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黄伟

关键词:心理干预,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临床效果, 治疗依从性
摘要:目的:对心理干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收治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62例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乙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同时选取60例健康患者为丙组,对比3组对酒精危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治疗依从性及采用Zung氏(SAS)进行心理评估.结果:乙组对酒精危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治疗依从性、Zung氏(SAS)进行心理评估均显著优越于乙组及丙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对酒精危害知识的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及良好的缓解患者因戒除酒精引起烦躁、焦虑的情绪.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眩晕是患者主观空间定向觉错误,能明确叙述自身转动(自动性)或环境转动(他动性).眩晕症是常见临床综合征,占门诊常见症状之第三位.它涉及多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患者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1].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57%,男性39%.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该症占老人门诊的81%~91%.当前国内医院大多无眩晕症诊疗中心或耳-神经功能检查治疗中心,眩晕患者散落在不同科室,由各科诊治,难免有片面及互相推诿现象,尚无深入研究及大宗病例报道,故疗效不甚满意.眩晕的病理生理基础、分类、临床诊断定性、定位较复杂,现简单分为急性、慢性、发作性眩晕,以利于基层医生鉴别诊断和治疗,解除眩晕患者的痛苦.那么眩晕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是什么,下面简要做一说明.

    作者:张宪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支气管肺炎患儿130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对两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按时服药、体育锻炼、饮食调理、自我监测4个方面得分分别为3.55±0.38分、3.32±0.38分、3.52±0.37分和3.22±0.42分,对照组分别为2.28±0.36分、2.17±0.41分、2.23±0.52分和2.09±0.33分,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

    作者:杨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400例血沉测定方法对照

    血沉是一种非特异性反应标志,极度增快常见于肿瘤,可用于观察结核活动、风湿活动等等.血沉增快血沉增快分生理性因素、技术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3种:①生理性因素:多见于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孕妇、60岁以上的高龄者,血沉增快.②技术性因素:测定时如温度变化较大、血沉管或血沉架倾斜也会引起血沉加快.因此为了提高血沉检验的准确性,以自动血沉仪和手工法两种测定方法做了比较.

    作者:申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正确选择药物溶媒,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注射用药物的溶媒选择越来越引起药学及护理人员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日常药物配置的观察,结合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药学资料,对注射用药物的溶媒选择,进行了分析总结.

    作者:周乐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bisoprolol)在冠心病(CHD)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收治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对治疗前后进行12导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做比较.结果:显效40例(58.8%),有效24例(35.3%),总有效率94.1%,无效4例(5.9%).结论:比索洛尔有效地控制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

    作者:郝翠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频彩色超声对乳腺脂肪坏死的诊断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检查技术对乳腺脂肪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9例乳腺脂肪坏死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高频彩色超声检查技术对病变检出率明确,其中有23例诊断为乳腺脂肪坏死,5例诊断为乳腺癌,2例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2例诊断为纤维囊性乳腺病,2例诊断为乳腺皮脂腺囊肿,2例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诊断为乳腺导管扩张症,1例诊断为乳腺脓肿,1例诊断为乳腺内血肿;误诊率41%.结论:高频彩色超声检查技术对诊断乳腺脂肪坏死的诊断、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唐锦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胃溃疡穿孔误诊急性阑尾炎1例

    病历资料患者,男,28岁,以转移性右下腹痛12小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夜22:00左右开始上腹部剧痛,呈烧灼样,疼痛能忍受,入院当天8:00疼痛扩散右下腹,有轻度恶心、呕吐,无发热,寒战等症状,10:00来院就诊.患者曾经多次出现过胃痛.查体:T 37℃,P 90次/分,R 20次/分,BP 105/75mmHg,神志清醒,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表情痛苦,面色苍白,弯腰捧腹,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心肺、脊柱四肢未见异常.腹平坦,右下腹有局限性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肿块.上腹部压痛明显.肠鸣音减弱,肝浊音界正常,移动性浊音听不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0×109/L,S 75%,L 25%,RBC 4.09×1012/L,Hb 120g/L;B超:右下腹少量渗出;胸膜联透:心、肺、腹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局限性腹膜炎.当日下午在局麻下行阑尾切除术.取右下膜腹直肌切口,进入腹腔可见许多脓性分泌物,阑尾长约12cm,表面轻度充血,腔内有少数粪石,阑尾无化脓、穿孔病变.在氯胺酮静脉麻醉和局麻下,向上延长切口,探查胃肠,可见胃幽门部前壁处有一极小穿孔,周围轻度水肿,行单纯胃修补术.术后恢复顺利,9天痊愈出院.

