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香
目的 研究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6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在常规脑血管疾病治疗法基础上加以纳洛酮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脑血管疾病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3%和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如.05),治疗后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5%和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程福璋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22例PIH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抑郁、焦虑情绪变化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2周与4周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先兆子痫、子痫、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PIH患者的治疗效果,利于血压的控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罗莹 刊期: 2015年第33期
Rab家族蛋白是特别的膜运输蛋白,利用GTP-GDP结合构象之间的改变,参与细胞的囊泡运输过程.Rab27作为Rab家族的一员,在人体组织中的分布比较广泛.近年来,学者们在对肿瘤的研究过程中发现Rab27基因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细胞的胞内运输密切相关,并对其调控发挥关键作用.Rab27基因还能对多种肿瘤的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可以进一步研究作为肿瘤标志物参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目前国内对于Rab27这一基因的报道涉及较少.本文对Rab家族及Rab27亚家族的背景,Rab27在Exosome分泌过程中的调节作用,Rab27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重点是对Rab27在肿瘤进展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这些机制的阐明将推进人类对Rab27的认识,并为寻找肿瘤的终作用靶点及治疗肿瘤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星;郭岩;肖文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MM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 1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118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采用PPH联合外痔切除术,对照组采用MMH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不含吻合器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联合外痔切除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优于MMH,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悦明;陈招武;林德新;吴淑桃;李旋;余幼凤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环丙沙星(CIP)联合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LFchimera)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和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铜绿假单胞菌PAO1作为实验研究菌株,将不加任何药物干预的铜绿假单胞菌组作为对照组,根据干预用药分为CIP组(0.04 μg/ml的CIP)、低浓度LFchimera组(0.25 μmoFL的LFchimera)、高浓度LFchimera组(1.00 μmol/L的LFchimera)和联合组(0.04μg/ml的CIP和0.25μmol/L的LFchimera),统计各组实验菌株的定量生物膜表达(A)及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情况,比较其差异.结果 CIP组、低浓度LFchimera组、高浓度LFchimera组、联合组实验菌株的生物被膜和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均较对照组低(P<0.05);CIP组的生物被膜、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与低浓度LFchimer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LFchimera组的生物被膜、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明显低于CIP组和低浓度LFchimera组(P<0.05);联合组的生物被膜、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 单独应用CIP、LFchimera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和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提高LFchimera的浓度或联合用药,可显著加强抑制作用.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6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消化内镜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智慧;邝文超;范月秀;沈观蓉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对于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对TNF和IL-6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酒精性肝炎患者36例,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研究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以应用硫普罗宁0.2 g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治疗时间3周.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ALT、AST、GG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NF和IL-6水平在治疗前后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可降低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水平,从而改善肝功能,优于硫普罗宁.
作者:李伟伟;韩红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空腹血清C肽与儿童糖尿病分型的相关性及其在儿童糖尿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住院及门诊的135例糖尿病(DM)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首诊基于临床症状、家族史、是否肥胖及血糖、C肽等实验室数据,随后根据临床进程及新的实验室数据调整诊断.结果 135例DM患儿中,109例(80.7%)被诊断为T1DM,26例(19.3%)被诊断为T2DM.4例(2.96%)分型诊断终被调整.T1DM组血清空腹C肽均值显著低于T2DM组[(0.85±0.58)ng/mlvs(3.76±2.29)ng/ml].随着血清C肽水平的提高,T2DM患儿所占比例随之提高.当C肽<0.6 ng/ml时,可排除T2DM诊断;当C肽>4.0 ng/ml时,可以排除T1DM诊断.结论 空腹血清C肽在儿童糖尿病的分型诊断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艳玲;刘玉玲;王桂兰;付四毛;彭建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对大鼠胚胎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情况,探讨何种方法能更加高效快捷地获取和培养大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方法 选择孕14 d大鼠胚胎,取其背部皮肤,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获得原代的胚胎成纤维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点,进行传代、冻存、复苏和HE染色,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两种方法都能成功培养出胎鼠成纤维细胞,但组织块贴壁法相对酶消化法更便捷,不易污染,成活率高;传代和复苏后,两种方法获得的细胞无明显差异.结论 组织块贴壁法是一种更适应胚鼠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方法.
作者:李玲;朱自修;肖润兰;王巧稚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对心神宁片中酸枣仁所含的酸枣仁皂苷A、B(皂苷类)及斯皮诺素(黄酮类)两大类成分进行研究,建立心神宁片中酸枣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心神宁片中的酸枣仁成分进行研究;建立心神宁片中斯皮诺素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Perkin Elmer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0.1%冰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35 nm;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进样体积为10山.结果 所建立的斯皮诺素含量测定方法可行,斯皮诺素的线性范围为3.339~53.424 μg/ml (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1%,RSD(n=9)为1.63%.结论 酸枣仁皂苷A和B含量测定的色谱图不理想,所建立的斯皮诺素含量测定方法可行,且准确、简便、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专属性强,可作为心神宁片质量标准的控制方法.
