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病房感染防控策略

黎廷艳

关键词:新生儿, 病房, 防控策略
摘要:本文分析研究新生儿病房的易感染原因和感染防控措施。临床上新生儿病房会收治大部分因为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或者免疫功能极为低下新生儿,这些新生儿往往会成为医院易感人群。通过分析新生儿医院易造成的途径,从管理、仪器设备物品消毒管理及新生儿基础护理方面采取具体防控策略,加强新生儿病房的管理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证新生儿院感安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病(ACD)的疗效,改善ACD患者预后。方法将84例AC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颅内压(ICP)低于对照组(P<0.05),脑灌注压(CPP)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显著降低ACD患者ICP,提高CPP,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雷润表;任爱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脂对肝功能ALT、 r-GT及血糖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脂对肝功能ALT、r-GT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30例高血脂患者作为高血脂组;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γ-GT及血糖的不同。结果高血脂组患者的ALT、γ-GT及血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肝功能,血糖即有异常,血脂检测有利于脂肪肝和糖尿病的早期预防。

    作者:谢艳林;甘绍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国外新医学摘要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在治疗黄斑性病变出血性病人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在治疗黄斑性病变出血性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3例黄斑性病变出血性患者的病史资料。结果93例患者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2个月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0%,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可显著改善黄斑性病变出血性患者的视力及出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秦洪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析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咽喉炎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咽喉炎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咽喉炎性咳嗽诊断标准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予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两组患儿经治疗7 d,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咽喉炎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作者:卢红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Mk-1精密附着体修复单侧磨牙游离缺失病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MK-1精密附着体修复肯氏II类牙列缺损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9例肯氏II类牙列缺损病例患者,32例选用MK-1精密附着体修复,27例应用卡环式活动义齿修复,随访3-12个月,分别通过患者的主观感觉、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对比分析两组修复效果。结果MK-1精密附着体的美观效果、适应性能、固位稳定和咀嚼效力等方面高于传统的卡环式活动义齿修复体(P<0.05)。且基牙无松动,无叩痛,无根尖周病变及牙槽骨吸收。结论MK-1精密附着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修复肯氏II类牙列缺失病例的方法。

    作者:王雪晶;唐永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前臂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恢复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前臂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的60例尺桡骨双股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他们随机分成平均的两组,其中一组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他们的康复训练护理,命名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经过护理后,有效的改善了前臂的旋转功能,就功能恢复情况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有效的康复训练护理可以明显加快尺桡骨双骨骨折患者的前臂功能的恢复。同时还降低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将康复训练的护理在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推广是非常值得的。

    作者:白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针灸配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与康复运动疗法联合应用在25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中风患者49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24例)和观察组(n=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给予观察组针灸和康复运动联合治疗。分别接受各自不同方法治疗后,对比两组的后遗症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6.7%,而观察组在接受针灸和康复运动联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则为96.0%,观察显著高于对照组(X2=5.207,P=0.023)。结论针灸和康复运动联合应用在中风后遗症的疗效确切,促进病情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胡丽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律平与三磷酸腺苷治疗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心律平与三磷酸腺苷治疗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心律平组和三磷酸腺苷组,分别给予静脉注射心律平和三磷酸腺苷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三磷酸腺苷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率为94.11%,心律平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率为76.92%,三磷酸腺苷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律时间为18.9±7.0s,心律平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律时间为15.6±7.2min,三磷酸腺苷组有效率和复律时间明显优于心律平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孕<0.05)。结论三磷酸腺苷临床有效率及复律时间明显优于心律平,作用迅速,起效快、复律成功率高、半衰期短,不良反应轻可自行缓解,可作为治疗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一线药物。

    作者:李贵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耿玉强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失眠、更年期综合症验案举隅

    失眠及更年期综合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效果欠佳,而中医治疗效果显著。师从耿玉强主任以来,观耿老每每以小柴胡汤治疗失眠、更年期综合症,效甚佳,此简述两例病例以供参详。

