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咏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经腹腔镜治疗的巨大卵巢囊肿(直径>10c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巨大卵巢囊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卵巢囊肿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陶桂娥;苏卫华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明里高于对照组8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喻军 刊期: 2010年第15期
本文主要针对临床治疗中常见的3种腿部骨折情况,进行了原因、症状及临床处置方法深入分析和讨论.
作者:张思硕;郝斌;杨涛 刊期: 2010年第15期
世界各国儿童医学界权威人士普遍认为:出生后2周左右的新生儿,如果身体中出现毛细血管血≤145g/L,或者是静脉血血红蛋白≤130g/L的现象时,就可以基本诊断为患有贫血.从临床经验来看,新生儿贫血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共性,并且都在一定程度上与病因,贫血的速度和严重程度相关,其中新生儿全身皮肤苍白是常见的贫血临床症状之一.本文仅就新生儿贫血的临床治疗观察及研究作以简要的分析与总结,进而得出控制和有效治疗新生儿贫血的优化措施,挽救更多身处危险的新生儿.
作者:刘淼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通过加强术后专科护理对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住院手术病人40例对加强专科护理后产生的身心影响.结果 所选有代表性的40例,其中28例出现术后症状,给病人带来明显的身心负担,通过加强专科护理,无一例发生尿道口感染,糜烂等医护并发症.结论 对此类病人加强手术后专科的身心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减轻疾病及手术带给病人的身心痛苦,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手术治愈率,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作者:陈爱华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记录总结,对患者的护理措施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患者通过护理措施消除了不良情绪有效配合了治疗.结论 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的必要,是治疗的重要部分.
作者:李荣秀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圈手术期护理方法及特点.方法 对67例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饮食护理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使患者的身体尽快得到恢复.结果 整个护理过程按要求完成了全部护理任务,没有出现护理质量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护理目标.结论 术前精心的护理准备及术后娴熟的护理,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提高了治疗水平,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亚梅 刊期: 2010年第15期
从古到今的任何顽疾恶疾,都离不开精心的护理,有效的护理对促进疾病痊愈、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胡玲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促进医院新药管理水平的提高.方法 分析内外因素影响下医院新药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影响.结果 药商及药品生产厂家新药推介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取向,潜在地撼动了医师,药师相互协同是完成医院诊疗服务基础的原则,同时也淡化了<处方管理办法>赋予药师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提高的职责和权利.结论 有关管理部门应重视新药管理对医院安全、有效及合理用药的影响.
作者:刘乃光 刊期: 2010年第15期
抗生素后效应(PAE)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开始引起学术界关注的新理论,是评价抗生素药效学的一项新指标,PAE可为抗生素更合理用药提供新的科学依据.PAE系指抗生素与细菌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仍然持续受到抑制的效应,是抗生素对其作用靶细菌特有的效应,它揭示的是抗生素与细菌的相互作用过程.PAE的大小是以时间来衡量的,应用菌落计数法计算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菌恢复对数生长期各自菌落数增加10倍所需的时间差.近十余年来,国外对PAE这一新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PAE作为评价新抗生素药效动力学的重要参数.
作者:张咏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12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奥氮平组)和对照组(奋乃静组),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2.4,8周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入组患者观察量表(NOSIE)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4、8周末,研究组NOSIE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及个人整洁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抑郁、迟缓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的2、4、8周,研究组BPRS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奥氮平的不良反应少于奋乃静.结论 奥氮平有效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
作者:曾庆翰;刘峥嵘;郄晓明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消渴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消渴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片治疗,连续服用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均有改善,但以治疗组为明显.结论 消渴方与盐酸二甲双胍片联合应用较单纯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更佳.
作者:张立英 刊期: 2010年第15期
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在乳腺的,以覆盖在纤维脉管束表面的上皮细胞乳头状增生为特征的肿瘤.可发生于自乳头至终末导管小叶单位(TDLU)的导管系统内的任何部位.按其分化程度可分为导管内乳头状瘤、非典型性乳头状瘤及导管内乳头状癌.病理诊断中鉴别其良恶性,对临床治疗以及患者的预后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此类肿瘤的鉴别作出探讨,并概述.
作者:庄英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凋亡配体Fas-L(Fas ligand)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肿瘤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的关联.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40例宫颈癌组织中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Fas-L染色多见于整个病变全层;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组织中Fas-L的阳性表达呈明呈递增趋势(P<0.01);与宫颈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s=1,P<0.05).结论 Fas-L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瑞姣;秦玲;李慧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经药物治疗无效而转行开腹手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14例产后出血应用不同术式其适应证及疗效观查.结果 214例产后出血经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99%,子宫动脉结扎及子宫浆肌层缝合法达到止血目的的占78.97%.子宫切除的病例近10年较前10年明显减少.结论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广后出血,手术治疗是必要的,它可以有效控制产后出血,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挽救产妇生命.
作者:姜红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经髂内动脉介入化疗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4例宫颈癌Ⅰb2-Ⅱb期患者,术前行超选择性插管化疗栓塞,10~14d后行宫颈癌根治术,分析其手术切除率、术中出血量及疗效,并与43例单纯手术病人进行对照.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宫旁切缘残留、阴道切缘残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拴塞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9%,其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0.7%和72.2%,明显高于对照组(79.1%和46.5%).栓塞组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及食欲下降等胃肠道反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Ⅰb2-Ⅱb宫颈癌术前行动脉介入化疗,能缩小宫颈癌病灶,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临床转移复发,明显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邱华娟;纪燕琴;黄凤英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期间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108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107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转开腹1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04.67±35.37)min,出血量平均为(204.03±30.87)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7±1.6)d.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出血量少,为子宫切除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时红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9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0例,收缩性心力表竭21例,高血压病34例,稳定型心绞痛46例及不稳定性心绞痛48例,分别对179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和34例正常人进行外周血浆和ET水平的测定.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ET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及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并且急性心肌梗死.收缩性心力衰竭不同心功能分级及高血压病不同分期之间,随着病情加重,血浆ET水平有升高的趋势.结论 血浆ET浓度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作者:王蕾;曹长春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研究自酸蚀粘结剂Clearfil S3 Bond和全酸蚀粘结剂Prime&Bond NT在楔形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30例患者,患牙142颗,采用随机自身同名牙配对方法分成2组,A组使S3 BOND,B组使用自酸蚀粘结剂Prime&Bond NT,均应用3M Z250修复.分别根据改良的USPHS/Ryge临床评价标准对修复体进行盲法评价诊后的修复效果.结果 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2种粘结剂在修复效果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通过2年的临床观察,S3 BOND和Prime&Bond NT粘结剂在楔形缺损修复中都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敬懿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对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了丹虹注射液治疗,对其的疗效进行研究并且总结.方法 观察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此类患者60例并对其进行随机的分组,进行疗效的比较.结果 治疗组用药1周后心功能改善缓解率为72%,2组差异无量著性意义.静点丹红组,未发现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变化治疗2周后缓解率.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治疗ICM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药物效价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兴刚 刊期: 2010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