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1例大体积脑转移瘤行SBRT的护理研究

丁娟;张杨琼

关键词:大体积脑转移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心理护理, 皮肤护理,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41例大体积脑转移瘤行SBRT治疗的护理.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大体积脑转移瘤行SBRT治疗患者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SBRT治疗,观察组患者在SBRT治疗过程当中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体积脑转移瘤患者行SBRT治疗的过程当中,予以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头坏死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疾病特点仍无定论,一经发现患者大部已进入股骨头坏死中、晚期,此时股骨头常呈现出骨塌陷或者变性坏死,病理进程不再可逆,这时患者往往需要承受手术带来的创伤.临床上对于其早期诊断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总体上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满意,随着生物工程研究的深入,非手术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现对股骨头坏死非手术治疗方式作一综述.

    作者:满达;赵建民;刘瑞;李强;王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西帕依固龈液联合金栀洁龈含漱液治疗慢性牙龈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西帕依同龈液联合金栀洁龈含漱液治疗慢性牙龈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牙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超声波洁治术,对照组术后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观察组给予西帕依固龈液联合金栀洁龈含漱液.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和肿胀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I)、龈沟出血指数(SBI)、口腔卫生指数(OHI-S).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充血和肿胀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I、PI、SBI、OHI-S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帕依固龈液联合金栀洁龈含漱液可有效提高慢性牙龈炎的治疗效果,且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更早.

    作者:吴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015年我院102例药物不良发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的发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2015年上报的1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与表现形式.结果 102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以10岁以下及21~30岁年龄组的患者发生率高,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多,导致的损害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给药途径以注射给药为主,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为一般.结论 临床应用药物过程中,应充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并密切关注患者情况,保障合理用药.

    作者:杨欢;汪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益气除痰方对肺癌化疗患者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

    目的 评价益气除痰方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DP方案化疗期间全细胞计数的影响和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3例NSCLC患者,将患者分为单纯两医治疗组(西医组,33例)与配合益气除痰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30例).比较两组化疗前后的全血细胞计数、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体重、不良症状积分.结果 两组患者化疗第42天的全血细胞计数、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第21、42天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的咳嗽、咳痰、气促积分均明显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 益气除痰方配合化疗比单纯化疗的NSCLC患者全血.细胞计数变化更小,生活质量更高.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潘旭枫;黄学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建立四个机制强化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疗工作的生命线和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相对薄弱,作为一家妇幼保健机构,我院通过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的约束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和长效机制,构建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有力保障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

    作者:朱继文;王荣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CRP)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效果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75位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CRP治疗并评价治疗后1、3个月的效果,分析复位前及复位后3个月的中文版的眩晕障碍量表(DHI)及UCLA眩晕调查问卷(U-CLA-DQ)评分.结果 首次CRP后1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0.67%,首次CRP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89.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前及首次CRP后3个月的DHI评分及UCLA-D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为治愈的52例患者中,有13.46%的患者仍反复出现眩晕.结论 CRP治疗BPPV效果显著,患者治愈率高,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但是部分治愈患者仍然残留眩晕需要进一步处理.

    作者:王振英;陈国锋;李灶容;胡永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喉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脑电图追踪分析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检测作为早期发现喉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7年5月~2011年5月江门市中心医院74例首程放射治疗的喉癌患者于放疗前、放疗后3个月及1年的EEG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放疗后3个月EEG异常44例,追踪观察至结束(5年),放疗剂量与EEG异常和放射性脑损伤成正相关(r=0.478、0.417,P<0.05).结论 放射治疗后喉癌患者的EEG持续异常或进展与放射性脑损伤相关联,EEG的异常表现是以颞部为主的θ活动增多,表明放射治疗对喉癌患者的脑部损伤主要在颞叶,初步提示放射治疗后进行EEG动态测评有助于早期发现喉癌患者的放射性脑损伤.

    作者:谭凯儒;易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广州局部地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广州市正骨医院5年期间桡骨远端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有助于了解该广州市局部地区该病的发病特征.方法 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系统(PACS),收集2010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1 62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骨折分型和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11 628例,男5156例,女647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以50~59岁的患者多,占20.72%;致伤原因中自行摔伤高,占62.1%;骨折分型在不同性别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女性桡骨远端骨折分布较高(男女比例为0.80∶1).结论 分析表明,桡骨远端骨折就诊患者在个体特征、创伤原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作者:霍力为;王广伟;叶永亮;庾伟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与美丽同行,呵护乳腺癌患者的生命健康——访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诊疗中心副主任、乳腺内科主任孙涛教授

    “做一名服务患者的好医生”,是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诊疗中心副主任、乳腺内科主任孙涛教授重视的职业归属感.正是这样一种信念,支撑着她走过了职业生涯的第24年.24年来,她兢兢业业地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级及省级课题14项,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3项,还获得了多项辽宁省科技成果奖,部分成果已广泛用于临床,同时她还屡次荣获医院科技精英、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在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才、辽宁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耀的光环下,不变的是她那一颗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务工作者的心.

