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瘀接骨散对上肢闭合性骨折愈合情况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分析

刘冬生;胡晓怡;张莹莹;刘忠跃;黄增荣;袁嫦

关键词:化瘀接骨散, 上肢闭合性骨折, 骨折愈合情况,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化瘀接骨散对上肢闭合性骨折愈合情况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中医骨伤科收治的上肢闭合性骨折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复位夹板,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瘀接骨散外敷,治疗周期均为45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第1、3、5、7、9周的X线片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45 d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5、7、9周的X线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此外,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共发生9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经治疗后症状消失,未对结果产生不良影响.结论 化瘀接骨散外敷辅助治疗能显著提高常规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上肢闭合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X线片评分,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分析放射影像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60例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放射影像技术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X线检查,观察组使用螺旋CT扫描检查.比较两组的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检出率以及异物征象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异物检出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支气管阻塞检出率、纵隔位置变化检出率、肺炎检出率、肺气肿检出率以及肺不张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扫描检查与普通X线检查均在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效果,但相较于普通X线检查,螺旋CT扫描检查对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异物检出率更高,且在异物征象检查中对异物的大小、形态以及位置的判断更准确,值得推广.

    作者:温伟春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引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并门诊长期透析随访的MH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内瘘栓塞分为栓塞组(n=40)和正常组(n=40).观察两组的临床资料和动静脉内瘘的各相关指标,并采用直线回归分析内瘘栓塞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栓塞组患者在年龄、合并糖尿病、高凝状态、低蛋白血症、透析后低血压等方面及发生率比较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透析中内瘘血流量低于正常组(P<0.05),透析后压迫时间、血肿压迫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高凝状态、血肿形成、透析后压迫时间等因素与MHD患者内瘘栓塞成正相关(P<0.05);而透析中血流量、透析后低血压与其成负相关(P<0.01).结论 高龄、合并糖尿病、高凝状态、透析中低血流量、透析后内瘘压迫过久、血肿压迫等危险因素是导致MHD患者内瘘栓塞的重要原因.

    作者:钱慕周;贾蔚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包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包块的效果.方法 分析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60例乳腺良性包块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30例和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3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情况、术后瘢痕长度、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乳房美容效果等.结果 观察组乳腺包块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瘢痕长度、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乳腺包块患者局部血肿、感染、术后畸形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乳腺包块患者乳房美容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包块,患者出血量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颅脑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时的干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颅骨缺损伴脑积水行同期手术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及术中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研究当中不存在患者死亡,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邹有香;谢丽娟;罗玉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子宫背带缝合技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对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缝合技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产后出血的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缩宫素联合传统缝合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产妇给予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缝合技术进行治疗,对治疗后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产妇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 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8.5%)明显低于对照组(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缝合技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另外再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产妇的幸福指数,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万曦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心理干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化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化疗前、化疗2个周期患者生活质量、抑郁和焦虑情况、遵医行为和近期疗效.结果 化疗前,两组患者EORTC QLQ-C30各项指标评分、SAS、SD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的EORTC QLQ-C30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所提高,SAS、SDS评分所有下降,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ORTC QLQ-C30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疾病控制率.

    作者:王杏英;李俊玉;王晓松;邱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儿童保健微量元素检测对儿童保健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保健微量元素检测对儿童保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接收的保健儿童6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儿童年龄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为310例1~2岁儿童,男孩160例,女孩150例,对照组为290例>2~3岁儿童,男孩150例,女孩140例.两组儿童均抽取末梢血(无名指)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检测微量元素含量并做详细记录,比较两组儿童的微量元素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缺铁发生率(71.94%)和缺锌发生率(79.03%)均高于对照组(50.34%、42.07%)(P<0.05);试验组的铁元素值[(6.60±0.55) μmol/L]、锌元素值[(68.30±7.20)μ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90±0.20)、76.05±9.78) μmol/L] (P<0.05).结论 在儿童保健中检测微量元素,可充分了解儿童自身的微量元素情况,根据科学检测结果便于及时地补充失衡元素,这对儿童健康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邱小兵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戊二酸血症Ⅰ型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为探讨戊二酸血症Ⅰ型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临床诊断为GA1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该例患儿以精神运动发育迟滞、锥体外系症状、头大畸形为突出表现.采用串联质谱法查血氨基酸检测结果提示戊二酸肉碱显著增高,伴游离肉碱减低,提示GA1;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查尿有机酸检测结果提示戊二酸显著增高.治疗上予补充维生素B2、左旋肉碱、巴氯芬缓解肌张力、限制蛋白饮食(限制赖氨酸、色氨酸摄入)等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某些临床表现,如精神运动发育迟滞、锥体外系症状、头大畸形等,对GA1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有指导价值.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和串联质谱分析技术进行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有助于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早期明确诊断.急性期的治疗以对症支持及促进毒性代谢产物的排出为主,慢性期的治疗主要是限制蛋白饮食.

