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高症患者的效果和母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该科收治的358例妊高症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179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17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程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血压控制、护理满意度、母婴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妊高症并发症的发生,控制病情的进展,使母体与胎儿的生命安全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保障.
作者:沈忠桃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去白细胞输血及常规输血患者在大剂量输血应用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2年5月入院需要大剂量的输血的患者132例;分成两组,观察组68例采用去白细胞输血,对照组64例选用常规输血.观察比较两组输血患者输血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相比,去白细胞输血的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常规输血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白细胞输血能有效的降低大剂量输血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能使患者的脏器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玉洁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口腔内自发性出血的原因以及急诊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140例口腔内自发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史询问、临床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分析出血原因,并予以对症治疗.结果 该组111例(79.28%)为局部因素引起出血,其中,69例牙龈炎导致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因素所导致的出血(P<0.05),18例(12.86%)牙周炎、20例(14.29%)拔牙、4例(2.86%)不良修复体、1例(0.71%)牙龈肿瘤导致出血;29例(15.57%)患者伴发全身性疾病导致口腔内自发性出血,其中,血小板减少3例(2.14%),2例(1.43%)白血病,17例(12.14%)高血压,7例(5.00%)肝硬化;一次性彻底止血136例(97.14%).结论 口腔内自发性出血主要是由于牙龈炎症所引起的,同时还应注意全身因素诱发出血,及时予以局部填塞压迫并应用全身性止血药物可有效止血.
作者:吴东红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一般护理方式进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住院治疗的时间、医疗费用等,并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住院治疗的时间、医疗费用、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评价,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中,可减轻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旦素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分析肿瘤大小对T3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3年6月-2006年1月该院收治的108例T3期胃癌患者,按照患者肿瘤的大小分为两组,患者肿瘤直径>8 cm的为大直径组,患者肿瘤直径<8 cm的为小直径组,其中大直径组患者共计有26例,小直径组患者共计有8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胃癌D2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大直径组患者在经过D2根治术治疗5年后的存活率为34.6%,小直径组患者在经过D2根治术治疗5年后的存活率为54.9%,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对比,小直径组明显优于大直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的大小以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T3期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付亚杰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后尿潴留常见原因,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减少PPH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对PPH术后患者尿潴留原因分析,根据入院时间编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住院时间、满意度,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综合护理实验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PPH术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宗红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迅速增加,约占全球的1/4,糖尿病药物临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近几年的中外治疗指南、文献报道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降糖作用、适应症、不良反应等方面对市场上降糖药进行阐述,尤其对近几年降糖新药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阐述,作为目前临床医师指导糖尿病用药的参考.
作者:林茂伟;余丹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建立符合该市实际情况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百分权重法等多种方法,确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结果 确立了30个指标及其权重.结论 社区公共卫生绩效评价的核心思想在该体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该体系结构较合理,内容较全面,值得推广.
作者:谢艳英;原淑慧;亓志鹏;程国英;王喜钟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手术治疗的85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术前1周及术后2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以及对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心理健康症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维度评分及总分,术后2周时均高于术前1周时(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健康症状指标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并且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评分(P<0.05).结论 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围手术期强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李淑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胸外科麻醉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2年2月接受治疗的68例进行麻醉效果的胸外科患者进行随机分配,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并异丙酚进行麻醉,乙组患者采用芬太尼并异丙酚进行麻醉,对患者麻醉前、麻醉中的心率、动脉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数值,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清醒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动脉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麻醉中心率数值明显优于乙组,甲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明显少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胸外科手术时,瑞芬太尼相较芬太尼更加安全有效,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早.
作者:周蕾;王英男;徐丹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 从护理管理缺陷、人才严重匮乏、护理队伍不稳定、设施设备落后等方面,分析护理管理中的问题.结果 针对护理管理中的问题,采取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护士长管理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技能、提高护理人员待遇,以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应对方法.结论 及时发现护理管理中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张岭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心理康复护理对酒依赖戒断综合症患者的焦虑症状干预效果.方法 将轻中度戒断状态者189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95例)与对照组(9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即时给予心理护理抗焦虑干预.干预2周后采用酒依赖戒断综合征评定(AWSS)、焦虑量表(HAMA) 评定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后HAMA、AW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HAMA、AWSS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酒依赖戒断综合症患者的焦虑症状,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作者:岳美姣;韩利民;李聪芳;纪玲玲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评价护理干预对降低脑出血患者并低纳血症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该院收治的56例脑出血并低钠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出血并低钠血症患者相应的临床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酒晓盈 刊期: 2013年第30期
在整个医学临床中,妇产科护理学可以说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学科,医院只有不断使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优质服务的护理能力增强,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并使医院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是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素质不高、风险意识不强和设备操作不熟练以及沟通缺乏导致医患关系紧张.防范和化解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对策是要加强医院妇产科病房管理,不断完善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护理工作标准,通过提高妇科护理人员的各项综合素质,严格护理记录书写质量规范,并认真落实奖罚制度.同时要加强设备和药品的管理工作.分析和准确的判断护理安全过程中各种危险因素是产科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13年第30期
护士是医患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融洽的护患关系能够增强和患儿家属之间的亲和力,并有效避免许多护患间潜在的冲突和矛盾.护患之间产生误解或者不满的具体表现在护患交流沟通少、护士语言使用不当、语言失度或者解释工作不到位.护患进行沟通的方式是护理专业技术沟通、护患之间情感沟通,护士进行沟通时使用的语言方式是劝慰性、解释性、称赞性和鼓励性语言.护士在和家属沟通时,应耐心倾听,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病症病情时应注意和医生保持一致,防止由于医护意见差异而导致家属不信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完善护患关系,终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乔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几种肠内营养制剂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能全力、百普力和百普素3种营养制剂分别对3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评价患者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营养状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疗效评价方面,百普素和百普力治疗组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和营养不良反应率均低于能全力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方面,不良反应的症状以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并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百普力和百普素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能全力治疗组,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则高于能全力治疗组.结论 能全力、百普素、百普力3种营养制剂均能够满足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需求,且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赵鸽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96例产妇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评价麻醉效果,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3.7%,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好,临床应用安全性高,是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麻醉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凯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少腹逐瘀胶囊配合米索前列醇在宫腔残留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180例流产后宫内残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米索前列醇口服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给予少腹逐淤胶囊+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流产患者少腹逐淤胶囊+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宫腔内残留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患者满意度也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郝淑娟;王伟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前医学界对高血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高血压的治疗也逐渐向联合用药发展,该文主要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研究现状展开简要论述.
作者:肖志成 刊期: 2013年第30期
妇产医院有着本身的特点,应当努力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妇产医院常见护患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法制意识淡漠,个别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欠缺相关的理论知识或者是业务技术不熟练,缺乏对患者的关心,服务意识差,并且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缺乏沟通.妇产医院对于常见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是护理人员要重视潜在的危险因素、做到有章必循、强化制度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医院应该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工作,强化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同时要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并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从而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刘杰 刊期: 2013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