    作者:马成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硫酸镁、丹参治疗脐动脉血流S/D比值增高8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镁、丹参联合治疗孕晚期脐动脉血流S/D比值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脐血流S/D比值升高患者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硫酸镁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6~8小时滴完,丹参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治疗前后行彩色超声检查,监测胎儿脐血流变化,行电子胎监监测胎心变化,跟踪随访妊娠结局,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胎儿脐血S/D比值治疗组2.5±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6,治疗组胎监NST反应型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新生儿出生1分钟Apgar评分8~10分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0.05),治疗组出生体重3100±256高于对照组的2580±304,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孕周38±4周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4周,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硫酸镁、丹参联合治疗孕晚期脐动脉血流S/D比值增高有效,能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夏爱华;徐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氧气吸入的护理

    目的:正确的吸氧可以提高肺泡内氧浓度和氧分压,解除患者的缺氧症状.方法:主要采取鼻导管法、面罩法、呼吸机正压吸氧.结果:正确的吸氧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缺氧症状,反之,如吸氧不当,也会危急患者的生命.结论:长期低流量吸氧是目前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定时纠正缺氧,挽救生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曾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与常规退热、抗病毒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根据患儿退热及皮疹消退情况评定疗效.结果:研究组显效42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X2=4.8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蒲地蓝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

    作者:孔祥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活跃期后持续胎心监护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目的:观察与探讨胎心监护在活跃期后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孕妇入院时常规行胎心监护,NST(+),将活跃期后持续胎心监护的200例正常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另外用多普勒听诊的200例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脐带绕颈,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率及分娩方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发现胎儿窘迫率22%,脐带绕颈率26%,新生儿窒息率1.5%,新生儿死亡率0,产钳助产率2%,剖宫产率20%.对照组分别为16%、25%、3%、1%、0.5%、15%.统计学处理除脐带绕颈率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活跃期后持续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窘迫,正确选择分娩方式以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重度窒息的发生.

    作者:杨桥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

    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称为上消化道,主要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出血主要临床表现是呕血、黑便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是急诊科常见的接诊病症,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常见胃肠道疾病、胆道疾病以及全身系统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以及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熟练掌握抢救程序和抢救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估计出血量,及时有效地实施抢救和护理是成功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加以分析,总结治疗与护理的经验.

    作者:孙明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03~2011年围产儿死亡分析及干预措施

    围产儿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反映围产保健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围产保健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为了解和掌握我区的围产儿死亡情况及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从而明确围产儿保健的重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对2003~2011年229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导致死亡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阮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诊断与临床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组界限清楚的双向分化的肿瘤,基本与纤维腺瘤类似.其组织学特征:双层上皮细胞成分排列呈裂隙状,周围为过度生长的富于细胞的间叶成分,形成典型的叶状结构.叶状肿瘤(PTs)通常为良性,但复发常见,有极少数患者出现血性转移.因此要正确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得出正确的诊断,才能让患者得到早期治疗的机会.

    作者:杨艳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OCH-100i血球仪测血小板影响分析

    血小板计数是实验室常用的血液学检验项目,因它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已被临床手术科室、内科血液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作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检测指标之一.但由于血小板易聚集、易破碎、形态大小差异较大等特性及血球计数仪的精密程度,高科技含量试剂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决定了血小板计数的误差较大.为给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就要求检验人员正确认识和了解多种影响因素,尽可能把误差和一切干扰因素降到小.在查阅一些资料基础上,再结合近几年来使用POCH-100i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的情况,将影响血小板计数的一些因素做以下几点分析,仅供参考.

    作者:和秀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四川省甘孜州皮下埋植避孕法使用现状分析

    目的:探讨边远地区特别是农牧区在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方法:对皮下埋植避孕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每年皮下埋植避孕法手术总人数可以看出,由2000年的1147例上升到2008年的4046例,呈上升趋势.在城镇受冷落,在农牧区却广受喜爱.结论:皮下埋植剂作为近20年来1种新型、高效的避孕措施,避孕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避孕方法,在边远地区特别是农牧区值得推广.

    作者:李熙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切口感染的诱因及对策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频繁的侵入性操作、耐药细菌的传播、医疗环境的污染、是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其中手术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手术切口的感染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增加患者的额外医疗支出,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对此手术室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感染控制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现将我院手术切口感染的诱因及控制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杨旭平;翟君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3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介入治疗TACE患者的护理.方法:对38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介入化疗加栓塞,治疗前后进行观察处理.结果:结果表明观察处理及时,患者恢复良好.结论:介入治疗已成为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实行以防为主的护理,可降低和缓解不良反应,是配合TACE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卢永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社会,老年心血管患者也会增多.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肌梗死、心绞痛、肺心病以及心力衰竭等.这些疾病长期反复发作,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往往暴露出许多心理问题和新的疾病、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治疗.目前,我院提倡护理工作要人性化,笔者认为护士应结合老年心血管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病情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护理,这样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魏爱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B-Ly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B-Lych缝合术在剖宫产子宫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B-Ly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与同期采用传统方法治疗2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病例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子宫复旧、月经复潮时间无异常.结论:B-Lych缝合术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安全易行及能保留生育功能等优点,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外科止血方法.

    作者:刘光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