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梁德双;蔡慧;罗成义;梁梅海

关键词:早期气管切开, 重度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气管切开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肺部感染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12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气管切开时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在伤后24 h内行气管切开,对照组则在受伤24 h后行气管切开,其余治疗方法相同.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肺部感染和控制情况以及预后结局.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感染控制率为6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感染控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死亡率为3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给予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能够有效防治肺部感染,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患者围术期脑功能保护作用的系统评价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患者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于脑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检索1995年1月~2015年1月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科克兰图书馆、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医学文摘数据库、学术期刊集成数据库等数据库内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使用Stata/SE version 12.0软件对纳入资料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终纳入8篇RCT,共34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170例、对照组1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手术结束时的Da-jvO2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发表偏倚可控.实验组手术结束时的CERO2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发表偏倚可控.结论 体外循环患者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显著提升脑组织摄氧能力,促进氧供代谢,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莉;黎洪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微侵入经皮钢板植入技术(MIPPO)植入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骨科收治的20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病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植入方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MIPPO技术植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植入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得以随访6~36个月,全部患者的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无骨折不愈合及钢板断裂、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明显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有利于其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林石荣;田华宁;秦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孕妇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研究孕妇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BS)感染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7月来我院进行产检的92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GBS感染阳性孕妇作为阳性组(76例),GBS感染阴性孕妇作为阴性组(844例),分析GBS感染对妊娠结局与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GBS阳性组发生宫内感染13例(17.1 1%),胎儿窘迫23例(30.26%),羊水污染13例(17.11%),早产17例(22.37%),产后出血9例(11.84%),以上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新生儿出现新生儿肺炎5例(6.58%),病理性黄疸12例(15.79%),新生儿窒息9例(11.84%),以上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妊娠晚期出现GBS感染会引起宫内感染、胎膜早破与新生儿感染等不良结局,临床中应高度重视妊娠晚期GBS感染孕妇,并对其行早期干预治疗,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杨爱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固定方法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1月采用不同固定方法治疗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石膏固定组20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组20例,胫腓骨钩固定组20例.疗效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协会推荐的足踝评分标准(AOFAS)评定.所有患者治疗后6个月评定疗效.结果 石膏固定组患者的优良率为50.0%,胫腓联合螺钉固定组为65.0%,其中有2例患者在术后6周因应力出现螺钉断裂,胫腓骨钩固定组为95.0%,胫腓骨钩固定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石膏固定组、胫腓联合螺钉固定组(P<0.05);3组患者术后的足踝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胫腓骨钩固定组患者术后的足踝评分明显高于石膏固定组、胫腓联合螺钉固定组(P<0.05).结论 腓骨钩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效果显著,且明显好于传统的石膏固定和胫腓联合螺钉固定.

    作者:余文滨;麦明旭;林淯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压变化及尿酸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91.1%)比对照组(82.2%)的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陶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汤剂补阳还五汤外加针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IHSS、ADL、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补阳还五汤外加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问题,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的恢复,安全性高.

    作者:于淑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初步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将我院2014年1~9月期间住院的211例患者分成三组:肾功能正常组[GFR≥90 ml/(min· 1.73 m2),n=139],GFR轻度降低伴肾脏损害组[60 ml/(min· 1.73 m2)≤GFR<90 ml/(min· 1.73 m2),n=54],肾功能损害组(GFR<60 ml/(min·1.73 m2),n=18],比较三组间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与患者肾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HCY总均值为15.54 μmol/L(95%CI:14.82~16.27,F=32.09,P<0.01),调整年龄、性别因素后,单变量协方差分析结果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F=22.66,P<0.01).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害可能为导致血液中HCY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易小艳;胡飞跃;匡金石;贺平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经乳晕径路腔镜双侧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经乳晕径路腔镜双侧甲状腺良性结节切除术与开放手术两种手术方法,为临床甲状腺良性结节切除的手术方法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双侧甲状腺良性结节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腔镜组和开放组,腔镜组使用经乳晕径路腔镜双侧甲状腺切除方法,开放组使用传统开放手术双侧甲状腺切除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出血情况、术后引流量、术后镇痛需求、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美容效果以及随访结果等方面的数据.结果 腔镜组83例,开放组132例,两组比较,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3.2±7.2)ml,显著少于开放组的(17.3±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3.9±1.3)d,短于开放组(6.1±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手术时间(87±12.4)min,明显长于开放组(56±1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腔镜组明显高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腔镜组(39.4±13.1)ml,开放组(40.1±8.2)ml,镇痛需求、总体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乳晕径路腔镜双侧甲状腺切除术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美容效果方面优于开放手术,但手术时间偏长、住院费用较高,两种手术方法同样安全可行.

    作者:孙文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来曲唑和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来曲唑和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PCOS不孕患者102例,经达英-35或二甲双胍预处理3~6个月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实验组给予来曲唑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优势卵泡数目、排卵率、周期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子宫内膜厚度厚于对照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枸橼酸氯米芬相比,来曲唑治疗PCOS不孕的效果更具优势,其对子宫内膜无不良影响,可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风险,且诱导排卵效果和周期妊娠结局相近,可用于氯米芬治疗失败的PCOS不孕患者.

