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裴莉英

关键词: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RRE)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胃镜检查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质子泵抑制剂治疗8周后症状缓解情况分为RRE和非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NRRE),采用调查问卷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内镜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年龄、病程、BMI值、饮酒史、洛杉矶分类、服用药物、膈疝、遗传因素、临床症状、长期焦虑、抑郁状态及睡眠障碍是RRE发病的危险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膈疝、肥胖、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严重是RR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RE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膈疝、肥胖、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严重患者更易患RRE.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RRE)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胃镜检查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质子泵抑制剂治疗8周后症状缓解情况分为RRE和非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NRRE),采用调查问卷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内镜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年龄、病程、BMI值、饮酒史、洛杉矶分类、服用药物、膈疝、遗传因素、临床症状、长期焦虑、抑郁状态及睡眠障碍是RRE发病的危险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膈疝、肥胖、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严重是RR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RE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膈疝、肥胖、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严重患者更易患RRE.

    作者:裴莉英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延续护理对留置PICC妇科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留置HCC管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PICC中心接受PICC置管,且留置时间>3个月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延续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9%,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5%,并发症发生率为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留置PICC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服务,可降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季萍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树立转化医学理念,加快学科建设,提高地方医学本科院校竞争力

    学科建设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是高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新建地方医学本科院校由于历史原因及条件的限制,加之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其在学科建设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转化医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研究理念,可以促进传统医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医疗实践、医学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医学高校发展过程中,应以转化医学的理念指导学科建设,以利于提升地方医学本科院校科办学能力.

    作者:孙艳美;钟秀宏;潘晓燕;杨淑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加用格列美脲对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继往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格列美脲后对血糖漂移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64例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大于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3例,A组)和对照组(31例,B组),A组患者在调整预混胰岛素剂量的同时,予中餐前口服格列美脲(联合治疗14 d),B组患者维持原治疗方案,继续调整胰岛素剂量,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方法,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漂移、胰岛素的剂量的变化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24 h平均血糖、FBG、2 h PG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R0.05),A组患者的3指标分别由治疗前的(11.73±3.91) mmol/L、(10.2±2.1)mmoVL、(16.9±2.3)mmol/L降至(7.42±1.82)mmol/L,(5.8±2.4)mmol/L、(9.6±1.9)mmol/L.B组患者3种指标则由治疗前的(11.36±2.05)mmol/L、(9.9±2.6) mmol/L、(17.1±1.8)mmol/L降至(8.07±3.43) mmol/L、(6.2±2.8)mmol/L、(10.2±0.8) mmol/L,A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血糖漂移与胰岛素剂量2组患者治疗后呈不同结果,A组血糖漂移由(6.87±3.91)mmol/L降至(3.28±1.14) mmol/L(P<0.05),胰岛素剂量由(45±12)IU降至(36±10)IU(P<0.05),B组患者的血糖漂移(6.54±2.66)mmol/L增加至(7.64±3.82) mmol/L(P<0.05)和胰岛素剂量(44±15)IU增加至(62±9)IU (P<0.05).A组低血糖发生率降低50%,B组低血糖发生率增加9.68%.结论 对单用预混胰岛素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加用格列美脲治疗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糖漂移及减少胰岛素用量,显著降低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柯瑞琼;秦永章;肖丽霞;方向南;吕维名;洪世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维护措施分析

    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维护其心理健康非常有必要.本文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应对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并从个人和组织层面分析,提出维护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措施,为提高医务人员整体健康水平和医疗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吴晓英;蒋瑞琼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期COPD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期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12例急性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期COPD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戚宇飞;吐尔逊古力·布尔汗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两种制备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方法比较

    目的 比较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对大鼠胚胎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情况,探讨何种方法能更加高效快捷地获取和培养大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方法 选择孕14 d大鼠胚胎,取其背部皮肤,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获得原代的胚胎成纤维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点,进行传代、冻存、复苏和HE染色,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两种方法都能成功培养出胎鼠成纤维细胞,但组织块贴壁法相对酶消化法更便捷,不易污染,成活率高;传代和复苏后,两种方法获得的细胞无明显差异.结论 组织块贴壁法是一种更适应胚鼠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方法.

    作者:李玲;朱自修;肖润兰;王巧稚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

    目的 探讨在脑肿瘤患者手术中运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方案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2年1月~2015年1月到本院治疗的70例脑肿瘤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芬太尼+丙泊酚复合方案麻醉,观察组35例选择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方案麻醉,研究两组的麻醉处理情况.结果 两组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To时点的心率(HR)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3时点的HR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睁眼与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期间均未见严重的肝肾异常.结论 选择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方案对脑肿瘤手术患者进行靶控输注,麻醉效果更加理想,更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苏醒,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周强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广东省中医院阴沟肠杆菌qnrA基因的检测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中医院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qnrA基因的分布及其耐药机制.方法 应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400株阴沟肠杆菌,采用纸片K-B法检测耐药情况,PCR法检测qnrA基因阳性菌,质粒接合试验验证qnrA基因可发生水平传播.结果 qnrA基因阳性的阴沟肠杆菌共检出65株,检出率为16.3%,阳性菌对两种喹诺酮药物均产生耐药且多数还伴产ESBLs,呈多重耐药性.结论 广东省中医院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存在qnrA耐药基因的流行,多数与ESBLs基因共同存在,且可发生水平传播.

