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满;韩嫱;张咸伟
目的 探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8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在常规饮食、运动干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体质量指数(BMI)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h PG、HbA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MI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且观察组的BM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胃肠胀气、腹泻、鼻咽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T2DM,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及BMI降低,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李毅;常海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采取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取常规抗肿瘤药物治疗和TACE.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率及肿瘤体积、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12个月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AF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TACE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曾敬科;许志华;赖小欢;叶建敏;王水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和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类能导致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疾病,近年来患病率持续上升,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研究表明,微生物与妊娠期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妊娠期高血糖对母体的影响表现为糖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产后抑郁症的风险增加,对子代的影响表现为胎儿死亡、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以及远期发生糖代谢异常、肥胖的风险增加.GDM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血糖管理应贯穿孕前、孕期及产后全程,良好血糖控制可改善母婴的近远期预后,生活方式干预是基本策略,药物治疗首选胰岛素,选择符合生理性分泌特征的基础胰岛素是优化治疗策略.本文就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刘桂萍;张林;张国领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联合区域神经阻滞在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系统性回顾2017年2~10月于我院普外科确诊并收入院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成A、B、C组,每组30例,A组行单纯全身麻醉,B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C组行全麻联合区域神经阻滞.记录三组患者术后的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麻醉开始时、切皮时、缝合皮肤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并对比所有患者术后6、12、24h的疼痛VAS评分.结果 C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切皮时与缝合皮肤时的HR、MAP均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在切皮时、缝合皮肤时的HR、MAP显著高于麻醉开始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在缝合皮肤时的HR、MAP显著高于麻醉开始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术后6、12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术后24h的VAS评分较术后6h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区域神经阻滞应用于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应激反应、缓解手术疼痛,效果确切.
作者:高景斌;郭英;李东蔚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在预防和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术后恢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实验组在使用缩宫素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甲酯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产妇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24 h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分娩3d后子宫的恢复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满意率为9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在使用缩宫素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甲酯栓进行治疗,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剖宫产产妇的产后出血,并且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小琦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在孤残儿童康复过程中使用心理护理的具体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孤残儿童126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ADL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ADL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ADL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观察组ADL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消除孤残儿童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作者:谢东芝;苏虹媚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以便更好地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方法 调查2013年1~10月在我院住院行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的508例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①共计50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良性组396例,平均(46.26±12.25)岁,恶性组112例,平均(42.28±13.12)岁,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以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见,共362例,占91.4%;恶性组以乳头状癌多见,共87例,占77.7%;甲状腺结节以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平均年龄小,其他病理类型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于男性(80.3% vs.19.7%)(P<0.05),两组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8).②恶性组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值较良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1).③两组患者的甲状腺超声影像资料的比较,恶性组中多见单发、无囊变、边界不清、低回声、实性结节或实性+混合性结节、有细小钙化、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节内部及周边有丰富血供(P<0.01).结论 甲状腺结节以良性为主,女性多发,高TSH及超声提示单发、无囊变、边界不清、低回声、实性结节或实性+混合性结节、有细小钙化、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节内部及周边有丰富血供的结节为恶性的可能性大.
作者:黎雅清;张家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全麻诱导对剖宫产围术期产妇和新生儿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全麻下行剖宫产的1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四组,每组各25例,A组予以8%七氟醚全麻诱导,B组予以6%七氟醚全麻诱导,C组予以4%七氟醚全麻诱导,D组予以2%七氟醚全麻诱导.比较四组产妇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T2)、手术开始时(T3)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值以及出血量、意识消失时间、手术时间、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Apgar评分.结果 A组产妇T1、T2、T3时的SBP、DBP、HR值均低于To,时(P<0.05),B组T1、T2时的SBP、DBP、HR值均低于T0时(P<0.05),C组T1、T2、T3时的SBP、DBP、HR值与To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T2、T3时的SBP、DBP、HR值均高于To时(P<0.05).D组的出血量显著多于A、B、C组,意识消失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长于A、B、C组(P<0.05).四组产妇的PaO2、PaCO2、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产妇5 min时的新生儿Apgar评分均高于1 min时(P<0.05).结论 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均可安全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但4%七氟醚全麻诱导对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影响较小,不会对新生儿造成影响.
