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远玉
目的 探讨电子病历档案接口的研发与病历档案的开发利用.方法 设计病案统计管理系统与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接口衔接;辨别真假和保护电子病历结构的技术;病历档案的开发利用.结果 极大地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结论 该方法避免了重复劳动,达到资源共享;分析结果为医院科学管理和临床诊疗了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为提高我院医疗水平、医疗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巧玲;李少玲;罗秀梅;彭文强;钟秋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大学教师在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其价值取向也在不同层次上对学生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讨论教师价值取向兢成为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
作者:于淼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的应用,对剖宫产后切口妊娠引起的异位妊娠可在破裂前早期诊断.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能大限度地保全患者的生育功能,本文选择32例病例进行药物保守性治疗研究,结果发现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罗汝琼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注射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作用.方法 自2005年1月~2008年1月,对68例四肢新鲜骨折患者进行骨折端经皮局部注射NGF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治疗观察,其中胫腓骨骨折21例、股骨骨折16例、尺挠骨骨折20例、肱骨骨折11例.据骨折类型、治疗方法相同或相似的原则设立相应的对照组,对骨痴生长情况、骨折临床愈合的时间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3~20个月,两纽骨痴出现的时间、骨痴量的多少两周内无明显不同,3周后骨痴量治疗组多于时照组,治疗组各类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时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临床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经皮局部注射在骨折中后期有促进骨折愈合修复的作用.
作者:管文超;刘文革;廖伟光;骆立荣;梁文歧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胃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因呕血和(或)黑便入院,经紧急内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胃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的患者23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23例患者经一次注射后止血成功20例,止血成功率为87%,再出血3例,再次内镜下止血1例成功,2例经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1.3%.结论 胃镜下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培正;李素君;李学民;冯淑芳;蔡晓静;陈晓旭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有效控制医院毒染率上升.方法 对2004~2007年住院患者,共8895例进行病历分析.结果 我院住院病例8895例,发生院内感染254例,年医院毒染率波动范围在2.5%~3.2%,平均医院感染率为2.85%.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率的上升.
作者:张晶;刘向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了490例电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方法 对490例电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从心理护理,术前指导、术后的常规护理、术后下床活动、伤口疼痛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结果 49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胆囊结石病人进行术前、术后护理是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质量的较好方法.
作者:王玉华;罗美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实验教学标本的管理得当可以提高其使用率,并减轻实验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消费,节约经费,本文从大体标本的管理、组织切片的管理加以说明,得出妥善管好大体标本和切片.既可保障教学的需要,又节约资金,延长标本和切片的使用时间.
作者:江朝娜;范平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对慢性肝炎患者使用苦黄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236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一般肝炎的护肝、降酶、退黄等治疗,而治疗组加用苦黄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两周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总胆红素(TBIL)下降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苦黄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治疗慢性肝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陈伟钊;林树强;杨仕平;黄桂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双黄粉针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双黄连粉针剂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36例用病毒唑针剂静脉滴注治疗,两组均治疗7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
作者:曹选成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118例异位妊娠误诊的主要原因,以降低异位妊娠的误诊率.方法 回顾1998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异位妊娠误诊的118例病人,分析主要的误诊情况.结果 早期临床症状的不典型;辅助检查的误导;临床医师对病史、体征的采集不全;专业知识欠缺以及临床思维方法不当,是异位妊娠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 提高医疗技术,仔细及全面的分析判断病情,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才能将异位妊娠的误诊率降低到低水平.
作者:谭明捷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讨论妊娠期妇女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 妊娠期凝血四项检测均为凝固法,采用Thrombolyzer Compact 全自动血凝仪进行分析.结果 孕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疑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P均<0.01.结论 了解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的基础值对预防产科意外,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金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提示临床医师,尤其是精神科医师减少由首发以精神异常为表现的肿瘤诊断延误.方法 通过首发表现精神异常3例病例临床资料报道及有关资料进行讨论,希望临床医师.不但要注意患者精神异常,更要进一步寻找引起精神症状的病因.结果 内科临床医师尤其是精神科医师对精神障碍患者一定注意检查排除是否是器质性疾病所致.结论 肿瘤致精神障碍是存在的,随临床医师,认识提高,延误诊断可减少.
作者:叶智宾;刘岱岳;朱锦烨;乔胜宇;郭文勇;赵洁晶;刘一鸣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在诊断小儿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患儿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知也,3000r/min,离心10mm,吸取上层血清后立即检测.采用免瘴比浊法,仪器为HITACHI-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检测.结果 细菌感染组织血清CKP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结缔组织病组血清CRP明显高于非结缔组织病组,尤以风湿热,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等增高明显;结缔组织病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细菌毒染组,但结缔组织病组血清CRP的异常低于细菌感染组.结论 CRP检测在观察治疗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当病情明显好转及治愈时,CKP水平明显下降,说明CRP的变化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CKP恢复正帝可作为治疗成功的标志.
作者:袁开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ACI)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脑梗死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采用疏血通和丹参注射液对照治疗并进行对比临床观察.结果 表明疏血通治疗脑缺血疗效明显(P<0.01)对血粘度、脑血循环均有明显改变.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定期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调查,21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90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DL有效率分别为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更有效.
作者:焦美芝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住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穿钉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60例结果,经3~24个月的随访,按照Johner-Urnch标准评定.结果 优55例,良5例.结论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折具有固定牢固,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好的优点,但要掌握适应证.
作者:卢荣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原因、机制和护理措施.方法 每小时测一次血压,必要时每15~30分钟测血压一次.结果 低血压的发生以透析后1.5~2 h发生率高.给予高渗溶液.症状迅建缓解.同时调整透析液钠浓度、温度和血流速度效果佳.结论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是及时发现低血压的关键.
作者:刘向敏;张晶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治疗子宫肌瘤的几种不同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四种手术方式,住院天数多为10d,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费用低.结论 四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检测前后人为因素对凝血四项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静脉血加入到含有0.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0.2mL,负压管中充分混匀后,应用仪器法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8149例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结果误差一至两项不准确的约占26%,其中采血方法不正确的占30%,采血后离心转速不够(<3000转)和时间未达到15min的占29%,操作人员操作过程中的各种失误占41%.结论 检测前后,人为因素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邱晓青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肛门指检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地位.方法 本文对30例直肠癌病人误诊时间、原因及误诊疾病进行了统计,并统计分析了误诊时间对根治性切除率的影响.结果 认为临床医生对下消化道疾病常见症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结论 对大肠肿瘤提高警惕是早期诊断大肠癌和提高其疗效的关键.着重指出了肛门指检在直肠癌诊断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作者:袁玉祥 刊期: 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