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粉尘螨滴剂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粉尘螨过敏慢性荨麻疹的效果

杨榕青;杨池梅;黄捷

关键词:枸地氯雷他定, 粉尘螨滴剂, 慢性荨麻疹, 特异性免疫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粉尘螨滴剂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粉尘螨过敏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科门诊诊治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患者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疗程1年,同时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1次/d,疗程4周,4周后根据患者荨麻疹症状控制情况减量维持或停药.对照组患者仅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方法及疗程同试验组.在治疗4周、3个月、半年、9个月、1年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整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3、6、9个月及1年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治疗4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个月及1年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治疗4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3、6、9个月及1年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观察期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比较轻,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粉尘螨阳性慢性荨麻疹,疗效肯定,应用方便和安全.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在血液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甲型肝炎病毒(HAV)、庚型肝炎病毒(HGV)的关系,评估其在血液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2017年1~12月肇庆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考察,检测输血五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梅毒螺旋体(TP)、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Anti-HTLV)]均为阴性.将ALT正常(ALT≤50 U/L)的874份标本作为对照组(其中393份标本作为对照组1,481份标本作为对照组2),ALT异常(ALT>50 U/L)的135份标本作为研究组.采用核酸检测技术(NA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输血感染五项,采用速率法检测ALT,采用ELISA方法检测HAV-IgG、HGV-IgG.回顾性分析2003~2017年肇庆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考察HBsAg阳性献血者(2216例)、Anti-HCV阳性献血者(664例)中的ALT异常率.结果 对照组1和研究组标本分别检测HAV-IgG,对照组检出352例(89.6%)阳性,研究组检出110例(81.5%)阳性,研究组的HAV-IgG检测阳性率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和研究组标本的HGV-IgG阳性率均为0.0%.Anti-HCV阳性献血者标本中的ALT异常率为109例(4.9%),高于HBsAg组的161例(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16例HBsAg阳性者中,ALT异常109例(4.9%),664例Anti-HCV阳性者中,ALT异常161例(24.2%),HBsAg阳性者中,ALT异常率低于Anti-HCV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与HCV有关联,但经特异性的ELISA和NAT检测HCV后,ALT检测再无益于改善HCV残余风险.研究组的HAV-Ig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但HAV为非经血液传播疾病,也无助于改善血液安全残余风险.

    作者:李结敏;陈志忠;陈尚良;廖扬勋;余文潮;卢少芬;梁剑锋;李勋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赣南地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和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赣南地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特点,提高对HLAP的诊疗水平.方法 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8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病因分为ABP组和HLAP组,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中度重症和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SAP)组,并比较各组间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入院后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ABP组的平均年龄高于HL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LAP组男性比例、中重症胰腺炎比例均高于A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LAP患者TG、血糖和D-二聚体均高于A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P组患者血淀粉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胆红素均高于HL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LAP的发病年龄较低,男性多见,且病情重,容易发展为重症胰腺炎.

    作者:叶艳清;曾斌;徐国峰;谢云;廖跃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抑制肺癌新生血管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血管新生是影响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阻断肿瘤细胞的血供,使细胞处于缺氧及营养物质缺少的状态,是抑制肿瘤生长增殖的有效手段,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靶向治疗己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研究热点,然而,肿瘤的血管生成极其复杂,单个靶点阻断治疗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未来抗血管治疗的方向将集中于多靶点、多部位的联合阻断用药方式.本文对几种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调节因子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肺癌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张瑞连;张卿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2015~2017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现况,分析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的特点,为制定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2015~2017年13 462名中小学生视力监测资料,按年龄、年级、性别分析视力不良发生和严重程度的构成情况.结果 2015~2017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38.00%,其中重度视力不良占比高达47.63%,视力不良检出率和重度视力不良占比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和重度视力不良占比均高于男生.结论 应根据视力不良的发病特点,有针对性实施防控措施.

