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自缓解性肠套叠的CT的诊断

任保瑞

关键词:成人, 肠套叠, CT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显示技术在成人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成人肠套叠的多排螺旋CT表现,主要重建方法为多平面重建法(MPR).结果 成年人肠套叠的CT表现为靶型肿块,8字形肿块,肾形肿块或彗星征.结论 成人肠套叠以肠道肿瘤多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多层螺旋CT对该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急性盆腔炎52例视为观察组,同期采用青霉素及甲硝唑治疗的急性盆腔炎48例视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痊愈率为7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2%,略高于对照组的91.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略低于对照组的6.3%.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关于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为了解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缺乏情况更好地做好科学育儿指导,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580名儿童进行微量元素检测.方法 使用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和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儿童手指末梢血做钙、镁、铁、锌、铜、和锸的检测.结果 查出其中缺钙166例,占28.62%;缺锌146例,占25.17%;缺铁88例,占15.17%;缺镁7例,占1.20%;铜高的35例,占6.03%;铅中毒45例轻度铅中毒42例,占7.24%,中度铅中毒3例,占0.52%.结论 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对微量元素需求很大,如果缺乏或中毒对儿童健康成长影响很大,检测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对及时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议加大宣传,调整营养结构,重视儿童健康成长,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作者:陈建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超早期与早期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38例康复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为了观察超早期和早期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康复疗效.方法 对3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进行超早期和早期血肿微创清除术,分别在术后24h及康复治疗28d后进行运动功能的评定(FMA)评定法和日常生活能力的(FIM)评定.结果 超早期组康复治疗末期FM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FIM与早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应在超早期进行为好.

    作者:孙金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论临床科与检验科室沟通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检验的发展使得其在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是现代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手段.加强临床科与检验科室的沟通有助于诊疗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助于临床检验与临床治疗的相互合作,促进诊疗活动的开展.本文就临床科与检验科室沟通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论述.

    作者:柴淼;苏丽菊;孙权业;郝潇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复杂手外伤的早期处理及功能康复

    在复杂手外伤的早期治疗当中及时且较为彻底的清创术是手外伤处置中的重要环节,恢复手的解剖架构,骨折及肌腱血管神经的损伤,应一期进行修复,对于有较大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缺损应在一期情况下闭合创口使开放性的损伤变成闭合性损伤.术后应用广谱或针对性较强的抗生素,消肿的药物.1周内鼓励病人被动活动手指,2周以后开始主动活动肢体,达到早期功能康复的效果.

    作者:刘铭然;钟书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

    目的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与原发性肝癌(PHC)的病因学关系.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6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对其乙肝病毒标志物各项及其组成模式进行统计分析[1].结果 60例病人中HBsAg阳性率93.2%.HBeAg阳性率94.8%,HBcAb阳性率65.4%,AFP阳性率54.6%,其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它肿瘤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结论 原发性肝癌与HBV感染密切相关.因此,要切断乙肝传播途径,对于已感染者应加强治疗及随访[2].

    作者:吴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 98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对照组45例.2组均用目前标准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0~14d为1个疗程,观察心绞痛缓解情况及其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达94.3%,对照组症状总有效率为75.6%;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92.5%,对照组心电图有效率77.8%;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有显著改善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及缺血性心电图变化.

