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水平PEEP通气模式在肥胖患者围术期低氧血症中的应用效果

陈良泉;张美兰

关键词:低水平PEEP通气模式, 肥胖患者, 围术期, 低氧血症
摘要:目的 探讨低水平PEEP通气模式在改善肥胖患者围术期低氧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肥胖围术期发生低氧血症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IPPV通气模式加大潮气量治疗,实验组接受低水平PEEP模式治疗,观察两组麻醉前(T1)、气管插管后30 min(T2)、插管后60 min(T3)、气管拔管后30 min(T4)、拔管后60 min (T5)时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aETCO2、Ppeak、PaCO2、A-aDO2、PaO2等气道峰压和血气参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CVP、HR、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肥胖患者围术期接受低水平PEEP通气模式治疗,能显著降低其低氧血症发生率,控制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期COPD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期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12例急性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期COPD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戚宇飞;吐尔逊古力·布尔汗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速效救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与经济性比较

    目的 比较速效救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与经济性.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速效救心丸组40例和复方丹参滴丸组40例,分别给予速效救心丸组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成本.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速效救心丸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滴丸组患者治疗后的Hcy、hs-CRP、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滴丸组患者治疗后的Hcy、hs-CRP、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速效救心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滴丸组的总成本为404.95元,略高于速效救心丸组的394.96元,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结论 速效救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济性无明显差异,但复方丹参滴丸的效果更佳,可作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优选药物.

    作者:徐庚许;邹红;黄江;谢鎏晖;汤建武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经皮内镜胃造瘘和小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与小肠造瘘术(PEJ)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24例PEG与PEJ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EG组和PEJ组,各12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 所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G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8.36±0.35) min,低于PEJ组的(28.52±0.3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G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6%,显著高于PEJ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与小肠造瘘术均为安全高效的手术办法,小肠造瘘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甘瑞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亚叶酸钙原料药中残留溶剂

    目的建立亚叶酸钙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柱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石英毛细管柱(以聚乙二醇为固定液,30.0 m×0.325 mm×0.5 μm),进样口温度20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为250℃,柱温50℃;载气:高纯度氮气;流速:2.5 ml/min,顶空进样,平衡温度70℃,平衡时间30 min,进样体积1.0 ml.结果被测各溶剂均能良好分离,各溶剂峰面积与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良好,回收率高.结论该法适用于建立亚叶酸钙原料药残留溶剂检测.

    作者:兰小群;夏春森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Seminar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校2012年6月毕业的108名医学临床专业专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名.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研究组学生采用Seminar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儿科学考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儿科学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学民主、专注教学、课堂氛围、启发激励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的教学进度、重点突出评分基本相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教学效果综合评价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教学中应用Seminar教学法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及学习兴趣,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长柏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对急诊车祸伤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急诊车祸伤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5月来我科就诊的急诊车祸伤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按医嘱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于入院1h时和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结果 出院时,两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1h,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护理急诊车祸伤患者,不仅可以改善其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更能减轻其疼痛体检,对改善预后状况及提高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房春花;黎雪琴;叶少南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延续护理对留置PICC妇科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留置HCC管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PICC中心接受PICC置管,且留置时间>3个月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延续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9%,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5%,并发症发生率为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留置PICC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服务,可降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季萍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全科门诊就诊的86例COPD稳定期(Ⅱ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100-200 μ∥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喷吸,40 μg/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咳嗽、气短症状缓解情况,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观察组肺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COPD稳定期(Ⅱ级),能有效缓解咳嗽、气短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彩芝;王雅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4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疼痛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较对照组(38.10%)显著降低,术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记录两组营养液反流、导管堵塞及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并发放调查问卷评估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营养液反流、导管堵塞、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17%、4.35%、8.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2%、8.70%、26.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导管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降低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患者营养液反流、导管堵塞、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阮冬华;王建忠;江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树立转化医学理念,加快学科建设,提高地方医学本科院校竞争力

    学科建设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是高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新建地方医学本科院校由于历史原因及条件的限制,加之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其在学科建设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转化医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研究理念,可以促进传统医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医疗实践、医学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医学高校发展过程中,应以转化医学的理念指导学科建设,以利于提升地方医学本科院校科办学能力.

