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园姣;吴志军;李淑娴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和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2月,将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行椎间孔镜手术,对照组行小切口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逢文;张宪彧;吴小华;双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牙疼,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几乎上升到了“天下第一痛”的地位.人们对于牙病的恐惧,从“牙疼不算病,疼起来要了命”的俗语中即可窥见一斑.然而,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口腔诊疗中心近年来却立足于“让患者舒适地接受口腔医疗服务”的理念,以国际口腔临床医学前沿的无痛微创、种植义齿、牙修复、显微根管治疗等特色技术为核心,立足于“无痛”“微创”等行业理念,多措并举地消除口腔科患者对“治牙”的恐惧心理,一步一步地奠定了“京北地区规模大的口腔专科”的行业地位.
作者:刘志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在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2012年1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CRRT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药物治疗,CRRT组行CRRT.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CRRT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及血液pH指标均有所改善,且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CRRT组第14、28天生存率及肾功能恢复正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RRT治疗脓毒症患者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潴留的代谢废物、炎症因子,能够实现治疗期患者体内液体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控制,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预防及改善急性肾损伤病症、提高患者存活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健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气管切开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肺部感染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12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气管切开时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在伤后24 h内行气管切开,对照组则在受伤24 h后行气管切开,其余治疗方法相同.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肺部感染和控制情况以及预后结局.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感染控制率为6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感染控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死亡率为3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给予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能够有效防治肺部感染,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德双;蔡慧;罗成义;梁梅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脐血流监测与胎儿窘迫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710例足月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在产前进行脐动脉血流检测,按照有无胎儿窘迫分为正常组(662例)与窘迫组(48例),比较两组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以及脐动脉收缩期峰值和舒张期流速之比(S/D),并分析S/D值与新生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窘迫组的脐动脉RI、PI、S/D分别为0.67±0.02、1.75±0.19与2.90±0.45,显著高于正常组的0.45±0.03、1.35±0.17与2.1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S/D值将窘迫组分为两组,其中S/D<3组14例,S/D≥3组34例.S/D<3组中,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1例(7.1%),S/D≥3组12例(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3组发生羊水污染2例(14.3%),S/D≥3组18例(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3组中,脐血血气分析<7.30者1例(7.1%),S/D≥3组14例(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S/D值与Apgar评分、羊水污染及脐血血气分析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脐血流指标可准确地反映胎儿在宫内的供血供氧情况,可作为早期诊断胎儿窘迫及预后判断的可靠指标.
作者:许园姣;吴志军;李淑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团体治疗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0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度洛西汀治疗,治疗组给予团体治疗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用药前和用药2周后HAMD和SF-36评分的改善幅度、药物治疗效果、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2周后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用药前,SF-36评分显著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2周后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后,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用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抑郁症药物治疗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治疗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
作者:王海丽;钟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和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8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24例.A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半年肢体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骨质愈合时间较B组短,术中出血量较B组少(P<0.01),B组的住院时间较A组短(P>0.05);A组肢体功能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7%、16.7%,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总体优于带锁髓内钉固定术.
作者:彭伟君;高俊;张瑞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将我院2014年1~9月期间住院的211例患者分成三组:肾功能正常组[GFR≥90 ml/(min· 1.73 m2),n=139],GFR轻度降低伴肾脏损害组[60 ml/(min· 1.73 m2)≤GFR<90 ml/(min· 1.73 m2),n=54],肾功能损害组(GFR<60 ml/(min·1.73 m2),n=18],比较三组间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与患者肾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HCY总均值为15.54 μmol/L(95%CI:14.82~16.27,F=32.09,P<0.01),调整年龄、性别因素后,单变量协方差分析结果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F=22.66,P<0.01).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害可能为导致血液中HCY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易小艳;胡飞跃;匡金石;贺平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可调式下肢牵引架与Brown架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1月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保守治疗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应用不同牵引装置分为两组:A组21例应用可调式下肢牵引架,B组21例应用传统Brown架牵引.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肢短缩长度、颈干角纠正角度和髋关节Harris评分等肢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A组下肢短缩(0.69±0.81)cm,颈干角恢复至(122±12)°,Harris评分为(81.1±12.9)分,较B组[下肢短缩(2.05±1.05) cm,颈干角恢复至(105±15)°,Harris评分(71.8±20.2)分]恢复情况更好,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调式下肢牵引架与传统的Brown架比较,设计更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造成的髋内翻和下肢短缩畸形的纠正更有效.
