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aspase12在糖尿病大鼠逼尿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中的表达

王东;王东文;原小斌;池俊杰

关键词:糖尿病大鼠, 逼尿肌, 内质网应激, Caspase12
摘要:目的 探讨Caspase12在糖尿病大鼠逼尿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在不同的时间点(4、8、12、16周后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注射链脲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在电镜下观察内质网形态,应用TUNEL技术检测糖尿病大鼠膀胱逼尿肌细胞的凋亡水平,采用RT-PCR技术测定逼尿肌细胞内Caspase12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逼尿肌细胞内的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电镜下内质网呈不规则改变,膜表面附着大量核糖体;逼尿肌细胞凋亡水平随着时间延长呈显著升高趋势;Caspase 12的mRNA和蛋白水平曲线随病理过程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Caspase12参与糖尿病大鼠逼尿肌平滑肌细胞的内质网应激.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低水平PEEP通气模式在肥胖患者围术期低氧血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低水平PEEP通气模式在改善肥胖患者围术期低氧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肥胖围术期发生低氧血症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IPPV通气模式加大潮气量治疗,实验组接受低水平PEEP模式治疗,观察两组麻醉前(T1)、气管插管后30 min(T2)、插管后60 min(T3)、气管拔管后30 min(T4)、拔管后60 min (T5)时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aETCO2、Ppeak、PaCO2、A-aDO2、PaO2等气道峰压和血气参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CVP、HR、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肥胖患者围术期接受低水平PEEP通气模式治疗,能显著降低其低氧血症发生率,控制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良泉;张美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例40例).观察组给予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治疗,对照组给予卤米松乳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和皮损形态改变情况,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皮损指标(皮损面积和皮损形态)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前的皮损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皮损指标评分分别和本组治疗前的皮损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皮损指标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皮损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许颖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期COPD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期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12例急性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期COPD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戚宇飞;吐尔逊古力·布尔汗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4~6月在我院血管外科见习的学生60人,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采用PBL+CBL联合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授课,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通过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授课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均提倡在教学中推广PBL+CBL联合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结论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优于传统模式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带教中取得良好的成效,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作者:李承龙;徐国纲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12月在我科就诊的6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成A1组、A2组、A3组,每组20例.A1组给予非布司他(40 mg,1次列)治疗,A2组给予非布司他(80 mg,1次坩)治疗,A3组给予别嘌醇(100 mg,3次/d)治疗,疗程为20周.分别测定3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20周后血尿酸水平和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血尿酸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n05).其中A2、A3组较A1组下降更明显(段0.05),A2和A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布司他、别嘌醇可明显降低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非布司他80 mg/d疗效较非布司他40 mg/d更优,非布司他降尿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作者:韩凤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亚叶酸钙原料药中残留溶剂

    目的建立亚叶酸钙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柱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石英毛细管柱(以聚乙二醇为固定液,30.0 m×0.325 mm×0.5 μm),进样口温度20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为250℃,柱温50℃;载气:高纯度氮气;流速:2.5 ml/min,顶空进样,平衡温度70℃,平衡时间30 min,进样体积1.0 ml.结果被测各溶剂均能良好分离,各溶剂峰面积与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良好,回收率高.结论该法适用于建立亚叶酸钙原料药残留溶剂检测.

    作者:兰小群;夏春森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早期应用低温生理盐水协同诱导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脑电图的影响

    目的 了解早期应用低温生理盐水协同诱导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脑电图(EEG)的影响,为心肺复苏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2月~2014年1月本院ICU发生的心肺复苏后持续昏迷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于自主循环功能恢复0.5 h即开始进行常规亚低温治疗,至72 h观察期结束.实验组在常规亚低温治疗基础上于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0.5 h内经外周静脉输注4℃生理盐水行早期诱导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于同时点仅输注等量常温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于心肺复苏后5~7 d行EEG检查,记录分析EEG异常程度及异常EEG模式.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EEG异常程度不相同,且实验组EEG重度异常者所占比例(7.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EG波形特点不同,且实验组提示患者预后改善的慢波增多型患者所占比例(38.5%)明显高于对照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肺复苏早期应用经外周快速输注4℃生理盐水协同诱导亚低温能对患者EEG产生有益的影响.

