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元强心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LVEF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卢廷贵

关键词:益元强心方,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低LVEF水平, 心功能,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摘要: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元强心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LVEF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就诊于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00例,依据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元强心方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疗效,治疗前后LVEF和LVED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x =6.453,P<0.0s).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LVEF、LVED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t=4.532,P<0.01;t=1 1.178,P<0.01).两组治疗后的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LVED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益元强心方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低LVEF水平及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在本院神经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生64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2名)、CBL组(21名)和PBL组(21名).实验组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CBL组和PBL组分别采取CBL和PBL教学法,授课结束后进行专业知识、基本临床操作技能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三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专业知识考试和基本临床操作技能成绩优于CBL组和PBL组(P<0.05),同时在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临床实践能力方面优于CBL组和PBL组(P<0.05),但三组学生在文献阅读能力、实习兴趣、知识理解力和教学方法选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PBL组在发病机制及诊断分析、治疗方案拟定方面优于CBL组(P<0.05),其他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CBL联合PBL教学法可提高神经外科的临床教学效果,是临床实习中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作者:吴光勇;廖达光;王知非;刘宇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Caspase12在糖尿病大鼠逼尿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Caspase12在糖尿病大鼠逼尿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在不同的时间点(4、8、12、16周后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注射链脲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在电镜下观察内质网形态,应用TUNEL技术检测糖尿病大鼠膀胱逼尿肌细胞的凋亡水平,采用RT-PCR技术测定逼尿肌细胞内Caspase12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逼尿肌细胞内的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电镜下内质网呈不规则改变,膜表面附着大量核糖体;逼尿肌细胞凋亡水平随着时间延长呈显著升高趋势;Caspase 12的mRNA和蛋白水平曲线随病理过程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Caspase12参与糖尿病大鼠逼尿肌平滑肌细胞的内质网应激.

    作者:王东;王东文;原小斌;池俊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同型半胱氨酸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胞学检测结果分为恶性组(n=57)、炎性组(n=4 3)和结核组(n=40),比较各组胸腔积液和血浆中的Hcy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ROC)曲线下的面积评价其诊断价值,并确定佳诊断临界值及其灵敏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结果 恶性组胸腔积液、血浆的Hcy浓度显著高于炎性组和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组和结核组胸腔积液、血浆的Hcy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时,胸腔积液、血浆的Hcy浓度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1、0.796,胸腔积液Hcy浓度≥15.8 μmol/L时诊断价值高,灵敏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0.895、0.916、0.810;血浆Hcy浓度≥14.5.μmol/L时诊断价值高,灵敏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0.860、0.904、0.763,两者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0.912、0.928、0.840,高于单个检测.诊断为炎性胸腔积液时,胸腔积液、血浆的Hcy浓度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672,胸腔积液Hcy浓度≤13.2μmol/L时诊断价值高,灵敏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0.837、0.866、0.703;血浆Hcy浓度≤12.0 μmol/L时诊断价值高,灵敏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0,814、0.825、0.639,两者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0.860、0.887、0.747,高于单个检测.诊断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时,胸腔积液、血浆的Hcy浓度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0,682,胸腔积液Hcy浓度≤10.2μmol/L时诊断价值高,灵敏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0.850、0.880、0.730;血浆Hcy浓度≤9.7 μmol/L时诊断价值高,灵敏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0.800、0.860、0.660,两者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0.875、0.900、0.775,高于单个检测.结论 Hcy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联合检测胸腔积液和血浆的Hcy水平可提高检出率,且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高于炎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

    作者:王达俭;叶满华;徐慧玉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延续护理对留置PICC妇科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留置HCC管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PICC中心接受PICC置管,且留置时间>3个月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延续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9%,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5%,并发症发生率为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留置PICC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服务,可降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季萍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维护措施分析

    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维护其心理健康非常有必要.本文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应对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并从个人和组织层面分析,提出维护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措施,为提高医务人员整体健康水平和医疗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吴晓英;蒋瑞琼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手外伤患者按就诊顺序的先后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的麻醉液为0.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研究组麻醉液为0.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及地佐辛混合液.比较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及术前、术后生命体征、麻醉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麻醉持续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两组术前、术后生命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麻醉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好的优势.

    作者:朱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胸片炎症吸收变化等.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观察组退热、止咳、平喘、痰壅消失所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胸片炎症吸收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具有效果显著,转归快,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慧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两种制备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方法比较

    目的 比较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对大鼠胚胎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情况,探讨何种方法能更加高效快捷地获取和培养大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方法 选择孕14 d大鼠胚胎,取其背部皮肤,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获得原代的胚胎成纤维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点,进行传代、冻存、复苏和HE染色,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两种方法都能成功培养出胎鼠成纤维细胞,但组织块贴壁法相对酶消化法更便捷,不易污染,成活率高;传代和复苏后,两种方法获得的细胞无明显差异.结论 组织块贴壁法是一种更适应胚鼠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方法.

