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建亭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炎症[1].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92例,均符合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纳入[2],男81例,女111例;年龄28~71岁,平均44.3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4.2年.
作者:李琳;杨震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在精神病患者也常有发生,因抗精神病药物镇静镇痛效应及患者表达不清,症状隐蔽,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近2年发生肠梗阻的精神病患者45例临床资料,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分型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黄惠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漏误诊胎儿室间隔缺损的原因及提高诊断水平的方法.方法:对产检发现后跟踪调查胎儿心脏室间隔缺损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探讨超声漏误诊原因.结果:56例室间隔缺损,伴有其他畸形34例,单纯室间隔缺损22例,符合诊断51例,漏诊3例,误诊2例.结论: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超声医生应了解这些因素尽量减少漏诊或误诊.
作者:肖青;戴常平;麦建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科学的发展,心理护理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心脏瓣膜病在我国的患者多,而病变较复杂或病情较重以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的患者占的比重大.为了明确诊断和寻求治疗,常需就诊多家医院,费尽周折才能实现其治疗的心愿,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精神上的痛苦.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在入住ICU期间的心理反应尤为强烈.心理因素的生理效应可产生致病或治病两种相反的作用.
作者:王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以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偏头痛患者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8年9月~2009年12月收治偏头痛患者40例,均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1].40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18~65岁,平均35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10.2年;其中无先兆偏头痛11例,有先兆偏头痛9例.对照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16~62岁,平均37岁;病程6个月~21年,平均9年;其中无先兆偏头痛12例,有先兆偏头痛8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较性.
作者:魏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实验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区周围左室心肌KCNE1、KCNE2的基因表达的变化及瑞舒伐他汀对其表达的作用,探讨心梗后心律失常发生和抗心律失常可能机制.
作者:刘旭帮;张丽华;李小威;牛少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照组单纯使用美多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地黄饮子加减,3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0%,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出现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黄饮子加减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高曦明;邢世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应用自拟纯中药制剂润目闪亮丸口服并润舒滴眼治疗干眼症,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8年3月~2011年6月收治干眼症患者185例,均双眼发病,其中男160例,女25例,年龄18~59岁,病程15天~2年.所有病例均符合干眼症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5例,男110例,女25例,平均年龄38岁;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4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戴炎华;尚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88例,β2-受体兴奋剂、碱茶类药物、抗生素、祛痰剂,进行抗炎、平喘、解痉挛治疗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利迭吸入,1~2吸/次,2次/日,均治疗2周.结果: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88例患者显效40例,显效率45.5%,有效44例,有效率50.0%,无效4例,无效率4.5%,总有效率95.5%.结论:加强病情观察、氧疗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病历资料患者,男,47岁,右上腹痛逐渐加重1个月余.1个月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右上腹痛,阵发性胀痛,无放散,当时未介意.随后腹痛加重难忍,应用抗生素腹痛未缓解,为近一步治疗收入院.查体:腹平坦,质软,右上腹触及肿块1枚,约10cm×10cm大小,质韧,边界欠清,表面光滑,活动可,触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阴性,其余未及异常.
作者:卫学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科常见病,尿激酶溶栓治疗是将纤溶酶激活剂激活血栓中纤溶酶原,使转变为纤溶酶,然后再降解纤维蛋白成为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PD),而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使闭塞的血管再通[1].溶栓治疗明显降低了AMI病死率.本研究应用尿激酶治疗AMI,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静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特比萘芬用于皮肤癣菌病治疗的正确用法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皮肤癣菌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特比萘芬外用联合口服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特比萘芬单纯外用进行治疗,疗程为6周.治疗结束后跟踪随访,对两组治愈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1.67%(44/48);对照组治愈率为72.92%(35/48),提示外用联合口服特比萘芬比单纯外用具有更高的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联合口服特比萘芬用于人皮肤癣菌病的治疗,具有理想的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黄志雄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丘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2例丘脑出血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治疗组行微创血肿清除术.通过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丘脑出血安全、有效、简单易行.
作者:李美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与中药保留灌肠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溃疡性结肠类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美沙拉嗪口服治疗,1g/次,每天4次;实验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每晚睡前灌肠1次;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经临床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实验组为92.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结肠镜检查充血水肿,黏膜糜烂及黏膜溃疡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腹痛腹泻3例,里急后重1例,脓血便1例,改善率分别为92.9%、97.4%、96.8%;实验组治疗后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脓血便等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实验组为7.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与中药保留灌肠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毕伟平;苘辉斌;荣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护士每天和患者打交道,免不了会发生一些矛盾.若矛盾不能及时化解,不但会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秩序,也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本文从服务态度、费用问题、晨间护理、实习生单独操作、护理人员配置不足、输液滴数和瓶数不准确再次置入管道、伤口敷料更换不及时、对诊断治疗不满意及其他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护患矛盾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或减少矛盾的途径与对策.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为探讨超声检查胆囊良性疾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对918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患者行腹腔镜前用超声行常规检查.结果表明,术前超声检查胆囊张力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结石大小、胆囊周围黏连,胆囊窝有无积液,胆囊管及胆囊颈部有无结石嵌顿明显增加手术难度,风险加大.超声术前检查胆囊疾病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提供了良好临床价值,同时对手术难度的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现及动态观察等有较大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术前应用米非司酮+术后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疗效.方法:研究组术前应用米非司酮,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术后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照组行单纯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观察输卵管创面出血情况,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1天、3天、7天、14天检测血β-HCG值.结果:研究组无PEP发生,对照组5%(3/60),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天血β-HCG值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天、7天、14天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应用米非司酮+术后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应用于防治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后PEP的疗效明显,与单纯行腹腔镜保守手术相比有优势.
作者:肖前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复方乌头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0例,男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8±10岁,每天给予乌头酊40ml搽患痛处,连用8周.结果:总有效率93%,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乌头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在此剂量用法下,有效、方便、安全.
作者:陆培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发生的骨折之一,约占髋部骨折的50%[1].目前多采用DHS、PFN、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等内固定治疗.2006年4月~2009年2月采用三维单边外固定架治疗42例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全部骨性愈合,无严重并发症,髋膝功能恢复或接近正常.说明使用三维单边外固定架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报告如下.
作者:潘虹强;吕海文;秦燎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给予保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LAM联合ADV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9周和98周后,各方面指标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LAM及ADV耐受性良好,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LAM与ADV的联合治疗,改善了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肝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能力.
作者:郑仕君;肖飞霞;黄彩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