    作者:张鸣菲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并发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科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术后3月观察两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并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59%,低子对照组的7.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以显著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少燕;高琼;关翠嫦;李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12月在我科就诊的6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成A1组、A2组、A3组,每组20例.A1组给予非布司他(40 mg,1次列)治疗,A2组给予非布司他(80 mg,1次坩)治疗,A3组给予别嘌醇(100 mg,3次/d)治疗,疗程为20周.分别测定3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20周后血尿酸水平和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血尿酸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n05).其中A2、A3组较A1组下降更明显(段0.05),A2和A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布司他、别嘌醇可明显降低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非布司他80 mg/d疗效较非布司他40 mg/d更优,非布司他降尿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作者:韩凤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全科门诊就诊的86例COPD稳定期(Ⅱ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100-200 μ∥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喷吸,40 μg/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咳嗽、气短症状缓解情况,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观察组肺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COPD稳定期(Ⅱ级),能有效缓解咳嗽、气短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彩芝;王雅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防治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4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4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其余718例未出现切口感染,分析切口感染与急性阑尾炎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选择、腹腔留置引流、切口冲洗、阑尾穿孔、病理类型和合并症的关系.结果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与发病时间、切口选择、手术时间、腹腔留置引流、切口冲洗、阑尾是否穿孔、病理类型及合并症情况相关(P<0.01).结论 急性阑尾炎发病时间>24 h、手术时间>1 h、探查切口、放置腹腔引流管、大量冲洗腹腔和切口、阑尾已穿孔、病理类型为坏疽性、有合并症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切口感染率较高.佳的围术期管理,术中、术后正确处理切口可以明显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孙树松;孟敏;高长春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手外伤患者按就诊顺序的先后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的麻醉液为0.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研究组麻醉液为0.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及地佐辛混合液.比较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及术前、术后生命体征、麻醉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麻醉持续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两组术前、术后生命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麻醉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好的优势.

    作者:朱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8207例孕产妇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 对孕产妇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探讨孕产妇中单特异性抗体的分布及对输血安全、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用微柱凝胶法对201 1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妊娠保健和分娩的8207例孕产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筛查阳性标本进一步做抗体特异性鉴定并与同期13 463例非孕产妇患者特异性抗体进行比较.结果 在8207例孕产妇中检出不规则抗体38例,其中单特异性抗体33例(以抗-E为主),自身抗体5例,阳性率为0.46%;非孕产妇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27例,特异性抗体12例,自身抗体15例,阳性率0.20%,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或输血次数越多的孕妇产生同种免疫抗体的风险明显上升.结论 孕产妇同种免疫产生的抗体分布以Rh系统为主,易产生抗-E.对孕妇(特别是有多次妊娠或输血史的孕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提早预防治疗,可减少胎儿、新生儿的损害并保障孕产妇输血安全.

    作者:杨晓明;李明强;蒋晓玲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当患者出现低钠血症、腹水增加、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以及合并感染等情况时,遵医嘱进行对症支持处理及护理.比较两组血钠恢复正常及腹水消退时间,并统计发生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继发感染的比例以及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血钠恢复正常时间、腹水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继发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有效纠正患者的电解质紊乱,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许海燕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在本院神经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生64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2名)、CBL组(21名)和PBL组(21名).实验组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CBL组和PBL组分别采取CBL和PBL教学法,授课结束后进行专业知识、基本临床操作技能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三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专业知识考试和基本临床操作技能成绩优于CBL组和PBL组(P<0.05),同时在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临床实践能力方面优于CBL组和PBL组(P<0.05),但三组学生在文献阅读能力、实习兴趣、知识理解力和教学方法选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PBL组在发病机制及诊断分析、治疗方案拟定方面优于CBL组(P<0.05),其他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CBL联合PBL教学法可提高神经外科的临床教学效果,是临床实习中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作者:吴光勇;廖达光;王知非;刘宇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喹硫平治疗酒精致焦虑、抑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喹硫平治疗酒精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酒精致焦虑、抑郁的90例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喹硫平治疗.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HAMD、HAMA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4、8周后HAMD、HAMA总分及减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乃0.05),两组在治疗第1周后HAMD、HAMA总分及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如失眠、焦虑、心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嗜睡、便秘、泌乳素升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其余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能有效治疗由酒精所致的焦虑、抑郁,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颜晓章;何美群;陈文英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儿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儿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科室住院的50例糖尿病患儿的父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于教育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教育效果.结果 接受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儿父母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惧因子得分均低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改善糖尿病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肖秀丽;谢志芳;刘美凤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质卫生学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上饶市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质卫生学情况,掌握二次供水系统的运行管理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早发现安全隐患,为二次供水的水处理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方法 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高层建筑二次供水为主要监测对象,同时以上饶市自来水公司水源水检测结果作参照.检测分析按照现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规定执行;水质分析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及有关规定进行评价.二次供水的设施和处理要求应按照GB17051执行.结果 夏秋季(丰水期)和冬春季(枯水期)的二次供水水样菌落总数都明显高出同期一般水网水样的菌落总数(P<0.05).夏秋季(丰水期)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样的余氯含量明显低于冬春季(枯水期)(P<0.05).同时,夏秋季(丰水期)和冬春季(枯水期)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样的余氯含量明显低于相同时段一般水网水样的检测结果(P<0.05).夏秋季(丰水期)和冬春季(枯水期)二次供水水样的氨氮含量明显高于相同时段一般水网水样的检测结果(P<0.05).同时,夏秋季(丰水期)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样的氨氮含量明显高于冬春季(枯水期)检测结果(P<0.05).高层建筑二次供水与一般水网水样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检测结果的微生物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市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质状况一般,应加强饮水卫生管理,加大饮水卫生技术指导及监督监测力度,以保证二次供水的卫生和安全.

    作者:郭影清;郑瑶;刘臻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