    作者:马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口腔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牙周病的患者,采取口腔正畸治疗,疗效显著,可控制牙周炎症,恢复(殆)功能和美观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作者:金福;吕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右美托咪啶对重度烧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重度烧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研究组患者行切痂植皮术时给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患者行切痂植皮术给予静脉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浓度.结果 在麻醉诱导前10 min(t1)时,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切痂植皮术开始后30 min(t2)、手术结束前10 min(t3)、术后24 h(t4)、术后72 h(t5)时,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两组患者的尿素氮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s时,研究组患者的尿素氮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对重度烧伤患者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且其经肝脏代谢,清除速度不依赖肾功能,是重度烧伤患者极为理想的麻醉药物.

    作者:黄毅升;钟宝琳;江翠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卵巢早衰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卵巢早衰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的卵巢早衰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雌二醇(E2)和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分别为(74.64:6.18)pmol/L、(2.47±3.29)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雌二醇(53.96±7.13)pmol/L和抗苗勒氏管激素(1.53±0.3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卵泡刺激素(FSH)为(34.26±3.97)U/L,低于对照组[(46.65±3.81)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理功能(89.72±1.26)、心理功能(89.28±4.36)、社会功能(91.37±1.42)以及饮食功能(92.63±1.35)分,均高于对照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饮食功能评分[(78.47±2.63)、(80.65±3.27)、(79.72±2.48)、(81.28±1.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卵巢早衰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

    作者:马红霞;邢金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体重指数和腹围指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部位和病因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和腹围指数对缺血性卒中部位和病因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CIS)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检查的8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测量记录两组的身高、体重和腹围,计算BMI和腹围指数,进行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和TOAST分型.结果 观察组的超重与肥胖亚组BMI、腹围异常亚组腹围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亚组OCSP分型中的PACI型比例(41.25%)高于TACI型(6.25%)、LACI型(30.00%)、POCI型(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腹围指数亚组OCSP分型中,≤1cm/kg亚组仅POCI型比例低于>1 cm/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TOAST分型,分为25例(31.25%)LAA型、27例(33.75%)SAO型、13例(16.25%)CE型、7例(8.75%)SOE型和9例(11.25%)SUE型.不同BMI亚组TOAST分型中仅有SAO型比例低于LAA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腹围指数亚组TOAS分型中的>1 cm/kg亚组LAA型高于≤1 cm/kg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 cm/kg亚组LAA型低于≤1 cm/kg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S患者的BMI和腹围指数能影响缺血性卒中部位和病因,可作为预测病因和发病机制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四平;袁坤雄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12%)明显低于对照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比较,其临床效果更明显,不仅可以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择期行上肢手术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各35例.观察1组患者用100 μg右美托咪定联合40 ml罗哌卡因(0.375%),观察2组用50ug右美托咪定联合40 ml罗哌卡因(0.375%),对照组患者用40 ml罗哌卡因(0.375%),比较三组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疼痛及镇痛情况、皮质醇浓度以及麻醉安全性.结果 观察1组患者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观察2组和对照组,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观察2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患者的首次疼痛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明显短于观察2组、对照组,首次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皮质醇浓度在神经阻滞10 min、手术开始时明显高于麻醉开始前,观察1组神经阻滞10 min、手术开始时的皮质醇浓度低于观察2组,观察2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肢手术患者用100 μg右美托咪定联合40 ml罗哌卡因(0.375%)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可改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兼具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作者:王为库;李仁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不同体位麻黄碱滴鼻预防高压氧所致中耳气压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麻黄碱滴鼻预防高压氧所致中耳气压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首次行高压氧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同舱治疗,第1、2、3天进舱前予麻黄碱滴鼻,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后仰平卧位滴麻黄碱,观察组患者采用平卧位头后仰侧转45.体位滴麻黄碱.比较两组患者的中耳气压伤发生情况、鼓膜损伤程度及高压氧治疗耐受性,分析评估不同体位麻黄碱滴鼻对高压氧治疗所致中耳气压伤的预防效果及患者耐受性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中耳气压损伤发生率(6.66%)显著低于对照组(2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鼓膜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压氧治疗耐受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黄碱滴鼻时选择平卧位头后仰侧转45°体位,有利于降低患者的中耳气压损伤发生率,减轻鼓膜损伤程度,提高其高压氧治疗耐受性,在预防高压氧所致中耳气压伤的应用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彭龙娇;冯美莲;贺三娇;罗晓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体重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8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在常规饮食、运动干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体质量指数(BMI)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h PG、HbA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MI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且观察组的BM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胃肠胀气、腹泻、鼻咽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T2DM,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及BMI降低,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李毅;常海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系统护理干预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系统护理干预在手足口病(HFM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HFMD患儿98例,按照入院建档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予以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退热用时、口腔溃疡愈合用时、水疱结痂用时、皮疹消退用时、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可缩短HFMD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艾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血流储备分数的临床应用进展