作者:张军;曹吉烈;李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抗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同时给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后进行心功能评定.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尿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尿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尿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Ⅰ级和Ⅱ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能显著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林峰;谭海涛;曾雅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胸片明显改善例数、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等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稳定性强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清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肝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全球居恶性肿瘤第3位,发现时大多属于晚期,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据报道,肝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可以导致肝癌的复发及转移,而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可以调控肝肿瘤干细胞中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肝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分化,从而抑制肿瘤的进展,在肝癌中有重要的作用.TGF-β在肝癌早期可以抑制癌症细胞增殖,但在晚期会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刺激血管生成等促进肝癌的发展.鉴于TGF-β在肝肿瘤干细胞以及肝癌中的不同作用,研究调控TGF-β信号及抑制肝肿瘤干细胞的信号通路,有望成为治疗肝癌的新靶向治疗途径.
作者:郭靖;刘建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FEV1与PEF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16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接受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支气管扩张药、激素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哮喘治疗效果及对治疗前后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与呼气峰流量(PEF)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哮喘治疗总有效率为9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9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与PEF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能有效地改善肺功能,适合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杜焰家;张伟强;郭俊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血清FT3、FT4、TSH水平,比较研究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预后患者的血清FT3、FT4、TSH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的血清FT3、TS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NIHSS评分的增加,研究组的血清FT3水平呈降低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清FT3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816,P<0.05).预后良好组的血清FT3、TSH水平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测定血清FT3、FT4、TSH水平有利于患者病情和近期预后的判断,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雁;吴泳;伍秀宇;陈钢涛;梁汉周;黄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侵入经皮钢板植入技术(MIPPO)植入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骨科收治的20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病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植入方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MIPPO技术植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植入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得以随访6~36个月,全部患者的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无骨折不愈合及钢板断裂、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明显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有利于其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林石荣;田华宁;秦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脂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LVH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钙拮抗剂(CCB)和(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常规抗高血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上加血脂康胶囊口服0.6 9,2次/d,连服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压、血脂(TG、TC、HDL-C、LDL-C)指标、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LVMI、TG、TC和LDL-C均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仅LVMI在治疗后降低,而TG、TC、LDL-C和HDL-C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LVMI值为(120.38±15.53)g/m2,低于对照组的(132.32±14.85)g/m2(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血脂康胶囊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逆转心肌肥厚,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郭柏华;明光福;张昭;刘志为;刘庆;唐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印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半年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50.5± 14.8)vs (87.4±20.0) min],术中出血量少[(85.7±35.0)vs (236.7±51.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6.0±1.7)、(15.9±1.6)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5.2%、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预后好的特点,其效果优于DHS,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苏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香附药材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手段,对多批次药材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以Kromasil100-C18(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25℃,对10批药材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建立了香附药材专属性的HPLC指纹图谱,标示了16个共有指纹峰,10批样品分为3大类.结论 将HPLC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手段相结合,可有效对香附药材进行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为提高其整体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蒋莉娟;皮胜玲;方铁铮;姚江雄;许招懂;林丽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ccS)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神经内科诊治的11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差组及死亡组.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ECG)和心肌酶(ME)动态检测,分析其结果.结果 中型组的CCS发生率、ECG异常率、ME异常率高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的CCS发生率、ECG异常率、ME异常率显著高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1).重型组与中型组的CCS发生率、ECG异常率、ME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差组的ECG、ME异常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ECG、ME异常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与预后差组的ECG、ME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G和ME异常与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具有相关性,CCS是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晓强;尹常敏;赵淑慧;陈金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