    作者:郑启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小学生火灾情景模拟认知训练对外周血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某小学五年级小学生在有、无火灾情景模拟认知训练的条件下进行实践演练时对外周血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抽取某小学五年级90例小学生按性别和年龄将其平均分成三组,对照组、实验组(未训练组、训练组).分别对参加实践演练的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小学生用EDTA-K2抗凝管抽静脉血2 ml在迈瑞BC-5390全自动血球仪上进行白细胞计数、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百分率、单核细胞百分率、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结果 ①未训练组的白细胞计数、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百分率和单核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未训练组的白细胞计数、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均高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百分率和单核细胞百分率低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与淋巴细胞百分率成负相关(r=-0.980,P<0.01).④训练组的白细胞计数、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百分率、单核细胞百分率、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学生在火灾情景模拟认知训练后进行实践演练对维持外周血各项指标的稳定具有明显作用.

    作者:甘雪;周素芝;李志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甲状腺科就诊的17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85例.参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实验组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将两组的超声检查结果与后期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病理诊断结果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2例,滤泡状腺癌8例,髓样癌6例,乳头状腺癌17例,甲状腺腺瘤32例.参照组的病理诊断结果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2例,滤泡状腺癌10例,髓样癌8例,乳头状腺癌14例,甲状腺腺瘤31例.实验组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6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超声诊断的特异度为91.25%,敏感度为93.78%,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9.81%和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甲状腺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准确度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作者:赵海燕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用于血液透析中的效果评价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需行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接受血液透析过程中采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研究组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时间比较,研究组[(13.60±1.70)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9.20±1.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1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给予血液透析患者行血液透析的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有效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地尔硫联合地高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地尔硫与地高辛联合应用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5日~2017年3月12日我院住院部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4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给予地尔硫联合地高辛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地高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0.00% (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91.44±6.33)分]、社会功能[(90.26±6.25)分]、心理功能[(88.43±5.45)分]、物质生活[(90.35±6.30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2.45±4.25)、(70.15±4.20)、(71.21±4.22)、(75.34±4.30)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Ⅰ期8例,心功能改善Ⅱ级1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Ⅰ级5例,Ⅱ级15例)(P<0.05).结论 地尔硫与地高辛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确保治疗效果,并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孙良桢;方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萎缩性瘢痕的效果

    目的 研究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萎缩性瘢痕的效果.方法 针对性选择2016年2~10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40例萎缩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观察患者治疗1、3个月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ECCA评分和皮肤纹理值.结果 治疗1、3个月后分析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有9例患者出现色素沉着情况,发生率为22.5%.所有患者的ECCA评分和皮肤纹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脉冲二氧化碳治疗可改善萎缩性瘢痕患者的皮损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李静思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现场快速评估在经超声支气管镜针吸活检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结合细胞学现场快速评估(ROSE)对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6年6~12月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4例胸部CT检查提示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EBUS-TBNA,其中现场细胞学组48例,常规细胞学组56例,以常规细胞及组织学病检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现场细胞学组与非现场细胞学组的确诊率分别为83.33%、83.93%,现场细胞学组与金标准的一致性kappa=0.883;现场细胞学组与非现场细胞学组的恶性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77.23%、76.20%,穿刺时间分别为(31.02±1.05)、(20.98±0.723)min,穿刺次数分别为(1.57±0.24)、(3.5±0.35)次,穿刺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17%、5.37%,二次检查率分别为0、3.57%,以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US-TBNA结合快速现场评估在诊断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性质时,其确诊率与金标准高度一致,是有效且可靠的;两者结合患者穿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检查率明显减低,安全性更高,优于常规EBUS-TBNA.

