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吡格雷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对再次心血管不良事件影响的Meta分析

杨俊;戴一扬;张召才;张彩伢

关键词:氯吡格雷, 质子泵抑制剂, 心血管不良事件, Meta分析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氯吡格雷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对再次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数据库、医文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使用RevMan 4.2软件对已公开发表的有关氯吡格雷单用和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且再次心血管不良事件或再次住院患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临床研究文献,包括51 191例患者,其中氯吡格雷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PPI+Clopidogrel组)有18 618例,单用氯吡格雷治疗(Clopidogrel alone组)有32 57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lopidogrel +PPI组再次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Clopidogrel alone组(OR=1.55,95%CI:1.47~1.64,P<0.01).敏感性分析显示该研究结果稳定性较好.结论 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应用可增加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再次入院的风险.临床医生应谨慎选择联合用药,从而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用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ESA)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用.方法 择期行单胎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予CESA,腰麻液用脑脊液稀释的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20μg混合液3ml,根据腰麻液左旋布比卡因不同剂量将患者随机分为A(7.5mg)、B(10mg)、C(12.5mg) 3组,每组20例.记录高感觉阻滞平面和达大运动阻滞时的改良Bromage评分,达到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观察术中疼痛程度和牵拉反应发生情况及需追加硬膜外药液情况.记录患者麻醉前后心率、血压变化及术中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发生及麻黄碱和阿托品使用情况,记录瘙痒、恶心、呕吐、术后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新生儿娩出后1、5min时的Apgar评分.结果 B组高感觉阻滞平面和C组高感觉阻滞平面、达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达大运动阻滞时间及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高感觉阻滞平面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麻醉后5、10min的MAP值与麻醉前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围术期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发生及麻黄碱、阿托品的使用情况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生恶心、呕吐的产妇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芬太尼20μg时7.5mg的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即能提供理想的麻醉效果,增加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建议复合芬太尼时适当减少左旋布比卡因的使用量.

    作者:陈悦;严美娟;楼小侃;于泳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在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中的应用

    以往外科治疗肾结石多采用开放性手术,损伤较大.近年来开展的微创治疗方法-经皮肾镜取石、腹腔镜外科手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等,使越来越多的患者避免了开放性手术.

    作者:李锋之;徐佩莲;张健;彭成忠;何洪峰;丁青;祁小龙;刘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精神分裂症与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G308A启动子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及临床特征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308A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5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TNFα基因G308A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NFα水平;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与对照组的TNFα-308位点GG、GA、AA基因型及 G和A等位基因型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各基因型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学的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精神分裂症组与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3.6±56.2)pg/ml vs (103.2±66.7)pg/ml,P >0.05],组内TNFα-G308A3种基因型的血清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杭州地区汉族人群TNFα-G308A多态性和血清TNFα的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无明显相关性,也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阴性和一般病理学症状无影响.

    作者:刘军;虞洪;顾宝罗;贺超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教育管理在支气管哮喘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教育管理在哮喘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及家属在老年性哮喘教育管理中的地位.方法 哮喘教育管理模式由哮喘之家、哮喘病房及哮喘专业门诊组成;以参加过哮喘教育管理的患者为教育组(60例),同期呼吸科就诊但未接受过哮喘教育管理的门诊患者为对照组(60例).所有入选患者每季度作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教育组医疗费用[(8 306±999)元/年]明显低于对照组[(10 876±1 702)元/年],经过2年哮喘教育管理,教育组患者病情都能够达到部分或完全控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肺功能均得到改善,教育组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率[(73.4±11.1)%]明显好于对照组[(55.7±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哮喘教育管理,大部分哮喘患者能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同时能降低医疗费用,明显改善肺功能.

    作者:季巧英;贾闪闪;赵兰艳;方双燕;舒彩敏;翁玉英;石正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Ku80基因在人A549肺腺癌细胞照射前后表达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Ku80基因在人A549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将A549肺腺癌细胞接种裸鼠,以不同强度的射线照射,探求Ku80蛋白和Ku80 mRNA在放射治疗前后水平变化.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经过不同强度的射线照射前后的A549肺腺癌细胞的Ku80蛋白含量和Ku80 mRNA的表达.结果 接种在裸鼠的A549肺腺癌细胞经过射线照射后同等时间(24、48h),Ku80蛋白和Ku80 mRNA随着照射强度1、4、8Gy的增强而增加(P<0.05);经过4、8Gy射线照射后48h,测得A549肺腺癌细胞中的Ku80蛋白和Ku80 mRNA较同样强度射线照射后24h而增加(P<0.05).结论 人A549肺腺癌细胞的Ku80蛋白和Ku80 mRNA在一定的照射强度范围内随着照射强度的增强而增加,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随着照射后时间的延长而表达增多,推测Ku80基因可能与肺腺癌细胞放射损伤修复有密切关系.