    作者:孙艳美;钟秀宏;潘晓燕;杨淑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RRE)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胃镜检查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质子泵抑制剂治疗8周后症状缓解情况分为RRE和非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NRRE),采用调查问卷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内镜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年龄、病程、BMI值、饮酒史、洛杉矶分类、服用药物、膈疝、遗传因素、临床症状、长期焦虑、抑郁状态及睡眠障碍是RRE发病的危险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膈疝、肥胖、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严重是RR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RE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膈疝、肥胖、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严重患者更易患RRE.

    作者:裴莉英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益元强心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LVEF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元强心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LVEF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就诊于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00例,依据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元强心方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疗效,治疗前后LVEF和LVED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x =6.453,P<0.0s).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LVEF、LVED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t=4.532,P<0.01;t=1 1.178,P<0.01).两组治疗后的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LVED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益元强心方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低LVEF水平及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卢廷贵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8207例孕产妇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 对孕产妇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探讨孕产妇中单特异性抗体的分布及对输血安全、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用微柱凝胶法对201 1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妊娠保健和分娩的8207例孕产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筛查阳性标本进一步做抗体特异性鉴定并与同期13 463例非孕产妇患者特异性抗体进行比较.结果 在8207例孕产妇中检出不规则抗体38例,其中单特异性抗体33例(以抗-E为主),自身抗体5例,阳性率为0.46%;非孕产妇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27例,特异性抗体12例,自身抗体15例,阳性率0.20%,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或输血次数越多的孕妇产生同种免疫抗体的风险明显上升.结论 孕产妇同种免疫产生的抗体分布以Rh系统为主,易产生抗-E.对孕妇(特别是有多次妊娠或输血史的孕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提早预防治疗,可减少胎儿、新生儿的损害并保障孕产妇输血安全.

    作者:杨晓明;李明强;蒋晓玲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12月在我科就诊的6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成A1组、A2组、A3组,每组20例.A1组给予非布司他(40 mg,1次列)治疗,A2组给予非布司他(80 mg,1次坩)治疗,A3组给予别嘌醇(100 mg,3次/d)治疗,疗程为20周.分别测定3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20周后血尿酸水平和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血尿酸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n05).其中A2、A3组较A1组下降更明显(段0.05),A2和A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布司他、别嘌醇可明显降低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非布司他80 mg/d疗效较非布司他40 mg/d更优,非布司他降尿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作者:韩凤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防治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4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4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其余718例未出现切口感染,分析切口感染与急性阑尾炎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选择、腹腔留置引流、切口冲洗、阑尾穿孔、病理类型和合并症的关系.结果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与发病时间、切口选择、手术时间、腹腔留置引流、切口冲洗、阑尾是否穿孔、病理类型及合并症情况相关(P<0.01).结论 急性阑尾炎发病时间>24 h、手术时间>1 h、探查切口、放置腹腔引流管、大量冲洗腹腔和切口、阑尾已穿孔、病理类型为坏疽性、有合并症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切口感染率较高.佳的围术期管理,术中、术后正确处理切口可以明显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孙树松;孟敏;高长春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当患者出现低钠血症、腹水增加、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以及合并感染等情况时,遵医嘱进行对症支持处理及护理.比较两组血钠恢复正常及腹水消退时间,并统计发生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继发感染的比例以及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血钠恢复正常时间、腹水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继发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有效纠正患者的电解质紊乱,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许海燕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血清NSE及S-100B检测在手-足-口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B检测在手-足-口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40例手-足-口病合并毒性脑炎患儿,31例单纯性手-足-口病患儿及于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记为重症组、轻度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3组儿童血清中NSE和S-100B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重症组和轻度组儿童血清中的NSE及S-100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中的NSE和S-100B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越严重,其血清NSE及S-100B的水平越高,对其检测在手-足-口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江雄;冯战桂;黄中成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围术期回收式自体输血去除白细胞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反应的意义

    目的 探讨围术期患者回收式自体输血去除白细胞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术中行回收式自体输血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去除白细胞组(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回收式自体输血,观察组的自体血去除白细胞后再回输.分别在麻醉前(T1)、术毕(T2)、术后12 h(T3)、术后36 h(T4)时采血检测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检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3、T4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m;(15.4±1.4)个/100个RBCvs(12.9±1.6)个/100个RBC;T4: (15.9±1.3)个/100个RBCvs(13.1±1.6)个/100个RB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2、T3、T4时TNF-α、IL-6、MDA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回收式自体输血去除白细胞可改善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全身的炎性反应相关.

    作者:李春香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并发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科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术后3月观察两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并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59%,低子对照组的7.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以显著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少燕;高琼;关翠嫦;李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