作者:黄卫忠;林家善;钟霓;周南先;彭凯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3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其中常规组正常出院,实验组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将两组的自理能力、产后抑郁评分、社会支持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自理能力明显强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产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乳腺炎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社会支持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便于将其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改善产后抑郁情况,使得其产后的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晓;夏经菊;丁思悦;韩立荣;孟秀春;王海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韧带样纤维瘤是一种不明原因具有局部侵袭性、易复发非远处转移性软组织肿瘤,多发于30~50岁的女性,少见于青少年.2002年WHO将韧带样型纤维瘤归类于成纤维细胞肿瘤,生物学性质为中间型.临床表现为局部质硬无痛性包块,对局部组织有破坏性.本病主要有化疗、放疗及手术治疗,多次手术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本文是1例青少年右下肢韧带样瘤多次复发术后给予综合治疗疗效不佳,故积极介入系统康复.经过系统康复明显提高了患者ADL功能,通过总结康复治疗经验,借以此文为更多类似患者提供治疗途径.
作者:连红强;张丽蓉;徐弢;时斌;周晓彬;寄婧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7例脓毒症(脓毒症组),21例严重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组),18例脓毒性休克(脓毒性休克组).观察比较三组血清PCT、CRP、WBC水平、患者入院治疗2周后的生存状况及各指标水平,分析三组血清PCT与CRP、WBC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三组的PCT、CRP和WB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脓毒症病情的加重,患者的PCT、CRP和WB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经2周治疗后,有83例病情好转,25例无效,8例死亡.其中死亡组的PCT、CRP和WBC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效组和好转组,且无效组的PCT、CRP和WBC水平明显高于好转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CRP及WBC均和PCT成正相关(r>0,P<0.01),且CRP与PCT的相关性>WBC.结论 血清PCT、CRP和WBC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预后也越差,且CRP和PCT的评估水平优于WBC.
作者:谢树锋;戚应静;冯明涛;曾观银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的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组采取动态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的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和短针室上速等指标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总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有效监测患者的心律失常发作时间和冠状缺血状况,予以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具有较高的价值意义,同时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充足的参考信息,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作者:陈琦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雌三醇乳膏阴道给药联合术中使用宫颈扩张棒软化宫颈在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要求取环的绝经妇女200例,电脑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前给予雌三醇乳膏0.5 mg/d,阴道上药,连续使用2周,术中于宫颈管内放置宫颈扩张棒软化宫颈后再行取环;对照组术前给戊酸雌二醇口服1 mg/d,口服1周,按常规方法取环,观察两组取环难易情况及术中疼痛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取环顺利、困难、失败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环中的轻度疼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中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疼痛程度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雌三醇乳膏阴道给药配合术中使用宫颈扩张棒在绝经后取环的临床应用效果好,且能减轻患者术中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阎华;王红;徐汶津;朴曙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以“健康中国,妇女健康”为主题的“2018年林巧稚妇产科学论坛暨第十四届妇产科华润会议”7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突出人文理念,覆盖了我国妇产科学领域重点临床内容,以专题讲座、病例分析、专家面对面等多种形式开展学术交流.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刘俊涛教授在题为《染色体病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报告中,介绍了当前我国出生缺陷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分享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潘锋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甲型肝炎病毒(HAV)、庚型肝炎病毒(HGV)的关系,评估其在血液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2017年1~12月肇庆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考察,检测输血五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梅毒螺旋体(TP)、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Anti-HTLV)]均为阴性.将ALT正常(ALT≤50 U/L)的874份标本作为对照组(其中393份标本作为对照组1,481份标本作为对照组2),ALT异常(ALT>50 U/L)的135份标本作为研究组.采用核酸检测技术(NA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输血感染五项,采用速率法检测ALT,采用ELISA方法检测HAV-IgG、HGV-IgG.回顾性分析2003~2017年肇庆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考察HBsAg阳性献血者(2216例)、Anti-HCV阳性献血者(664例)中的ALT异常率.结果 对照组1和研究组标本分别检测HAV-IgG,对照组检出352例(89.6%)阳性,研究组检出110例(81.5%)阳性,研究组的HAV-IgG检测阳性率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和研究组标本的HGV-IgG阳性率均为0.0%.Anti-HCV阳性献血者标本中的ALT异常率为109例(4.9%),高于HBsAg组的161例(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16例HBsAg阳性者中,ALT异常109例(4.9%),664例Anti-HCV阳性者中,ALT异常161例(24.2%),HBsAg阳性者中,ALT异常率低于Anti-HCV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与HCV有关联,但经特异性的ELISA和NAT检测HCV后,ALT检测再无益于改善HCV残余风险.研究组的HAV-Ig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但HAV为非经血液传播疾病,也无助于改善血液安全残余风险.