    作者:苏卿;潘卓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法与常规治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诊的100例儿科收治确诊的小儿腹泻病患儿,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名患者,对照组给予抗感染、补液、保护肠黏膜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并观察其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72 h的疗效,两组症状缓解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症状缓解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利美;秦微;梁启慧;冯远征;易仟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完全经阴道肾上腺及肾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完全经阴道肾上腺及肾脏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经阴道实施肾上腺及肾脏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特殊护理干预,对照组则给予腹腔镜手术的常规护理配合方法,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同时统计手术过程中与巡回护士护理相关的并发症及术中器械护士存在的问题.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骨性突出部位红肿、臂丛神经麻痹、输液通道脱出及术中患者移动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器械护士发生器械传递错误、对手术步骤不熟悉及使用仪器设备不配套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医护配合效率,缩短经阴道腔镜下肾上腺及肾脏手术的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患者术后麻醉的顺利复苏.

    作者:马士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胸片明显改善例数、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等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稳定性强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清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FT3、FT4、TS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血清FT3、FT4、TSH水平,比较研究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预后患者的血清FT3、FT4、TSH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的血清FT3、TS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NIHSS评分的增加,研究组的血清FT3水平呈降低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清FT3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816,P<0.05).预后良好组的血清FT3、TSH水平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测定血清FT3、FT4、TSH水平有利于患者病情和近期预后的判断,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雁;吴泳;伍秀宇;陈钢涛;梁汉周;黄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程式化社会技能训练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程式化社会技能训练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7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程式化社会技能训练,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服药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病情稳定率为6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为1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PANSS总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程式化社会技能训练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恢复患者自知力,提高维持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社会功能.

    作者:邱继红;程雪;杨辉;程晓平;周建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地塞米松注入硬膜外腔治疗腰穿后低颅压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地塞米松注入硬膜外腔治疗腰穿后低颅压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5例行腰穿脑脊液检查后发生低颅压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空白组给予硬膜外填充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硬膜外填充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地塞米松,观察组给予硬膜外填充6%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地塞米松,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头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41~60岁年龄组的头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RS评分<4分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空白组、对照组,4~6分所占比例和>6分所占比例显著低于空白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地塞米松注入硬膜外腔治疗腰穿后低颅压头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施彦;赖文娟;何重福;郭渊博;郭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与治疗严重脓毒症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ICU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予液体复苏、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0000 U,1次/8 h,共5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及28 d生存率.结果 对照组第2天和第5天PLT和FIB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T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2天与治疗前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PT、APTT、TT缩短,PLT和FIB均增高(P<0.05);第5天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PLT和FIB均有增高,PT、APTT、TT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28 d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

    作者:张友华;罗建宇;吕光宇;张磊;蔡天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浓度变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变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HIE患儿,按临床症状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轻度组(23例)、中度组(20例)、重度组(17例);同时分为出生窒息组和宫内窘迫组,各30例;另外选取本院同期的2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液中的NSE浓度,并分析脑损伤状况与NSE的关联性.结果 治疗前,轻度、中度、重度组的血清NSE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轻度组的NSE浓度与对照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的NSE浓度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出生窒息组和宫内窘迫组的血清NSE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同原因导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新生儿的血液NSE浓度均高于正常健康新生儿群体,并且NSE浓度会随着脑损伤程度的加重而相应升高,因此血清NSE可作为临床上诊治HIE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张杜燕;张冰;马丽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400例心源性猝死病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特点以及死亡原因.方法 随机选择2008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接治过的40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应临床记录资料的整理与非心源性猝死人群对比,分析患者在年龄、性别、所患疾病上的特点,探讨引发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从而找出预防、减少该疾病的方法.结果 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50~60岁,60岁之前,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0岁之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心源性猝死患者分布上,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2.8:1.本研究40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中,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占64%,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在死因明确的患者中死于情绪波动的患者占多数.结论 心源性猝死患者(尤其是50~60岁)应当人院进行治疗,避免由于过度操劳等情况带来的情绪波动.

    作者:吴家辉;钟伟济;杨笑芳;吴轶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妊娠期脐血流监测与胎儿窘迫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期脐血流监测与胎儿窘迫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710例足月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在产前进行脐动脉血流检测,按照有无胎儿窘迫分为正常组(662例)与窘迫组(48例),比较两组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以及脐动脉收缩期峰值和舒张期流速之比(S/D),并分析S/D值与新生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窘迫组的脐动脉RI、PI、S/D分别为0.67±0.02、1.75±0.19与2.90±0.45,显著高于正常组的0.45±0.03、1.35±0.17与2.1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S/D值将窘迫组分为两组,其中S/D<3组14例,S/D≥3组34例.S/D<3组中,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1例(7.1%),S/D≥3组12例(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3组发生羊水污染2例(14.3%),S/D≥3组18例(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3组中,脐血血气分析<7.30者1例(7.1%),S/D≥3组14例(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S/D值与Apgar评分、羊水污染及脐血血气分析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脐血流指标可准确地反映胎儿在宫内的供血供氧情况,可作为早期诊断胎儿窘迫及预后判断的可靠指标.

    作者:许园姣;吴志军;李淑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印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