    作者:黄河;周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78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结溶栓前后有效的护理经验和方法.结果 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有效地护理,78例患者中治愈43例,好转29例,总有效率92.3%.结论 积极掌握溶栓药物的作用,做好溶栓前后的各项护理工作,配合有效地护理措施和方案,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占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透析低血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透析低血压的护理体会,探讨预防及处理透析低血压的方法和措施.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本科室收治的48例发生低血压的透析患者作为临床资料,了解其发病原因,及时给予预防和护理措施,并观察患者的预后和病情进展.结果 48例透析低血压患者中,40例患者经积极处理,血压回升并顺利下机;8例患者因低血压不能恢复提前下机,经抢救患者均脱离危险,未发生后遗症.无患者死亡.结论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发生的并发症,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应注意辨别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和先兆,严密观察,正确判断,及时处理,可以有效防止病情发展,提高透析成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段平;朱德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螺旋CT在骶骨骨折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骶骨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127例骶骨骨折患者的CR平片及CT冠状扫描+三维重建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评价螺旋CT在骶骨骨折诊治中的价值.结果 127例骶骨骨折,螺旋CT均能明确诊断,其中Denis Ⅰ型37例,Ⅱ型62例,Ⅲ型28例;33例发生神经损害,占26%.CR平片发现骨折68例,漏诊率46.5%.结论 螺旋CT能获得主体影像,对骶骨形态、骨折线傲多角度和三维显示,可清晰显示骶前孔的变化,明确骨折类型和神经损害情况,对临床采取正确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学文;林焕西;汪盛参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心得

    目的 探讨小骨窗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41例采用小骨窗术和41例采用骨瓣开颅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总有效率、术后生活质量等.结果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术后生活质量、并发症小骨窗术均优于骨瓣开颅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骨窗术具有止血快、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比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李翔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后腹腔镜与开放肾孟切开取石术效果比较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后腹腔镜取石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58例行开放肾盂切开取石术(开放组)与58例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腹腔镜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用药时间腹腔镜组优于开放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效果确切,安全性高,疼痛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阳新华;刘文喜;刘新益;刘劲戈;聂海波;龙永芳;李宏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33例均治愈,占86.8%,3例死亡,占7.9%.死亡原因主要是由于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抢救无效.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郑东庆;党立群;刘长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70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通过实时护理总结了护理体会.结果 170例共进行890次治疗过程都很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次数,治疗次数两者疗效比较无差异性(P>0.05),但病程对于疗效有差异性(P<0.05).结论 MECT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良好的心理沟通是MECT治疗顺利进行和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金文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利多卡因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配伍米索前列醇在门诊人流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把80例早孕扫女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0例,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术中宫颈注射利多卡因行术前镇痛,对照组40例,直接行人流术.结果 研究组在手术疼痛、人流综合征,宫颈扩张程度、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术中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对人流镇痛有显著疗效,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爱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脐尿管腺癌的超声诊断分析及对策

    目的 提高超声对脐尿管癌的诊治效果.方法 对12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以手术及病理为金标准,使用仪器为SIEMENS Antares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平卧位,膀胱充盈,于耻骨联合上至脐部做一系列横切、纵切及斜切、重点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膀胱浸润深度及与腹壁、肠管及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 12例患者肿块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比较,在其肿块部位、大小、形态等方面基本一致.

    作者:艾雪;张国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论手术室安全隐患与安全管理措施

    手术室安全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因此,通过一系列措施消除手术室安全隐患,增加安全管理措施,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朱德峰;段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胃肠外科超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胃肠外科超高龄患者手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80岁以上胃肠外科患者手术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95例超高龄患者术前并存病率91例(95.8%),术后发生并发症37例(38.9%),终顺利出院92例(96.8%),死亡3例(3.2%).结论 胃肠外科超高龄患者并非手术治疗的绝对禁忌证.通过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完善术前准备,做好术中监测,术后积极支持观察等,超高龄患者能够比较安全接受手术治疗,预后尚可.

    作者:谢智惠;周洪伟;王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评价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并通过随访了解患者服药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方法 符合诊断标准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赖诺普利组与厄更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组,分别观测服药后8周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出现.结果 服药8周后,结果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总有效率91.25%,赖诺普利组有效率80%.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氢氯噻唪组不良反应率5%.赖诺普利组不良反应率6.25%.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显,不良反应低,适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作者:陆文杰;徐龙;丁险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1236例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并进行分析.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进行微量元素检测1236例儿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仅,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结果 低钙发生率55.74%、低锌发生率55.58%、低铁发生率50.64%、低镁发生率3.23%.高铅发生率8.73%.结论 低钙、低锌、低铁是儿童发生微量元素紊乱的主要内容,高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

    作者:刘社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