团块型为常见,其次为厚壁囊性结构型,三组妊娠黄体回声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Ⅰ组黄体平均直径明显小于观察Ⅱ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Ⅰ组PSV明显低于观察Ⅱ组和对照组,RI明显高于观察Ⅱ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与对照组PSV和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兆流产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黄体形态、血流的变化对判断先兆流产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小英;李晓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及临床诊治意义.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2例硬膜外麻醉病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A、B两组组,每组各41例,其中A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麻醉,B组采用氟哌利多联合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麻醉.观察并比较给药后不同时段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术后24h顺行性遗忘程度,并采用Ramsay法对其进行镇静效果评估.结果 虽然MAP、SPO2、HR等生命体征的相关数据指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镇静效果和顺性遗忘程度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硬膜外麻醉,具有良好的麻醉及镇静性遗忘效果,不良反应少,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率.

    作者:张庆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

    目的 对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比较,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进行诊治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2011年11月于该院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3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对2种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及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显示情况,同时比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各分支的分布.结果 30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480节段冠状动脉(直径≥1.5 mm)图像中,64SCT提供优良图可供分析为447节段.可评估率93.2%,不可评估节段6.8%,多因心率(律)异常所致(4.8%)湿示84处斑块,以硬斑(钙化)居多,多发生于前降支.前降支MSCT直径的测量与冠脉造影相关性比较好.另外,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两者检测结果在阳性率、阴性率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上,均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在心率控制较好的情况下,其准确率较高.64MSCT冠状动脉成像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是风险较小的无创性检查,可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普查筛选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李德志;何锡洪;杨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分析针对护理风险的有效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0年5月期间在该院住院的6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0例,观察组32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风险防范护理,比较住院期间两组之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褥疮、坠床、擅自外出、家属投诉、非计划性拔管护理风险事件与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策,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加强护患沟通,确保服务质量,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子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90例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对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训练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康复可改善康复功能降低致残率.结论 提供良好的康复护理环境和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继发性残疾、废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尽量恢复患侧的功能,保存健侧的功能.

    作者:孙海英;孙海霞;牟晓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儿科病区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在儿科病区的应用.方法 通过总结分析儿科病区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加强儿科病区的护理管理,采取有效防范对策.结果 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淡薄、护理人员技术因素、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因素,临床上通过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及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规避护理安全隐患.结论 临床上重视儿科的护理安全,尽力减少护理不安全因素,将护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之中,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大剂量抑酸剂治疗20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大剂量抑酸剂对消化道大出血病症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科2008年2月-2012年2月患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200例,将其随机性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100例,观察组实施大剂量的抑酸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性剂量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止血有效率以及止血之后在近期的再次出血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止血有效率为80%,在近期中发生的再出血率为17.5%;对照组中,患者止血率为45%,近期再出血率为48.8%.对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止血率高,近期再发生出血率低,而对照组的止血率较低,近期再发生出血率高.结论 大剂量的抑酸剂对治疗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的效果以及影响,止血迅速,而且复发的机率也比较低.

    作者:胡光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阿昔洛韦与伐昔洛韦预防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与伐昔洛韦2种抗病毒药物在进行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预防时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该院确症为频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服用伐昔洛韦,患者每次服用伐昔洛韦剂量为500 mg,初始3个月2次/d,第4以及第5个月1次/d,到第6个月病患隔日服用1次,对于对照组,让患者每次服用阿昔洛韦剂量为400 mg,2次/d,共服用6个月.比较两组复发次数、半年内复发率、脱落细胞排毒状况、头晕以及乏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在使用2种药物治疗之后,各个指标与病患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状况变好了,并且实验组各个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状况变好了.结论 使用伐昔洛韦抗病毒药物比阿昔洛韦这种抗病毒药物更能预防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能够有效降低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次数以及生殖器部位的无症状排毒.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