作者:宋佳;段树卿;黄飞龙;于磊;李万娟;李云霞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儿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科室住院的50例糖尿病患儿的父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于教育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教育效果.结果 接受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儿父母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惧因子得分均低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改善糖尿病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肖秀丽;谢志芳;刘美凤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5年3月于本院采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2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比较不同年龄、用药方法及用药种类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制订针对性预防措施并实施.结果 286例患者主要以皮肤黏膜、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为主,而<10岁、静脉给药及清开灵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用药方法及用药种类者(P<0.05),所有患者经针对性干预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 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具有年龄、用药方法及用药种类的分布特点,应根据此类情况给予针对性干预.
作者:张琴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酸测定对新生儿及幼儿期细菌性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进行新生儿及幼儿期细菌性肺炎检查的200例患儿分成新生儿组、幼儿组.其中新生儿组又分为新生儿肺炎组、新生儿非肺炎组;幼儿组分为幼儿肺炎组、幼儿非肺炎组.所有患儿均予以血清唾液酸测定,比较新生儿组、幼儿组及非肺炎成人组的测定结果.结果 幼儿肺炎组在起病1~3 d的血清唾液酸水平高于幼儿非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肺炎组在起病1~3 d的血清唾液酸水平高于新生儿非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幼儿非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非肺炎组的血清唾液酸水平低于幼儿非肺炎组及非肺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新生儿及幼儿期细菌性肺炎血清唾液酸水平,能为实验室检查提供重要依据,有效保障患儿的正常发育和生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金宏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患者回收式自体输血去除白细胞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术中行回收式自体输血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去除白细胞组(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回收式自体输血,观察组的自体血去除白细胞后再回输.分别在麻醉前(T1)、术毕(T2)、术后12 h(T3)、术后36 h(T4)时采血检测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检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3、T4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m;(15.4±1.4)个/100个RBCvs(12.9±1.6)个/100个RBC;T4: (15.9±1.3)个/100个RBCvs(13.1±1.6)个/100个RB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2、T3、T4时TNF-α、IL-6、MDA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回收式自体输血去除白细胞可改善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全身的炎性反应相关.
作者:李春香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丹鹿通督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80例、对照组70例.给予两组相同针刺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丹鹿通督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症状体征积分均降低,且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75±3.52)分vs(11.24±3.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vs 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鹿通督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活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昱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4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疼痛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较对照组(38.10%)显著降低,术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建立亚叶酸钙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柱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石英毛细管柱(以聚乙二醇为固定液,30.0 m×0.325 mm×0.5 μm),进样口温度20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为250℃,柱温50℃;载气:高纯度氮气;流速:2.5 ml/min,顶空进样,平衡温度70℃,平衡时间30 min,进样体积1.0 ml.结果被测各溶剂均能良好分离,各溶剂峰面积与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良好,回收率高.结论该法适用于建立亚叶酸钙原料药残留溶剂检测.
作者:兰小群;夏春森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在脑肿瘤患者手术中运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方案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2年1月~2015年1月到本院治疗的70例脑肿瘤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芬太尼+丙泊酚复合方案麻醉,观察组35例选择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方案麻醉,研究两组的麻醉处理情况.结果 两组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To时点的心率(HR)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3时点的HR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睁眼与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期间均未见严重的肝肾异常.结论 选择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方案对脑肿瘤手术患者进行靶控输注,麻醉效果更加理想,更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苏醒,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周强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急诊车祸伤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5月来我科就诊的急诊车祸伤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按医嘱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于入院1h时和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结果 出院时,两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1h,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护理急诊车祸伤患者,不仅可以改善其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更能减轻其疼痛体检,对改善预后状况及提高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房春花;黎雪琴;叶少南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低水平PEEP通气模式在改善肥胖患者围术期低氧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肥胖围术期发生低氧血症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IPPV通气模式加大潮气量治疗,实验组接受低水平PEEP模式治疗,观察两组麻醉前(T1)、气管插管后30 min(T2)、插管后60 min(T3)、气管拔管后30 min(T4)、拔管后60 min (T5)时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aETCO2、Ppeak、PaCO2、A-aDO2、PaO2等气道峰压和血气参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CVP、HR、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肥胖患者围术期接受低水平PEEP通气模式治疗,能显著降低其低氧血症发生率,控制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良泉;张美兰 刊期: 2015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