    作者:叶健;任振义;王利民;王娇莉;顾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对哮喘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哮喘组、正常对照组、SIT对照组和SIT治疗组4组,每组10只.通过卵蛋白(OVA)雾吸减敏的方法对致敏大鼠进行SIT,观察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类及计数结果、血清和BALF中TGF-β1水平及外周血CD4+CD25+Tr百分率变化.结果 哮喘组血清和BALF中TGF-β1水平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和SIT治疗组(P<0.05或0.01);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百分率显著高于哮喘组(P<0.01)和SIT治疗组(P<0.01),而SIT治疗组CD4+CD25+Tr百分率高于哮喘组(P<0.05).结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下调哮喘大鼠体内TGF-β1水平和纠正调节性T细胞的缺失状态.

    作者:金小红;陈存国;李绍波;王昕昕;陈玲玲;童夏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硬膜外复合全麻与全静脉麻醉对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炎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可发生于机体各部位的组织和器官,并同时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反应.其变化的实质是机体与致炎因子进行抗争的反映.

    作者:杨淑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MMP-2表达、细胞迁移的影响及瑞舒伐他汀的逆转作用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以及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探讨Hcy致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他汀药物逆转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Hcy分别作用 24、48和72h;在1 000μmol/L Hcy浓度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瑞舒伐他汀干预,采用免疫印迹法和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的表达及酶的活性.在Transwell小室外室中加入1 000μmol/L浓度的Hcy,内室加入定量的大鼠平滑肌细胞悬液,培养48h,观察Hcy对平滑肌细胞迁移侵袭力的影响;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瑞舒伐他汀溶液,48h,观察瑞舒伐他汀对Hcy诱导平滑肌细胞迁移侵袭力的影响.结果 Hcy浓度在50~5 000μmol/L时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MMP-2蛋白的表达(P<0.05);Hcy浓度在50~1 000μmol/L时增强血管平滑肌细胞MMP-2的酶活性(P<0.05),浓度在5 000μmol/L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MMP-2的活性(P<0.05).瑞舒伐他汀浓度在10-9~10-5mol/L时,能抑制Hcy对血管平滑肌MMP-2表达和酶活性的增强作用(P<0.05).Hcy在50~1 000μmol/L浓度下能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P<0.05);瑞舒伐他汀可以抑制Hcy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刺激作用(P<0.05).结论 Hcy能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MMP-2蛋白的表达,瑞舒伐他汀能抑制Hcy对血管平滑肌细胞MMP-2的表达和酶的活性增强作用,并能抑制Hcy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刺激作用,这可能是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之一.

    作者:邢杨波;郭航远;史亚飞;杨芳芳;裘宇芳;杨彪;彭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乌司他丁预处理对大鼠双下肢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预处理对大鼠双下肢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8只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R组)和乌司他丁预处理组(U组),每组16只.再灌注2h和4h末取肺组织制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红素加氧酶-1(HO-1) 的半定量和定位表达,新鲜肺组织测量湿/干比重,免疫印记法显示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组和U组大鼠再灌注2h和再灌注4h肺组织的湿/干比重与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再灌注2h、4h肺组织HO-1的表达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再灌注2h、4h肺组织HO-1的表达与C组和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降低肺湿/干比重.结论 乌司他丁预处理可以通过持续上调HO-1的表达而发挥肺保护作用,从而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作者:樊理华;卢向红;李军;连庆泉;丁友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III度损伤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是膝关节常见损伤之一,损伤后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可造成膝关节内侧松弛或不稳定,造成关节内损害,远期可继发骨性关节炎,我院于2008年2月至2009年10月收治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33例,采用带线锚钉原位固定修复,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范湧;竺湘江;王刚祥;徐宏宇;谢建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胎膜早破促宫颈成熟的临床分析

    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妊娠满37周后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0%,胎膜早破可引起脐带脱垂及母儿感染[1].

    作者:褚伯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上腔静脉综合征( 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是胸内各种良恶性疾病导致上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压力升高及代偿性侧支循环开放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有其特殊性.笔者于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8例,采用开放手术或介入治疗,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张远标;沈来根;梅劲桦;杨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成人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骨软化症1例并文献复习

    低磷性佝偻病/骨软化症(以往称为低磷维生素D-抵抗性软骨病/佝偻病)是一种肾小管遗传缺陷性疾病,发病率约1∶25 000.有低血磷性和低血钙性两种.比较多见的是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骨软化症,又称家族性低磷血症或肾性低血磷性骨软化症[1].现对1例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骨软化症患者进行报道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旨在提高临床上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郑乐群;朱虹;汪大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及Cerb-2表达的影响

    新辅助化疗具有降低肿瘤分期,缩小原发灶,提高保乳手术成功率及体内药敏试验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综合治疗热点,但是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原癌基因(CerbB-2)的表达有无影响仍有争议.