    作者:邱婷;郑维红;陆程翔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经皮内镜胃造瘘和小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与小肠造瘘术(PEJ)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24例PEG与PEJ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EG组和PEJ组,各12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 所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G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8.36±0.35) min,低于PEJ组的(28.52±0.3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G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6%,显著高于PEJ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与小肠造瘘术均为安全高效的手术办法,小肠造瘘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甘瑞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围术期回收式自体输血去除白细胞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反应的意义

    目的 探讨围术期患者回收式自体输血去除白细胞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术中行回收式自体输血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去除白细胞组(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回收式自体输血,观察组的自体血去除白细胞后再回输.分别在麻醉前(T1)、术毕(T2)、术后12 h(T3)、术后36 h(T4)时采血检测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检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3、T4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m;(15.4±1.4)个/100个RBCvs(12.9±1.6)个/100个RBC;T4: (15.9±1.3)个/100个RBCvs(13.1±1.6)个/100个RB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2、T3、T4时TNF-α、IL-6、MDA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回收式自体输血去除白细胞可改善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全身的炎性反应相关.

    作者:李春香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在本院神经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生64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2名)、CBL组(21名)和PBL组(21名).实验组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CBL组和PBL组分别采取CBL和PBL教学法,授课结束后进行专业知识、基本临床操作技能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三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专业知识考试和基本临床操作技能成绩优于CBL组和PBL组(P<0.05),同时在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临床实践能力方面优于CBL组和PBL组(P<0.05),但三组学生在文献阅读能力、实习兴趣、知识理解力和教学方法选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PBL组在发病机制及诊断分析、治疗方案拟定方面优于CBL组(P<0.05),其他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CBL联合PBL教学法可提高神经外科的临床教学效果,是临床实习中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作者:吴光勇;廖达光;王知非;刘宇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质卫生学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上饶市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质卫生学情况,掌握二次供水系统的运行管理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早发现安全隐患,为二次供水的水处理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方法 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高层建筑二次供水为主要监测对象,同时以上饶市自来水公司水源水检测结果作参照.检测分析按照现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规定执行;水质分析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及有关规定进行评价.二次供水的设施和处理要求应按照GB17051执行.结果 夏秋季(丰水期)和冬春季(枯水期)的二次供水水样菌落总数都明显高出同期一般水网水样的菌落总数(P<0.05).夏秋季(丰水期)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样的余氯含量明显低于冬春季(枯水期)(P<0.05).同时,夏秋季(丰水期)和冬春季(枯水期)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样的余氯含量明显低于相同时段一般水网水样的检测结果(P<0.05).夏秋季(丰水期)和冬春季(枯水期)二次供水水样的氨氮含量明显高于相同时段一般水网水样的检测结果(P<0.05).同时,夏秋季(丰水期)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样的氨氮含量明显高于冬春季(枯水期)检测结果(P<0.05).高层建筑二次供水与一般水网水样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检测结果的微生物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市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质状况一般,应加强饮水卫生管理,加大饮水卫生技术指导及监督监测力度,以保证二次供水的卫生和安全.

    作者:郭影清;郑瑶;刘臻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环丙沙星联合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被膜和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环丙沙星(CIP)联合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LFchimera)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和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铜绿假单胞菌PAO1作为实验研究菌株,将不加任何药物干预的铜绿假单胞菌组作为对照组,根据干预用药分为CIP组(0.04 μg/ml的CIP)、低浓度LFchimera组(0.25 μmoFL的LFchimera)、高浓度LFchimera组(1.00 μmol/L的LFchimera)和联合组(0.04μg/ml的CIP和0.25μmol/L的LFchimera),统计各组实验菌株的定量生物膜表达(A)及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情况,比较其差异.结果 CIP组、低浓度LFchimera组、高浓度LFchimera组、联合组实验菌株的生物被膜和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均较对照组低(P<0.05);CIP组的生物被膜、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与低浓度LFchimer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LFchimera组的生物被膜、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明显低于CIP组和低浓度LFchimera组(P<0.05);联合组的生物被膜、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 单独应用CIP、LFchimera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和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提高LFchimera的浓度或联合用药,可显著加强抑制作用.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两种制备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方法比较