作者:李结敏;陈志忠;陈尚良;廖扬勋;余文潮;卢少芬;梁剑锋;李勋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比较地佐辛与曲马多用于骨科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5月在本院行全麻下下肢长骨骨折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组(D组)50例,曲马多组(Q组)50例.D组术后采用地佐辛+舒芬太尼镇痛,Q组术后采用曲马多+舒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以及PCA药物用量,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静止和运动状态下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术后不同时间点的PCA按压次数、PCA药物用量,镇静评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低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与曲马多用于骨科术后的PCA效果相似,但其PONV发生率较低.
作者:何满;韩嫱;张咸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宫颈癌筛查情况,为更好防治宫颈癌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1日~11月1日在昆山妇幼保健所参加两癌筛查的631例妇女宫颈癌筛查资料.结果 631例妇女中,年龄30~35岁8例(1.3%),35~64岁623例(98.7%).从未做过宫颈癌筛查者271例(43%),做过宫颈癌筛查者360例(57%).初筛结果未见异常260例(41.2%),异常371例(58.8%),其中滴虫性阴道炎4例,霉菌性阴道炎19例,细菌性阴道病13例,子宫肌瘤9例,宫颈炎242例,其他84例.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异常22例(3.5%),其中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 17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例.组织病理检查22例(3.5%),其中4例宫颈息肉,2例宫颈炎,8例见挖空细胞,3例低级别病变,4例高级别病变,1例宫颈浸润鳞癌.TCT检查结果随TBS分类级别升高,宫颈高级别以上病变的可能增大(P<0.05),HPV阳性的人群宫颈高级别以上病变的发生率高于HPV阴性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筛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发现以及高危人群的识别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娟;刘月红;顾萍;马小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系统护理干预在手足口病(HFM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HFMD患儿98例,按照入院建档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予以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退热用时、口腔溃疡愈合用时、水疱结痂用时、皮疹消退用时、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可缩短HFMD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艾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大咯血是支气管扩张严重的并发症,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同时存在出血与血栓风险时,临床治疗更加困难.本文就1例支气管扩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大咯血的病例,介绍了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方案确定的过程,并对患者的止血和抗栓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目的是探讨如何为此类特殊患者选择恰当的止血药物以及确定合适抗栓治疗策略.结果发现普鲁卡因对PCI术后患者的大咯血可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缩短双联抗血小板疗程,采用阿司匹林单抗治疗,可避免出血与血栓事件的发生.
作者:陆春苓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在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应用微刺激方案与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98例,按随机对照法分为实验组(n=52)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应用微刺激方案,实验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应用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对比两组的临床妊娠率以及早期流产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HCG注射日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期流产率、周期取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应用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可以提高该类患者的妊娠率,为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超促排提供新的选择方案..
作者:梁见弟;张昭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