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祥
硬膜外置入血管时有发生直接误入血管在没有及时发现和调整情况下,轻者出现麻醉失效,重者出现局麻药中毒,尤其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置管中,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造成腹内压增高,硬膜外静脉扩张,置入硬膜外导管时更易损伤血管血液回流更常见.本研究就如何降低剖宫产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发生率作了以下探讨.
作者:王晓明;柳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原因、临床早期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方法 我院于2010年收支妊娠期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26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例出现除新生儿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后出院,且预后优良.结论 准确把握妊娠期妇女急性胰腺炎发病特点,并及早诊治,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同时可降低母婴死亡发生率.
作者:王文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考察路径式健康教育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7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实验组为应用路径式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对路径式健康教育接受快,服从性高,经统计分析,实验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关节恢复情况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路径式健康教育可以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提高锻炼正确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宋友友;马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素(iPTH)的影响.方法 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钙浓度1.25、1.5mmol/L及1.75 mmol/L透析液连续进行3个月血液透析治疗,此期患者饮食中钙磷的摄入量稳定,用药不变.实验前检测透析前血iPTH,透析前后血钙和血磷浓度.3个月后复查透析前血iPTH,透析前后血钙和血磷浓度.结果 观察结束时DCa 1.25、DCa1.5和DCa1.75组,血清Ca×P水平:DCa1.25组血清Ca×P水平明显降低( P<0.01)、DCa1.5组无变化、DCa1.75组升高(P <0.05);iPTH水平:DCa1.25组显著升高(P<0.01),DCa1.5组升高( P<0.05),DCa1.75组降低(P<0.05).结论 高钙透析可增加透析患者的钙负荷及转移性钙化的发生,低钙透析可在有限时间内减轻高钙负荷,但长期应用低钙透析液应监测iPTH水平.
作者:李佳;张以来;魏善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沟通是一门艺术,是心与心的交流.护患沟通是护士护理病人中信息传递、交流和理解的过程,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基础 [1].肿瘤科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时间较多,护士的言谈举止都会对患者产生影响.所以、护患沟通技巧在整体护理中越来越重要.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产妇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44例产后出血的护理要点和预防的相关措施.结果 44例患者产后大出血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胎盘粘连、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分别占72.7%、15.9%、9.1%、2.3%.治愈43例,1例剖宫产术后出血性休克、DIC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医护人员应加强责任心及助产技术,提高识别产后出血的能力,熟练掌握产后出血的抢救措施及护理,可提高产后出血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姚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T、MRI在临床中检查诊断原发性脑淋巴瘤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为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为观察组,随机抽取恶性胶质瘤、颅内转移瘤2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CT及MRI检查诊断.观察肿瘤部位、数目、病灶分布,形态特点,是否存在囊变,坏死等.结果 原发性脑淋巴瘤可单发或多发,CT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肿块,T1加权图像为低信号,T2加权图像为等或稍高信号;其影像学特征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具有其特点,分辨其影像学特点有助于对本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朱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医疗和护理活动中,分析其原因,加强并完善科室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和护理安全有效性,从根源上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有效保证医院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王礼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EUS-FNA)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本院近年来开展EUS-FNA的护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5例患者中1例未成功,其余患者均经过穿刺抽吸取的足够的标本量,并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良好证据.结论 EUS-FNA护理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穿刺的成功以否.
作者:刘妙;林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改良式牙周夹板固定下前牙疗效.方法 利用0.25mm正畸结扎丝与免酸复合树脂联合应用,制成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的下前牙.结果 牙周夹板固定治疗52例松动牙,其中50例使用3年以上,功能美观良好,3年成功率96%.结论 改良式牙周夹板固定治疗中晚期牙周炎,具有简便易行,美观实用,取材方便,成功率高等优点.
作者:毕乃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药热盐包外敷下腹脐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中药热盐组50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组50例).分别观察2组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促进术后肠蠕动的有效率可达100%,对照组为7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中药热盐包外敷可有效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的恢复,防止术后腹胀的发生,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邹芝香;谈珍瑜;曾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当前职业性健康监护的不足与解决方法.方法 从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卫生检查机构、监督机构、政府部门等几个方面探讨目前职业性健康监护存在的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结论 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业健康卫生检查机构、监督机构和政府部门在职业性健康监护工作中都存在不足,各参与主体应加强合作,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作者:周丽姝;向琼;易丰兆;马金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狂犬病病因的探索,提高对狂犬病的认识,使人们意识到一旦被猫、狗等动物咬伤,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可阻断狂犬病的感染.方法 对于猫、狗咬伤的病人,未出血的皮肤咬伤、抓伤,破损的皮肤被舔,可规范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只要出血,就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联合应用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及疫苗,在伤口周围进行浸润注射,抗狂犬病的免疫血清按40IU/KG,免疫球蛋白按20IU/KG.结果 通过对门诊131例狂犬病暴露人群给予及时正确的伤口处理,并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或联合应用免疫球蛋白,未见1例出现狂犬病,狂犬病中和抗体检测均为阳性.结论 狂犬病是可防不可治的,只要认真做好狂犬病暴露人群的伤口处理,根据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或联合应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加大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可以有效地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袁爱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我院医务人员意外伤发生情况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对我院近3年发生意外伤并上报到医院感染管理科,按医务人员意外刺伤登记表登记的医护人员.结果 共5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46例;医生12例,护士36例,实习护士10例.结论 针对意外伤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规程,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尽量减少意外伤的发生.
作者:赵丽;孙兴云;齐玉华;李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慢性肾衰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损伤的影像学评价.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肾功能正常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CRF组与对照组比较,慢性肾衰患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射血分数(EF)明显降低,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慢性肾衰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损害,特别是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心脏超声检查是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损害较为敏感的方法.
作者:贺子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七氟烷用于老年人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10月在我院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用异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2组不同时点HR的变化不明显(P>0.05),而SBP和DBP变化则较明显,从T 1~T4各时点SBP和DBP与T0 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而且对照组较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组间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七氟烷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更适合于老年患者的麻醉.
作者:杜如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锁骨上进路进针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 随机选100例需作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患者,分为:Ⅰ组,50例患者锁骨上进路.Ⅱ组,50例患者锁骨下进路组.对成功率、并发症等方面举行对比观察.结果 Ⅰ组的总成功率高达98%,仅1例并发症,Ⅱ组的总成功率为82%并发血肿7例、气胸2例.结论 成功率与并发症Ⅰ组明显优于Ⅱ组,锁骨上进路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恒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入ICU进行监测和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2例,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进入ICU病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2例直接进入ICU内进行监测和治疗.而对照组30例进入普通病房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分别进行格拉斯哥预后积分(GOS评分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清醒时间和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6.25%和20%,观察组清醒时间及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进入ICU病房治疗能够降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改善生存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郭君洛;刘茂堂;张敬芝;王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是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于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对5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成2组,采用双盲法则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服用心痛定,观察2组疗效并与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为73.1%;治疗组稳定性心绞痛发作的间断时间及次数与对照组对照明显较高.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对于治疗冠心病就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俊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医院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及改善后的现实意义.方法 构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并对其进行改善.结果 医院管理系统配置后其住院时间、床位应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均明显优于配置前(P<0.05),患者对医院管理系统配置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配置前(P<0.05).结论 医院管理系统的实现和改善可以明显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增加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施浩;方坚华;陈先有;唐丽玲;杨凯燕;黄幼牧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