    作者:方铁;李健君;黄蓉;钱飚;吴贤江;郑珏如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红外热成像系统对猪在体心脏冠脉灌注监测的作用

    目的 研究红外热成像系统在实验猪心脏直视手术中对冠状动脉灌注情况监测的应用.方法 建立红外热成像术中监测系统,分别在实验猪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主干阻断前、阻断后以及解除阻断3个阶段,应用红外热成像监测系统观察和记录心肌灌注情况,分析数据,评价监测效果.结果 与阻断前相比,左冠前降支在阻断后其支配区域心肌表面温度明显降低,而这一变化在阻断解除后则迅速消失,其支配区域心肌表面温度恢复阻断前水平.结论 红外热成像系统对于在体实验猪冠状动脉灌注情况的监测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其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监测价值值得研究.

    作者:骆文宗;李任远;徐建红;余册砚;葛建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心电图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胸痛半月,加重9h入院.患者近半月来轻度体力活动后即感胸痛,休息数分钟缓解,9h前突发胸骨后剧烈疼痛、压榨感,持续不缓解,伴恶心、呕吐、出汗,无黑矇、晕厥,无呼吸困难.

    作者:华军益;黄兆铨;毛威;叶武;蒋旭宏;戴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不同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式术后误咽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SCPL)的不同术式对喉癌患者术后误咽发生及其程度的可能影响.方法 2005至2009年38例喉癌患者采用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会厌吻合术(SCPL-CHEP),28例喉癌患者采用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SCPL-CHP),对两组患者术后误咽的发生率和程度进行评估与比较,并对误咽程度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误咽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PL-CHP组患者误咽程度更为明显.术后误咽程度与年龄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年龄是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误咽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70岁的高龄患者,误咽程度更为严重.术后第8周时误咽发生率SCPL-CHEP组为2.6%(1/38),SCPL-CHP组为25.0%(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CPL-CHEP术后出现误咽相对较少,是较安全理想的术式,而对于>70岁的高龄喉癌患者,SCPL的这两种术式出现误咽程度均较重,尤其是SCPL-CHP术式,应特别谨慎选用.

    作者:林刃舆;陈建福;彭建华;郭志强;贾明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白藜芦醇通过激活静息信号调节蛋白途径抑制自噬减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在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与自噬的关系和相关通路.方法 将32只Spragur-Dawley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C组)、白藜芦醇组(R组)、白藜芦醇+尼克酰胺组(RN组)和尼克酰胺组(N组).记录大鼠离体心脏在Langendorff灌流系统灌流稳定30min后即刻、再灌注30min及再灌注2h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并比较4组小鼠心肌梗死面积率.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及电镜观察自噬体来比较4组小鼠自噬表达水平.结果 再灌注2h后R组血流动力学数据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梗死面积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自噬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C组,而这些作用在复合应用尼克酰胺后均被抑制.结论 白藜芦醇可通过激活静息信号调节蛋白途径抑制自噬的发生,从而减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杨礼;周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中心型肺癌行袖式切除术58例护理体会

    袖式切除术是支气管切除成型+肺叶切除术的简称,与全肺切除术比较,其保留术侧余肺功能、手术病死率和远期病死率均较低[1].

    作者:汪和美;单英华;蒋云娣;沈祝苹;周慧娟;盛华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膝部手术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目的 评估全膝关节置换术及髌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后持续静脉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的效果及对患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I~II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40例,单侧髌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持续静脉镇痛组(A组)和连续股神经阻滞组(B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静吸复合全身麻醉.A组静脉给予负荷量3ml,配方为每150ml混合液中含芬太尼针1.2mg +氯诺昔康针40mg,维持2ml/h,自控每次0.5ml,锁定时间为20min.B组通过导管注入0.15%盐酸左布比卡因5ml为冲击量,以4ml/h维持,锁定时间为1h,配方总量为300ml,两组患者镇痛持续3d.记录VAS疼痛评分,开始下床活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B组患者在术后1、6、24、48及72h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或0.01),B组患者术后的下地次数和行走距离均大于A组(P<0.05或0.01),B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1).结论 0.15%盐酸左布比卡因用于连续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能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膝部手术后理想的镇痛方法,对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有效.

    作者:沈文生;任志伟;邵瑾;朱晓沔;李丹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