    作者:李玲;朱自修;肖润兰;王巧稚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例40例).观察组给予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治疗,对照组给予卤米松乳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和皮损形态改变情况,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皮损指标(皮损面积和皮损形态)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前的皮损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皮损指标评分分别和本组治疗前的皮损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皮损指标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皮损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许颖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22例PIH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抑郁、焦虑情绪变化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2周与4周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先兆子痫、子痫、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PIH患者的治疗效果,利于血压的控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罗莹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记录两组营养液反流、导管堵塞及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并发放调查问卷评估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营养液反流、导管堵塞、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17%、4.35%、8.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2%、8.70%、26.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导管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降低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患者营养液反流、导管堵塞、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阮冬华;王建忠;江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广东省中医院阴沟肠杆菌qnrA基因的检测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中医院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qnrA基因的分布及其耐药机制.方法 应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400株阴沟肠杆菌,采用纸片K-B法检测耐药情况,PCR法检测qnrA基因阳性菌,质粒接合试验验证qnrA基因可发生水平传播.结果 qnrA基因阳性的阴沟肠杆菌共检出65株,检出率为16.3%,阳性菌对两种喹诺酮药物均产生耐药且多数还伴产ESBLs,呈多重耐药性.结论 广东省中医院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存在qnrA耐药基因的流行,多数与ESBLs基因共同存在,且可发生水平传播.

    作者:张鸣菲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4~6月在我院血管外科见习的学生60人,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采用PBL+CBL联合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授课,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通过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授课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均提倡在教学中推广PBL+CBL联合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结论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优于传统模式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带教中取得良好的成效,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作者:李承龙;徐国纲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对于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对TNF和IL-6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酒精性肝炎患者36例,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研究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以应用硫普罗宁0.2 g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治疗时间3周.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ALT、AST、GG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NF和IL-6水平在治疗前后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可降低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水平,从而改善肝功能,优于硫普罗宁.

    作者:李伟伟;韩红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12月在我科就诊的6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成A1组、A2组、A3组,每组20例.A1组给予非布司他(40 mg,1次列)治疗,A2组给予非布司他(80 mg,1次坩)治疗,A3组给予别嘌醇(100 mg,3次/d)治疗,疗程为20周.分别测定3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20周后血尿酸水平和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血尿酸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n05).其中A2、A3组较A1组下降更明显(段0.05),A2和A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布司他、别嘌醇可明显降低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非布司他80 mg/d疗效较非布司他40 mg/d更优,非布司他降尿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作者:韩凤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防治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4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4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其余718例未出现切口感染,分析切口感染与急性阑尾炎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选择、腹腔留置引流、切口冲洗、阑尾穿孔、病理类型和合并症的关系.结果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与发病时间、切口选择、手术时间、腹腔留置引流、切口冲洗、阑尾是否穿孔、病理类型及合并症情况相关(P<0.01).结论 急性阑尾炎发病时间>24 h、手术时间>1 h、探查切口、放置腹腔引流管、大量冲洗腹腔和切口、阑尾已穿孔、病理类型为坏疽性、有合并症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切口感染率较高.佳的围术期管理,术中、术后正确处理切口可以明显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孙树松;孟敏;高长春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围术期回收式自体输血去除白细胞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反应的意义

    目的 探讨围术期患者回收式自体输血去除白细胞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术中行回收式自体输血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去除白细胞组(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回收式自体输血,观察组的自体血去除白细胞后再回输.分别在麻醉前(T1)、术毕(T2)、术后12 h(T3)、术后36 h(T4)时采血检测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检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3、T4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m;(15.4±1.4)个/100个RBCvs(12.9±1.6)个/100个RBC;T4: (15.9±1.3)个/100个RBCvs(13.1±1.6)个/100个RB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2、T3、T4时TNF-α、IL-6、MDA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回收式自体输血去除白细胞可改善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全身的炎性反应相关.

    作者:李春香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并发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科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术后3月观察两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并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59%,低子对照组的7.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以显著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少燕;高琼;关翠嫦;李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286例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分析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5年3月于本院采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2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比较不同年龄、用药方法及用药种类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制订针对性预防措施并实施.结果 286例患者主要以皮肤黏膜、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为主,而<10岁、静脉给药及清开灵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用药方法及用药种类者(P<0.05),所有患者经针对性干预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 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具有年龄、用药方法及用药种类的分布特点,应根据此类情况给予针对性干预.

    作者:张琴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 (MTA1)在食管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胸心外科2013年3月~2014年1月的107例ESCC手术切除病例及56例正常食管组织的石蜡包埋组织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检测MTA1在ESCC中的表达,应用CD34标记ESCC中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分析MTA1基因表达与微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结果 ESCC中的MTA1蛋白高表达率为50.4%,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的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CC中的MVD计数与正常食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A1高表达率、MVD计数与ESCC的T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不同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A1的高表达率、MVD计数在ESCC不同TNM分期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SCC中,随着MTA1蛋白表达强度的增加,MVD均数亦逐渐增加,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A1高表达与ESCC的临床进展、微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可能成为潜在的抗食管鳞癌微血管生成的靶点.

    作者:夏娟;刘建平;刘智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