    作者: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白血病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白血病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白血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遵医嘱行为、焦虑(SAS评分)及抑郁评分(SDS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行为.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遵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性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白血病患者的遵医率,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使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叶巧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8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手术效果方面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后焦虑评分分别为(45.67±3.28)分和(77.01±4.25)分,住院时间分别为(3.38±0.98)d和(5.52±1.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结论 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平英;徐汉荣;叶玉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工作的临床影像技术医师49名及护理人员16名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入组观察时间段内病例数均为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护理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比较两组的整体护理质量、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情况、两组放射科医师对护理满意情况以及两组干预后的造影剂泄露比例及重复扫描比例.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放射科医师对护理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造影剂泄露及重复扫描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整体质量,患者满意度及医师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降低造影剂泄露及重复扫描的比例,提高放射科工作效率.

    作者:付忠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球头型鼻泪管置入与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效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球头型鼻泪管置入术与鼻腔泪囊吻合术(DCR)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NDO)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7例ND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微创组(65例92眼)和常规组(102例119眼).微创组采用球头型鼻泪管置入术治疗,常规组采用DCR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微创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9%,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球头型鼻泪管置入术与DCR治疗NDO的效果相当,而前者在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刘家艳;卢亚梅;周致炎;周元清;朱素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慢盆灌肠液在输卵阻塞性不孕症复通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慢盆灌肠液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复通术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 1月于佛山市中医院住院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复通术后患者7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宫腹腔镜输卵管复通术后未作干预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慢盆灌肠液保留灌肠,疗程3个月.测定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5天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随访患者1年内的总妊娠率和宫外妊娠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宫腹腔镜复通术后第1天CR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5天,观察组的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总妊娠率(57.50%)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 慢盆灌肠液保留灌肠可显著降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复通术后的炎症水平和提高妊娠率.

    作者:吴丹;陈伟志;郭李燕;叶翠芬;罗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药学服务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经我院临床确诊后进行住院治疗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病例,根据就诊顺序编号单双号分成两组.对照组(单号)43例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试验组(双号)43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不良反应发生以及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6.23±1.62) mmol/L]、餐后2h血糖[(8.34±2.43)mmol/L]、不良反应发生率(6.98%)均低于对照组[(9.56±2.64)mmol/L、(14.65 ±3.70) mmol/L、32.56%],试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95.35%)高于对照组(72.09%)(P<0.05).结论 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婷婷;巫俊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牙列缺损伴牙殆畸形患者.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直接使用修复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患者牙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9.05%(P<0.05);研究组患者牙齿整齐良好率为95.24%、后牙咬颌良好率为100.00%、前牙覆殆及覆盖良好率为95.2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76.19%、78.57% (P<0.05).结论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牙合)畸形的效果较佳,患者牙恢复更好,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安英杰;张辉;齐晓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院科研项目综合评价指标运用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科研项目综合水平提高的规律趋势,为今后实施科研项目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以三甲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研项目为统计对象,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各项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分阶段对不同项目的研究环境指标、基地水平指标、人才团队指标、项目质量指标评分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立项第1年(研究初期)、当年结题(研究末期)的研究基础扎实评分分值接近,而在立项第2年(研究中期)的分值高;研究找到突破点比研究基础扎实的评分结果均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项目的中后期扶持发展很重要;找到突破点的项目往往比研究基础好的项目综合得分高,说明寻找突破点,解决难题是科学发展的重点.

    作者:陈梁华;张新凤;金从凯;杨伟红;刘宇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在ICU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重症监护室(ICU)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2月入住ICU的54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静、镇痛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丙泊酚,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24 h后的肌酸激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PaCO2水平均低于入ICU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后的CK-MB、MYO、Pa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d内的病死率为10.7%,低于对照组的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促进心肌功能恢复,有效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朱运林;朱华勇;张维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行膝关节周围骨折术的患者8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锻炼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膝关节活动范围和膝关节功能.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8,P<0.05);研究组患者膝关节ROM为(100.35±5.47)°、Lysholm评分为(84.29±4.42)分,与对照组(76.38±6.11)°、(62.45±4.7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早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

    作者:樊晓红;王梅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联合祛风化痰通络汤对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祛风化痰通络汤对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宜春市中医院收治的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祛风化痰通络汤.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中医疗效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祛风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胡淑云;陈丽;黄金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