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青;曲业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咽喉炎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咽喉炎性咳嗽诊断标准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予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两组患儿经治疗7 d,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咽喉炎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作者:卢红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工作中麻醉师合理的应用麻醉性镇痛药的作用。方法选择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共选择228例。对这些患者的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合理使用这类药物对患者的作用。对这些患者的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方式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通过麻醉师在临床中合理使用麻醉性镇痛药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分析此类药物的用药的规格。结论合理的使用能够在减少患者疼痛感的同时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的概率,增加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赵祥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翁沥通治疗Ⅱ、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Ⅱ、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翁沥通治疗,对照组给单一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总分及症状评分均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分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翁沥通治疗Ⅱ、Ⅲ型前列腺炎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德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超声在血性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2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高频彩色多普超声检验,分析对比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超声诊断和病理及手术诊断结果。结果在对研究对象进行高频彩色多普超声检查和手术及病理检查中,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符合率占比90.16%,乳腺癌占比84.00%,导管扩张症占比60.00%,乳腺囊性增生占比60.00%,浆细胞性乳腺癌占比50.0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超声对血性乳头溢液的病因进行诊断时,诊断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驰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温针灸法配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妇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炎病例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替硝唑及头孢西丁等药物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法配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观察组(95.0%,6.67%)均优于对照组(86.67%,11.67),对比分析具有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中医辨证法,选用温针灸法配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雪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对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从2013年7月到2014年5月,选取我院80例门诊以及住院患者的尿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尿沉渣定量分析和尿液细菌培养对80例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探讨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在临床的诊断价值。结果尿液细菌培养和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的结果分布,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的阳性、阴性占比分别为48.75%(39/80)、51.25%(41/80),与细菌培养的51.25%(41/80)、48.75%(39/80)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评价,以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为标准,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3.84%、48.78%、51.25%、48.75%、51.25%,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阴性预测值高于阳性预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不能成为尿路感染的确诊指标,但是可以成为尿路感染快速筛查的指标,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值得临床近一步推广。
作者:徐腾飞;孙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动态脑电图结构的变化。方法对120例热性惊厥患儿的动态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热性惊厥患儿的动态脑电图结构异常变化与患儿的发病年龄、体温、出生史、家族遗传史、反复发作、发作持续时间等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结构变化对小儿热性惊厥预后的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程静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闭角型青光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等指标,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结果术后,64只眼(94.1%)佳矫正视力不同程度上均有提高;术后,患者平均眼压(12.02±4.55) mmHg,有显著性的降低;术后,患者平均前房深度为(4.5±1.2) mm,有显著性的提高;术后,患者房角粘连范围≤90°的有18只,房角粘连范围>90°的有12只眼,房角粘连全部开放的有38只眼,有显著性的增宽;术后,有6只眼轻度角膜水肿,2只眼瞳孔扩大,未出现虹膜萎缩或视网膜脱落;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能够良好改善佳矫正视力、眼压、房前深度、房角宽度等,临床效果显著,进一步推广临床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小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运用临床护理干预的辅助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70例,根据简单抽签法将其分成例数相同的2组,将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者纳入对照组,将在此条件下运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者纳入观察组,对2组的临床护理结局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退热时间、咳痰消除时间与肺部湿罗音消除时间均要显著性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适症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是8.6%,要显著性小于对照组的22.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运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尽早解除症状、防范不适症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值得普及使用。
作者:马清华;孙正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咳嗽症状患儿应用孟鲁司特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至2013年收治应用孟鲁司特治疗的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儿5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本院同期收治应用常规方案治疗的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儿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儿应用孟鲁司特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对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作者:刘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治疗牙髓炎病人复诊率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的牙髓炎病人共90例进行研究,并把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在采取通常的护理措施上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则给予通常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人的复诊率和病人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病人在采取健康教育后病人的复诊率以及满意程度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于牙髓炎病人采取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提高病人的满意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金英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通腑理血法在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0例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通腑理血中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86.3%),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存在差异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理血法治疗急性中风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孙加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少腹逐瘀汤,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60例给予前列康片,每次4片口服,一日三次口服。以上两组均15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进行疗效评定。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应用NIH-CPSI表评分,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临床疗效。对照组的EPS中的白细胞数目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NIH-CPSI评分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对照组白细胞数目降低明显。结论少腹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前列腺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姜伟超;孙启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52例骨折患者,其中将应用益气活血方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26例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中26例骨科手术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病例对比分析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结果在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中观察组(7.69%)与对照组(11.53%)无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意义(字2=2.16,P>0.05),但两组中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dimer值在治疗前后变化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但凝血酶原时间变化不大,两组比较无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低分子肝素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社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以便血为主要症状的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内镜特点、诊治要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24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辅助检查、治疗经过、转归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老年女性,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肺心病、心房纤颤、腹腔手术等。腹痛、腹泻、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肠镜下主要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病变主要见于左半结肠。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结肠镜检查的明确诊断、早期治疗以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黎;赵军;张振宙;张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分析神经症概念的不精准与心理治疗的尴尬现状,结合长期咨询实践的探索和对神经症本质的研究,在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的前提下,大胆提出用“内心冲突症”替换“神经症”一词的观点,将更加有利于这一领域心理治疗的开展,更加符合现实的需求。
作者:陈蓉;郭国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失眠及更年期综合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效果欠佳,而中医治疗效果显著。师从耿玉强主任以来,观耿老每每以小柴胡汤治疗失眠、更年期综合症,效甚佳,此简述两例病例以供参详。
作者:刘耀忠;刘红霞;刘芃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文分析研究新生儿病房的易感染原因和感染防控措施。临床上新生儿病房会收治大部分因为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或者免疫功能极为低下新生儿,这些新生儿往往会成为医院易感人群。通过分析新生儿医院易造成的途径,从管理、仪器设备物品消毒管理及新生儿基础护理方面采取具体防控策略,加强新生儿病房的管理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证新生儿院感安全。
作者:黎廷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CDFI和二维超声分析我院50例乳腺癌腋下淋巴结患者的声像图,对淋巴结的大小、形态、数目、血流参数、血流信号的分布、淋巴门以及纵横比进行分析。结果转移组的淋巴结大多数是多发性的,可以融成团,血流信号较紊乱、丰富,淋巴门消失或者偏心,周边型较多见。结论CDFI以及二维超声检查有利于鉴定良性以及恶性的淋巴结,是为方便简单的方法之一。
作者:黄诗进;罗利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