    目的 比较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对大鼠胚胎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情况,探讨何种方法能更加高效快捷地获取和培养大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方法 选择孕14 d大鼠胚胎,取其背部皮肤,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获得原代的胚胎成纤维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点,进行传代、冻存、复苏和HE染色,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两种方法都能成功培养出胎鼠成纤维细胞,但组织块贴壁法相对酶消化法更便捷,不易污染,成活率高;传代和复苏后,两种方法获得的细胞无明显差异.结论 组织块贴壁法是一种更适应胚鼠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方法.

    作者:李玲;朱自修;肖润兰;王巧稚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儿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儿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科室住院的50例糖尿病患儿的父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于教育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教育效果.结果 接受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儿父母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惧因子得分均低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改善糖尿病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肖秀丽;谢志芳;刘美凤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6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消化内镜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智慧;邝文超;范月秀;沈观蓉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胚胎干细胞是主要来源于囊胚内细胞团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和长期增殖潜能的细胞,在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已成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胚胎干细胞在培养、诱导分化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国宏;孙晓冬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不同剂量大蒜油软胶囊对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蒜油软胶囊对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每组12只.低、中、高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分别灌服0.08、0.15、0.45 g/kg剂量的大蒜油及溶剂(大豆油),1次/d,连续30 d,然后测定相关免疫指标.结果 高剂量组的24 h足趾肿胀度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剂量组的ConA诱导的脾细胞细胞增殖能力强于溶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ConA诱导的脾细胞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强于溶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剂量组的溶血空斑数和半数溶血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的溶血空斑数和半数溶血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蒜油软胶囊可明显提高小鼠机体的免疫力.

    作者:高慧艳;王燕;李江敏;张聪恪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TLR9和VDR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TLR9(rs352139)和VDR基因(rs731236和rs2228570)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结核病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确诊为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00例(结核组)和30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对rs352139、rs731236和m2228570位点的SNP进行检测.结果 TLR9(rs352139)的AA和GG基因型比AG基因型人群患结核病的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1.061(0.76~1.49)和1.472(0.95~2.27);Taq(rs731236)的TT和CC基因型对比TC基因型人群患结核病的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1.049(0.68~1.61)和1.204(0.36~3.99);Fok(m2228570)的CC和TT基因型对比TC基因型人群患结核病的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1.164(0.83~1.64)和1.048(0.69~1.6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0.05).结论 在中国沈阳地区,TLR9(rs352139)和VDR基因(m731236和m2228570)SNP可能与结核病易感性关联不大.

    作者:张娟;孙娇;王悦;孙秀华;李莹;邢黎莉;彭娇;孙炳奇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Rab27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Rab家族蛋白是特别的膜运输蛋白,利用GTP-GDP结合构象之间的改变,参与细胞的囊泡运输过程.Rab27作为Rab家族的一员,在人体组织中的分布比较广泛.近年来,学者们在对肿瘤的研究过程中发现Rab27基因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细胞的胞内运输密切相关,并对其调控发挥关键作用.Rab27基因还能对多种肿瘤的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可以进一步研究作为肿瘤标志物参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目前国内对于Rab27这一基因的报道涉及较少.本文对Rab家族及Rab27亚家族的背景,Rab27在Exosome分泌过程中的调节作用,Rab27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重点是对Rab27在肿瘤进展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这些机制的阐明将推进人类对Rab27的认识,并为寻找肿瘤的终作用靶点及治疗肿瘤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星;郭岩;肖文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对于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对TNF和IL-6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酒精性肝炎患者36例,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研究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以应用硫普罗宁0.2 g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治疗时间3周.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ALT、AST、GG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NF和IL-6水平在治疗前后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可降低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水平,从而改善肝功能,优于硫普罗宁.

    作者:李伟伟;韩红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