    现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死亡率高,危害严重.随着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水平不断发展,冠状动脉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血流储备分数(FFR)等检查技术不断涌现,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已不再作为诊治冠心病的“金标准”.为解决病变的冠状动脉是否会引起真正心肌缺血这一问题,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行血运重建已成为研究热点,不断被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现对血流储备分数当前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叶城麟;肖践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全方位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1月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全方位护理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全方位护理组开展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服务总满意度;围术期疼痛程度、手术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心率;结膜水肿、局部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全方位护理组的护理服务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方位护理组围术期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手术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AS评分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全方位护理组SAS评分和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方位护理组结膜水肿、局部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方位护理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依从性,减轻疼痛,减轻身心不良应激,减少并发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作者:周小玲;许文婷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地佐辛与曲马多用于骨科术后自控镇痛临床效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地佐辛与曲马多用于骨科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5月在本院行全麻下下肢长骨骨折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组(D组)50例,曲马多组(Q组)50例.D组术后采用地佐辛+舒芬太尼镇痛,Q组术后采用曲马多+舒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以及PCA药物用量,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静止和运动状态下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术后不同时间点的PCA按压次数、PCA药物用量,镇静评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低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与曲马多用于骨科术后的PCA效果相似,但其PONV发生率较低.

    作者:何满;韩嫱;张咸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并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的回顾分析

    狼疮性脑病(NPSLE)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SEE)神经系统损害相关的神经、精神表现,它可发生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任何时期,甚至表现为SLE的首发症状.临床症状呈多样化,以头痛、昏迷、抽搐、颅神经麻痹及精神症状多见.也可表现为可逆性后部脑病(PRES)的发病形式.本文对以NPSLE为首发,同时并发PRES的红斑狼疮病例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诊治作一探讨.

    作者:宋梅;吴艳玲;于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钠注射液在骨科手术超前镇痛及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钠注射液在骨科手术超前镇痛及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15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5例.在手术前15 min,观察组应用氟比洛芬酯镇痛,对照组应用帕瑞昔布钠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后6、12、24 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完成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h,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中TNF-α、IL-6、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骨科手术患者应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减轻体内炎性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敏;董美荣;余昌;林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静脉复合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静脉复合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6日~2018年2月14日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4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经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丙泊酚、芬太尼及阿托品行静脉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清醒时间、出血时间、心率、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为(20.32±1.25)min长于对照组,清醒时间[(15.32±1.32)min]及出血时间[(5.10±0.36)d]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79.25±0.36)次/min]和二氧化碳分压[(40.01±0.45)mmHg]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90.36±1.3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61%)低于对照组的16.13%(P<0.05).结论 丙泊酚、芬太尼与阿托品行静脉复合麻醉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发挥显著镇痛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郑秋武;刘莉莉;柯品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微刺激方案与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在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应用微刺激方案与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98例,按随机对照法分为实验组(n=52)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应用微刺激方案,实验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应用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对比两组的临床妊娠率以及早期流产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HCG注射日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期流产率、周期取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应用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可以提高该类患者的妊娠率,为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超促排提供新的选择方案..

    作者:梁见弟;张昭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