    作者:刘耀忠;刘红霞;刘芃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少腹逐瘀汤,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60例给予前列康片,每次4片口服,一日三次口服。以上两组均15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进行疗效评定。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应用NIH-CPSI表评分,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临床疗效。对照组的EPS中的白细胞数目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NIH-CPSI评分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对照组白细胞数目降低明显。结论少腹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前列腺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姜伟超;孙启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措施得到的临床数据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从而为广大接受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正确有效的护理经验,尽量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过程中的痛苦。方法对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6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分组形式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详细分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对他们身体健康中起到恢复作用。结果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6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有4名患者因自身突发其他合并症,使其治疗无效,4例患者自身原因主动放弃了术后护理治疗,其中58例糖尿病患者经过在我院的有效护理病情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缓解。结论经过我院对66例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数据证明,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具有严密针对性的全面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患者自身合并症的突发现象。

    作者:文基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2例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入院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2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镇静、控制惊厥和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静滴。治疗期间监测患者临床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包括意识状态、四肢肌张力及原始反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人数11例,1例无效;对照组总有效人数7例,5例无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改善症状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较好的疗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能够逆转脑损伤,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减轻后遗神经系统损害。

    作者:陆奇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支原体肺炎的影像表现

    目的:认识支原体肺炎的影像表现。方法40例经血清学检查证实的支原体肺炎,回顾分析其X线表现及/或CT表现。结果磨玻璃密度影17例;实变影12例;小叶间隔增厚9例;肺纹理增强紊乱呈网格状影8例。32例同时出现两种以上影像表现。合并单侧少量胸腔积液3例;合并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2例。结论支原体肺炎影像表现多样,单纯从影像上难以区分,需结合血清学化验检查确诊。

    作者:左兆勇;张伟;张朝付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50例流产致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流产致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治疗方法和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流产致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50例纳入本研究,均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确诊。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研究组在宫腔镜下接受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观察患者输卵管复通率、随访期间妊娠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输卵管复通率为56.0%,对照组患者输卵管复通率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随访期间妊娠率为48.0%,对照组患者随访期间妊娠率为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产致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治疗中,在宫腔镜下给予输卵管通液术,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输卵管复通率和妊娠率,值得推广。

    作者:高原;张翠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85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进行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治疗后期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性锻炼,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结果手术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治疗效果优32例,良44例,中6例,差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41%。结论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操作较为简便,且患者术后固定效果及功能恢复较好。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兆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肠内外营养在重症胰腺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胰腺炎(ASP)患儿的临床效果,进一步了解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及其优势,从而制定出重症胰腺炎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60例ASP患儿,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观察营养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明显升高,PN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住院时间均高于EN组(P<0.05)。结论在无绝对禁忌证的情况下,尽早给予EN治疗可以显著改善ASP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潘莹;谷口;刘东;苏靖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六分钟步行试验的研究和现实意义

    六分钟步行试验作为一种亚极量的运动耐量试验,经济、简单,运动量和平常生活相符,且可以对病人实际生活能力做客观反映,对患者的心功能做正确评估。该研究想通过观察患者进行六分钟步行试验,从而发现对患者六分钟所行距离造成影响的原因,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达到提高六分钟试验的可靠性。此外,把六分钟步行试验应用在患者每天体力活动的功能代偿能力水平中。

    作者:冯素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宋立群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初探

    过敏性紫癜属于系统性小血管炎,主要侵犯皮肤、胃肠道、关节和肾脏,其病理特点为含有IgA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受累脏器的小血管壁引起炎症反应[q]。宋立群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采取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方法治疗该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松倍;宋立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体会,总结成功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方法。结果在126例病人中104例经手术治疗,22例保守治疗,手术组中治愈及好转84例,占66.6%。重残15例,占11.9%。术后死亡16例,保守治疗22例,其中有14例死亡,死亡率23.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是一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同时多数合并多脏器损伤。在治疗中强调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的循环,快速全面诊断,有手术指征者急诊手术,提早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术后重症监护并积极抢救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陆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