    作者:张磊;叶联华;陈颖;陈雅;晋萍;杨承纲;谭慧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精心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精心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给予精心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院时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陈晓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草麻黄根中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从草麻黄根中提取总黄酮的工艺.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草麻黄根中总黄酮的含量,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次数和超声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确定紫外检测波长为500 nm,精密度的RSD为1.26%,重现性的RSD为1.07%,在10h内供试品溶液稳定,加样回收率为98.80%.超声提取的优工艺参数为料液比是1∶12,乙醇浓度是75%,超声2次,超声时间是30 min.结论 工艺操作简便,方法稳定可靠,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作者:禹琦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流功能状况影响的实验观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流功能状况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呼吸内科自愿参加试验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62例对照组给予控制感染、强心、利尿、平喘祛痰、持续低流量吸氧、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西医治疗,62例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参麦注射液,疗程为14 d.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流功能状况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全血高切还原黏度[(7.86±1.28)、(7.71±1.11)mPa·s]、全血低切还原黏度[(54.96±9.43)、(49.00±4.51) mPa·s]、血浆黏度[(1.88±0.28)、(1.43±0.18) mPa·s]、纤维蛋白原[(2.50±1.11)、(2.05±1A3)g/L]、血细胞比容[(0.45±0.09)、(0.43±0.04)L/L]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各指标(除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外)好转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功能状况,可能对患者病情的长期稳定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羊建;兰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接种A群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引起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例报告

    一名身体健康、无接种禁忌症的儿童,在同时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后,罹患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根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市级专家组马上开展个案调查,在分析接种、就诊、疫苗和注射器使用等情况后,终诊断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并向政府申请专项经费,给予相应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因患儿未及时就诊,其预后差,故强调接种人员要加强接种24 h内主动监测的力度,家长在儿童接种24 h内要密切关注儿童身体状况,以便及时发现AEFI,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儿童的健康.

    作者:王秀芹;杨淑兰;李建钦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干式融浆机和水浴式融浆机溶解冷沉淀及溶解时间的长短对冷沉淀中凝血因子生物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使用干式和水浴式融浆机两种方式融解冷沉淀以及融解时间长短对冷沉淀中凝血因子生物活性的影响,为达到更好的融浆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2月3~7日我院宝安中心血站提供的120袋冷沉淀(规格1.0 U/袋),采集时间相近,均不能超过5d,将120袋冷沉淀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袋,编为1组和2组.1组采用干式融浆机溶解,2组采用水浴式融浆机溶解,对120份置于不同融浆机37℃融解10、20、30 min的冷沉淀样品,分别测定FⅧ、VWF抗原、PT、TT、APTT及Fib.结果 两组的融浆效果及各个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融浆时间的延长,会导致APTT延长,FⅧ、VWF抗原活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融浆时间延长会导致凝血因子FⅧ、VWF抗原活性下降,APTT延长,为达到更好的临床输血疗效,推荐融解冷沉淀的佳时间为10 min.

    作者:杨庆文;李广莹;丁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肝素与枸橼酸抗凝在海水浸泡低体温症犬连续血液滤过复温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连续血液滤过(CRRT)复温过程中,采用全身肝素抗凝或局部枸橼酸抗凝对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致意外低体温症犬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比格犬19只,制备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致低体温症犬模型,按复温方式随机分为三组;CRRT复温全身肝素抗凝组(A组,n=7);CRRT复温局部枸橼酸抗凝组(B组,n=7),温水浴复温组(C组,n=5).分别于正常体温,降温至34℃,复温至30℃、34℃和38℃时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三组各时间点的纤维蛋白原(Fib)、血清钾(K+)、总胆红素(TBil)及平均动脉压(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至34℃和38℃时,C组的血尿素氮(BUN)较A、B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复温中,采用全身肝素抗凝或局部枸橼酸抗凝,对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致意外低体温症犬Fib、K+、TBil、BUN、MAP的影响无差别.

    作者:袁瑞;帅维正;张志成 刊期: 2017年第24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